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達商業退市股票里的錢沒有了怎麼回事
在股市當中,股票退市對於投資者而言,相當不友好,這也意味著投資者有很大的幾率會虧損,針對於股票退市的相關情況,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
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牛股名單,歡迎大家前來免費參考,趁著文章還在,趕緊點擊收藏吧~【緊急】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麼意思?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該公司由原本的上市公司強製成為非上市公司。
退市也有區別,分別是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公司自主決定退市屬於主動性退市;被動性退市一般的形成原因是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最終被市場上的監督部門強行吊銷了《許可證》。當一個公司滿足下面三個條件後就可以退市了:
如何辨別公司的好壞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一件事情,或者對這個公司的認識不夠全面,導致了解不充足最終致使虧損,這是一個免費的進行股票診斷的軟體,將股票代碼輸入之後,就能看到你買的股票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沒有賣出的股票怎麼辦?
股票退市後,交易所有一個退市整理期的時間,簡單的說,一旦某個股票觸發了退市條件,就會採取強制退市措施,那麼在這個時間可以把股票賣出去。當把退市整理期過完後,這家公司就會退出二級市場,不可以再進行買賣了。
倘若你不知道股市的情況,建議還是選擇龍頭股來投資,不要什麼都不知道就砸錢,小心錢打了水漂,我整理了一些關於每個行業的龍頭股:【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若是退市整理期過了之後還沒有賣出股票的股東,做交易的時候只能在新三板市場上做了,新三板它的最主要的存在作用便是處理退市股票,如果有需要在新三板進行股票買賣的夥伴們,想要進行交易還得在三板市場上開通一個交易賬戶。
還有一點大家要明白,退市後的股票,存在「退市整理期」,盡管說可通過這一時期賣出股票,但其實是不利於散戶的。股票如果進入退市整理期,起初大資金必定先出逃,小散戶的小資金售出是很艱難的,由於賣出成交的原則是時間、價格、大客戶優先,所以等到股票可以賣出去的時候,股價已經急劇下跌,散戶虧損慘重。在注冊制度之下,散戶購買了退市風險股所要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所以買入ST股或ST*股是萬萬不能做的事情。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萬達商業為什麼選擇從港股退市
研究港股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相對於A股市場而言,港股更加便宜。
對於此次私有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估值太低,香港市場萬達商業的市盈率太低,如果在A股上市又保留港股,股價會被拖累。詳細解釋如下:
港股的低估值由來已久,顯然王健林王爸爸也不是第一次知道。所以萬達商業一開始的上市計劃就是「A+H」股模式。也就是在在香港和內地都上市。這種模式的好處除了可以搞兩次IPO,更重要的是在香港的後續融資。
不過「A+H」模式最大的缺點是低估值的H股成為木桶的「短板」,拖累A股,降低公司的整體估值水平。
假如某公司凈利潤2億,總股本1億,在A股上市後市盈率為15倍,則股價30元、市值30億。假如該公司發行了2000萬H股,由於兩地估值水平懸殊,投資人南下「撿便宜」。最終A股、H股價格分別穩定在20元和15港元,H/A比價為60%,總市值約合18.4億,生生被拖累38.7%!
以南方航空為例,A股價格為7.08元,H股是3.98港元,H/A比價為56%。中國人壽H/A比價是68%,比亞迪不到64%,廣汽集團只有32%,房地產開發商「金隅股份」竟然只有25.52%……
在環證通平台進行跨市場證券互換交易交易的小夥伴,知道為啥買港股跟撿漏似的吧~
A股上市的房地產企業市盈率一般為十幾倍。2015年,萬達商業凈利潤超過300億,若在A股上市,按15倍市盈率,市值可達4500億。而在提出私有化之前,萬達商業H股價格對應市值約合1200億人民幣,市盈率僅為4倍!
發行A股後,萬達商業總股本將達47.77億股,其中6.52億H股佔比13.66%。假如H股拖累A股20%,王健林將損失千億身家,實在得不償失。
(備注:本文援引自環證通 侵刪)
C. 萬達商業為什麼選擇從港股退市 回歸a股是大勢所趨
3月30日,萬達商業發布公告宣稱控股股東正在考慮全面私有化。內地輿論普遍認為,導致萬達商業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價過低。海外投資者為什麼就看不上萬達商業呢?
這是一場失敗的閃婚。一位美女和意中人相戀多年未果後,轉投第三者的懷抱。然而結婚僅15個月之後,這位美女又聲稱要離婚和初戀情人再續前緣。
沒錯,我們說的就是要從港交所退市的萬達商業。3月30日,萬達商業發布公告宣稱控股股東正在考慮全面私有化。內地輿論普遍認為,導致萬達商業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價過低,港交所和海外投資者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指責:我們萬達商業多漂亮的美女啊,要臉蛋有臉蛋,要身段有身段,怎麼就不受你們待見呢?你們眼睛瞎了么?
他們的眼睛沒有瞎。只不過,內地和海外是兩種市場,遵循的是兩套不同的審美標准,內地投資者眼中的絕世美女,在海外投資者看來可能只是庸脂俗粉。
傲慢
萬達商業私有化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從2013年起就開始擔任萬達商業獨立董事,今年年初才剛剛因為任期屆滿而離任。就是這樣一位對萬達商業知根知底業內專家,也對其私有化完全沒有預料到,他稱之為「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
從萬達的表態和業界的分析來看,股價被嚴重低估是其退市的主要原因。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商業地產中的王者,萬達商業目前的股價是其管理團隊及實際控制人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所不能接受的。
在3月30日萬達商業發布私有化公告的當天,其每股股價只有38.8港元,遠遠低於其48港元的每股發行價和47.6港元的每股凈資產。即使在私有化公告發布之後的第二天,萬達商業大漲18.43%,報收45.95元/股,但仍在發行價之下,摺合市盈率僅4.62倍,而萬達集團旗下在A股上市的萬達院線,同期市盈率高達79.52倍。好吧,萬達院線的行業畢竟不同,可比性不強,那我們就來和A股上的同行業上市公司比——A股上市的萬科、綠地的市盈率可也分別高達16.7倍和33.7倍,萬達哪裡比不上萬科、綠地?
「從萬達股東角度出發,無論是萬達的大股東和小股東,無論是從感情和理性上恐怕都難以接受。」劉紀鵬在撰文中這樣說。
確實難以接受。要知道萬達商業目前已經超越了美國西蒙集團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每股收益高達6.62元。在內地,我萬達商業無論到哪個城市都是當地政府的座上客,當初也是港交所敲鑼打鼓把我迎過來的,怎麼現在就看不上我了?為什麼?憑什麼?不說了,掀桌子,不玩了!
偏見
海外投資者為什麼就看不上萬達商業呢?
「因為海外對房地產認可的模式每一樣都與萬達商業背道而馳。」對香港資本市場非常熟悉的房地產與金融資深評論人黃立沖這樣告訴本刊記者。
海外投資者最認可的是類似喜達屋這種高度依靠運營而不依靠資產來產生價值的模式,甚至是戴德梁行、仲量行這樣基本不持有任何資產,僅僅依靠管理和運營來賺錢的模式。顯然,萬達商業的運營模式和上述這兩種模式相去甚遠。
萬達商業的模式相對而言是一種「重資產」的模式,其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以售養租』的模式在維持,即以出售物業產生的巨大現金流為支撐,盡可能地維持「只租不售」的物業。
根據王健林年初所作的萬達集團2015年工作報告,萬達商業2015年的收入為1904.5億元,其中地產業務合同收入1640.8億元,租賃收入只有144億元,也就是說銷售收入佔到了八成以上,而租賃收入佔比還不到一成,是一種不折不扣的重資產模式。
在這種總資產模式之下,萬達商業的盈利在海外投資者的眼中就顯得很可疑,因為萬達商業的利潤中的很大一部分來自資產的價值重估。在內地投資者看來這不算是什麼,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一路向上,幾乎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下跌,所以開發商捏在手裡的土地和房子都是金疙瘩,當然是越來越值錢。
但是,海外的投資者並不這樣看。在他們看來,資產的增值可能會在市場下跌的時候頃刻間消失。香港投資者記憶猶新的是,2003年SARS期間,香港的物業估值相對於1997年下跌60%,而在美國次貸危機期間企業物業估值普遍下跌30%-85%不等,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導致企業一年巨虧過百億元。
萬達商業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正在嘗試實施輕資產戰略,即萬達廣場的設計、建造、招商、營運、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由萬達商業負責,但投資全部由合作者承擔,資產歸合作投資者,萬達與投資方從凈租金收益中分成。為了配合這種戰略轉型轉型,王健林已經將2016年的地產銷售收入目標進行了大幅下調,從2015年的1640.8億元下調到1000億元左右,可謂壯士斷腕。
然而,這種決絕依然沒有獲得海外投資者的認可,萬達商業的股價也依然萎靡。花旗銀行、美銀美林、野村證券等多家研究機構在此之後相繼下調萬達商業的目標價位。其中,美銀美林研報稱,萬達商業輕資產模式的轉型過程將十分顛簸。
黃立沖表示,在目前中國內地三四線城市的購物中心需求已經過剩的情況下,再加上萬達商業輕資產戰略未見實效,海外投資者是不會給予其高估值的,現在香港市場只願意給這樣的企業3-8倍的市盈率,大部分在3-5倍。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萬達商業的價值並沒有被低估。
變數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萬達商業此時選擇私有化退市,倒也不無好處。而其最大的好處,是使萬達商業在A股的發行定價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2015年9月,萬達商業向證監會提交了公開發行申請,計劃發行不超過2.5億新股。沒有H股低股價的拖累,萬達商業A股IPO定價肯定會更高,上市以後的上漲空間肯定也會更大。可以預見,萬達商業在A股的融資額會大增,IPO之後王健林將會穩穩當當地坐住中國首富的寶座,馬雲們此後恐怕只能乾瞪眼了。
在A股的上市排隊中,萬達商業的位置相對靠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萬達商業既然敢在目前拋出港股退市的消息,顯然是在A股上市上有突破。不過,如果萬達商業在港交所退市成功,那麼其在A股的上市申請書可能要重新修改,重新提交,按照正常的程序,這可能需要長達幾年的時間。
但現在說這個可能為時過早,因為萬達商業能否順利在港交所退市還是一個未知數。按照港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退市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步驟,滿足一系列的條件,而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就是要召開全體股東大會並獲得75%以上股東的支持。
股東大會可能會成為萬達商業退市的一道坎,因為按照每股48港元現金的要約收購價,萬達商業的投資者,至少是從一開始就投資萬達商業的投資者,肯定是不賺錢的,再考慮到時間成本,可能大部分都是虧錢的。如果按照原定的萬達商業A+H股的模式,一方面A股的股價會受到H股的拖累,但從另一方面看,H股的股價肯定會受到A股股價的刺激而上漲。也就是說,如果萬達商業不從港交所退市,等其在A股上市之後,其H股股價肯定會大幅上漲而使得投資者獲益。因此,不願意萬達商業退市的股東肯定大有人在。
D. 萬達已經退市,退市的股票何時還錢呀,有誰知道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公司如果不是因為破產退市,那麼其所持有的股份依然還在,還有價值,有二種情況。一是保持停牌,未來重組在新三板重新上市,二是在新三板(股權轉讓系統)交易。可以根據市場的交易價格重新買賣股票。其具體流程是:
1、根據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如果公司是破產退市,那麼股票將進行清算,股票沒有了這個時候股票就沒有價值了,也就是投資的錢就沒有了。如果在新三板則還可以賣出換錢。
E. 萬達商業退市會並入萬達院線么
2015年9月,萬達商業向證監會提交了公開發行申請,計劃發行不超過2.5億新股。沒有H股低股價的拖累,萬達商業A股IPO定價肯定會更高,上市以後的上漲空間肯定也會更大。可以預見,萬達商業在A股的融資額會大增,IPO之後王健林將會穩穩當當地坐住中國首富的寶座,馬雲們此後恐怕只能乾瞪眼了。
在A股的上市排隊中,萬達商業的位置相對靠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萬達商業既然敢在目前拋出港股退市的消息,顯然是在A股上市上有突破。不過,如果萬達商業在港交所退市成功,那麼其在A股的上市申請書可能要重新修改,重新提交,按照正常的程序,這可能需要長達幾年的時間。
但現在說這個可能為時過早,因為萬達商業能否順利在港交所退市還是一個未知數。按照港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退市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步驟,滿足一系列的條件,而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就是要召開全體股東大會並獲得75%以上股東的支持。
股東大會可能會成為萬達商業退市的一道坎,因為按照每股48港元現金的要約收購價,萬達商業的投資者,至少是從一開始就投資萬達商業的投資者,肯定是不賺錢的,再考慮到時間成本,可能大部分都是虧錢的。如果按照原定的萬達商業A+H股的模式,一方面A股的股價會受到H股的拖累,但從另一方面看,H股的股價肯定會受到A股股價的刺激而上漲。也就是說,如果萬達商業不從港交所退市,等其在A股上市之後,其H股股價肯定會大幅上漲而使得投資者獲益。因此,不願意萬達商業退市的股東肯定大有人在。
F. 萬達商業「被退市」,港股為什麼給予其低估值
實際上,A股和H股這兩個資本市場的專業度不一樣,也因此,對萬達的估值也不會一樣,按照港股的價值理論,萬達的估值是合理的。
主要有三點:第一,港股估值的邏輯不是看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有多快,因為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並不能證明該企業有能力,只是有資源而已,或是大勢好,所以資產重估的價值在港股是不認可的;第二,港股是不願意給通過一些政商關系而非純粹的市場競爭所獲得的利潤給予價值;第三,港股主要是看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能有良好的現金流,才是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在海外市場,較為認可的房地產模式是輕資產、重運營+金融,如鐵獅門模式,其發展獨立的基金作為GP,成為基金管理人,同時具備輕資產的運營能力,通過輸出管理,輸出服務,從而獲得利潤,是不依靠資產來賺錢。
有研究報告顯示,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大多數物業的凈租賃收入減去支出後,凈租金回報率往往低於3%。這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用財務杠桿收購資產時,會產生負杠桿效應。而萬達的租金回報率只有3%多,這么低的租金回報率,市場是不會給予高估值的。
1、期待採用物業銷售支持公司長期持有物業的商業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必須大舉舉債來補充現金流。這種模式由於商業地產2%-3%的租金回報率,不足以支持公司的借款利息,形成負杠桿,使非銷售業務的運營現金流為負,而且投資物業大量佔用了公司的投資現金流,使租金收入無法支付債務支出;
2、高昂的商業地產房產稅和租賃稅,商業地產出租中繳納給ZF的稅費達到租金金額的1/4,這使租金回報率大幅度降低,加上商業地產高昂的維護成本和運營成本使租金回報率在3%以下,長期持有商業地產是一項低回報的投資,對資本市場也是不吸引的投資,遠低於資本市場期待的6%—7%的租金回報率;
3、商業地產的鐵血軍規是成熟的商圈和人流,在眾多消費力較弱的城市低價拿地,開發城市綜合體在即將到來的房地產下行通道中,將承受供求失衡的風險,這些風險將在未來顯現出來。低價拿地就可以賺錢其實是建立在房地產將持續快速上漲的前提下。
4、很多人認為萬達「懂ZF」,因此土地成本很低,但實際上,低土地成本應該已經反映到萬達過去年份的毛利率上,且低土地成本被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蠶食殆盡;
5,萬達的低土地成本是因為其選擇了很多非主流城市,在三四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成本和在一二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成本在等同級別的情況下差別不會超過15%,但是租金回報率卻相差幾倍,出售的周轉速度差很多,價格也可以差1-3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不成熟的地方建造商業物業,那麼其實真實的成本更高,因為少的只是土地收購的成本和少量的建築成本,這部分的成本占物業出售成本的不超過一半,但是銷售金額和租賃收入單價就差1-3倍。
萬達曾計劃於A股上市,但後來終止。終止的原因有多種,但其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其很高的資產負債率難以通過證監會審核。根據最新財報,其2015年負債率為73%,靠加杠桿及滿負荷投資的運營模式,顯然不會受到港股的認可。
不僅如此,近期,李兆基家族大幅拋售香港地產,伺機出售國內地產;瑞安停止新天地上市,要減持中國地產;李嘉誠據傳也在減少投資,香港投資大鱷已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持有謹慎態度,更何況是沒有現金流的價值重估。
總結
港股對房地產認可的模式每一樣都與萬達商業的現狀背道而馳,港股認可的模式為:
1、價值產生高度依靠運營而非依靠資產,如喜達屋;
2、基本上不持有任何資產,依靠管理和運營輸出賺錢,如戴德梁行、仲量聯行;
3、往往在開發階段獲取大部分的價值,卻不承擔大部分的風險,利用資管和無風險的金融杠桿賺錢,如鐵獅門,漢斯地產。
因此,萬達商業估值偏低是有道理的。
G. 萬達商業距回A對賭截止期還剩10個月情形如何
王健林旗下的萬達商業從港交所退市已經過去14個月了,而距離萬達商業私有化協議中回歸A股的最後日期僅剩下10個月。
2016年9月20日,登陸港交所637天的萬達商業正式退市,從H股退市之後的萬達商業全力謀求在A股的上市。2016年5月30日,萬達商業發布公告,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代表萬達集團等聯合要約人以每股H股52.8港元的價格有條件全面回購已發行的萬達商業H股,總計代價約為344.54億港元。
2015年9月,萬達商業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按照萬達商業披露的A股新股發行計劃,總計發行不超過2.5億股新股,募集資金120億元,折算下來平均每股發行價為48元。根據之前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萬達商業的凈資產規模超過1800億元,彼時,市場上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萬達商業在A股的市值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到6000億元。
此前獲得的一份萬達商業私有化項目書顯示,萬達在私有化時簽訂一份對賭協議,協議顯示,萬達商業計劃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 如果公司在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內地主板市場上市,大連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份,並向海外及境內投資者分別支付12%和10%的利息。以兩年期計算,萬達距離約定回A日期還有10個月時間。
最新信息顯示,目前萬達商業在A股的IPO排名為47名。
2015年初,王健林宣布了萬達集團第四次的轉型戰略,典型的表現就是由重資產向輕資產轉變,從自己置地、開發、運營的全產業鏈轉變為合作開發,只輸出品牌、招商、運營的委託式管理服務。
在王健林宣布轉向輕資產之後,萬達在海外開啟了大舉擴張的步伐。並購瑞士盈方體育、入股西甲馬德里競技俱樂部、收購澳大利亞第二大院線Hoyts等等,直到2017年年初,萬達還在海外收購了北美最大的院線Nordic Cinema Group。
萬達在海外大舉擴張,投資並購文娛類項目的同時,王健林在國內也加大了對文旅項目的投資,1月14日,王健林在萬達集團的2016年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大旅遊投資,計劃到2025年全球開業25個「萬達城」,其中海外開業5個「萬達城」。
王健林將萬達旗下的文旅項目「萬達城」對標迪士尼。此前在央視《對話》欄目中,王健林曾稱「要讓迪士尼中國的這一塊財務十年到二十年之內盈不了利」。王健林說,中國有萬達,迪士尼實在不該來中國,並用「好虎架不住群狼」來形容迪士尼在中國的境遇。「上海只有一個迪士尼,而萬達則在全國其他地方開了15到20個樂園項目。」王健林說道。
然而,在王健林雄心壯志的宣布要把萬達城拓展到全球的半年時間之後,王健林迅速的把「萬達城」和旗下77家酒店一起打包賣了。王健林旗下的萬達商業將13個萬達文旅城以438.44億元出售給融創中國(01918.HK),77家酒店資產包以192.04億元轉讓給富力地產(02777.HK)。
除了出售文旅城和酒店資產,王健林還將萬達物業以20.1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花樣年控股(01777.HK)。
一邊是出售萬達在國內的資產,另一邊則是萬達頻繁被曝出售其在海外的項目。
8月8日,據報道稱,大連萬達集團正在為其在澳大利亞的兩個項目尋找買家。這兩個項目的預估價值約20億澳元(約合106億元人民幣),但均尚未完工。此外,該報道援引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萬達集團最有可能會找到一個香港買家。
11月17日,報道稱,王健林要將旗下位於英國倫敦、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五個項目打包出售。報道援引其中一個信源表示,「萬達在尋找一位可以一下接手五個項目的買家,這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但是萬達並不希望以成本價以下的價格出售,目前擬定的價格為50億美元。」此外,目前最終的買家還未確定,仍處於接洽階段。
H. 萬達商業港股退巿後、手中的股票怎麼辦
這個的話,公司他會給你做出相應的賠償的,放心好了
I. 萬達商業欲從h股回歸a股 市值將增加多少
從A股到H股,萬達商業上市前曲折,股價持續低迷,現在又計劃從H股回歸A股,上市後,萬達商業同樣曲折。
昨天,2014年港交所最大IPO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的控股股東已告知公司,正初步考慮就H股進行一項自願全面收購要約,如經落實,將可能導致公司私有化以及公司於聯交所除牌。此時,距離萬達商業登陸港交所,還未滿兩年。
從2009年啟動A股上市,到2014年實現H股上市,如今再次退市、回歸,王健林最大融資平台萬達商業一直在資本市場上兜兜轉轉。
萬達宣布啟動退出H股
公告顯示,H股的要約價格將不會低於每股48港元現金,這個價格也是萬達商業H股的上市發行價,比收盤現價38.8港元高出近24%,對於所有流通股東來說,相當劃算。根據公告,萬達已發行了股本總額為652,547,600股H股以及3,874,800,000股內資股。
萬達商業計劃從H股退出引發了眾多討論。在公告發布前,並沒有任何風聲傳出萬達要退市,而且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也剛剛一年多,很多分析人士也一直認為萬達商業可能選擇H股加A股的兩地上市模式。萬達商業在公告發布前的股價走勢,無論漲跌還是成交量均無異常。
不過,從萬達重新考慮A股上市開始,萬達商業對於H股市場的失望已溢於言表。從市場表現來看,3月30日收盤價格38.8港元,摺合市盈率僅4.62倍,不但跌破發行價,更跌破凈資產。在港股的一年間,萬達最高價只到過78港元,而最低價卻低到了31.1港元,估值之低令王健林臉上無光。
從新近公布的萬達商業2015年年報來看,2015年業績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其內涵價值,都相當不錯。公司收入、利潤穩步增長,經營現金流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租金收入增幅達30%,「輕資產」轉型成效明顯。
也正因此,國際大行對萬達商業的估值一直給予了較高評級。在機構投資者看來,萬達商業的市值至少在3000億元,遠高於目前的1700億港元。業內分析人士表示,H股整體低迷、低估並非萬達商業一家,很多好公司的股價都沒有好的表現。其背後的原因較為復雜,一言難盡,恐也非短期所能改觀。在這種背景下,萬達商業從H股退市,回歸A股,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