㈠ 價格競爭個對企業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愈演愈烈,企業欲生存發展,採取有效的競爭戰略,了解企業所在行業和市場以及參與競爭的對手,是企業經營者們必須考慮的重要課題,以提高每一步決策成功的把握。因此,競爭對手分析成為企業制定競爭戰略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企業如何做好競爭對手分析?最近捷盟咨詢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作企業競爭戰略咨詢,與管理層討論和分析競爭對手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使我聯想到一個古老的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一個摸到象腿的盲人認為大象像個柱子,摸到象鼻子的盲人說大象像大蟒蛇,摸到象身子的盲人說大象像堵牆……我們的咨詢顧問與這家企業的中高層領導研究企業將如何分析競爭對手時發現,不同部門和級別的經理對競爭對手分析的理解不同,關心的內容也各異。銷售經理談了許多關於如何建立競爭對手產品價格跟蹤系統、定價、銷售隊伍的分布、業務能力、薪酬待遇和服務等內容;市場營銷經理最關心競爭對手的品牌定位、市場份額、產品的幅度和深度、廣告開支、分銷范圍等;生產運營經理非常注重競爭對手製造基地的成本定位、經濟規模、供應鏈問題;研發部經理談論了許多競爭對手的技術路線、關鍵技術、專利和創新能力等內容;公司執行總裁們往往更關心財務杠桿、運營回報、合作關系等內容;而集團公司總部的決策者們最關心影響集團發展的技術平台建設、集團縱向整合的程度、經營主體的地域覆蓋和地點分布、部門之間的協作以及公司如何跟蹤了解對手的資本運營手段和收購路線,以分析評價對手的市場定位和核心競爭力。 一、競爭對手分析的一般方法從總體上講,企業做競爭對手分析,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認公司的競爭對手。廣義而言,公司可將製造相同產品或同級產品的公司都視為競爭對手。(2)確認競爭對手的目標。競爭對手在市場里找尋什麼?競爭對手行為的驅動力是什麼?此外還必須考慮競爭對手在利潤目標以外的目標,以及競爭對手的目標組合,並注意競爭對手用於攻擊不同產品/市場細分區域的目標。(3)確定競爭對手的戰略。公司戰略與其他公司的戰略越相似,公司之間的競爭越激烈。在多數行業里,競爭對手可以分成幾個追求不同戰略的群體。戰略性群體即在某一行業里採取相同或類似戰略的一群公司。確認競爭對手所屬的戰略群體將影響公司某些重要認識和決策。(4)確認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弱勢。這就需要收集競爭者幾年內的資料,一般而言,公司可以通過二手資料、個人經歷、傳聞來弄清楚競爭對手的強弱。也可以進行顧客價值分析來了解這方面的信息。(5)確定競爭對手的反應模式。了解競爭對手的目標、戰略、強弱,都是為了解釋其可能的競爭行動,及其對公司的產品營銷、市場定位及兼並收購等戰略的反應,也就是確定競爭對手的反應模式。此外,競爭對手特殊的經營哲學、內部文化、指導信念也會影響其反應模式。(6)最後確定公司的競爭戰略。二、確定競爭對手分析的四個維度然而,根據我們的實際經驗,在當今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市場環境下,籠統地說企業進行競爭對手分析,在沒有確定在哪個層級上、什麼類型、哪些顧客和市場范圍、什麼時間跨度內進行競爭對手分析之前作對手分析,就可能出現前文所說的那種「盲人摸象」現象,其實際效用將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首先應確定實施競爭對手分析的維度,從而確定從哪裡入手進行競爭對手分析最為有效並對公司的決策更有幫助。1.決策層級維度進行競爭對手分析前應該確定的第一個維度是,決策層級維度,即由企業的哪個經營決策層確定實施競爭對手分析任務。不同層級的經營管理者所作的競爭對手分析涉及的內容應該有所區別。例如,企業產品銷售代理的競爭對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代理競標中取勝;而銷售部經理的競爭對手分析主要會涉及到對手產品的價格並預測和評估其新的價格策略;事業部或戰略經營單位的經理作競爭對手分析是為了該部門確立其在市場上的位置;公司的CEO可能是為了企業的兼並收購或擴張等戰略目的。因此,只有確定了是哪個決策層級進行競爭對手分析之後,才能確保競爭對手分析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決策類型維度在確定競爭對手分析的決策層級維度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將其以決策類型進行區分,如操作類型、戰術類型、和戰略類型等三種,即決策類型維度。請見以下——管理層級與決策類型關系圖。由此可以看出,高層管理者關注的是戰略類型的競爭對手分析,中層職能部門經理更關心戰術類型的競爭對手分析,而一線管理者則最關注操作類型的競爭對手分析。3.市場/顧客范圍維度做競爭對手分析時需要考慮的第三個維度是顧客和市場范圍維度,即對顧客和市場作詳細的定義和描述。顧客和市場范圍的確定對於分析成果的使用價值至關重要。例如,一個跨國汽車製造企業對北京的顧客群及市場范圍內的競爭對手進行分析與對整個中國的顧客群體及市場范圍內的競爭對手作分析是不同的,在亞洲范圍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對手分析更會迥然有別。下面是一家國內大型(跨國)電器安裝器材生產企業的地域范圍、相關行業企業和戰略發展措施的關系圖解。 由此可以看出,該企業的競爭對手分析,在不同的地域范圍內進行,其涵蓋內容和涉及行業范圍的差別非常大,因此分析的復雜程度差別也會相去甚遠。4.時間跨度維度競爭對手分析的時間跨度范圍的確定也是該項工作的內容。對競爭對手及其行業的歷史分析追溯多麼久遠,對其未來發展的分析達到多麼長遠程度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例如對海爾電器在歐洲市場競爭對手的分析,是否從20世紀初開始追溯?一家月餅生產企業是對競爭對手近幾年的銷售價格動態進行分析呢,還是僅對今年中秋節期間的價格走向作分析,以確定明年或今後幾年的競爭策略。這些都是競爭對手分析中要首先定義的內容。三、競爭對手分析方法在上述方面確定之後,做競爭對手分析,我們通常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的經驗是,首先要對已經確定的競爭對手進行持續的跟蹤了解,搜集對手的信息,盡可能掌握對手的經營動向,及其可能對本公司產生的影響。此外,也可以進行反向思考,即本公司的經營策略可能對競爭對手產生哪些影響。這就需要企業建立一套有序地能夠採集和記錄競爭對手信息並能隨時調用的體系——競爭對手信息搜集系統。在資料搜集的基礎上,企業應當對資料進行經常性的專門研究。例如,企業擬將某個競爭對手作為收購對象或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對象時,需要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再如,從持續的資料採集中發現,競爭對手在某個區域進行大量投資或在短期內招募了大批科學家。其目的何在?通過專項研究可以幫助企業分析和回答這些問題。競爭對手信息搜集的另一個作用是,與競爭對手的經營管理業績和能力進行分析比較,以促使自己改善企業的管理和業績。
採納哦
㈡ 以低價競爭市場,會有什麼後果
價格作為聯系供需雙方利益的紐帶,是市場活動最重要的調整器,與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力密切相關。降價銷售或低價銷售是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的基本價格策略。低價銷售作為一種競爭策略,如果經營者是在提高技術、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種正當價格競爭或所採取的一種讓利措施,法律將對其予以認可或保護。但是,如果經營者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故意在一定范圍的市場上和一定時期內,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某一商品,以達到排擠競爭對手、獨占經營之目的,法律則將其作為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即不正當低價銷售予以禁止。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非價格競爭是什麼意思
企業間競爭大致可分為兩類: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價格競爭是通過降價來使顧客花更少的錢卻得到同樣滿足的一種競爭。非價格競爭,即價值競爭,就是為顧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適合各自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競爭。
㈣ 非價格競爭會對壟斷競爭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 1、概念 壟斷競爭市場: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商品的一種市場組織稱為壟斷市場競爭。 生產集團:市場上大量的生產非常接近的同種產品的廠商的總和稱為生產集團。例如:快餐食品集團,汽車加油站集團等。 2、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 (1)各個廠商的產品不是同質的,但彼此間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為不同質,所以具有一定的壟斷力量,因為彼此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所以具有競爭。) (2)一個生產集團中有大量廠商,每個廠商所佔市場份額都很小。 (3)廠商可以自由進入和退出一個生產集團。牙膏市場是壟斷競爭的,其他廠商要推出可能會與佳潔士和高露潔等品牌競爭的新品牌牙膏相對比較容易。這就限制了生產佳潔士和高露潔的盈利性。如果利潤很大,其他廠商就會花費必要的錢(用於開發、生產、廣告和促銷)推出他們自己的新品牌,這就會降低佳潔士和高露潔的市場份額和盈利性。 二、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由於壟斷競爭廠商產品是有差別的,因此其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同時其產品之間又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曲線是一條向下傾斜、相對平坦的曲線。壟斷競爭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有兩種:d、D需求曲線,如圖7-4所示(圖見教材231頁)。 P D P3 I C P1 A d3 P2 H B d1 d2 0 Q4 Q5 Q1 Q3 Q2 Q 圖7-4 (1)當某廠商降價時,它設想其他廠商都不會採取降價措施,這樣,該廠商不僅可能增加對原有顧客的銷售量,而且還能把較多的顧客從其他廠商那裡吸引過來,廠商的銷售量可望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用d來表示,d較為平坦,表示需求曲線彈性較大,廠商一旦降價,可以增加很大的銷售量。
㈤ 被認定了非正常會有什麼後果
(1)稅務機關暫停其稅務登記證件、發票領購簿和發票的使用。
(2)納稅人被列入非正常戶超過三個月的,稅務機關可以宣布其稅務登記證件失效,其應納稅款的追征仍按《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執行。
(3)沒有欠稅且沒有未收繳發票的納稅人,認定非正常戶超過兩年的,稅務機關注銷其稅務登記證。
(4)納稅人申請解除非正常戶,稅務機關可以按規定對其處以罰款。
(5)有非正常戶記錄或者由非正常戶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納稅人,本評價年度直接判為D級,並承擔D級納稅人後果。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㈥ 舉例說明非價格競爭的手段和作用
企業間競爭大致可分為兩類: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價格競爭是通過降價來使顧客花更少的錢卻得到同樣滿足的一種競爭。非價格競爭,即價值競爭,就是為顧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適合各自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競爭。非價格競爭是比價格競爭更高層次的一種競爭方式。從經濟結構的特點來看,主要是技術含量低和低附加值的產品,企業沒有必要花大力氣樹立名牌和企業形象,也不需要完善的服務;另一方面是人們手中的貨幣也十分有限,社會的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同時人們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也不夠暢通,在沒有其它條件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價格是唯一的選擇目標。
㈦ 解釋非價格因素影響需求
影響某種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價格以外,還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
(一)消費者的收入。一般來說,在其它條件不變的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對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結構會發生變化,即隨著收入的提高,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增加,而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減少。經濟學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同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正常品,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反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劣等品。
(二)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人們的偏好一般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等因素有關。
(三)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品,如牛肉和豬肉、蘋果和梨子等。由於它們在消費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替代品價格成同方向變化,即替代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價格的降低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補品,如汽車與汽油、影碟與影碟機等,由於它們必須相互結合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互補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即互補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補品價格的下降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
(四)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目前的需求,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商品的需求,如人口的數量、結構和年齡,政府的消費政策等。
㈧ 透露低價惡意競爭有那些危害
透露低價惡意競爭有那些危害?「一些地方的招投標制度可謂『簡單粗暴』。只要『最低價中標』原則不變,就很難有什麼工匠精神、百年老店!」四川仟坤集團副總裁周述軍說。
記者近日在江蘇省的蘇州和無錫、湖北省的武漢和宜昌、四川省的成都和德陽,對3省6市的100多家實體企業進行調查時發現,「最低價中標」成為企業集中詬病的問題。
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一些地方和國企招標採用「最低價中標」,這種「重價格、輕質量」的指揮棒,不符合新發展理念,阻礙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一、危害較大
容易導致優汰劣勝,埋下安全隱患,影響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原料一噸8000元,可項目中標價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結果往往是造假的勝利,做優的出局」
一套自動售檢裝備,中標價居然比製造成本還低30%。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讓不少企業無奈的招標現實。
「現在很多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由政府或大型央企牽頭招標,往往是最低價中標,壓價非常嚴重。本來每個車站的模塊成本應該是500萬至550萬元,但是中標價格居然只有350萬元。從設備集成商到材料供應商,壓力都非常大。」 國內份額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設備供應商——蘇州雷格特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鑫說。
企業反映,許多國企和地方政府的招標項目都採取「最低價中標」原則。然而,「最低價中標」這根指揮棒危害甚大。
——「最低價中標」助長以次充好,導致產品和工程建設質量下降,優汰劣勝。
「很多地方招標,原料一噸8000元,可項目中標價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很多正規企業根本沒辦法做,結果是造假的勝利,做優的出局。」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頡說。
袁鑫也表示,國內招標壓價嚴重,可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還要賺錢,因此上下游企業都在千方百計挖掘「價格低廉、質量過得去但不是特別好」的產品來投標。武漢長興電器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衛紅坦言,「最低價中標」往往就是犧牲質量來賺錢。
——「最低價中標」極易引發偷工減料,甚至埋下安全隱患。
今年3月,西安地鐵爆出「電纜門」事件,劣質電纜竟然在多地地鐵投標中暢行無阻。「奧凱電纜的中標價已經嚴重低於成本,可它中標肯定是為了賺錢,那就只能偷工減料了。」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嚴昌龍說。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小平說,「沒有哪個企業願意參與『最低價中標』,但是現在市場環境被擾亂了,產業鏈從下游向上游惡性傳導:不壓價,中不了標;中了標,產品質量往往下降。」
——「最低價中標」影響企業創新研發的積極性。
成都百裕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郭堯堯表示,「最低價中標」對於創新型企業很不利。「我們研發費用高,定價自然就高,盡管葯效好,但是招投標上非常吃虧。」
江蘇雙良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強表示,「最低價中標」很少考慮投標企業的產品質量,更不會去考慮技術水平如何。「我們曾去浙江競標一個項目,招標方就要求是『最低價中標』,根本不要求品質和運營。這樣的招標制度,怎麼能有轉型升級?又如何鼓勵企業投入創新?」
「包括『最低價中標』在內的壓價競爭危害非常大,擠壓的不僅是企業效益,也是持續創新的投入空間。」四川日機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經理張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