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市與熊市有什麼區別有具體的技術指標嗎
如果要用指標劃分的話可以用CYC無窮成本均線,無窮成本均線是市場的總平均成本,股價在無窮成本均線的上方就代表多數人是獲利狀態,就可以成為牛市,否則相反,無窮成本均線可看做牛熊的分水嶺。
希望採納
B. rsi指標的作用
RSI指標運用原則
這里的「極強」、「強」、「弱」、「極弱」只是一個相對的分析概念RSI指標運用原則 (1)受計算公式的限制,不論價位怎樣變動,強弱指標的值均在0與100之間. (2)強弱指標保持高於50表示為強勢市場,反之低於50表示為弱勢市場. (3)強弱指標多在70與30之間波動.當六日指標上升到達80時,表示股市已有超買現象,假如一旦繼續上升,超過90以上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買的警戒區,股價已形成頭部,極可能在短期內反轉回轉. (4)當六日強弱指標下降至20時,表示股市有超賣現象,假如一旦繼續下降至10以下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賣區域,股價極可能有止跌回升的機會. (5)每種類型股票的超賣超買值是不同的. 在牛市時,通常藍籌股的強弱指數若是80,便屬超買,若是30便屬超賣,至於二三線股,強弱指數若是85至90,便屬超買,若是20至25,便屬超賣.但我們不能硬性地以上述數值,擬定藍籌股或二三線股是否屬於超買或超賣,主要是由於某些股票有自己的一套超買/賣水平,即是,股價反覆的股票, 通常超買的數值較高(90至95),而視作超賣的數值亦較低(10至15).至於那些表現較穩定的股票,超買的數值則較低(65至70),超賣的數值較高(35至40).因此我們對一隻股票採取買/ 賣行動前,一定要先找出該只股票的超買/超賣水平.至於衡量一隻股票的超買/超賣水平,我們可以參考該股票過去12個月之強弱指標記錄. (6)超買及超賣范圍的確定還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是市場的特性,起伏不大的穩定的市場一般可以規定70以上超買,30 以下為超賣.變化比較劇烈的市場可以規定80以上超買,20以下為超賣.第二是計算RSI時所取的時間參數.比如說,對於9日RSI,可以規定80以上為超買,20以下為超賣.對於24日RSI,可以規定70以上為超買,30以下為超賣.應當注意的是,超買或超賣本身並不構成入市的訊號.有時行情變化得過於迅速,RSI會很快地超出正常范圍,這時RSI的超買或超賣往往就失去了其作為出入市警告訊號的作用.比如說在牛市初期,RSI往往會很快進入80以上的區域,並在此區域內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但這並不表示上升行情將要結束.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強勢的表現.只有在牛市未期或熊市當中,超買才是比較可靠的入市訊號.基於這個原因,一般不宜在RSI一旦進入非正常區域就採取買賣行動.最好是價格本身也發出轉向信號時再進行交易.這樣就可以避免類似於上面提到的RSI進入超買區但並不立即回到正常區域那樣的「陷井」.在很多情況罡,很好的買賣訊號是:RSI進入超買超賣區,然後又穿過超買或超賣的界線回到正常區域.不過這里仍然要得到價格方面的確認,才能採取實際的行動.這種確認可以是:①趨勢線的突破;②移動平均線的突破;③某種價格型態的完成. (7)強弱指標與股價或指數比較時,常會產生先行顯示未來行情走勢的特性,亦即股價或指數未漲而強弱指標先上升,股價或指數未跌而強弱指標先下降,其特性在股價的高峰與谷底反應最明顯. (8)當強弱指標上升而股價反而下跌,或是強弱指標下降而股價反趨上漲,這種情況稱之為「背馳」.當RSI在70至80上時,價位破頂而RSI不能破頂,這就形成了「頂背馳」,而當RSI在30至20下時,價位破底而RSI不能破底就形成了「底背馳」.這種強弱指標與股價變動,產生的背離現象,通常是被認為市場即將發生重大反轉的訊號.利用RSI背離判斷頂部 相對強弱指標(RSI)是技術指標中的一種,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者大跌,均在0—100之間波動。根據常態分析,認為RSI值在30-70之間的變動屬正常情況,在80—90時,被認為市場已達超買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面臨回落調整;而在10—20時,被認為市場已達超賣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面臨企穩回升。但投資者可能會發現:有時RSI在80以上時,股價仍不斷上揚,因此僅僅用是否通過80來劃分股價是否超買來判斷頂部,不太可靠。因此我們就應該尋找其他規律進行判斷。
編輯本段RSI頂背離
一般來講,技術指標都有頂背離的走勢出現,RSI指標也不例外。RSI指標出現頂背離,是指股價在一個上升趨勢當中,先創出一個新高點,這時RSI指標也相應在80以上創出一個新高點,之後股價出現一定幅度回落,RSI也隨著股價的回落走勢出 現調整。但是如果之後股價再度出現沖高,並且超越前期高點時,而RSI雖然隨股價繼續上揚,但是並沒有超過前期高點,這就形成RSI的頂背離。RSI出現頂背離後,股價見頂的可能性較大。 之所以說RSI頂背離就是股價見頂的標志,主要是由於當莊家拉高出貨的時候,為了出貨迅速,其拉高動作必然迅速而猛烈,而出貨動作則要延續較長的時間和空間。這種特性就決定了莊家一次又一次地拉高股價,但是由於RSI指標主要是反映市場強弱的指標,而這種強勢不再的走勢無疑將促使RSI出現回落走勢,因此一旦莊家出貨的走勢出現,RSI的回落幅度通常較大,從而形成頂背離的態勢。這種現象在KDJ等指標上同樣也有可能出現,而成交量與股價背離的現象,也是股價見頂的徵兆之一。價格上揚成交量趨於減少,說明市場交易活躍程度逐漸減弱,接下來股價很可能面臨下跌的走勢。 發現指標出現頂背離走勢後,投資者應結合當時市場氣氛和盤面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如果市場仍然處於相對看多的階段,則股價繼續上揚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幅度和力度都將明顯弱於前期,這主要是因為這種上漲,是在市場人氣刺激下出現的上漲走勢,並不是成交量的實質推動,因而漲勢不能長久。
RSI的特殊分析方法
RSI曲線的形態
當RSI指標在高位盤整或低位橫盤時所出現的各種形態也是判斷行情,決定買賣行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1、當RSI曲線在高位(50以上)形成M頭或三重頂等高位反轉形態時,意味著股價的上升動能已經衰竭,股價有可能出現長期反轉行情,投資者應及時地賣出股票。如果股價走勢曲線也先後出現同樣形態則更可確認,股價下跌的幅度和過程可參照M頭或三重頂等頂部反轉形態的研判。 2、當RSI曲線在低位(50以下)形成W底或三重底等低位反轉形態時,意味著股價的下跌動能已經減弱,股價有可能構築中長期底部,投資者可逢低分批建倉。如果股價走勢曲線也先後出現同樣形態則更可確認,股價的上漲幅度及過程可參照W底或三重底等底部反轉形態的研判。 3、RSI曲線頂部反轉形態對行情判斷的准確性要高於底部形態
RSI曲線的背離
RSI指標的背離是指RSI指標的曲線的走勢正好和股價K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相反。RSI指標的背離分為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 (1)頂背離 當RSI處於高位,但在創出RSI近期新高後,反而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走勢,而此時K線圖上的股價卻再次創出新高,形成一峰比一峰高的走勢,這就是頂背離。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股價在高位即將反轉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信號。 在實際走勢中,RSI指標出現頂背離是指股價在進入拉升過程中,先創出一個高點,RSI指標也相應在80以上創出新的高點,之後,股價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調整,RSI也隨著股價回落走勢出現調整。但是,如果股價再度向上並超越前期高點創出新的高點時,而RSI隨著股價上揚也反身向上但沒有沖過前期高點就開始回落,這就形成RSI指標的頂背離。RSI出現頂背離後,股價見頂回落的可能性較大,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 (2)底背離 RSI的底背離一般是出現在20以下的低位區。當K線圖上的股價一路下跌,形成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勢,而RSI線在低位卻率先止跌企穩,並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走勢,這就是底背離。底背離現象一般預示著股價短期內可能將反彈,是短期買入的信號。 與MACD、RSI等指標的背離現象研判一樣,RSI的背離中,頂背離的研判准確性要高於底背離。當股價在高位,RSI在80以上出現頂背離時,可以認為股價即將反轉向下,投資者可以及時賣出股票;而股價在低位,RSI也在低位出現底背離時,一般要反復出現幾次底背離才能確認,並且投資者只能做戰略建倉或做短期投資。
編輯本段缺點
1.當發生單邊行情時,rsi指標在高檔或低檔時會有鈍化的現象,因此會發生過早賣出或買進。 2.RSI沒有明顯規則性的買進或賣出信號,當指針在高位時,僅能說明情行反轉的可能性增高,但並沒有辦法進一步明確地指出時點。 3.一般而言,RSI的背離信號通常是事後驗證,事前很難看出,RSI指標與股價的"背離"走勢常常會發生滯後現象; 方面,市場行情已經出現反轉,但是該指標的"背離"信號卻可能滯後出現;另一方面,在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下,有時"背離"現象出現數次後行情才真正開始反轉,同時在研判指標"背離"現象時,真正反轉所對應的"背離"出現次數並無定論,一次、兩次或三次背離都有出現趨勢變化的可能,在實際操作中較難確認。 4.由於RSI是一種比率的指標,因此在趨勢分析的能力上會較弱。 5.應該看到RSI指標的時間參數不同,其給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不同的投資者對時間周期的設定有不同的個人偏好,從理論上講,較短周期的RSI指標雖然比較敏感,但快速震盪的次數較多,可靠性較差;較長周期的RSI指標盡管信號可靠,但指標的敏感性不夠,反應遲緩,因而經常出現錯過買賣良機的現象。 此外,由於RSI是通過收盤價計算的,如果當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線較長時,RSI就不可能較為准確反映此時行情的變化。 6.超買、超賣出現後導致的指標鈍化現象容易發出錯誤的操作信號;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間階段,RSI值升至90以上或降到10以下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指標鈍化後會出現模糊的誤導信息,若依照該指標操作可能會出現失誤,錯過盈利機會或較早進入市場而被套牢。 7.當RSI值在50附近波動時該指標往往失去參考價值。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間研判的作用並不大。按照RSI的應用原則,當RSI從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線時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從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線則代表股價已轉弱。但實際情況經常是讓投資者一頭霧水,股價由強轉弱後卻不跌,由弱轉強後卻不漲的現象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在常態下,RSI會在大盤或個股方向不明朗而盤整時,率先整理完畢並出現走強或走弱的現象。
C. 擺動指標的相對強弱指標(RSI)
N日內上漲收市價的平均上漲值
RIS = ------------------------------------------------------------------------------ × 100%
N日內上漲收市價的平均上漲值+N日內下跌收市價的平均下跌值
N在計算中,可以採用7天,14天等天數,一般的RSI指數線都2-3條,採用的天數分別不同,。 (1)、超買、超賣狀態
在N選定為14天時,當RSI超過70時,顯示為超買狀態;當RSI低於30時,顯示為超賣狀態;在N選定為9天時,當RSI超過80時,顯示為超買狀態;當RSI低於20時,顯示為超買狀態。
(2)、嚴重超買、超賣狀態
RSI值達80時,表示市場已有超買現象,甚至超過90時表示市場已有嚴重超買現象,價格有可能在短期內反轉回跌;RSI下降至20時,表示股市有超賣現象,甚至下降到10以下,表示市場已有嚴重超賣現象,價格有可能在短期內止跌回升。
(3)、RSI的漂移
在牛市和熊市中,RSI會發生漂移現象,所以在牛市中,80作為超買水平(N=14天)。在熊市中,20作為超賣水平(N=14天)。
(4)、強弱分界線
相對強弱指數(RSI)以50為強弱市場的分界線,RSI保持在高於50時表示強勢市場,RSI保持在低於50時表示弱勢市場。RSI多在70-30之間波動,這時所反映的市場超勢是不明朗的。
(5)、虛弱反轉
相對強弱指數(RSI)值達到70以上出現回落或低於30以上出現上升的現象為虛弱反轉,虛弱反轉的出現預示市場將出現轉勢。在牛市或熊市中,此種反轉成立的現象較多。
D. 如何區分牛市和熊市不同的操作方法
牛市和熊市的區別:牛市中大盤的上升時間長,下跌時間短;相反,熊市中大盤的上升時間短,下跌時間長,相對應的操作策略也不同。
牛市、熊市之區分:簡單來說在一段時間內股票市場如果整體是上漲的,我們就管它叫牛市;如果一段時間內股票市場整體下跌,我們就管它叫熊市!
在技術牛市的背景下,macd快線dif最大限度觸碰一下零軸或者破一下又拉起來,慢線dea一般不下零軸,所以每當日線圖大跌幾天dif接近零軸後向上打鉤,而且kdj指標躺底橫走,基本上都是一個好的牛市回調買點,接下來還會繼續上漲!
更主要的,我們在技術牛市裡,是堅決不應該空倉的,走勢良好就是滿倉,短線要調整
也是減倉,等技術指標走好了補倉還是滿倉,整體上是以持股為主的!
而技術熊市則不同,在技術熊市的背景下,macd較長時間在零軸之下運行,市場整體上是
空頭市場,那麼每次
macd快線dif最大限度向上接近或者觸碰一下零軸都是短線的賣點,而且與技術牛市不同,在技術熊市裡就可以較長時間空倉以持幣為主,而當15分鍾或者
30分鍾圖macd同時底背離,而且kdj指標躺底橫走一段時間,技術指標再向上打鉤而且量能放大的時候,我們會控制倉位進場做一波反彈,當然是運用王者游擊隊戰法快進快出,絕不戀戰!
這些在平時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在經驗不夠時切勿盲目的去操作,在不熟悉操作前最好的方法是用個模擬盤先去演練一下,從中總結些經驗,等掌握好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再去實戰,這樣可最大限度的減少風險,還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實在不會的情況下也可以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也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E. 牛市和熊市的標準是什麼
牛市和熊市的辨別標准
自破半年線後,牛熊爭論不絕於耳,有不少網友和股評提出現在仍處在牛市。從長線角度看問題,我個人也認為還處在牛市,即使從高點回調50%,回到3000點,也算牛市中一個合理的回調。但從中、短線上判斷,我不得不指出大盤確實已進入了熊市。大家不妨自己逐一來對比一下牛熊判定的條件自己得出結論。
股市進入牛市,市場有如下特徵:
1、不利股市的消息出現時,如利率上升,公司業績衰退,甚至於虧損之類的消息見報時,股價不跌。
2、有利好消息見報時,股價大漲。
3、除息,除權股很快填息,填權。
4、行情上升時,成交量跟著上升,所謂「量價配合,量價齊並」。
5、各種股票輪流跳動,形成向上比價的形勢。
6、投資人開始重視純收益、股利,開始計算本益比、本利比。
7、新開戶的人逐漸增加。
8、投資人踴躍到登記公司辦理過戶,准備領息、領權等等。
股市進入熊市,整個市場有如下特徵:
1、不利消息或傳言流傳於股票市場時,行情下降,簡直風聲鶴唳,兵敗如山倒。
2、當好消息頻傳之時,行情也是上揚乏力或升幅有限。
3、除息、除權季節股價依然下跌,投資人連息、權都不要了。
4.半年線被稱為「牛熊分界線」。跌破即進入熊市;
5.從階段性高點跌幅超過20%即可判定為熊市。從本輪牛市10月16日階段性見頂6124點跌至4195點,上證綜指跌幅達31.4%,早突破20%,達到了投資界對於「熊市」所定義的跌幅標准。
F. 牛市和熊市的不同估值方法
第一部分如何判斷股市牛熊?
由經濟周期循環判斷現在股市所處的階段,從貨幣供需分析流動性拐點,對大多數沒有經濟金融基礎的散戶來說,有點復雜。
「約基」簡單粗略地判斷現在市場的性質:這種方法稱為:哈爾茲法則,也叫N%法則。
當指數或者個股從低價上漲10%之後才介入,當指數或者個股沒有從最高價下跌10%時不賣出。在賣出股票後,股價必須再次從低點上漲10%才能再度介入。
「當市場下跌16%的時候,指數將以83%的概率下跌21%,以46%的概率下跌35%;當市場上漲19%時,指數將以95%的概率上漲29%,以50%的概率上漲80%以上。」
這是哈爾茲法則,即N%法則。這是屬於純技術工具,技術工具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於確認,而不是預測。
如何使用N%法則?
上漲N%表明上升趨勢的確定,下跌N%表明下降趨勢確定。
這個N%大家的定義不同,但是通常在大盤上漲10%~20%之後,我們應該採用牛市策略;在大盤下跌10%~20%之後我們應該採取熊市策略。如果在此之間,我們可以判定為震盪。
舉例說明:
近期上漲指數從高點3301,下跌到低點3044,然後他反彈至3264點,繼續下跌。我們如何判斷現在的市場呢?
按照N%法則,從3301點下跌到3044點,跌幅約7.8%,未達到10%~20%的范圍,我們不能判斷它為熊市開啟。從3044上漲到高點3264又開始下跌,反彈幅度約7%,我們也不能判斷它為牛市。
按現在的判斷,我們可以稱為震盪,在這種行情下,不能採用單邊市場的「追漲殺跌」策略,而應當要麼波段操作,高拋低吸;要麼繼續觀望,等待行情明朗。
第二部分股票價格是投資者對未來預期而支付的一個價格,而不是當前資產的支付價格。
比如當前凈資產只有兩塊錢,那麼為什麼我要支付10塊錢呢?這個高出的價格就是考慮到未來資產的增值,未來它收益要增加,所以這是對未來的預期。
從這個方面來看,真正准確的估值是動態市盈率。判斷一隻股票的價格是被高估還是低估?
常規的經驗就是用PE法,但是PE法的使用有個技巧。比如說,我們如何來判斷價值?價值不是恆定不變的,它也是在波動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判斷波動的方向和力度。
假設說,我們看最近企業的產品優化,同時優化之後產能大幅增加,即將投產。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判斷,它是在往好的方向過度,而且根據投產的規模、投產機構的毛利,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出這個企業增長的幅度。
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益預期,再結合普通常規的行業10倍或15倍的行業不同經驗值,套用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合理的買入價格。當低於這個價格時,我們買入;高於這個價格,我們就賣出。
G. 牛市與熊市有什麼區別
你好,牛市與熊市的區別在於,前者代表股市普遍持續上漲,後者代表股票普遍持續下跌。人們預料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一、牛市特徵:
1板塊特徵:在牛市,總有一個熱點板塊推動大盤,熱點板塊具有很強的持續性,當一
個板塊調整時,又能馬上出現另外一個板塊接力賽,周而復始 ;
2均線:大盤和個股均線呈現多頭排列,股價依託均線上行 ;
3成交量:量能穩步放大,天量之後還有天量;
4 K線:陽多陰少,上漲容易下跌難;
5,遇利空因素,低開高走;
6,缺口形成一個很強的支撐;
7 在牛市中,除息,除權股很快就填息、填權;
8股票盤整之後,繼續上揚;
9 新股發行大漲,瘋狂炒作,很少出現破發 。
二、熊市的特徵:
1板塊方面:無明顯的熱點板塊,板塊運作無持續性,一個板塊拉一天就戛然止;
2均線:大盤和個股均線呈現空頭排列,股價依託均線下行;
3成交量:量能逐步萎縮,地量之後還有地量;
4 K線:陰多陽少,下跌容易上漲難;
5,遇利好,高開低走;
6,缺口必補,遇利好消息形成的缺口,之後必然回補 ;
7在熊市中,除息,除權股一般都是貼權(下跌) ;
8久盤必跌;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H. 請教,在實戰中RSI指標的優缺點是什麼
首先,應該看到RSI指標的時間參數不同,其給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不同的投資者對時間周期的設定有不同的個人偏好,從理論上講,較短周期的RSI指標雖然比較敏感,但快速震盪的次數較多,可靠性較差;較長周期的RSI指標盡管信號可靠,但指標的敏感性不夠,反應遲緩,因而經常出現錯過買賣良機的現象。
此外,由於RSI是通過收盤價計算的,如果當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線較長時,RSI就不可能較為准確反映此時行情的變化。
第二,超買、超賣出現後導致的指標鈍化現象容易發出錯誤的操作信號。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間階段,RSI值升至90以上或降到10以下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指標鈍化後會出現模糊的誤導信息,若依照該指標操作可能會出現失誤,錯過盈利機會或較早進入市場而被套牢。
第三,RSI指標與股價的"背離"走勢常常會發生滯後現象。
一方面,市場行情已經出現反轉,但是該指標的"背離"信號卻可能滯後出現;另一方面,在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下,有時"背離"現象出現數次後行情才真正開始反轉,同時在研判指標"背離"現象時,真正反轉所對應的"背離"出現次數並無定論,一次、兩次或三次背離都有出現趨勢變化的可能,在實際操作中較難確認。
第四,當RSI值在50附近波動時該指標往往失去參考價值。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間研判的作用並不大。按照RSI的應用原則,當RSI從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線時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從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線則代表股價已轉弱。
但實際情況經常是讓投資者一頭霧水,股價由強轉弱後卻不跌,由弱轉強後卻不漲的現象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在常態下,RSI會在大盤或個股方向不明朗而盤整時,率先整理完畢並出現走強或走弱的現象。
在實戰中運用時要注意:
1.取值
RSI大於50為強勢市場,高於80以上進入超買區,容易形成短期回檔;小於50為弱勢市場,低於20以下進入超賣區,容易形成短期反彈。
RSI原本處於50以下然後向上扭轉突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原本處於50以上然後向下扭轉跌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弱。但經常出現超買而不跌、超賣而不漲的指標鈍化現象,RSI取值在研判方面的作用不大。
2.交叉
一般有長、短期兩條RSI,短期RSI大於長期RSI為多頭市場,反之為空頭市場。短期RSI在20以下超賣區內,由下往上交叉長期RSI時,為買進訊號。短期RSI在80以上超買區內,由上往下交叉長期RSI時,為賣出訊號。
3.形態
形態分析在RSI中得到大量的運用,可依據超買區或超賣區出現的頭肩頂或底、雙頭或底等反轉形態作為買賣訊號。
4.背離
股價一波比一波低,相反的RSI卻一波比一波高時,為底背離,股價很容易反轉上漲。股價一波比一波高,RSI卻一波比一波低時,為頂背離,股價很容易反轉下跌。
5.趨勢線
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底部,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上方傾斜的切線,當RSI向下跌破這條切線時,為較好的賣出訊號;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峰頂,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下方傾斜的切線,當RSI向上突破這條切線時,為較好的買進訊號。事實上這只是短線買賣訊號,中線效果並不十分好。
I. 股市的指標「RSI」怎麼看可信度高嗎
RSI是股市分析的強弱指標:RSI的原理
RSI的原理簡單來說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譬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競相抬價,商品價格必漲。相反,如果50個人以上爭著賣出,價格自然下跌。
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大跌,均在0-100之間變動,根據常態分配,認為RSI值多在30-70之間變動,通常80甚至90時被認為市場已到達超買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會回落調整。當價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市價將出現反彈回升。
J. 股利迎合理論在牛市和熊市的區別
牛市中,除權以後基本會填權,所以算作利多
熊市中,除權以後仍然會下跌,得不償失,所以還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