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糧價上漲的比價效應傳導是什麼意思 請那位大俠詳細解釋一下。謝謝!
目前,秋糧收獲在即,國內糧食價格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時間節點,秋糧可能奪取豐收。但是,在14日召開的農村金融國際研討會上,林毅夫、陳錫文等專家指出,全球化過程中,應該警惕國際糧價的大幅波動,以及這種價格波動信息傳導到國內。從國內來看,糧食供給的結構性矛盾問題仍然非常突出,須進一步提高產能來滿足需求。
警示價格傳導仍須提防
剛剛緩了口氣的國際糧價再創新高。美國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價在8月6日創下2008年9月份以來最高值後,於本周一又上漲至一個月內的高位。芝加哥玉米期價周一同樣收高,主力合約創下自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紀錄。此外,美黃豆主力合約在9月8日上漲至1056.60美分/蒲式耳的年內最高點。
有分析認為,從兩個月來資金流向以及行情表現來看,農產品走出了如2006年農產品牛市啟動的板塊輪動規律。首先是CBOT小麥、隨後是CBOT玉米,最終由於比價效應的存在,CBOT大豆與玉米並駕齊驅,奏響了「農產品大牛市進行曲」。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14日在農村金融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不少發展中大國面臨土地資源、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在強調自己生產來滿足國內需要的過程中,同時也要探索如何利用國際貿易的方式來部分解決糧食需求的問題。尤其是對一些農產品出口國,如果因為國內供應減少,採取干預貿易的措施減少出口可能會造成國際價格的較大幅度波動。而這種價格波動信息又會傳導到國內來,使得國內糧食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漲。
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農產品的每一次價格上漲都和供應出問題有關系,俄羅斯已經出了問題,現在就看澳大利亞、阿根廷了,如果它們也出了問題,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會對國內造成較大的壓力。
但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14日在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表示,國內外糧食市場關聯度較小。我國除大豆外,小麥、玉米、大米等品種進口量很小,不足國內產量的1%。由於主要糧食品種能夠自給自足,國內糧食價格變動基本不受國際市場影響。
現狀 總量有餘,結構矛盾突出
張曉強說,今年我國夏糧產量基本保持去年水平;秋糧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目前長勢良好,有可能奪取豐收。如果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今年我國有條件在糧食連續六年增產的基礎上再獲得較好的收成。當前我國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可以確保糧食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秋糧豐收在望,不過,在14日舉行的農村金融國際研討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提醒說,在糧食豐收背後,糧食供給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他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糧食產量達5.3億噸,國內糧食總需求大概在5.2億噸左右,從總量來看是有結余的,「但從結構來看,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在陳錫文看來,這種矛盾首先是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我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產量越來越少,長期形成的南糧北運正在被北糧南運的變化所替代,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一件理想的事。
有專家認為,這種北糧南運的發展趨勢與我國水資源區域分布相背離,從長遠來看,將進一步加大我國糧食增產的機會成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蔣省三此前在中國土地學會組織的一次座談會上就曾提到,18億畝耕地紅線雖然在數量上保住了,但糧食生產版圖在改變,很多糧食主產區變成了銷售區,糧食生產向成本高的地區轉移。
數據顯示,北方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比重由1980年的40.6%提高到2007年的52.5%,增加了11.9個百分點。北方地區稻穀產量佔全國比重達到17.7%,比1980年增加近11個百分點。
除了區域發展不合理,陳錫文認為糧食的品種結構也很不平衡,有些品種中國的進口量在與日俱增。以大豆為例,去年我國大豆的進口量達到了破紀錄的4255萬噸,國外有關機構估計2009/10年度中國進口大豆比重佔到全球大豆進口量的53%。
相關研究還表明,目前我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稻穀、小麥、玉米,優質、高端品種產量占總產量比重均偏低,國內高端消費需求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低端品種則存在需求不足、產量過剩的問題。
陳錫文說,這種局面表明我國農業發展和需求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提高產能,「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每年需要消費5億多噸糧食的國家,如果不主要依靠自己來滿足供給,世界上誰也救不了我們」。
趨勢 未來糧價易漲難跌
在國際糧價不斷「刷新」的情況下,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是繼續牛市行情。
生意社分析師宋志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目前大豆、玉米、小麥等市場形勢來看,整個國際農產品市場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農產品期貨市場後市將會依舊走強。
今年以來,水稻、玉米、小麥價格輪番上漲,隨著秋糧大面積收獲即將開始,下一個高點將會何時出現?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認為,從總體來看,糧食價格仍會維持上漲行情,但前段時間的集中拋售對抑制糧價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國內短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宋志超預計,受美國玉米期貨走高的影響,加之下游養殖業需求良好,國內玉米期貨將在短時間的回調之後,在九月下旬突破前期高點,再創新高。隨著天氣漸涼和雙節臨近,國內麵粉市場也開始回暖,部分地區麵粉價格出現上調現象,麵粉廠和飼料廠走貨量大幅增加,鄭麥市場將在10月上旬突破前方高點2580元/噸後繼續呈震盪走高態勢。
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秋糧生產整體形勢不錯,未來影響糧價的主要因素是需求。長期來看,需求的增長將支撐糧價「易漲難跌」。
林毅夫認為,糧食需求的增加,除了人口增加因素外,還有收入增加引起的膳食結構改變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等因素。生物能源的需求是一大挑戰,當石油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後,會導致生物能源生產增多,這就會與糧食生產發生競爭關系,這里一方面是耕地的競爭,一方面是直接使用的競爭。根據研究,2007年到2008年國際糧食漲價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是由於有不少糧食被轉去生產生物能源,導致糧食供應不足,糧食價格上漲。
(經濟參考報)
㈡ 求關於山東大旱的詳情,要是能寫成文章就更好了,越多越好!!好的話再加分!
山東省是我國資源性嚴重缺水省份,旱災是各種自然災害中的第一大災,已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構成嚴重威脅。針對山東省水利水資源結構特點,可通過建設平原水庫、地下水庫等,充分利用水資源;同時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優化配置水資源,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山東省位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溫差變化大,旱澇頻度高。全省多年平均淡水資源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09%,人均水資源量344m3,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4.7%,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4.0%,全省畝均水資源量307m3,也僅為全國畝均佔有量的16.7%,為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
一、旱災成因分析
1.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合理,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
山東水資源量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多年平均降水量由東南沿海的 850mm向魯西北遞減到550mm;年際變化劇烈,存在明顯的豐、枯水年和連續豐、枯水年,最大年徑流量是最小年徑流量的12.8倍。年內分配不均,汛期降水量約佔全年的70%~80%。
2.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
2000年山東省工業取水量11.7億m3,1994年達到29.4億m3,1995年達到38.48億m3,2010年達到43.63億m3,2000~2010年平均年取水量39.93億m3。農田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4.77萬hm2增加到446.37萬hm2,農業灌溉年用水量由4億m3增加到近180億m3。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600萬m3/年增加到9.3億m3/年(2000~2010年平均值)。
3.水污染加劇了供需矛盾
據2002年水質檢測資料,共評價河道66條,總評價河長為 4389.4km,無一處監測河段達到I類水標准,Ⅱ類水質占評價河道的6.1%,Ⅲ類水質占評價河段的7.6%,Ⅳ類水質占評價河道的9.1%,劣V類水質占評價河段的63.6%。共評價水庫30座,無一座水庫符合I類水標准,Ⅱ類水質占評價水庫的6.7%,Ⅲ類水質占評價水庫的40%,Ⅳ類水質占評價水庫的33.3%,V類水質占評價水庫的10%,劣V類水質占評價水庫的10%。
4.水資源浪費嚴重
工業生產方面,山東省2002年萬美元產值用水量2030m3,美國是514m3,日本208m3,耗水量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10倍。工業生產水的重復利用率65%,比國際水平低10%~20%。農業灌溉方式落後,耗水量大。城市供水管網、用水器具陳舊落後,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損失率占供水量的20%。機關、學校、工礦、企業等公共場所浪費水的現象隨處可見。
5. 人類活動導致地表水儲存量減少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為了多打糧食,圍庫圍湖造田,向荒山荒灘進軍,縮河造地,使蓄水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改革開放以來,城
市建設、開發區建設大量佔用湖泊、窪地,造成蓄水能力下降,不僅使大量的水資源流失,也加劇了洪澇災害的發生。如濟南市北園區窪地現已全部被城區佔用,昔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小清河流域的青紗湖已被改造成萬畝良田,羊絹窪滯洪區也面臨同樣的命運。
6.視洪水如猛獸,只看到水的危害,而忽視其利
在治水的指導思想上,只注重排,忽視調、蓄、滯,思路單一,一旦發生暴雨洪水,總是千方百計使其盡快人海為安。沂河、沭河和南四湖流域是山東省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過去只注重排水,而忽視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大量的洪水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加重了兄弟省的防洪壓力。
7.水資源管理政出多門,不能優化配置
水資源管理城鄉分割,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的管理體制,人為地增加了水資源管理的難度,無法實現各種水源的聯合調度和優化配置。1998~2002年,山東省連年乾旱,膠東半島旱情尤為嚴重,地表蓄水接近枯竭,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煙台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是大沽夾河流域的地下水及門樓水庫蓄水。按照先用地表水後用地下水的原則,應先用水庫水,後用地下水。但由於城市供水歸城建部門管理,地下水價格又較地表水低,實際是先用地下水,後用水庫水,用完地下水,才用水庫水。門樓水庫流域面積大,來水量多,多數年份都要棄水人海,如果對水資源統一管理,就能避免水資源浪費。
二、水資源短缺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旱災居山東省各種自然災害第一位。據統計,1949~1990年的42年間,除1964年外,有41年發生程度不同的旱災,全省平均每年受災面積
173.72萬hm2,成災面積106.54萬hm2。其中1989年受旱面積最大,為422.53萬hm2。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降雨量減少,黃河斷流,旱情日趨嚴重。
1991~2003年的13年間,全省平均每年受災面積236.16萬hm2,1997年、2001年、2002年3年受旱面積都在350萬hm2以上。特別是1999-2002年,連續4年大旱,造成農業減產,工礦、企業停工停產,城鄉供水危急。乾旱災害波及工業、農業、服務業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01年全省受旱面積353.3萬hm2,占播種面積的53%,重旱133.3萬hm2,663萬hm2土地因旱不能按時播種,有14.67萬hm2農作物出現乾枯死苗,245萬人出現吃水困難。煙台、威海兩市缺水日趨嚴重,給兩市供水的門樓、米山、崮山等水庫基本枯竭。上半年乾旱造成200多家企業停產、半停產,經濟損失 110多億元。全省因乾旱造成工業經濟損失151億元,糧食損失401萬t,經濟作物損失67億元。
2002年全省受旱面積361.33萬hm2,其中重旱117.3萬hm2,23.1萬hm2農作物因缺水無法播種,67.2萬hm2乾枯死苗,792萬人飲水困難。全省有500多家工業企業實行定量供水、限量生產或停產,有60個縣級以上城市供水不足,影響人口207萬人,年創利稅1.4億元的濱州棉紡廠因缺水被迫關閉,京杭運河濟寧段累計斷航100多天,200萬t煤炭不能及時外運。南四湖乾涸,微山縣經濟損失高達13.3億元以上。全省因旱自接經濟損失260億元以上。
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1975年全省地下水漏斗面積不足1000km2,1979年達到2831km2,1989年達到
1.69萬km2,2002年末地下水漏斗區面積2.7586萬km2。1980~1988年,因地下水位下降,報廢機井3778眼,1980~1985年共更換深井泵、潛水電泵2537台,打新井3486眼,總投資5106萬元。機井越打越深,單井出水量越來越少,效益降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面積海水侵染災害。1979年海水侵染面積只有lOkm2左右,現經普查,山東半島19個縣(市、區)海鹹水侵染面積達1006km2。海水侵染導致耕地發生次生鹽鹼化,造成糧食減產,農村飲水困難。
地下水嚴重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已危及城市建築、鐵路、堤防的安全。20世紀80年代,青島市在大沽河兩岸大量提取地下水,導致100多km
大堤裂縫,縱橫裂縫5200多條,塌空150處,使大堤失去擋水作用。泰安市郊鐵路路基發生沉陷,也是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的。
三、對策措施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山東省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山東省面
臨的重大戰略問題。根據水資源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應當進一步挖掘水資源潛力。黃河是山東省重要的客水資源,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近400億m3,近十幾年來,因黃河流域降水量小和上游引水量增加等原因,黃河人境水量減少為220多億m3,多次發生斷流,1997年斷流長達226天,黃河水變得可用不可靠了。黃河入境水量減少,主要是黃河水量的豐枯變化引起的,從2003年開始,黃河來水情況轉好,2003年入境水量255.85億m3。2004年1~6月份,入境水量123.19億m3,山東省引用黃河水量還有較大的空間。對乾旱災害也要進行科學分析。山東的氣候特徵決定了乾旱災害不可避免,但並不完全取決於水資源的多少,降水量地域分配不均、時間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是旱災的主要原因。因此,解決水資源緊缺和乾旱問題,須因地制宜地採取綜合措施。
1.加快對水庫、湖泊的除險加固,最大限度地攔蓄洪水
山東省已建成大型水庫32座,中型水庫152座,小型水庫4965座,總庫容154億m3,其中興利庫容80多億m3。這些水庫多興建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工程先天不足,為保證防洪安全,在調度運用上,預留出了一定的防洪庫容,規定了起調水位(稱為汛中限制水位)。這一規定對於確保水庫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蓄水有一定影響,減少了興利庫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山東省對部分大中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同時氣象預報准確率有了較大提高,全省雨水情自動測報基本普及,大大提高了洪水預見期,為水庫按設計水位運用提供了條件。大中型水庫全部按設計水位運行後,將增加蓄水能力14億m3。因此,要進一步加快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進度,已完成除險加固的水庫應盡快按設計蓄水位運行,增加蓄水。
2.充分利用黃河水
山東省引黃范圍達11個市的68個縣區,在黃河兩岸建有引黃涵閘63座,設計引水能力2423m3/s,設計灌溉面積23.28萬hm2,引黃實灌面積180萬hm2。已建引黃蓄水平原水庫88座,設計總庫容7.8億m3,引黃蓄水能力20多億m3。魯西北地區是山東省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糧食產量穩步增長,靠的是黃河水的支撐,青島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引黃濟青功不可沒。近年來,沿黃地市相繼修建了平原水庫,黃河水由過去僅向農業供水,拓展為向城市、工業和居民生活多目標供水。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東營、淄博、青島等市的城市和工業用水主要是黃河水;濱州、東營等市把黃河水送到沿海各縣的鄉村,使長期飲用苦鹹水的群眾喝上了黃河水。1972年黃河山東段發生第一次斷流,1981年山東段首次全部斷流後,斷流頻繁發生。為保證黃河生態需要,國家作出重要決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一定的人海水量。黃河斷流和保證人海水量的事實提醒我們,黃河水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必須科學引用黃河水。
3.合理開采地下水
前幾年連續乾旱,因大量開采地下水,山東省地下水漏斗區達2.7萬km2。2003年山東省進入相對豐水期,全省平均降水量925mm,地下水補給
量大,漏斗區減為1.4萬km2。2004年的降雨量較充沛,漏斗區將會進一步減少。山東省地下水儲存量較大,調蓄能力較強,補給量有保證,是最可
靠、最優質的水源。按照水利部地下水應該「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的要求,對地下水要合理開發。在地下水潛力較大的地區,要進一步加大開
發力度,保持采補平衡,特殊年份可適度超采;對地下水漏斗區要限采或先補後采;嚴重漏斗區、海鹹水入侵區禁采地下水。
4.構築調水網路,實施跨流域調水
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把南四湖、東平湖、引黃濟青、膠東調水工程等連接了起來,形成了一條橫貫東西的輸水大動脈,把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連結為一體,為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優化配置提供了條件。實現水的跨流域調度,必須構築全省輸水網路,把山東省的主要河流、大型蓄水工程連接起來,豐枯調劑,互為補充。在此基礎上,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按照當地水和黃河水、長江水的次序,依次分配使用。
5.科學調度洪水,實現洪水資源化
實現洪水資源化的前提條件是能留住的洪水就要留住,這首先需要有蓄水的工程設施,其次是要有跨流域調水的工程設施。要充分利用現代科
技手段科學調度洪水。雨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普及,使降雨和洪水隨時處於我們的監控之下,根據來水情況盡量採取小流量泄洪,以延長泄洪時間,
增加河流人滲水量,補充地下水源。有條件的地方要恢復湖泊、澇窪、濕地,給水以棲息之地,這樣不僅能減少洪澇災害危害,而且可改善生態環境。沂河、沭河、南四湖流域雨量豐沛,防洪壓力較大,尤其是南四湖出口不暢,是山東省防洪的重點、難點。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使南四湖的洪水資源化成為可能。2003年南四湖下泄水量20多億m3,仍蓄水27億m3。南水北調工程竣工通水後,將南四湖、東平湖水調入中、東部,將大大緩解山東省的水資源壓力,也減輕了江蘇省的防洪壓力。沂河、沭河的洪水也是山東省寶貴的洪水資源,要盡快研究洪水資源化的方案。
6.攔明流,截滲流,節節攔蓄
山東省河流眾多,在大中小各類河道已建大中型水閘900餘座。過去,由於河道蓄水對防洪有不利影響,也易產生次生鹽鹼化,對是否應該建閘
爭論不休,影響了攔河閘的建設。橡膠壩的出現,從根本上解除了河道建閘蓄水對防洪的影響。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大力提倡在河道中建設蓄水工程,特別是橡膠壩蓄水工程。封堵河道人海口,興建地下水庫,是近年來攔截河道潛流、減少水資源流失的新的探索。建設地下水庫,有投資少、不佔耕地、不需移民、蒸發量低等優點,但如何防止地下水污染應進一步研究、觀察。山東省的黃水河、大沽河、大沽夾河都在河口修建了地下水庫,庫區地下水位大幅度提高,不僅緩解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也防止了海水入侵。
7.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建設節水型社會
農業是用水大戶,約占水消耗量的75%,節水的潛力最大。要通過減少輸水過程中的損失、加強水的計量、推廣先進的節水灌溉方式等環節降低水的消耗。要通過媒體,大力宣傳節水的重要意義,增強群眾的節水意識,倡導「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公德,推廣節水器具,提倡一水多用,把節水變成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同時,還可通過調整水價,用經濟杠桿來約束人們的用水行為。
8.實行水務一體化,地表水、地下水統一管理
實行水務一體化,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條件。實行水資源統管,有利於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實現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一體化。按照先地表水、後地下水的原則,優先利用當地水,充分利用黃河水,合理開采地下水,科學調引長江水,達到水資源的合理開發,科學配置,全面節約,高效利用,有效保護。
㈢ 歷史最高鋁錠價是多少
歷史最高鋁錠價是多少?雖然已是傳統淡季,但在11月份出現暴漲行情後,鋁金屬期現價格如今漲勢依然持續。
鋁價繼續沖高逼近萬七高點
12月2日,國內期貨市場上鋁主力合約2101再度飄紅,盤中一度達到16925元/噸的階段高點,逼近17000元/噸關鍵點。
現貨市場上,部分地區鋁商品報價已達到17000元/噸。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鋁12月1日最新價格16996.67元/噸,最近5天上漲5.26%,10天上漲6.65%,20天上漲10.58%,30天上漲14.51%,60天上漲15.65%。
百川盈孚監測數據也顯示,近期錠價格漲勢可謂是勢如破竹,鋁價連連刷新近幾年最高價,日前長江鋁錠價格16330元/噸(2020-11-27),南儲鋁錠價格16450元/噸(2020-11-27)。
在期現價格大幅上行的同時,鋁企基本面收獲良好預期,A股鋁板塊收獲二級市場熱捧。
數據顯示,近60日來,神火股份漲幅63.4%、雲鋁股份漲55.95%、中國鋁業漲幅也達31.55%。從底部反彈以來,上述個股股價基本都已翻倍。
「截至11月30日,國內鋁錠華東市場均價為16786.67元/噸,較11月1日市場均價14696.67元/噸,漲幅為13.09%;較年初1月1日14553.33元/噸的市場均價,漲幅為15.35%;較年內3月24日市場均價谷值11230元/噸,漲幅為49.39%。」生意社分析師葉建軍認為,11月鋁錠價格再創年內新高與多重利多因素相關,一方面宏觀因素驅動,另一方面供需面向好。
1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簽訂疊加國內經濟保持超預期增長,使我國或將成為主要經濟體內唯一正增長的國家。海外因疫苗獲得成功的消息面抵消眼下海外疫情惡化的影響,中期向好預期強化,提振國外工業需求預期。政策面,國際上大規模刺激政策的預期仍在,點燃資金做多有色板塊熱情。
同時,11月30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上升至52.1(前值51.4),創2017年10月以來新高,連續9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為53、52,和50.1,分別高於上月0.4、1.4和0.7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重返枯榮線上方。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上升至54.7(前值53.9),新訂單指數錄得53.9,較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51.5(前值51),連續7個月回升,創2018年以來新高。
11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63,均漲幅為6.67%,反映該月製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擴張狀態,經濟上漲趨勢明顯。據悉,這是5月BCI由負轉正以來,連續7個月擴張狀態。
電解鋁高利潤短期或仍延續
雖然目前現貨鋁價格尚未達到2017年時創下的高點,但由於當前氧化鋁等上游商品價格整體較低,目前電解鋁生產企業的盈利水平已達到歷史高點,部分企業單噸凈利潤已突破4000元。
㈣ 2010年,江蘇鹽城水稻價格就目前的每公斤2.6元之後趨勢將如何希望能得到專業人士的解答,謝謝!
趨勢 未來糧價易漲難跌
在國際糧價不斷「刷新」的情況下,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是繼續牛市行情。
生意社分析師宋志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目前大豆、玉米、小麥等市場形勢來看,整個國際農產品市場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農產品期貨市場後市將會依舊走強。
今年以來,水稻、玉米、小麥價格輪番上漲,隨著秋糧大面積收獲即將開始,下一個高點將會何時出現?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認為,從總體來看,糧食價格仍會維持上漲行情,但前段時間的集中拋售對抑制糧價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國內短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宋志超預計,受美國玉米期貨走高的影響,加之下游養殖業需求良好,國內玉米期貨將在短時間的回調之後,在九月下旬突破前期高點,再創新高。隨著天氣漸涼和雙節臨近,國內麵粉市場也開始回暖,部分地區麵粉價格出現上調現象,麵粉廠和飼料廠走貨量大幅增加,鄭麥市場將在10月上旬突破前方高點2580元/噸後繼續呈震盪走高態勢。
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秋糧生產整體形勢不錯,未來影響糧價的主要因素是需求。長期來看,需求的增長將支撐糧價「易漲難跌」。
林毅夫認為,糧食需求的增加,除了人口增加因素外,還有收入增加引起的膳食結構改變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等因素。生物能源的需求是一大挑戰,當石油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後,會導致生物能源生產增多,這就會與糧食生產發生競爭關系,這里一方面是耕地的競爭,一方面是直接使用的競爭。根據研究,2007年到2008年國際糧食漲價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是由於有不少糧食被轉去生產生物能源,導致糧食供應不足,糧食價格上漲。
㈤ 大宗商品的市場
電子現貨之家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的參與方要求和電子交易的業務程序。本標准適用於現貨領域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活動,尤其是現貨批發市場開展電子交易活動,不適用於期貨交易。 根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最新發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數據報告》顯示,在其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上漲,其中,能源漲幅居前,最高為2.14%。這反映出國際油價對我國的影響深遠,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價格連續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場虛熱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時日。
在生意社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在2月份出現上漲,100種商品的平均漲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為2月份的兩個亮點板塊,其中能源平均漲幅最高,為2.14%,有色平均漲幅最低,為-1.87%。 石油、農產品和貴金屬價格在全球性的連鎖反應中彼此借力不斷被推高,由此人們擔心,價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將引發長期的通貨膨脹。
大宗商品
雖然金屬和石油勘探方面多年投資不足的局面已有顯著改善,但方便開採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卻在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食品價格的上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進而增加了原材料的生產成本。除此之外,投資者紛紛投資於黃金等大宗商品,導致價格持續上漲。投資黃金更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規避通貨膨脹和美元走軟風險的方法。
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師凱文·諾里斯(Kevin Norrish)表示,上個月油價漲到每桶近100美元,金價超過每盎司800美元,小麥價格漲到每蒲式耳10美元左右,之後雖有小幅回落,但人們極度擔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將使通貨膨脹加劇。
在主要大宗商品中,除鎳、鋁等一些工業金屬價格下跌外,其他金屬價格均有上漲。2007年第四季度,因住房市場下滑導致銅價下跌了17%,但有些人認為這只是暫時性的。而2007年全年銅價上漲了6%。
盡管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說的那樣,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以及無法遏制的高生產成本使很多大宗商品的價格底線「被永久性地抬高了」。
據諾里斯估計,每盎司黃金的開采、冶煉和生產成本漲到了400到500美元,幾乎佔了金價(每盎司834.90美元)的一半。巴克萊的邁克爾·岑克爾(MichaelZenker)指出,北美一些天然氣開采項目的成本已漲到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6到7美元,幾乎與美國市場上的售價持平,這嚴重打擊了企業開采天然氣的積極性。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導致世界經濟停滯不前,進而引起多種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沒有人希望這樣的悲劇重演。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等主要石油供應方正謹慎行事,努力避免油價上漲到令經濟動盪、消費方式發生劇烈變化的水平。
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能源分析師在2008年展望報告中指出,油價還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他們指出,1980年沙特輕質原油的平均價格為每桶36.83美元,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為92.40美元。當年最高油價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為102.50美元。
沙特輕質原油的平均價格不足每桶70美元,油價曾一度上漲到最高90.12美元。雷曼兄弟的報告指出,雖然2007年經通貨膨脹調整的最高油價與1980年的歷史最高水平只差12美元,但年平均價格與1980年的平均水平相差超過了25美元,仍有一定差距。
該報告還指出,美元的走軟意味著以其他貨幣計價的油價漲幅較小,同時,全球的石油消耗量在減少。1980年創造1,000美元實際GDP需要消耗0.9桶原油,只需不到三分之二桶。2007年年12月份,雖然石油現貨價格有所回落,但紐約商品交易所五年內交割的原油期貨合同價格保持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五年內交割的原油期貨合同價格反映了對價格的預期以及儲存原油用於遠期交割的不方便程度。
2007年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57%,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石油供應日益悲觀的情緒、產油國政治局勢緊張以及投資者因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而紛紛轉投原油期貨。
獨立能源經濟學家菲利普·費勒格(PhilipVerleger)表示,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上漲到每桶近100美元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他說,美國能源部決定大幅縮減輕質低硫原油的供應,以擴大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規模,這也刺激了原油價格於11月21日上漲到每桶99.29美元。除此之外,上周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BenazirBhutto)遇刺引發局勢動盪也是促使年底原油價格逼近每桶100美元大關的又一因素。
費勒格認為,如果能源部將增加輕質低硫原油儲備的計劃付諸實施,原油價格將很快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很多交易商和經濟學家預測,繼2007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後,2008年農產品價格漲幅將帶給人們更多震撼。他們預計全球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燃料作物和食品的需求將加劇對農田的爭奪。2007年,全球農作物儲量較低再加上氣候因素造成的減產刺激了農作物價格上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價格上漲到每蒲式耳8.85美元,漲幅77%,大豆價格漲了75%。稻米收盤價再創歷史新高。
因玉米乙醇生產規模急劇擴大,2006年玉米價格同比上漲了81%,2007年同比上漲了近17%。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InternationalGroup)旗下的金融產品公司(AIGFinancialProctsCorp.)董事總經理丹·拉布(DanRaab)負責道瓊斯-AIG商品指數及其他商品指數產品。他表示,2001年時,美國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種植面積占玉米總種植面積的5%,而已達到25%,並且預計還會繼續增加。
對大宗商品這種不隨股市和債市的投資回報率而波動的資產,投資者的參與興趣未顯示出任何消退的跡象。拉布表示,即使有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了50%到100%,農產品在非傳統領域的應用增加得非常明顯。他指出,商品價格指數綜合考慮了一籃子商品的價格,市場對其中的農產品期貨的投資額約為460億美元,高於2006年時的310億美元。投資額的增加一方面是商品價格上漲所致,同時,還有6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
巴克萊資本在年終舉行的商品投資大會上對客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5%的投資者認為,在所有商品中,農產品的回報率將最高,而只有18%和19%的投資者認為能源和貴金屬將成為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商品。因美國經濟隱現頹勢,對工業金屬的預測好壞參半。主要礦業和金屬企業中間的一波並購熱潮顯示出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該行業將進一步整合。
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宣布計劃收購力拓(RioTintoPlc)。它表示,這將有助於提高公司對鐵礦石、銅、煤炭以及其他金屬的供應效率。不過,在將現金用於收購後,各大公司可能會減少採礦項目上的投資,進而造成價格進一步走高。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弱勢反彈。國際原油、有色金屬、鋼鐵價格指數和農產品(000061行情,愛股,主力動向)價格強勢反彈,其中,部分有色金屬如期鎳的反彈幅度超過20%,農產品價格反彈幅度在3.8-7%之間。而國際煤炭和國際航運指數持續下跌,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下跌的幅度達到22%以上。
大宗商品
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展開反彈,一方面是技術上反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與國際間的救市政策趨於協調與一致有關。同時,隨著前期國際商品價格展開暴風驟雨式的大幅下跌,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悲觀情緒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釋放或緩解。隨著投資者悲觀預期的逐步明確,國際商品價格未來的震盪走勢有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對穩定,這有利於投資者重新對商品的價值重新估價,使商品的價格更能反映供需基本面和商品本身的內在價值。但是,商品價格的短期反彈並未改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處於弱市的格局,因為全球經濟基本面仍面臨不斷加大的衰退風險,特別是歐元區的衰退。
把握需求穩定和景氣面臨「拐點」的行業「過冬」。從行業的層面來看,在經濟衰退風險不斷加大,而且衰退的廣度與深度有可能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隨著國際大宗商品普遍的大幅下跌,將導致行業利潤在上下遊行業間的重新分配。從上下遊行業來看,一些上遊行業特別是大宗商品的採掘洗選業,將面臨需求和價格下行雙重的運營壓力,同時中下遊行業的定價權將逐步增強,從而導致行業利潤向中下遊行業轉移。從供需的角度來看,行業的下游需求是否穩定將成為決定行業能否度過這次經濟「嚴冬」的最關鍵的因素。從經濟需求本身的屬性來看,只有必選消費品的行業,能在經濟衰退的經濟背景下保證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另外,從行業的內在結構來看,隨著需求的減少與價格的下跌,在供需矛盾逐漸突出特別是產能存在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行業內的洗牌將不可避免。一些資本實力較弱的公司將會倒閉或面臨被大公司並購的可能。從這一角度出發,資本實力較為雄厚的公司有望在未來成長為規模更大的公司,公司的內在價值有望在可見的將來得到大幅提升,從而帶動投資價值的上升。反映在資產配置上,就是要關注需求比較穩定的行業,特別是必選消費品行業,如石化、電力、食品、商業和醫葯等行業。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可以關注產能過剩行業中資本實力較為雄厚的公司 2月能源市場雖漲多跌少,但疲弱的需求、高庫存形勢以及供需矛盾致其寒意仍在。主要表現為油氣漲、煤炭跌。這歸因於國際原油價格強勢反彈,成品油、燃料油迫於成本壓力的跟隨上漲,與目前國內大宗商品的整體弱勢環境有些脫節。而煤炭板塊則顯現出疲弱依舊的局面,生意社監測的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連續16周走跌,煤炭的走勢更能反映出能源行業甚至整個大宗商品的疲軟態勢。
㈥ 磷酸二銨現在什麼價格
大智慧財經 2014年09月03日 13:29:00
近期磷酸二銨價格開始企穩,市場報價在2700元~2750元/噸左右,與年內低點相比,上漲了約17.39%~19.57%。分析人士表示,由於國外訂單已差不多執行完畢,新增訂單有限,加上國內秋季備肥也已結束而冬儲還未到來,因此預計後期二銨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生意社化肥分析師張明表示,今年磷酸二銨價格在7、8兩月上漲明顯,這是由於印度需求大增,但目前印度季風季臨近尾聲,意味著未來新增訂單有限,加上舊的訂單業已執行完畢,因此從出口方面來說,基本無新的利好因素。
"而從國內需求來看,秋季采購差不多已經在7、8月完成,由於前期生產企業忙於滿足國外訂單,無多餘能力供應國內市場,因此這部分的訂單會從9月開始陸陸續續發貨,但如果要有大量新增訂單的話,也必須等到10月下旬開始的冬儲了。"張明說。他認為,即便冬儲開始,磷酸二銨能否再次達到目前2700元/噸的價位也還是個未知數。
卓創資訊磷肥分析師肖莉同樣認為二銨價格繼續上行難度加大,她說下游還有低價肥庫存,另外,二銨價格過高的話也會導致下游轉而使用復合肥。
國內涉及磷酸二銨生產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雲天化(600096.SH)(上半年收入佔比為11.17%)、六國化工(600470.SH)(上半年收入佔比約32.17%)等。
㈦ 不銹鋼市場價格行情不銹鋼櫥櫃怎麼樣
不銹鋼是一種在空氣和蒸汽中可以不生銹的保存下來就叫做不銹鋼,所以在家裡廚房衛生間,門柄等地方多使用到不銹鋼,大家了解不銹鋼的市場價格行情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不銹鋼的市場行情,以及不銹鋼的櫥櫃怎麼樣好不好。
不銹鋼的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目前不銹鋼的市場的一些大廠家例如東方特鋼、酒鋼、西南鋼廠已經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了市場的資源流動,所以現在資源市場有些緊張,特別是太鋼的市場,本身已經是資源有限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所以處於非常緊張的情況,價格也會因為不銹鋼的緊張有著上下波動的趨勢,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平穩。
根據生意社的價格檢測顯示,不銹鋼在近幾個月的價格總體來看呢首先是呈現出上漲的趨勢,然後會有下跌最後可能會小幅度的波動的情況發生,原因是雖然不銹鋼的市場有些緊張,但是畢竟已經到了年末所以價格還是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動盪總總體來看和倫鎳的走勢是差不多的,現在年末的不銹鋼價格差不多在11640元一噸,可能年過完價格會漲到11715.38元一噸,所以整體價格上漲0.65%。
根據上面分析不銹鋼的市場目前還算比較穩定,雖然偶爾有小漲小跌的情況,因為不銹鋼的減少和接近年末總體價格也不會有太大的浮動。
不銹鋼櫥櫃怎麼樣
小編先來給大家說說不銹鋼櫥櫃的優點,首先不銹鋼櫥櫃的檯面都是一體的不會有開裂的現場出現,由於是不銹鋼所以比較環保不會象花崗岩一樣有一定的輻射,然後它的擋板水盆等地方都是一體化的所以整體感比較好不容易有縫隙自然不會滋生細菌。不銹鋼耐熱所以在櫥櫃的作用中也有一定的優勢,不僅僅耐熱他的防滲透性也特別好,做飯的時候難免有湯湯水水撒出來一擦就沒有了,容易清洗這是所有家庭主婦最需要的地方了,不銹鋼櫥櫃只要一擦洗就會變得光亮如新。最後一點是不銹鋼真的不會有變舊這樣的問題發生,一直保持一個新的狀態。
說了優點在看看缺點吧,目前市場選擇整體櫥櫃還是比較少,在農村還是多用水泥櫥櫃省錢又耐用,在城市有防火板和石英石檯面所以沒有很大的市場,其次是不銹鋼比較裝飾性太差和家裡整體搭配不合適,而且價格也比較高。
優缺點都分析完了,雖然不銹鋼櫥櫃的優點非常多但是缺點都是比較致命的,同等價位可以買到更具美觀的石英石櫥櫃所以總體來看不銹鋼的櫥櫃性價比不是很高。
今天的價格分析和不銹鋼櫥櫃就說到這里了,如果有喜歡不銹鋼櫥櫃的朋友還是建議根據自身喜好進行選擇哦,小編說的這些也僅僅是給大家一個參考。
㈧ 生意社注冊了怎麼不能發布
大宗榜:大宗商品漲跌榜的簡稱,是生意社獨家發布的關於大宗商品現貨價格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漲跌榜單。生意社通過跟蹤監測上百個大宗商品的現貨價格,分析預測商品的價格走勢,研究宏觀經濟與大宗商品的關系及行業、企業、產品的發展問題。
㈨ 生意社的期貨通和商品分析系統收費嗎
匯投資訊社玩不了期貨, 只是一個模擬炒股的網站, 雖然裡面還有一個模擬炒燃料油的內容, 但是沒有期貨, 不過暫時也沒有看到有模擬期貨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