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體指標是什麼
成本利潤率就是屬於主體指標。
銷售利潤率和成本利潤率的區別:
1.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比率,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2.銷售利潤率反映銷售收入收益水平,成本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水平。
3.在分析銷售盈利能力時用銷售利潤率,分析資本回報時則用成本利潤率。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銷售利潤率是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標,屬於盈利能力類指標。
2. KPI指標是什麼啊
KPI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關鍵業績指標,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某一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運作的遠景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基礎。KPI是現代企業中受到普遍重視的業績考評方法。
KPI可以使部門主管明確部門的主要責任,並以此為基礎,明確部門人員的業績衡量指標,使業績考評建立在量化的基礎之上。建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KPI指標體系是做好績效管理的關鍵。
(2)主業務指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操作流程。確立KPI指標的要點在於流程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其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確定業務重點。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並在企業會議上利用頭腦風暴法和魚骨分析法找出企業的業務重點,也就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點。然後,再用頭腦風暴法找出這些關鍵業務領域的關鍵業績指標(KPI),即企業級KPI。
(二)分解出部門級KPI。各部門的主管需要依據企業級KPI建立部門KPI,並對相應部門的KPI進行分解,確定相關的要素目標,分析績效驅動因數(技術、組織、人),確定實現目標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門級的KPI,以便確定評價指標體系。
(三)分解出個人的KPI。各部門的主管和部門的KPI人員一起再將KPI進一步細分,分解為更細的KPI及各職位的業績衡量指標。這些業績衡量指標就是員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據。這種對KPI體系的建立和測評過程本身,就是統一全體員工朝著企業戰略目標努力的過程,也必將對各部門治理者的績效治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設定評價標准。一般來說,指標指的是從哪些方面衡量或評價工作,解決「評價什麼」的問題;而標准指的是在各個指標上分別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解決「被評價者怎樣做,做多少」的問題。
(五)審核關鍵績效指標。比如,審核這樣的一些問題:多個評價者對同一個績效指標進行評價,結果是否能取得一致?這些指標的總和是否可以解釋被評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標?跟蹤和監控這些關鍵績效指標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審核主要是為了確保這些關鍵績效指標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績效,而且易於操作。
每一個職位都影響某項業務流程的一個過程,或影響過程中的某個點。在訂立目標及進行績效考核時,應考慮職位的任職者是否能控制該指標的結果,如果任職者不能控制,則該項指標就不能作為任職者的業績衡量指標。比如,跨部門的指標就不能作為基層員工的考核指標,而應作為部門主管或更高層主管的考核指標。
參考資料:網路-KPI指標
3. 交換機核心業務指標啥意思,代表哪方面性能,作用。。。。
核心業務就是重要的業務流量
4. 什麼是核心業務指標及減項指標
這個是行業主管部門考核企業的相關業務指標或者其他項目,具體指標項目內容要看行業指引。
5. 考核主要經營指標是什麼
量化就是數字化!
也就是你們的考核指標(業績,出勤,全勤率...)不管什麼指標都變成數量,或者百分數什麼的
比如你今年的業務指標已經完成80%了,你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你的目標的120%了
等....相信你一定理解了!
-----業績,出勤,全勤率..這些都是指標!
6. 業務指標不包括哪些
怎麼現在不弄上幾
7. 考核主營業務收入的核心指標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具體是: 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是企業一定時期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餘的質量。其計算公式為: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於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了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5、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100% 其中: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利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6、資本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的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其中: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8. 各業務模塊關鍵指標數據是什麼意思
商業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