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金分割線是什麼比例
是(√5-1)/2 ,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分割,也稱為中外比。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這個數值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諸如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讓我們首先從一個數列開始,它的前面幾個數是:1、1、2、3、5、8、13、21、34、55、89、144…..這個數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數列",這些數被稱為"菲波那契數"。特點是即除前兩個數(數值為1)之外,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
菲波那契數列與黃金分割有什麼關系呢?經研究發現,相鄰兩個菲波那契數的比值是隨序號的增加而逐漸趨於黃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於菲波那契數都是整數,兩個整數相除之商是有理數,所以只是逐漸逼近黃金分割比這個無理數。但是當我們繼續計算出後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數時,就會發現相鄰兩數之比確實是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比的。
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邊形。五角星是非常美麗的,我們的國旗上就有五顆,還有不少國家的國旗也用五角星,這是為什麼?因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線段之間的長度關系都是符合黃金分割比的。正五邊形對角線連滿後出現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黃金分割三角形。
由於五角星的頂角是36度,這樣也可以得出黃金分割的數值為2Sin18 。
黃金分割點約等於0.618:1
是指分一線段為兩部分,使得原來線段的長跟較長的那部分的比為黃金分割的點。線段上有兩個這樣的點。
利用線段上的兩黃金分割點,可作出正五角星,正五邊形。
2000多年前,古希臘雅典學派的第三大算學家歐道克薩斯首先提出黃金分割。所謂黃金分割,指的是把長為L的線段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對於全部之比,等於另一部分對於該部分之比。而計算黃金分割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斐波契數列1,1,2,3,5,8,13,21,...後二數之比2/3,3/5,4/8,8/13,13/21,...近似值的。
黃金分割在文藝復興前後,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受到了歐洲人的歡迎,他們稱之為"金法",17世紀歐洲的一位數學家,甚至稱它為"各種演算法中最可寶貴的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在印度稱之為"三率法"或"三數法則",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比例方法。
這位朋友 我告訴你吧 做股票看的基本面 k線黃金分割線是不靈的 你不要輕信它 他會讓你來回撲空的 相信我 做股票 要學會看基本面 它的業績如何 來取決如他今後的走向,量能很重要,啥能騙人,量能是沒法騙人的。相信我 ,你會賺得盆滿缽滿的。黃金分割線是一種古老的數學方法。黃金分割的創始人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他在當時十分有限的科學條件下大膽斷言:一條線段的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於另一部分同整個線段的比即0.618,那麼,這樣比例會給人一種美感。後來,這一神奇的比例關系被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柏拉圖譽為「黃金分割律」。
B. 黃金分割點比例是幾比幾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黃金比例約為: 0.618:1
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較短部分與較長部分長度之比等於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
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比例,也稱為中外比。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
0.618/1=0.618
1/(1+0.618)=0.618
這個數值的作用不僅僅存在於諸如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黃金分割線比例擴展閱讀:
黃金分割是一個古老的數學方法。
對它的各種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數學上還沒有明確的解釋,只是發現它屢屢在實際中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作用。
做一個直角三角形ABC,直邊AC的長度是直邊BC的一半,以A為圓心,AC為半徑,做圓交AB於D,以B為圓心,BD為半徑做圓交BC於E,BE與BC之比即為黃金分割。筆直可計算出,為
[5^(1/2)-1]/2≈0.618
此外,還有另一種使用黃金分割線的方法就是兩點黃金分割線。
選擇最高點和 最低點(局部的),以 這個區間作為全長,然後在此基礎上作黃金分割線,進行計算出反彈高度和回盪高度。這個黃金分割線實際上是百分比線的一個特殊情況。
黃金分割奇妙之處,在於其比例與其倒數是一樣的。例如:1.618的倒數是0.618,而1.618:1與1:0.618是一樣的。確切值為(√5-1)/2,黃金分割數是無理數。
C. 黃金分割的比例是多少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在數學上有很多創造,著名的黃金分割就是他在專公元前6世紀發現的。
一天,畢達哥屬拉斯從一家鐵匠鋪路過,被鋪子中那有節奏的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所吸引,便站在那裡仔細聆聽,似乎這聲音中隱匿著什麼秘密。他走進作坊,拿出尺子量了一下鐵錘和鐵砧的尺寸,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十分和諧的關系。
回到家裡,畢達哥拉斯拿出一根線,想將它分為兩段。怎樣分才最好呢?經過反復比較,他最後確定按照1∶0.618的比例截斷最優美。
後來,德國的美學家澤辛把這一比例稱為黃金分割律。這個規律的意思是,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等於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無論什麼物體、圖形,只要它各部分的關系都與這種分割法相符,這類物體、圖形就能給人最悅目、最美的印象。
中世紀後,黃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稱其為神聖比例,並專門為此著書立說。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稱黃金分割為神聖分割。直到19世紀黃金分割這一名稱才逐漸通行。
D. 黃金分割比例是多少
黃金分割最早見於古希臘和古埃及。黃金分割又稱黃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線段分為長短不等的a、b兩段,使其中長線段的比(即a+b)等於短線段b對長線段a的比,列式即為a:(a+b)=b:a,其比值為0.6180339……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悅目,因此,0.618又被稱為黃金分割率。
??黃金分割長方形的本身是由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黃金分割的長方形組成,你可以將這兩個基本形狀進行無限的分割。由於它自身的比例能對人的視覺產生適度的刺激,他的長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視覺習慣,因此,使人感到悅目。黃金分割被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設計、繪畫等各方面。
??在攝影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鑒並融匯了其他藝術門類的精華,黃金分割也因此成為攝影構圖中最神聖的觀念。應用在攝影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黃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數列2、3、5、8、13、21……並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無數組數的比,這些數的比值均為0.618的近似值,這些比值主要適用於:畫面長寬比的確定(如135相機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黃金比得來的)、地平線位置的選擇、光影色調的分配、畫面空間的分割以及畫面視覺中心的確立。攝影構圖通常運用的三分法(又稱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黃金分割的演變,把上方形畫面的長、寬各分成三等分,整個畫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叉點便是畫面主體(視覺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誘導人們視覺興趣的視覺美點。
??攝影構圖的許多基本規律是在黃金分割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每幅照片無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黃金分割去構圖。千篇一律會使人感到單調和乏味。關於黃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規律後加以靈活運用。
E. 黃金分割的比例
(5的開根減一)除2約等於0.618,源自比例中項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即有x/1=(1-x)/x,解方程後取正值得(5的開根減一)除2
設一條線段AB的長度為a,C點在靠近B點的黃金分割點上且AC為b
AC/AB=BC/AC
b^2=a×(a-b)
b^2=a^2-ab
a^2-ab+(1/4)b^2=(5/4)×b^2
(a-b/2)^2=(5/4)b^2
a-b/2=(√5/2)×b
a-b/2=(√5)b/2
a=b/2+(√5)b/2
a/b=(√5+1)/2
∴b/a=2/(√5+1)
b/a=2(√5-1)/(√5+1)(√5-1)
b/a=2(√5-1)/4
b/a=(√5-1)/2
http://ke..com/view/1816.htm?fr=ala0_1_1
F. 黃金分割線比例是多少
黃金分割線比例是
0.618
G. 黃金分割線怎麼計算
在股價預測中,根據黃金分割分析方法,可以計算股價在這些黃金點上遇到的阻力或支撐,見高點和低點,都有黃金分割的和諧關系。
基本的黃金分割數值為0.191、0.382、0.5、0.618、0.809分割為五個黃金點,根據這個數值,以股價近期走勢中重要的高位或底位,即重要的高點或低點為計算測量基數,能找到未來可能的支撐與阻力。以現在滬市大盤為例,計算這個點的前提是取點,也就是說找高點與低點的巧妙的數值,是需結合時間運動規律的關系來確認的。因為市場的波動,有時是時間周期先到位,有時是價位空間先到位,兩個因素都有決定性的轉折出現。當時間、價格同時到達,那麼就有大幅度的運行趨勢,形成大級別的趨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