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價格上漲是哪天
2012年周二(9月4日)國際原油上漲,布倫特原油連續第四日上漲,午盤時段站上116美元上方,但隨後小幅回落至115.7美元附近;美國原油震盪上揚並守住漲勢,目前已站上97美元。
國際油價周三(9月5日)走勢持穩,美國原油價格在95.20美元附近徘徊,布倫特原油價格則在114美元周圍上下小幅波動。市場對全球央行寬松政策額預期對油價起到了提振作用,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
② 近期中國的石油價格會漲嗎
產能和產量都在下降,各地發展不平衡,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需求,西方某些國家對中國發展的遏止企圖以及國內石油經營體制的缺陷和不完善,等。對此,中國正逐步採取以下對策:盡力改善和加強與產油國的密切聯系,如與伊朗及中東以及其他地區產油諸國的關系,與俄羅斯達成的石油供應線,千方百計探找我國自己的產油潛力,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戰略,推進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節能經濟,減少出口,改革和完善石油及其成品的經營體制,創新和推行替代能源等中國加入了WTO,處在世界市場的潮流中,又因為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世界上石油在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於是價格上漲,而價格一般會隨著時間的長久會變得富有彈性,因此,一段時間內石油供不應求的話就會導致價格上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下降。所以石油價格會上漲,而且不會輕易下調。
③ 石油價格要漲價嗎
只有找到替代的能源,它更加清潔更加高效的時候,石油才會便宜啊
④ 石油價格還有多大的漲幅
2008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澳大利亞BJ標准動力煤現貨均價從去年底的月均88.9美元/噸漲到今年4月24日的124.65美元/噸,半年時間上漲了35.75美元/噸,漲幅超過40%。與去年同期53.27美元/噸價格相比,漲幅更是達到了134%。
在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的背後,是上漲幅度更大的國際原油價格,2006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升,從2007年初不到60美元/桶迅速上漲至2008年4月21日的116.69美元/桶,創下歷史新高,漲幅接近100%。相比之下,等熱值原油與煤炭價差已經處於歷史高位區間,按照當前最新價格為基準來進行比較,相同熱值的原油與煤炭價格比已經達到5倍左右,而歷史上這一比值始終維持在1.5-2倍,煤炭比價優勢十分明顯,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為煤炭價格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在煤炭價格在長期低迷之後走出回歸路線的因素外,國際煤油之間價差的不斷擴大為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創造了空間。
另一方面,相比石油42年的儲采期,全球煤炭還可使用超過140年。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煤炭利用技術的進步,在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將促使對能源的使用重心轉向煤炭,這也將帶動煤炭價格呈現長期上漲態勢,而對於未來國際煤炭價格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我們以石油價格為參照來做一個粗略的估算,以期對未來煤炭價格走勢有所了解。
從原油與煤炭等熱值換算角度,以澳大利亞BJ煤炭為例進行估算,澳大利亞BJ煤炭熱值約為5500大卡/千克,按國際標準的等熱值換算,1千克原油相當於1.4286千克標准煤,1千克原煤相當於0.7143公斤標准煤,而原煤對於未來石油價格,我們初步以未來原油價格保持在110美元/桶為標准來進行計算,同熱值的煤炭價格應該達到401.5美元/噸,考慮到使用效率、成本等因素,我們將這一比值設定為1.5-2倍為合理區間,換算結果後,如果未來原油保持110美元/桶的水平,相應的煤炭價格應該在200-268美元/噸的水平,按照4月24日澳大利亞BJ標准動力煤價格為124.65美元/噸來計算,未來如果原油價格保持在110美元/桶的前提下,動力煤價格還有大概75.35-143.35美元/噸的上漲空間。
如果說理論等熱值換算比較脫離現實的話,那麼利用目前煤變油項目中的轉化率來計算可能會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國際上有一個「煤變油」效益的通行法則,即原油價格每桶22-28美元之間時,「煤變油」就能保本運營,油價突破28美元,效益就十分顯著。以神華集團的「煤制油」工程為例,按照權威部門專家的估測,其每桶原油的生產成本在30-40美元之間,作為轉化率最高的神華煤變油項目,每生產1噸成品油需要消耗3噸優質煤,其他企業煤變油項目則在每4噸原煤轉化1噸成品油的水平區間,考慮到未來技術的不斷成熟,煤變油的轉化率不斷提高,我們權且以神華煤變油項目每3噸原煤轉化1噸成品油的轉化率為參照標准計算,同時原油提煉為成品油的比例為75%,每桶原油按137公斤計算,則為1噸原煤與3.24桶原油提煉成品油質量相當,同樣,我們以未來原油價格110美元/桶計算,相應的原煤價格則為356.4美元/噸。目前採用煤變油技術所提煉的成品油在純度及質量上遠遠高於通過原油提煉,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以1.5-2倍的價格比值計算,當原油在每桶110美元時,合理的煤炭價格應為178.2-237.6美元/噸的水平。按照4月24日澳大利亞BJ標准動力煤價格為124.65美元/噸來計算,動力煤價格的上漲空間為53.55-112.95美元/噸。
通過以上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我們可以粗略的得到一個煤炭價格的上漲空間,按照熱值轉換計算,上漲空間為75.35-143.35美元/噸,按照煤變油的角度計算則為53.55-112.95美元/噸,如果考慮到煤變油的產品質量因素,那麼這兩種不同的估算思路其結果基本是在一個區間之內,誠然,我們只是針對原油與煤炭進行價格比對,而影響未來煤炭價格走勢的因素絕不僅限於此,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煤炭價格的未來上漲空間還是十分樂觀的。
⑤ 石油價格什麼時候會下降
如果放開油價用價格杠桿降低需求,但這會產生不可收拾的通脹
進口越強勁,「倒掛」越強烈。中國國家發改委的消息,隨著國際市場油價持續大幅度攀升,特別是今年2月中旬以來漲速加快,國內成品油與原油價格倒掛矛盾加劇,企業加工和進口虧損嚴重,大部分地方煉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團公司總裁蘇樹林在香港業績發布會上說,中國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產的汽油每噸虧損人民幣2162元,而柴油每噸虧損超過3000元。
中國對石油價格是否漲價一直面臨著國際上不斷加大的壓力,要求其削減石油補貼。西方國家指責中國實行價格管制措施,人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國的學者並不認為,是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加,導致了油價過快上漲。主因是美國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貨市場的操作,導致過快的增長。歐佩克很多成員國也這樣認為。
6月22日,在沙特舉行的國際石油大會上,歐佩克很多成員國把油價上漲歸咎於地緣政治因素和幾大投行的投機行為而致,表示應該採取行動遏制「炒家」。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石油部長哈利勒認為,現在全球油價的價格與供求關系的基本面無關。
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加大,導致了油價上漲。這樣的不同看法,導致大會很難取得一致性意見。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報告稱,較高的石油價格會給那些仍然尋求通過政府補貼,來保護其消費者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繁重的負擔。中國不得不提高油價遏止倒掛,同時還不得不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油價還會瘋漲嗎?
盡管成品油價格調整部分地緩解了中國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倒掛矛盾,但是中國成品油漲價尚不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國際油價上漲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金融資本在國際商品市場的興風作浪。
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後資本大量向外驅趕,其中有相當多的資本從金融市場到了商品市場,推高了商品市場的價格,而石油期貨就在其中。目前,國際原油市場的投資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前是石油企業規模很大,金融機構非常渺小;現在正好反過來,一個對沖基金就能達到上千億,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對這次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對成品油提價,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是在冒通貨膨脹的險。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中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上漲10%,將導致廣義CPI通脹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來,由農產品價格推動的中國通脹水平持續走高,今年4月CPI達到8.5%。如果放開油價將推動新一輪通脹高潮,並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農葯、收割、運輸等成本,糧價若不隨之上漲則可能引發拋荒危機,為明年的物價埋下「彈」。但是,燃油補貼也要付出巨大的財政代價,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已放開燃油價格,印度在近期削減了燃油補貼,將汽油和柴油價格提高了10%左右,毫無疑問,這將面臨更大的通脹危機。
中金公司研究部報告亦認為,本次調價之後中國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水平接軌仍有60%上調空間,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調,政府通過目前這種分步調價方式乃是最優做法。這樣既可逐漸理順能源價格,又能在國際油價可能的回落過程中起到避免超調的作用,未來這一分步改革進程應繼續。
國家發改委的一位發言人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中國石油有進一步提價的可能。看來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⑥ 原油價格什麼時候漲呢
當出現一些利好的基本面消息與,技術面利好重合時基是會漲。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供求關系,
2、宏觀經濟(政策法規,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國際政治因素(地區動亂爭端,戰爭)
4、相關市場的聯動性(黃金,外匯(主要是美元),股票)
5、投機活動和國際游資 ,
6、心理因素(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 通常認為都是以上因素 還有一種觀點 是老師傅說的 相當精闢 ;真正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東西記住只有一個:資金。 資金是否進入了原油市場或者資金是否從原油市場抽離。資金可以分類為:供求的資金、炒作資金、避險資金。
7、供求資金,就是需求,市場上的正常需求。
8、 炒作資金,一旦價格超過了供求關系,偏離了正常價值。或者一個超常波動的出現都是供求資金的進出造成的。
當一些
⑦ 近期石油價格怎麼樣,會漲嗎
美國近期有分析家指出 全球的石油按照目前的日消耗量,42年後全球的原油將被消耗殆盡,高油價一時半會是下不去的
原油價格 只要一直維持在 90以上,國內的價格落不了的。
因為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大,供應越來越大`。供不應求。
⑧ 中國油價什麼時候會上漲
這個要看國際油價什麼時候上漲了。
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但是並沒有石油定價權,石油全憑進口,那麼油價的漲跌就與進口價格有關系了,國際原油上漲的話,那麼進口成本會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油價的上漲了。油價的漲跌主要就看他的一些影響因素:
1.中國經濟。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並且已經在2013年底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液體燃料進口國。對於油價來說,更重要的一點取決於中國石油消費量在今後幾年的增長態勢。美國能源情報署預計,2020年中國的日均原油消費量將比2012年高出300萬桶,約占這段時間內全球新增需求的四分之一。盡管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中國經濟剛剛送走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最終,中國2014年全年經濟增長率跌至逾25年來的最低點。中國經濟能否停止減速,這一點我們難以得知,但它的走勢將對2015年的油價產生巨大影響。
2. 美國頁岩油。截至2014年底,美國頁岩油日產量已經超過900萬桶,比2007年增加了80%。這些頁岩油是造成石油供給過剩的主要力量,而供過於求是2014年油價暴跌的誘因之一。總的來說,美國頁岩油開采公司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關鍵在於,西德州輕質低硫原油(WTI)價格跌破60美元對它們有何影響?頁岩油鑽機數量不斷減少,相關開支也遭到削減,然而到目前為止,美國頁岩油產量依然穩定。按照當前油價,這個行業能否維持產出水平,或者說美國頁岩油產量會不會減少將對國際市場供應乃至油價產生重大影響。
3. 需求彈性。解決價格低迷的方法就是低價。這是老生常談,而且適用於供需兩個方面。超低的原油價格會刺激需求復甦嗎?某些國家對石油市場控制較嚴,低油價可能不會延伸到零售領域。印尼等國已經取消成品油補貼,這有利於國家財政,但消費者得到的實惠將減少。不過,美國汽油價格已跌破每加侖2.40美元,與2014年中期相比,降幅超過了35%。而此番降價已帶動汽油消費的攀升。2014年底,美國汽油日消費量創2007年以來新高。低價可以提升需求,而需求的增長則可帶動油價反彈。
4. 歐佩克的下一步行動。說到去年的油價暴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說要承擔很大責任)。雖然許多評論人士都說歐佩克保持原油產量不變無關緊要,然而,僅油價在該組織11月份會議過後出現暴跌這一事實便充分證明了該組織對油價走勢的影響力。目前,歐佩克——更確切地說是沙特——仍在堅持己見,毫無下調生產配額的跡象。2015年這一情況是否會得以延續,仍有待觀察。
5. 地緣政治事件。不久之前,石油供應稍有差池,油價就會飆升。比如說2014年初,利比亞內亂造成該國石油出口中斷,油價應聲上漲。在伊拉克,極端組織ISIS領了部分地區,石油供應中斷的顧慮也造成油價急劇攀升。然而,自此之後,地緣政治事件對油價的影響大為減弱。2014年最後幾周,利比亞再現戰事。但市場僅在油價短暫上揚後便把這一問題拋諸腦後。不過,歷史一再證明,地緣政治危機是對油價影響最大的短期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