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三角徵文是什麼意思
長江三角洲地區,又稱長江三角洲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或簡稱長三角,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一個發展程度較高的經濟區域、中國第一大經濟圈以及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製造業中心、躋身於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年批準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區域面積35.44萬平方公里。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為規劃中的亞洲最大城市群,並有望在2018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 26 市,國土面積 21.17 萬平方公里,2014 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 萬億元,總人口 1.5 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 2.2%、18.5%、11.0%。
❷ 漢巴渝高鐵的工程建設
2010年,中鐵二院編制完成《新建鐵路重慶至西安客運專線規劃研究》,專家推薦重慶-廣安-巴中-漢中的線路方案,自重慶樞紐站引出,向北經廣安、巴中、漢中,接在建的西成客專。線路全長384.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估算工程總投資536.78億元。
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隨《意見》還一並印發了《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漢中經巴中至重慶快速鐵路。
意見中指出,要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作用,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沿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充分體現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內河經濟帶。
《意見》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一是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三是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四是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六是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七是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隨《意見》還一並印發了《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2014-2020年)》,該規劃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要求,加快打造長江黃金水道,擴大交通網路規模,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強化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提升綜合運輸能力,到2020年,建成橫貫東西、溝通南北、通江達海、便捷高效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2014-2020年)》共分規劃基礎、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打造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城市群交通網路建設、保障措施、規劃環評七大部分。
規劃明確,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統籌發展水路、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通道建設,建成銜接高效、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增強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撐力。
規劃明確,強化鐵路運輸網路,加強快速鐵路建設,重點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鐵路和上海經杭州、南昌、長沙、貴陽至昆明的滬昆高速鐵路,建設商丘經合肥至杭州、重慶至貴陽等南北向高速鐵路和快速鐵路,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漢中經巴中至重慶高速鐵路與上海至南通、上海經江陰至南京等21條高速鐵路被列入規劃。
規劃還明確,拓展航空運輸網路,加快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強化重慶、成都、昆明、貴陽、長沙、武漢、南京、杭州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發揮南昌、合肥、寧波、溫州、無錫、麗江、西雙版納等干線機場作用,完善支線機場布局,形成長江上、中、下游機場群。優化航線網路,科學論證,提高主要城市間航班密度,增加國際運輸航線。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發展通用航空。依託空港資源,發展臨空經濟。巴中、閬中等19座機場被列入長江上游機場群。
2015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印發全省五大經濟區2015年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川辦函〔2015〕160號,其中的《川東北經濟區2015年重點工作方案》關於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鐵路項目包括漢巴渝高鐵,該方案明確表示爭取漢巴渝快速鐵路納入國家《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
漢巴渝高鐵
預估投資536.78億
漢巴渝高鐵南起重慶(與成渝、渝萬和渝昆客專相連),途經廣安、巴中,北接在建的西成客專漢中站,與鄭西、蘭西客專相通。該鐵路全長384.6公里、重慶經廣安至巴中全長226.7公里,巴中至漢中全長157.9公里,設計車速350公里/時,預估算總投資約536.78億元。目前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據重慶市和巴中市發改委介紹,漢巴渝高鐵路建成後,有利於挖掘長江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有利於建設陸海雙向對外開放新走廊,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一旦漢巴渝快速鐵路項目建成運行,必將成為全國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區際鐵路干線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渝、川地區北向客運通道的主骨架和雲貴、華南與陝蒙區際通道的重要紐帶,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紐帶和重大骨幹工程,南接重慶,與成渝、渝萬、渝昆客運專線相連;北接在建的西成客專漢中站,經西成客專至西安與鄭西、蘭西客專相通,是一條新的南北鐵路大動脈。對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完善西部地區鐵路運輸網路,快速擴充渝、川、黔、昆通道運輸能力,提高旅客服務水平,打造重慶、成都、西安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加快成渝都市圈、關中城市群和川東北城市群城鎮化進程,整合沿線旅遊資源,促進原川陝蘇區振興發展,推動沿線經濟社會追趕跨越、加快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蘭渝高鐵形成
甘肅省人民政府2015年3月26日印發《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甘政發〔2015〕29號,「蘭州—天水—漢中」高速鐵路明確列入。
《方案》指出,甘肅省將集中力量開展「6873」交通突破行動,即: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建設5000億元、鐵路建設3000億元、民航建設400億元),建成公路、鐵路70000公里以上。在《方案》中,甘肅將積極推進蘭州—天水—漢中等高速鐵路的前期工作。蘭州—天水—漢中(蘭天漢高鐵)和漢巴渝高鐵形成「蘭渝高鐵」新格局,溝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必將成為我國高鐵網中連接大西南及長江經濟帶與大西北及中亞各國的重要干線。
❸ 富得流油的長三角地區,放到國際上是個什麼水平
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什麼標准 長三角今後該怎麼努力看
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李楊 袁雪飛 閔琦
近日,國務院批復《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聯手打造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級城市群承載著國家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力及環境水平是衡量其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擴容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表示,《規劃》最大的亮點,是安徽8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員。規劃首次將安徽納入長三角區域范圍,對以上海為核心的三省一市,如何通過在更廣地域融合互動,聯手將長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提出了新要求。
逗江浙滬原本就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擴容前的長三角也是我國比較成熟的城市群,但隨著城市發展和轉型,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安徽的『加盟』,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地陳耀說,逗從地理位置上看,安徽本身就毗鄰長三角,尤其是近年來與南京經濟圈往來密切,這對提升城市群的質量是有利的。地
安徽加入長三角的戰略布局由來已久。2008年,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首次邀請安徽參加,這是長三角區域合作協調機制中最重量級的會議,但彼時安徽受邀只是對逗泛長三角地合作的響應。2010年,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安徽為承接東部特別是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制定了專門的規劃。此後,皖江示範區以逗飛地經濟地為橋梁,不斷探索與長三角的區域協作與利益共享機制。
逗近年來,馬鞍山以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與南京的對接,進一步打通連接南京、通往長三角的快速通道。地
安徽省馬鞍山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焰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2011年,馬鞍山市調整行政區劃,在對各項規劃修編的過程中,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紀要》進行了細致的銜接。同時,與南京、南通、泰州、揚州、鎮江等城市進行規劃對接,從發展思路、舉措等方面積極融入長三角。近年引進了一批長三角地區知名企業,占馬鞍山全市引進外來投資項目總量的一半,涉及機械製造、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商貿流通、房地產、城市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芝明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南地區與上海接壤,歷史上,蘇南發展與上海有很大關聯;而蘇北地區和安徽搭界,但蘇北相對欠發達,崑山、蘇州等地的工業也都在向蘇北轉移。
逗江蘇省人口密度很大,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了約8000萬人口,土地資源壓力非常大。雖然蘇北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總體上空間也不大,我們鼓勵產業轉移。地趙芝明說。
提質
當前,北京和上海都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陳耀認為,未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世界級城市群也都要在創新方面發力,提升國家競爭力。
逗長三角在科技創新上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還很明顯。地陳耀認為,雖然對於什麼是世界級城市群並沒有統一標准,但創新能力無疑代表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應該從這個角度尋找差距。
陳耀指出,中國目前的城市群與國際相比差距不在於規模,城市數量、人口集聚程度、城市硬體設施,相對來說差距並不大,甚至有一些在規模上比國際成熟城市群更大些,但其核心競爭力,例如專利數量、產業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效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國內國際資源配置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日前,上海市發布《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意見》,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能級和整體競爭力。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陳鳴波表示,上海雖然製造業基礎較好,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如德國工業4.0和美國的製造業相比,在新材料、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上海工業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要防止二產空心化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將在大飛機、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造業也有自己的特色,企業雖然不大,但門類齊全,產業配套能力很強,這吸引了一些企業留在江蘇。下一步,我們想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從製造業大省轉變為製造業強省。地
作為科技資源比較集中的江蘇省,產業門類齊全,則意味著科技成果轉化空間也比較大。逗上海的創新能力在華東地區最強,我們主動接受上海的創新輻射。地趙芝明說。
逗長三角的製造業還存在布局不合理、產業同構化問題。地陳耀認為,區域中心城市應該科學認識經濟結構演變規律,作為國際城市,應該把資源配置放在更大范圍,將一般製造業向周邊轉移。
逗當然,製造業轉移涉及地方財政、就業等問題,同時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託。但國際上一些大都市之所以能將服務業比重提升到80%甚至更高,關鍵在於它的服務對象不僅僅局限於本地製造業,而是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做不到這一點,往往限制了很多大城市的產業結構升級。地陳耀說。
保護
在陳耀看來,安徽加入長三角,可謂心想事成。不過,包括安徽在內的整個長三角,也都將面臨更為艱巨的環境保護重任。
按照《規劃》,長三角將逗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地。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明確,將繼續推進新安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研究制定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新安江水系,發源於安徽黃山休寧縣,經浙江千島湖匯入錢塘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全國首個跨地區、跨流域生態保護。
逗上海工業要提質增效,還要主動減量。地陳鳴波介紹說,逗十三五地期間,上海將啟動50個左右重點區域結構調整,把不符合上海產業發展方向、成本過高難以生存的企業調整出去。
趙芝明介紹說,江蘇省從逗十一五地開始注重先進製造業帶動作用。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高技術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5%。逗在製造業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沒有『拖後腿』,預計今年5月份,製造業還會有所復甦,這與我們一直鼓勵發展先進製造業有很大關系。地
不過,趙芝明坦言,江蘇缺少像海爾、格力這樣的大企業。逗但江蘇制補償試點分別處於流域上下游的浙皖兩省,對於水資源和生態保護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不同的訴求和願望。
以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為代表的跨省生態文明建設問題,表面上看是經濟利益之爭,實質上則是過去不科學發展模式留下的轉型之痛,包括地方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缺失的跨區域聯動發展機制。
逗不僅僅是長三角,目前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模式已非常明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沿江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群。地陳耀認為,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長江經濟帶上的城市群不需要再側重體量和規模,不能一味逗鋪攤子地。
由於環境問題很難逗獨善其身地,作為逗中國經濟脊樑地的長江經濟帶,如何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成為擺在沿江省市面前的重大課題。2016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指出,當前長江流域開發和生態安全保護之間存在著非常尖銳的矛盾,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趙芝明坦言,跨省產業轉移涉及問題比較多,尤其是環保問題比較復雜。他以江蘇與青海之間的產業轉移為例解釋說,逗也不是說江蘇搞不下去的產業就都能向外轉移,類似三江源這些地區的生態保護壓力非常大。地
逗江蘇也在調整生產力布局,特別是長江沿線重化工業生產力布局,我們會從政策上提要求,比如要求環保做到什麼程度,污染排放要達到什麼標准,否則就不能在這里生產,從環境角度倒逼產業升級。地趙芝明說。
盡管轉型會帶來陣痛,但長三角沿江化工業布局仍需要調整。逗長江經濟帶應該是一條綠色走廊,是一條像密西西比河、萊茵河那樣生態優美的河流,這也是世界級城市群在生態上應該具備的狀態。地陳耀說。
聯動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的發布,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三大主體城市群均已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
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以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區域城市群為主體,以黔中和滇中兩大區域性城市群為補充,優化空間布局。同時提出,要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按照《規劃》,由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新長三角,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更好服務於逗一帶一路地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郁鴻勝表示,長三角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群體,經濟效益高、要素流動快,是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依託。而上海自貿區經驗推廣,則是最關鍵的制度層面的合作。
如今,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紅利已開始向長三角和整個長江流域逗外溢地。
逗長三角的區域合作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合作,然後進一步走向制度的全面合作。建設長江經濟帶,可以借鑒長三角已有的合作機制,由原來的要素合作逐步轉向制度合作。地郁鴻勝建議。
參考來源:https://..com/question/493424169716191252.html
❹ 「十二五」期間,依據國家區域發展新格局,要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讀下圖,回答:與長江三角洲
川渝地區位於長江上游,土地廣闊(面積大),價格較低;礦產、能源、水力等資源豐富;政策支持;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經濟發展潛力較大。 ❺ (15分)打造長江經濟帶,讓長江流域舞起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資料卡片*依託黃金水道,橫貫廣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