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年月份中國房地產價格指數
[中國房地產]6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分項數據表
發布:
2006-7-20
23:17
|
作者:
斑竹
|
來源:
|
查看:
51次
路透北京7月20日電---以下為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6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屋銷
售價格指數分項數據表.
房屋銷售價格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
二手住房價格
同比(%)
環比(%)
同比(%)
環比(%)
同比(%)
環比(%)
全國
5.8
0.7
6.6
0.8
4.9
0.6
北京
10.1
1.5
11.2
1.2
9.4
2.9
天津
6.9
0.7
7.4
0.6
6.3
1.0
呼和浩特
9.9
-0.2
10.4
0.0
9.5
-1.5
沈陽
6.0
-0.4
7.1
-0.7
5.3
0.2
大連
9.9
1.2
8.9
1.5
16.5
0.2
哈爾濱
3.5
0.4
3.8
0.3
3.8
0.4
上海
-2.6
0.1
-5.4
0.1
2.0
0.2
南京
2.8
-0.2
3.4
0.2
2.6
-0.7
杭州
2.6
0.0
2.2
0.0
1.6
0.5
福州
6.8
1.6
9.3
2.7
3.5
-0.7
青島
6.7
0.5
7.0
0.5
5.9
0.6
廣州
7.8
1.0
10.0
0.7
4.5
1.2
深圳
14.6
1.2
14.6
0.9
16.2
1.2
成都
6.4
0.8
8.2
1.0
3.3
0.8
蘭州
4.4
-0.1
4.6
0.0
2.2
0.0
廈門
8.3
2.5
11.1
4.0
3.6
1.6
『貳』 2018年7月有幾個城市房價下跌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新建商品住房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5個,下調的城市僅3個,刷新了70城房價統計數據最低記錄。
分析師張波認為,從房價表現來看,7月樓市行情依然持續一定熱度,但從7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和8月初住建部會議透傳出的信息來看,房價在「金九銀十」大面積上漲的趨勢將會減弱,各地短期調控也將更加聚焦到對房價上漲的控制。
「從當下房地產市場走勢看,普漲局面依然存在,部分城市上漲幅度較高,預計後續調控加碼的可能性加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道。
『叄』 7月房地產百城價格指數報告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總體來看,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強、調控政策收緊預期減弱、需求保持平穩的大環境下,7月百城價格繼續上漲且漲幅在熱點城市的帶動下略有擴大:100個城市的住宅平均價格自2012年6月起連續第14個月環比上漲,上漲城市個數繼續減少,但百城平均漲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同比連續第8個月上漲,漲幅擴大至7.94%。
『肆』 2020年1-7月房企地產銷售業績排名
根據中指研究院近日發表的數據報告《2020年1-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100》來看,2020年1-7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622.2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銷售額破千億房企18家,較去年同期(15家)增加3家;百億房企125家,50億以上房企156家。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均值為468.9億元,權益銷售面積均值為353.7萬平方米。單月來看,7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均值為25.8%,環比下降16.8%。
房企的銷售業績排名如下:
排名 企業名稱 銷售額 排名 企業名稱 銷售面積
(億元) (萬㎡)
1 碧桂園 4483 1 碧桂園 4894.9
2 中國恆大 4081.8 2 中國恆大 4594.8
3 萬科 3775 3 萬科 2330.3
4 保利發展 2730 4 保利發展 1826.3
5 融創中國 2473 5 融創中國 1778
6 中海地產 2036.6 6 綠地控股 1240
7 綠地控股 1490 7 中海地產 1129.9
8 世茂集團 1395.4 8 新城控股 1083
9 華潤置地 1348 9 金科集團 1038.9
10 招商蛇口 1335.7 10 世茂集團 793.3
11 龍湖集團 1320.8 11 龍湖集團 778.2
12 中國金茂 1243 12 華潤置地 775
13 金地集團 1225 13 陽光城 762.1
14 新城控股 1195.6 14 中南置地 737.8
15 綠城中國 1101.2 15 中國金茂 667.9
16 陽光城 1080 16 旭輝集團 646.7
17 金科集團 1027.6 17 藍光發展 618.1
18 旭輝集團 1027.2 18 招商蛇口 613.9
19 中南置地 999.7 19 金地集團 603.4
20 正榮集團 730.3 20 奧園集團 603.2
21 融信集團 725 21 富力集團 539.5
22 龍光集團 704.3 22 綠城中國 527.6
23 濱江集團 685.3 23 榮盛發展 512.4
24 雅居樂 657.1 24 佳兆業集團 502.7
25 富力集團 647.4 25 正榮集團 499.7
26 奧園集團 604.2 26 美的置業 497.8
27 佳兆業集團 603.3 27 祥生集團 495.5
28 祥生集團 602.4 28 龍光集團 479.1
29 藍光發展 601.1 29 雅居樂 472.9
30 榮盛發展 556.1 30 建業地產 418
31 新力控股 550.1 31 海倫堡 361.5
32 美的置業 546 32 中駿集團 351.3
33 禹洲集團 538.8 33 禹洲集團 328.7
34 新希望地產 529.9 34 新力控股 323.8
35 中駿集團 524.3 35 融信集團 318
36 華發股份 523.6 36 金輝集團 313.9
37 首開股份 520 37 華夏幸福 302
37 華夏幸福 520 38 中國鐵建 292.5
39 遠洋集團 508.6 39 時代中國 291.1
40 合景泰富集團 459.9 40 新希望地產 282.1
41 越秀地產 438 41 合景泰富集團 280
42 金輝集團 422.6 42 弘陽地產 279.3
43 佳源集團 420 43 佳源集團 278.4
44 弘陽地產 408 44 紅星地產 268.4
45 大悅城控股 406.3 45 寶龍地產 254.8
46 海倫堡 405.6 46 遠洋集團 254.3
47 時代中國 404.5 47 陽光大地 243.4
48 仁恆置地 400.2 48 龍記泰信 225.4
49 華宇集團 395.2 49 敏捷集團 222.7
50 東原集團 393.8 50 華宇集團 218.7
51 中國鐵建 392.1 51 東原集團 218.3
52 寶龍地產 390.2 52 華發股份 215.7
53 首創置業 370.1 53 恆泰集團 210.1
54 建業地產 337.7 54 濱江集團 205.4
55 泰禾集團 326.1 55 力高集團 205.3
56 俊發集團 315.3 56 東投地產 198.5
57 德信地產 313.3 56 領地集團 198.5
58 中國中鐵 296 58 三盛集團 194.6
59 紅星地產 283.6 59 中國中鐵 189.3
60 電建地產 275 60 正商集團 188.2
61 聯發集團 270.8 61 恆信集團 187.6
62 中交地產 267.1 62 俊發集團 185.1
63 敏捷集團 260.4 63 首開股份 182
64 三盛集團 235.1 64 彰泰集團 177.2
65 保利置業 231.9 65 當代置業 176.6
66 花樣年 223.1 66 越秀地產 175
67 石榴集團 214.1 67 花樣年 166.2
68 正商集團 202.7 68 大悅城控股 162
69 大家房產 200.3 69 大唐地產 158.3
70 華鴻嘉信 198.6 70 康橋集團 157.8
71 康橋集團 194.4 71 聯發集團 152.1
72 金隅集團 185.9 72 中奧地產 151.8
73 領地集團 185.7 73 雲星集團 147.3
74 當代置業 182.2 74 德信地產 145.2
75 大華集團 181.4 75 泰禾集團 139.6
76 金融街控股 180 76 石榴集團 139.1
77 綠都地產集團 179.6 77 中建東孚 137.6
78 大唐地產 178.2 78 電建地產 137.5
79 海爾產城創 170.2 79 中交地產 135.8
80 中冶置業 169 80 華鴻嘉信 133.4
81 中建東孚 168 81 正黃集團 128.3
82 恆泰集團 163.4 82 山東儒辰集團 128
83 朗詩綠色地產 159.2 82 保利置業 128
84 信達地產 158.2 84 澳海集團 126.2
85 方直集團 158 85 昌建集團 123.6
86 龍記泰信 156.2 86 海爾產城創 119.7
87 時代集團 151.4 87 寧夏中房集團 116.9
88 鑫苑中國 151 88 實地地產集團 116.1
89 力高集團 150.7 89 和昌集團 113.5
90 上坤集團 150.4 90 仁恆置地 112.7
91 文一地產 149.8 91 文一地產 112.3
92 保億置業 149.4 92 首創置業 110.5
93 東投地產 146 93 同信地產 107.6
94 陽光大地 145.8 94 綠都地產集團 104
95 星河控股 145 95 海成集團 103.3
96 實地地產集團 144.1 96 鑫苑中國 102.2
97 中奧地產 142.8 97 藍潤地產 101.2
98 彰泰集團 140.2 98 協信地產 99.8
98 方圓集團 140.2 98 方圓集團 99.8
100 和昌集團 139.9 100 邦泰集團 99.7
『伍』 一年12個月哪個月房價最低 抄底買房必看
你知道一年12個月中,房價在哪幾個月是最低的或者漲幅最小的呢?你知道哪幾個月房價漲幅最大嗎?你知道12個月中哪價格月交易量最低嗎?你知道哪幾個月成交量最低嗎?
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都有一顆抄底的心,但是抄底樓市又談何容易呢,稍有不慎,不僅沒有抄底,反而被房價炒了。
1月份,雖然是一年的開頭,但是1月份樓市供應量會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是受12月份年底沖刺影響,市場成交量也會下降,房價會保持平穩。此時,雖然開發商「喊漲」聲不斷,但大部分是「雷聲大雨點小」。
2月份,由於春節在2月,因此在春節之前,樓市會有一波優惠政策,成交量在春節之前會有所提高,但是受春節假期以及天氣(此時全國大多數城市下雪,或者低溫)影響,2月份樓市難有起色,無論是房價還是成交量都會較為低迷。
3月份,春節過後,樓市迎來了第一輪放量,此時樓市供應量會明顯增加,同時購房者活躍度也會有所反彈,因此,3月份的成交量較前2個月會有明顯的上漲趨勢,同時房價也正處於觸底反彈的過程。
4月份,是樓市政策出台密集的月份,本月受政策影響較大,如果政策利好,樓市量價齊升,如果政策收緊,樓市不容樂觀。但總體而言,4月份不少樓市旺季,是一個相對的「空窗期」,房價要麼漲幅不大,要麼跌幅不大。
進入5月後,樓市經歷了前一陣的集中放量後,買房需求開始增加,房地產開盤樓盤也會增加,是樓市的「突圍」期,整體成交將會穩步回升,同時,成交價格也保持穩定。
6月份,氣溫會明顯上升,也是房地產市場施工的重要月份,此時,開發商為回籠資金保證樓盤如期交付,一般會採取「以價換量」,樓市促銷明顯增多,房價會有所下跌。
7月份,由於正處於樓市相對的淡季,無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處於觀望狀態,因此,7月房地產市場略顯平淡,成交量會有所下跌,但是房價或許會有所上漲。
8月份來臨,樓市也漸入佳境,此時樓市格局非常清晰,房價要麼上漲,要麼下跌。
9/10月份,樓市進入了銷售旺季,觀望已久的購房者會蠢蠢欲動,同時9/10月地方都會舉行房交會,出台相應的「買房補貼」政策刺激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會明顯上漲,9/10月月份是房價漲幅最高的月份。
11月份,經歷了「金九銀十」樓市供應量會所有下降,同時在經歷前期放量之後,成交量也會明顯降低,房價漲幅或縮小,或者小幅下跌。
12月份是房價漲幅最低,這個時候絕大多數開發商特別是大的開發商都面臨著回款任務,同時12月份是房地產市場促銷最最多的月份。
如果房價持續上漲,買房越早越好,但是如果房價起伏較大,每一年的1月份,2月份、7月份以及12月份是最佳買房的時候。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陸』 富力地產7月份銷售業績是多少,數據出來了嗎
新浪商業地產網8月4日新聞。富力7月銷售30.35億 商業地產成關鍵。
8月3日,富力地產發布公告稱,按照已簽署的銷售協定,2011年7月錄得銷售收入約人民幣30.35億元,銷售面積約177600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和14%,與上月相比,分別上升19%和11%。
『柒』 7月多地樓市調控轉向 房價上漲明顯城市升級預期出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6日訊 在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達到304次後,最近幾天,包括杭州、東莞等房價明顯上漲城市開始增加房地產約束性調控政策。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房地產調控以寬松刺激為主,如各種人才政策、落戶政策及一日游的松綁政策,從7月開始,部分房價明顯上漲的城市則開始收緊。
7月2日,東莞市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對商品住房銷售價格、銷售監管等作出了明確指導。
《通知》指出,2020年8月1日起,申請預售的商品住房項目(含前期已辦過預售和首次辦理預售的項目),總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及以下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總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以上但剔除地下室面積後不足30000平方米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總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以上分期申請預售的,每期申請預售的建築面積須不少於30000平方米,尾期建築面積低於30000平方米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此外,《通知》指出要加大力度打擊捂盤惜售行為,嚴格規范商品住房認購行為。
7月2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對公證搖號銷售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
《通知》進一步規范了高層次人才優先購房有關要求,明確在本市以高層次人才家庭優先購房方式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自房屋網簽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通知》進一步加大了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對「無房家庭」的傾斜力度,明確均價35000元/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對「無房家庭」的房源保障比例一般不低於50%。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達到304次,2019年上半年為251次,同比上漲21%,刷新了半年調控次數的歷史記錄。具體來看,在1-4月房地產調控238次高位的基礎下,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穩定,5月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明顯減少,合計全國有35次房地產相關政策調控,6月只有31次。
從政策內容看,救企與救市成為兩大特點,各地救企業的政策井噴,基本政策內容都是寬鬆土地出讓金、加快預售。救市的政策目前來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降低首付的政策基本全部被叫停,松綁限購的政策也會收回,全國看已經累計超過12城市出現了政策一日游,但部分補貼購房的政策,對市場依然有所影響。
從全國市場看,目前活躍城市較多,特別是寧波、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明顯復甦,最值得關注的武漢市場也有明顯企穩表現,環比上漲明顯。
張大偉指出,到目前為止,以東莞、杭州為代表的收緊政策,更多隻是撓癢樓市,因為沒有隻是針對搖號、限價政策做調整,沒有影響市場的購房杠桿,所以預計效果有限。
『捌』 每年房地產成交量最高的月份
常言道,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年到頭每月該做什麼事都還是有最適合的時候的。那麼一年12個月之中有沒有哪個月最適合買房置業呢?大數據告訴你一年該在啥時候買房(僅供參考哦!)
1月份
雖然是一年的開頭,但是1月份樓市供應量會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是受12月份年底沖刺影響,市場成交量也會下降,房價會保持平穩。此時,雖然開發商「喊漲」聲不斷,但大部分是「雷聲大雨點小」。
2月份
由於春節在2月,因此在春節之前,樓市會有一波優惠政策,成交量在春節之前會有所提高,但是受春節假期以及天氣(此時全國大多數城市下雪,或者低溫)影響,2月份樓市難有起色,無論是房價還是成交量都會較為低迷。
3月份
春節過後,樓市迎來了第一輪放量,此時樓市供應量會明顯增加,同時購房者活躍度也會有所反彈,因此,3月份的成交量較前2個月會有明顯的上漲趨勢,同時房價也正處於觸底反彈的過程。
4月份
是樓市政策出台密集的月份,本月受政策影響較大,如果政策利好,樓市量價齊升,如果政策收緊,樓市不容樂觀。但總體而言,4月份不少樓市旺季,是一個相對的「空窗期」,房價要麼漲幅不大,要麼跌幅不大。
5月份
樓市經歷了前一陣的集中放量後,買房需求開始增加,房地產開盤樓盤也會增加,是樓市的「突圍」期,整體成交將會穩步回升,同時,成交價格也保持穩定。
6月份
氣溫會明顯上升,也是房地產市場施工的重要月份,此時,開發商為回籠資金保證樓盤如期交付,一般會採取「以價換量」,樓市促銷明顯增多,房價會有所下跌。
7月份
由於正處於樓市相對的淡季,無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處於觀望狀態,因此,7月房地產市場略顯平淡,成交量會有所下跌,但是房價或許會有所上漲。
8月份
樓市也漸入佳境,此時樓市格局非常清晰,房價要麼上漲,要麼下跌。
9/10月份
樓市進入了銷售旺季,觀望已久的購房者會蠢蠢欲動,同時9/10月地方都會舉行房交會,出台相應的「買房補貼」政策刺激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會明顯上漲,9/10月月份是房價漲幅最高的月份。
11月份
經歷了「金九銀十」樓市供應量會所有下降,同時在經歷前期放量之後,成交量也會明顯降低,房價漲幅或縮小,或者小幅下跌。
12月份
房價漲幅最低,這個時候絕大多數開發商特別是大的開發商都面臨著回款任務,同時12月份是房地產市場促銷最最多的月份。
當然,至於上述的數據只針對於某個城市,如果你想買房就應該先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一些樓市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在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