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家香港的保險公司有嚴重疾病(危疾)類保險賣介紹一下好嗎
香港的前5大保險公司之一的富通保險公司有,涵蓋50種危疾。帶儲蓄功能,假如幸運地沒有理賠過,將來也可以通過以本金加紅利的方式把現金價值滾存得越來越大。而且帶人壽成份,危疾保障期至到100歲,為長遠的人生作出准備。
❷ 大陸保險和香港保險比較有哪些差異
你好,香港保險以「保費低、分紅高、保障多、理賠易」等特點,加上美元匯率加持,成為保險行業的佼佼者,促使著內地消費者爭先恐後地赴港買保險。
看似優勢明顯,實際上真的值得我們去購買嗎?讓我們看看它和大陸保險的區別。《香港保險好不好?值不值得買?與內地保險有什麼區別?》
一、香港保險的特點
1.產品定價
由於香港保險公司擁有的更自由的定價權,加上香港本身更好的醫療條件和更高的人均壽命。
從賠付率、成本、市場競爭來看,香港保險在產品定價上確實存在優勢。
其實這是與內地某些線下保險產品去對比的,若跟目前內地互聯網產品比起來,誰貴誰便宜真的不好說。
奶爸把英國保誠的「守護健康危疾加護寶」與內地兩款重疾保險做價格對比。
「金佑人生2018」與「守護健康危疾加護寶」同屬於帶分紅的儲蓄型重疾險產品,同等50萬保額,20年繳費的情況下:
「金佑人生2018」比「守護健康危疾加護寶」,價格上每年繳費貴3037元,總保費多60742,比該港險貴18%左右。
2.重疾險自帶分紅
香港的保險產品大部分是有分紅收益的,而且保額會隨分紅增加而遞增,這也是大部分內地消費者赴港買保險的主要原因之一。
3.部分疾病定義廣泛人性化
奶爸仔細查閱了香港保險疾病定義與內地保險疾病定義做了對比,大部分疾病定義都是一樣的,但部分疾病香港保險定義比內地保險更為人性化。
二、香港保險的劣勢
1.輕症佔用重疾保額
香港保險輕症賠付是佔用重疾保額的,比如說50萬保額,輕症20%賠付,輕症賠付一次扣除10萬,那下次重疾賠付只剩下40萬了。
而且香港保險種輕症賠付比例大概在20%,輕症賠付比例低且佔用保額。
2.豁免條款
內地保險有重疾豁免,中症豁免,輕症豁免,還有投保人豁免,如果父母給孩子投保,不幸發生保險事故,則後面所有的保費都不用繳納了,香港保險的豁免條款並沒有內地保險優勢大。
3.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
香港保險以美元或港幣定價結算,消費者需要承擔匯率風險的問題。
而且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
—中國保監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風險提示
4.香港」無限告知「與最高誠信規則
在內地買保險時,保險公司問你什麼,答什麼就可以了,沒問的,即便有問題,也可以選擇不用回答。所以內地告知原則通常是有限告知。
香港保險則採用類似「無限告知」的形式,問到的要答,沒問到的也要答,都是一些開放型的問題,不過通常發燒感冒這些小病就可以不用告知了。
三、奶爸總結
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各有利弊,不同的人需求也就不一樣。
保險本質上是用來規避風險的,但是香港保險的保額與分紅都會受匯率波動影響,未來有怎樣的變化還是未知之數。建議大家還是實實在在地先把保障做足,再考慮理財。
❸ 香港危疾保險什麼情況下不能投保
危疾保險(亦稱為重疾險)會在確診後支付一次性賠償,以支付與某一特定危疾相關的全部或部分醫療費用。此類保險可以作為一份獨立保單或人壽保險的附加保障出售。
你必須仔細閱讀保單,因為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危疾保障不盡相同。一些通常承保的疾病包括:
癌症
中風
心臟病
腎衰竭
主要器官移植
多發性硬化
你是否需要危疾保險
在考慮是否需要危疾保險時,你須考慮多項因素,例如:
若你罹患其中一種受保疾病,你能否維持自己或受供養人的生計?
你的員工福利計劃有否提供因患病而未能工作的保障?
若你已經患上危疾,那購買危疾保險並無意義,因為投保之前已患的疾病將不受保障。如果你已經就健康問題求醫而該健康問題後來變成危疾,或你已經接受有關疾病的檢驗,你可能會被拒絕受保。因此,在申請危疾保險時,你必須詳盡及准確地披露有關情況。
注意事項
在購買危疾保險之前,緊記:
危疾保險只保障若干特定的疾病,若你因其他疾病而失去工作能力,並不會獲得金錢賠償;
由於危疾的保障范圍不盡相同,你必須仔細閱讀保單,仔細查看除外責任,並注意某些疾病在你達到一定年齡後將不再受保障。
危疾保險的保障期通常較長,一般為10年或以上。保險公司可在整個繳費期內收取劃一的保費費率,但亦有權不時檢討及調整保費費率
危疾保險的保障期通常較長,一般為10年或以上。保險公司可在整個繳費期內收取劃一的保費費率,但亦有權不時檢討及調整保費費率
雖然大部分危疾保單均涵蓋癌症及心臟病,但並非在每種癌症或心臟病的確診情況下你都會自動獲付賠償。這方面的賠償取決於保單對各種危疾的定義。請向保險公司查詢,確保你明白承保范圍及除外責任。
除了一次性的現金賠償外,有些保險公司還提供另類危疾保險,按保單為每個療程所設定的限額,直接向醫療提供者支付受保疾病的治療費用,包括專科及醫療程序的費用。請向保險公司查詢你有興趣購買的保單是否提供這種另類的保險形式。
❹ 保誠終身危疾險怎樣
很多剛剛當上父母的爸爸媽媽都想給孩子在香港買份保險。孩子的保險一般選擇重疾險和儲蓄分紅型保險;但是香港哪家公司產品更合適自己的產品?大部分父母會比較茫然。
本系列將深入全面的為您分析,全是干貨。敬請期待。
兒童重疾險篇
以保誠、友邦、安盛、宏利、富衛、宏利、永明七大保險公司的數據為依據,深入對比保障杠桿倍數、分紅額度等主要指標,給寶寶挑選一個最安全的保險箱。以0歲寶寶,18年或者20年繳費,每年繳費1000-2000美金,保額13萬美元。
首先,杠桿倍數要比較
「給孩子買的第一份保險應該是重大疾病保險。」
杠桿倍數比較分三個層次:
1)基本保額對比保費
保障杠桿倍數即保額除以總保費支出是衡量一款保險產品性價比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一般香港兒童重疾險的杠桿倍數為7倍。該數據可以通過同等保額下的費率得出結論,在同樣年齡,同等保額下,富衛的好安守和友邦的泰然安心保勝出(第一回合)
2)額外附送保額要關注
額外附送保證保額與保費的紅利無關,安盛的康采計劃和保誠的危疾終身保、多重保,都會在前10年附贈35%保額,使得前十年杠桿比例達到最大化;第二回合,保誠和安盛的康采計劃勝出
3)放到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關注紅利增長對應的杠桿倍數
在這七家產品中,優勢最明顯的是保誠,尤其在20年後,明顯超過其它公司。第三回合,保誠勝出
其次,關注條款明細,因為這個條款直接影響賠付
1)可保障有多少種疾病
在上述七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中,在覆蓋病種方面,均覆蓋50種以上重大疾病。
例如安盛「康采」,保障范圍中附加了早期重疾保障內容,在50多種危疾保障之外還保障50多種早期危疾;
宏利「樂享人生」雖然在保證可賠付保額和保額增長上均不具有優勢,但該險種包含了住院醫療費用預支的內容。
保誠「危疾終身保」今年新增了原位癌及早期危疾險種,覆蓋面廣,並增加了預支賠付額度和次數。
友邦「進泰安心保」更可保障多達93種疾病,部分疾病種類(如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是市場獨享或首創。
2)理賠寬松度
這一點基本在法制化的香港保險市場監管體系下,都是差不多的;香港保險索償局也特別安排了專門應對大陸投保人士投訴理賠糾紛的部門
3)指定醫院清單
還要注意香港保險一般只認可其公布的內地三甲醫院出具的證明。友邦的指定醫院名單最多最全,勝出。
再次,以下技巧或細節需要注意
第一,可根據自己的資產狀況安排繳費年限。對於保障類的險種,一般建議拉長繳費年限;若家庭資產量較大,閑置資金多,也可以繳費年限短一些。因為繳費期越短,所繳納的總保費越少。一般而言,香港重疾險的繳納年限可選擇5年、10年、15年、18年、20年、25年。
第二,香港保單多數以美元及港幣占絕大部分。一般建議使用美元作為保單貨幣,一是因為美元保單的保費會稍低於港幣保單,二是因為美元保單在保險公司安排投資時,可投資所有美元資產,上海契石投資咨詢解答,港幣保單只能投資港幣資產,過去20年,美元保單的收益率一直遠超港幣保單。
當然,如果您有其它貨幣需求,也完全可以分開配置。我們也有不少客戶選擇新幣,澳幣,英鎊。
此外,投保人的個人家庭資產安排、需求的保障范圍、家族病史、關注的疾病種類各不相同,選擇的險種、貨幣、繳費年限、保額都會有所區別,投保前一定要多和我們溝通,對產品進行多維度的對比,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品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香港保險中的危疾理賠之後的賠償金額如何給到我
香港保險中的危疾理賠之後的賠償金額以支票方式或者自動轉賬 存到客戶香港的賬戶上
❻ 為什麼很多人都去香港買保險,買保險需要注意什麼
事件:最近看新聞報道,說大陸的有錢人們紛紛跑到香港買保險。提供這些保險產品的公司,有的是外資的公司如友邦,也有內資的公司,如中國人壽。「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發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一季度,內地訪客新購買的報單保費132億港幣,已佔個人業務的總新增報單保費的34.2%。」「據統計,2010年至2015年,內地訪客到香港購買保險呈現不斷攀升態勢,保費從2010年的43.81億港元,一路猛增至2015年的316.44億港元,增加了7倍多。」
1.歸結起來,香港保險吸引人,在於:
比內地便宜;可以選擇外幣形式,轉移資產到海外;如果移民,仍能享受保障。但筆者研究了香港資深保險從業人士寫的《香港保險真相》(財新網專欄作家,聶方義),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香港的保險公司其實也很刁滑,喜歡推薦和銷售例如類似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之類的帶有理財性質的保險;真正的人生保障險,要麼很少,要麼很貴!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2.我們來看下,香港保險的特點:
從產品結構上看,香港絕大部分的壽險產品都是儲蓄型的終身型產品,保障成分小。香港純保障型的定期重大疾病保險(香港一般稱為危疾保險)產品也非常少。香港熱銷的保險產品之一是終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險,只要是終身型的保險,儲蓄成分就遠高於保障成分,因為人一生罹患某種重疾是大概率事件,而死亡是確定性事件。終身型保險相對於消費型的定期保險而言,最大的不足是保障的杠桿率不高,同樣的保費,保障額要低很多;其優點是保費在一定年度以後可以返還,有儲蓄、分紅的功能。另一款香港熱銷的保險產品是保障成分極低、近乎完全就是儲蓄投資的終身分紅保險,主要賣點就是長期預期投資收益高。這款鎖定期長(故而流動性很差)、保證收益率低、演示收益率高的產品引來最多爭議
3.買保險,哪些方面最重要?
保險保險,個人認為保障才是關鍵。所謂保障,是指對意外事件的一種補救或者補償。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退休前身故,提供500萬的賠付。還有就是重疾險,不帶返還、儲蓄性質的那種。但此類保險,其實保險公司要麼不賣,要麼價格非常高昂。比如500萬的身故保險,可能每年繳費高達5萬或者更多,連續繳納20年。
儲蓄型的保險,慎重購買。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之類的,都屬於理財型的,投滿一定年限,可以返還本金,還有一定的收益。
這個收益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叫預期年化收益,但通常會有個最低的保證收益,國內沒記錯的話是2.5%。而且都有鎖定期,鎖定期內如果要拿回,可能要扣掉本金的20%或者更多。
總體而言,香港保險產品一直以來重儲蓄、輕保障。定期壽險等保障型產品要麼很貴、要麼就是沒有供給。側重儲蓄功能的終身重疾保險和人壽保險較大陸同類型終身型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價差可觀。筆者買保險(主要是壽險產品),會選保障為主的保險,理財就交給其他類型的產品吧。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❼ 香港的重疾保險有哪些產品
有很多種,根據你的情況選擇合適你的產品
安盛的重疾保險有:1、康齊危疾保障 2、康采嚴重疾病保障 3、康諾嚴重疾病保障
保誠的重疾保險有:1、危疾終身加倍保 2、智選 危疾加護保障計劃 3、危疾終身保障
友邦的重疾保險有:1、加裕倍安保 2、加裕倍安保(加強版) 3、進泰安心保2
宏利的重疾保險有:1、樂活無憂危疾保 2、自在生活危疾保 3、樂享人生危疾保
❽ 香港危疾保險投保需要提供財務證明嗎
香港危疾保險投保:如果投保超過50萬美元,或者是年薪的10倍,需為提供財務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