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率互換交易是一種什麼樣的交易交易對象是什麼參與者又有那些如題 謝謝了
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根據約定數量的人民幣本金交換現金流的行為,其中一方的現金流根據浮動利率計算,另一方的現金流根據固定利率計算。 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中,經相關監督管理機構批准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商業銀行,可與其存貸款客戶及其他獲准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商業銀行進行利率互換交易,或為其存貸款客戶提供利率互換交易服務;其他市場投資者只能與其具有存貸款業務關系且獲准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商業銀行進行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互換交易。 利率互換最初主要用來滿足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市場上具有不同比較優勢的雙方降低融資成本的需要。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利用利率互換進行利率風險管理或資產負債管理,利率互換市場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
Ⅱ 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是一種什麼樣的金融衍生品
利率掉期(利率調期)就是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 Floating Rate),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 Fixed Rate)。
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進行,固定利率訂約之時就可以知曉,而浮動利率通常要基於一些有權威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浮動利率進行計算。
如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在其基礎上再加上或減去一個值等等方法可以確定當期的浮動利率。
利率掉期用途
1、規避利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 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
2、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
Ⅲ 在利率互換中,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怎樣轉換
首先,浮動利率資產與固定利率資產,在當前利率下,價格大概相同。當利率預期上升時,由於浮動利率會跟隨上升,所以浮動利率資產利率上漲相對固定利率資產價值提升、價格上漲。
Ⅳ 利率互換交易 規避利率風險
應該是光大銀行在市場利率上升情況下,可以規避利率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孫銘
開發銀行由於發放的貸款期限較長,一般採用浮動利率,這就要求負債方必須有浮動利率來匹配。而目前開發銀行的負債一部分為浮動利率,一部分為固定利率。
開發銀行通過與光大銀行互換50億元名義本金,支付的是浮動利率,這樣與浮動利率的貸款相匹配;與此相對,光大銀行由於要發放固定利率貸款,要求負債方的利率也是固定的,但目前銀行負債利率卻是變動的,通過利率互換,光大銀行支付固定利率,就可以與固定利率貸款相匹配,從而將利率風險通過互換交易化解掉。
Ⅳ 利率互換交易中,本金是否需要進行互換
不需要,本金只是名義本金
Ⅵ 利率互換 實例介紹一個
以利率互換交易價格的報價為例,在標准化的互換市場上,固定利率往往以一定年限的國庫券收益率加上一個利差作為報價。
例如,一個十年期的國庫券收益率為6.2%,利差是68個基本點,那麼這個十年期利率互換的價格就是6.88%,如果這是利率互換的賣價,那麼按此價格報價人願意出售一個固定利率為6.88%,而承擔浮動利率的風險。如果是買價,就是一個固定收益率6.2%加上63個基本點,即為6.83%,
按此價格報價人願意購買一個固定利率而不願意承擔浮動利率的風險。由於債券的二級市場上有不同年限的國庫券買賣,故它的收益率適於充當不同年限的利率互換交易定價參數。
(6)利率互換交易策略擴展閱讀:
人民幣利率互換通常表現為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或者浮動利率與浮動利率的交換。人民幣利率互換浮動端利率包括最優貸款利率(LPR)、人民銀行定期存貸款利率(1年期)、Shibor利率(隔夜、3個月品種)、銀行間7天回購定盤利率(FR007)四大類。
利率互換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存在著這樣的兩個前提條件:
1、存在品質加碼差異
2、存在相反的籌資意向
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名義本金的最小金額不低於50萬元,最小遞增單位10萬元,交易期限至少為3個月,最長不超過十年,工行可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對上述要求進行調整。
Ⅶ 能通俗的講解一下「利率互換交易」的含義么
通俗的說,就是雙方據有比較優勢的時候,進行互換,分享節省下來的利益
Ⅷ 什麼是利率互換
亦稱「利率調換」、「利率掉期」。交易雙方在兩筆同種貨幣,金額相同,期限一樣,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資產或債務之間進行的相互交換利率的活動。它以交易雙方協商的本金為計算利息的基礎,在同種貨幣之間進行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固定利率與固定利率、或者浮動利率與浮動利率的互換。在交易中,雙方只結清其互換的利率差額,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均不發生資金的實際轉移。最早的利率互換發生於1982年。當時,德意志銀行與另外三家銀行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歐洲債券固定利率與倫敦同業拆借利率的互換。從那以後,利率互換的種類日益增多,規模也逐漸增大,現在已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分散風險的理財工具。利率互換是在交易雙方相互有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可使交易者在不改變其資產和負債基本結構的條件下,實現分散風險、降低融資成本的目的。
Ⅸ 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的簡明案例
貸款條件:
銀行的貸款利率:
企業信用等級 固定利率 浮動利率 備注
AAA 7% 6%(市場基準利率) 兩種利率對銀行的預期收益相同、對企業的預期融資成本相同
BBB 8% 6%+0.25%
CCC 9% 6%+0.5% H公司,AAA級企業,向B銀行借款5000萬。固定貸款利率7%;
L公司,CCC級企業,向B銀行借款5000萬。浮動貸款利率6.5%;
中介機構:M投資銀行,按貸款金額分別向雙方收取各0.1%的費用。 在中介機構的協調下,雙方約定:
由L公司承擔H公司的1.75%,然後雙方交換利息支付義務,即互相為對方支付利息。每次付息由中介公司擔保、轉交對方,同時中介機構一次性收取0.1%的服務費。 1.H公司付浮動利率和中介服務費:7%―1.75%+0.1%=5.25%+0.1%=5.35%
(當初如借浮動利率貸款,付6%)
2.L公司付固定利率和中介服務費:6.5%+1.75%+0.1%=8.25%+0.1%=8.35%
(當初如借固定利率貸款,付9%)
雙方各取得了比當初貸款條件低0.65%的貸款。
3.假如市場利率沒變,
銀行本來應該得到:
要從L公司收取的利息(浮)=6.5%
要從H公司收取的利息(固)=7%
總共13.5%
得到:6.5%+5.25%+1.75%=13.5%
所以銀行的利息收入沒少。 總的免費蛋糕為1.5%。其中:H公司0.65%,L公司0.65%,中介公司0.2%。
是由高信用等級公司出賣信用帶來的。
具體計算:1.5%=(9%―7%)―(6.5%―6%) 中介公司的費用確實後,假如剩餘的免費蛋糕雙方各半,如何確定L公司的承擔部分?
免費蛋糕1.5%中,已經確定要給中介公司0.2%。剩餘還有1.3%,雙方要求各得0.65%。
從H公司來看,要求以固定利率換成浮動利率,並且再拿到0.65%的好處,也就是要用6%―0.65%=5.35%的浮動利率取得貸款。那L公司分擔的部分X應該是:
7%―X+0.1%=5.35%
X=7%+0.1%―5.35%=1.75% 利率互換不僅能避免利率風險,也可以為銀行帶來套利機會,減少籌資成本。從理論上可以將這種收益看成是比較優勢所帶來的好處。
假定兩家銀行的信用等級不一樣,一家銀行的信用等級為AAA,另一家為BBB。AAA銀行由於信用等級高,在長期和短期金融市場里它的融資成本都低於BBB銀行,然而,BBB銀行在短期市場的融資成本與AAA銀行在長期市場的融資成本相比,還是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也就是較少的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說,BBB銀行在短期金融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AAA銀行在長期金融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通過利率互換,兩家銀行可以避免進入對它們來說具有比較劣勢的市場進行融資,同時又能轉變利息支付模式。 利率互換產生的原因利率互換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存在著這樣的兩個前提條件:
①存在品質加碼差異
②存在相反的籌資意向利率互換的優點①風險較小。因為利率互換不涉及本金,雙方僅是互換利率,風險也只限於應付利息這一部分,所以風險相對較小;
②影響性微。這是因為利率互換對雙方財務報表沒有什麼影響,現行的會計規則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換列在報表的附註中,故可對外保密;
③成本較低。雙方通過互換,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同時也降低了籌資成本;
④手續較簡,交易迅速達成。利率互換的缺點就是該互換不像期貨交易那樣有標准化的合約,有時也可能找不到互換的另一方。利率互換的交易機制利率互換是受合同約束的雙方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金額的本金彼此交換現金流量的協議。在利率互換中,若現有頭寸為負債,則互換的第一步是與債務利息相配對的利息收入;通過與現有受險部位配對後,借款人通過互換交易的第二步創造所需頭寸。利率互換可以改變利率風險。
固定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換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在利率互換交易中接受浮動利率;買進互換;是互換交易多頭;稱為支付方;是債券市場空頭;對長期固定利率負債與浮動利率資產價格敏感。浮動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換交易中支付浮動利率;在利率互換交易中接受固定利率;出售互換;是互換交易空頭;稱為接受方;是債券市場多頭;對長期浮動利率負債與固定利率資產價格敏感。
Ⅹ 什麼是利率互換業務
產品定義:
利率互換又稱「利率掉期」,是指債務人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利率走勢,將其自身的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債務,或將固定利率債務轉換成浮動利率債務的操作。它被用來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
產品功能與特點
利率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用於管理中長期利率風險。客戶通過利率互換交易可以將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轉換為另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一般地說,當利率看漲時,將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較為理想,而當利率看跌時,將固定利率轉換為浮動利率較好。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降低債務成本,同時還可以用來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便於債務管理。
利率可以有多種形式,任何兩種不同的形式都可以通過利率互換進行相互轉換,其中最常用的利率互換是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進行轉換。
案例:
某公司有一筆美元貸款,期限10年,從199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利息為每半年計息付息一次,利率水平為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公司認為在今後十年之中,美元利率呈上升趨勢,如果持有浮動利率債務,利息負擔會越來越重。同時,由於利率水平起伏不定,公司無法精確預測貸款的利息負擔,從而難以進行成本計劃與控制。因此,公司希望能將此貸款轉換為美元固定利率貸款。這時,公司可與中國銀行敘做一筆利率互換交易。
經過利率互換,在每個利息支付日,公司要向銀行支付固定利率7.320%,而收入的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正好用於支付原貸款利息。這樣一來,公司將自己今後10年的債務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7.320%的水平上,從而達到了管理自身債務利率風險的目的。
利率互換形式十分靈活,可以根據客戶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做到「量體裁衣」,既適用於已有債務,也可以用於新借債務,還可以做成遠期起息。
幾點說明:
l 利率互換的期限與費用:美元、日元及主要外幣利率互換期限最長可以做到10年。敘做利率互換只需在每個付息日與銀行互相支付浮動(或固定)利率的利息,此外無其它費用。
l 債務和資產實際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因此債務保值工具同樣也是資產保值工具。利率互換同樣可以運用於資產的收益管理,在利率看跌時將浮動利率的資產轉換為固定利率的資產;在利率看漲時將固定利率的資產轉換為浮動利率的資產,同樣可以達到控制利率風險,增加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