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加權平均法計算貸款利息

加權平均法計算貸款利息

發布時間:2021-07-17 10:44:29

『壹』 如何用excel 計算 加權平均年利率

操作方法:
例如:選擇I3:I11單元格區域,輸入下列公式,按<Ctrl+Enter>組合鍵結束。
=SUMPRODUCT(($A$3:$A$33=G3)*$D$3:$D$33*$E$3:$E$33)
/SUMIF($A$3:$A$33‚G3‚$E$3:$E$33)
原理分析
計算加權平均值
1.使用SUMPRODUCT函數條件求和,匯總G3單元格的物品數量和單價相乘的總金額。
2.使用SUMIF函數求取G3單元格物品的數量,再將總金額除以對應物品數量,即可求得物品的加權平均單價。

『貳』 加權平均法下的成本計算

加權平均法.亦稱全月一次.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本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一此為基礎計算本月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或=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2)加權平均法計算貸款利息擴展閱讀:

事例1

A產品34元一個,買了10個,B產品45元一個,買了20個,問買了A產品和B產品的平均價格是多少?

這時肯定不能用算術平均,直接(34+45)/2,因為他們買的數量不一樣,因此要計算他們的平均價格,只能用所買的數量作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個。

事例2

數A有2個,數B有3個,數C有5個,求他們的加權算術平均數。

方法一:(2A+3B+5C)/(2+3+5),意思是各個數與它們各自個數的乘積之和,再除以總個數,這是初級時期所學的形式。

方法二:A*所佔權數+B*所佔權數+C*所佔權數,這條公式由上面的式子變化而來,公式中的權數就是各數的個數在總個數中所佔的比例。A的權數是2/(2+3+5)=20%,B的權數是3/(2+3+5)=30%,C 的權數是5/(2+3+5)=50%,所以式子是20%A+30%B+50%C。

上月月末材料或產品平均單位成本=上月月末結存材料或產品金額/上月月末結存材料或產品數量。這種方法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計算和結轉銷售成本的商品。

優點: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而且在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時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平均化,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

缺點: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有較大的差異。適合物價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

這種方法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計算。

企業的經營風險可以用息稅前收益X的標准差來表示,並據此將企業分成不同的組。若不同企業的經營風險程度相同,則它們的風險等級也相同,因而應屬於同一組。

資本市場是完全的。其表現主要方第一,不存在交易費用;第二,對於任何投資者,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其借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完全相同。

企業的負債屬於無風險型,且永久不變,其利率等於無風險的市場基準利率。

企業所承擔的財務風險不隨籌資數量與結構的變動而變動,且不存在破產的可能性。

企業新的投資項目的風險與企業原有水平一致。即新項目的投入不會改變企業整體的經營風險水平。

企業的息稅前收益X是個恆定的常量。

『叄』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怎麼算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上述公式的分子「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是指金融企業因借入款項在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

上述公式的分母「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是指各專門借款的本金余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其計算應根據每筆專門借款的本金乘以該借款在當期實際佔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計算公式為:

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每筆專門借款本金×每筆專門借款實際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為簡化計算,也可以月數作為計算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的權數。

如果這些專門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的情況,還應當將每期應攤銷折價或溢價的金額作為利息的調整額,對加權平均利率即資本化率作相應調整。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此時,加權平均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當期應攤銷的折價或溢價)/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3)加權平均法計算貸款利息擴展閱讀:

例子:

某公司向銀行申請了1年、3年、5年期貸款,利率分別是:6.00%、6.15%和6.40%。貸款的時間是5年,貸款金額均為1000萬元。計算出這個項目的加權平均利率是多少:

1000*6.00%*5=300萬元

1000*6.15%*5=307.5萬元

1000*6.40%*5=320萬元

合計利息為:927.5萬元

927.5/3000/5=6.18%

這個項目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是:6.18%。

加權平均的特點就是要有幾個數值、一段時間。否則就是 平均數了"。

『肆』 加權平均利率怎麼計算_如何計算加權平均利率

加權平均率=當期發生的利率之和/當期本金實際發生累計加權平均數。

『伍』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計算公式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貸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貸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上述公式的分子「貸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是指貸款在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上述公式的分母「貸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是指貸款的本金余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其計算應根據每筆貸款的本金乘以該貸款在當期實際佔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計算公式為:貸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每筆貸款本金×每筆貸款實際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為簡化計算,也可以月數作為計算貸款本金加權平均數的權數。

『陸』 全年平均貸款利率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累計資產加權以後的日平均數。
一、計算利息的基本公式 儲蓄存款利息計算的基本公式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二、利率的換算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換算關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使用利率要注意與存期相一致。
三、計息起點 1、儲蓄存款的計息起點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計付利息。 2、利息金額算至厘位,實際支付時將厘位四捨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儲蓄年度結算可將利息轉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種儲蓄存款不論存期如何,一律於支取時利隨本清,不計復息。
四、存期的計算 1、計算存期採取算頭不算尾的辦法。 2、不論大月、小月、平月、閏月,每月均按30天計算,全年按360天 計算。 3、各種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如遇開戶日為到期月份所 缺日期,則以到期月的末日為到期日。
五、外幣儲蓄存款利息的計算 外幣儲蓄存款利率遵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利率執行,實行原幣儲蓄,原幣計息(輔幣可按當日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支付)。其計息規定和計算辦法比照人民幣儲蓄辦法。

『柒』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為什麼要用加權平均法來計算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規定,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包括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資本化金額,應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每一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專門借款的利息資本化金額數+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資本化金額數
(1)專門借款的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
(2)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所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
所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所佔用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所佔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所佔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
所佔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所佔用每筆一般借款本金×每筆一般借款在當期所佔用的天數/當期天數)
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按如下公式計算: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每筆資產支出金額×每筆資產支出實際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為簡化計算,也可以以月數作為計算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的權數。
(3)資本化率的確定(只針對所佔用的一般借款而言)
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只佔用了一筆一般借款,則資本化率即為該項借款的利率。如果這項一般借款為採用面值發行的債券,則債券的票面利率即為資本化率;如果是折價或者溢價發行了一筆債券,這種情況下不能直接將票面利率作為資本化利率,而應重新計算債券的實際利率並將其作為資本化率,計算公式為:
資本化率=(債券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當期應攤銷的折價或溢價)/(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前期已計未付利息)×100%
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佔用了一筆以上的一般借款的,則資本化率應為這些一般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加權平均利率=(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如果這些一般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的情況,還應當將每期應攤銷折價或溢價的金額作為利息費用的調整額。
(4)利息資本化金額的限額
在應予資本化的每一會計期間,利息和折價或溢價攤銷的資本化金額,不得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攤銷金額。
在按資產支出計算每一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時,如果企業購置或者建造固定資產的資金除了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外,還包括其他資金,此時如果資產支出大於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金額,就可能會出現計算出的每一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大於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在應予以資本化的每一會計期間,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資本化金額,不得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攤銷金額。

閱讀全文

與加權平均法計算貸款利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