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質量指標有什麼涵義
質量指標兩種涵義:
質量指標反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指標,通常採用相對數表示。質量指標有兩種涵義:
一是指反映產品質量情況的指標,即企業在計劃期內各種產品所應達到或實際達到的質量水平。企業不同、產品的用戶不同,質量指標也不相同。產品質量指標是指反映產品本身質量情況的指標和反映產品外觀形態的指標。企業為了反映某一時期或某批產品的總體質量狀況,常用產品合格率、廢品率、成品返修率等總體指標。有的企業也常用產品品級構成指標來反映產品的總體質量狀況。
二是指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企事業單位工作效率或生產效果的指標。如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設備完好率、設備利用率、利潤率等,都屬質量指標。這種質量指標通常都用相對數字或平均數字來表示。計劃、分析和考核這類質量指標,可以促使各單位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注意充分發揮本單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無論哪種質量指標,都是反映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組織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單位、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
質量指標是反映生產效果或工作質量的總量指標。它的數值是表明事物質的屬性的量。如勞動生產率、單位面積產量、股票價格、單位產品成本等。通常用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以反映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對比關系,對評估各部門、各單位工作中的成績和發掘內部潛力具有重要作用。
② 產品能力數據包括哪些指標與銷售指標有什麼區別
③ 產品成本指標是什麼意思
產品成本指標
成本分析(cost analysis),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關資料,分析成本水平與構成的變動情況,研究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原因,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確評價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揭示成本升降變動的原因,為編製成本計劃和制定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④ 產品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產品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市場定位,即定位於什麼樣的市場;
2、產品定位,即產品來滿足目標消費者或目標消費市場的需求;
3、產品定價,即多少錢一件,定位於什麼收入水平的人群;
4、產品質量,即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表現;
5、市場表現,即市場的認可程度,市場佔有率、營收額等都是很好的指標;
6、可取代性,即是否很快被其他商家模仿,什麼取代;
7、可持續性,即在市場中持續具有優良表現的能力以及可以此為基礎進行二次開發延伸的可能性。
只是個人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幫到您。
from Joe
⑤ 質量指標有什麼分類
質量指標分類:
質量指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產品本身質量的指標,即產品適合一定用途、滿足一定需要的特性,反映其使用效能的大小。它取決於產品的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內在質量表現在產品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外觀質量表現在產品的美觀、色澤等方面。常用的產品本身質量指標有:
(1)產品的使用壽命、效能。
(2)產品平均技術性能或有效成分的含量。
(3)產品的質量等級率。另一類是反映工作質量的指標。這類指標反映工作質量的好壞、管理水平的高低。常用的工作指標有:工作目標實現程度;耗費的時間多少;速度;成本費用;工作者之間的協調度和滿意度等。在產品方面會反映在產品合格率、成品率、廢品率、成品返修率等指標上。
質量指標是企業在計劃期內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在質量上要達到的目標。它是反映企業的生產效果或工作質量以及對社會資源利用狀況的指標。質量指標通常用相對數(即比例、比值、百分率)來表示。如反映生產或工作效率的勞動生產率;反映生產水平的單位面積產量;反映產品質量的產品一等品率;反映工作質量的產品返修率和漏驗率;反映原材料利用情況的原料製成率和材料利用率;反映設備利用情況的設備利用率;反映成本水平的產品單位成本和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各種利潤率等等。質量指標可以用來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效,它不但有助於發現和推廣先進,以利於挖掘企業各部門的潛力,還能發現數量指標所無法表明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⑥ 產品的品質有那幾個指標
農產品品質因作物不同差異較大,總體評價時除應注意其誘人的外部形狀等商業品質外,還必須重視包括營養價值的食用品質。農產品食用品質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它給人們提供多少有益物質,如決定瓜果品質的糖、酸、維生素等;二是含有何種有害物質,如蔬菜中硝酸鹽、亞硝酸鹽、重金屬鹽類、游離草酸等的含量;三是它能促使人體組織排泄什麼有害物質,如蔬菜中的鉀進入人體有助於從人體組織中排除水分,茶葉中的脂多糖和茶單寧能有效地溶解放射性元素,阻止其進入骨中,並促使其排出體外。
⑦ 商品數據分析三個常用指標是什麼
商品數據分析三個常用指標有:
1、客流量、客單價分析:
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人流量、客單價情況,與去年同期對比情況。這組數據在分析門店客流量、客單價時特別要注重門店開始促銷活動期間及促銷活動前的對比分析,促銷活動的開展是否對於提高門店客流量、客單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產品指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商品間接數據的組合分析方法
1、銷售綜合分析
銷售綜合分析的分析指標是銷售額、毛利額、毛利率、庫銷比、售罄率;分析條件是時間段(任意時間段、自然時間段)、經營方式;分析層次是總部,門店,大類,款式,價位帶,單品。
2、關聯分析(同比/環比分析)
將上一級分析的報表條件傳遞給同比分析,用同比分析的結構來檢驗我們對毛利調整策略的結果,看一下數據變化趨勢,以便進行下一階段的商品調整。
3、顧客數與客單價
有效提升銷售額的兩個途徑是:提高實現消費的顧客人數、提高每位顧客購買的金額數。有效顧客(即實現消費的顧客)數高,說明你的商品、價格和服務能吸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客單價高,說明你的商品寬度能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購物心理、商品陳列的相關性和連貫性能不斷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⑧ app產品的技術指標是什麼
1. 常規數據指標的監測,不在話下。如用戶量,新用戶量,UGC量(社交產品),銷量,付費量,推廣期間的各種數據等等。這些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同時也是boss們最關注的指標。你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第一任務就是把這些數據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說流量分析。對於一個在上升期得APP來說,你們會花資源去引流量、去別的渠道拉用戶。 這時候就需要監測各個渠道的好壞,哪個效果好,哪個單價便宜,這都是需要渠道數據監測來完成。當然,你還需要跟蹤監測不同渠道用戶的後續表現,給每個渠道的用戶進行打分,讓BOSS知道哪個渠道值得投,哪個渠道是垃圾。 同時也可以監測iPhone和Android用戶的質量區別,一般來說,iphone用戶質量要略高於android用戶。當然,有多餘精力的話還可以監測不同機型之間用戶的表現區別。 總之就是在不同的維度上監測不同用戶的表現。
3. 用戶的核心轉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麼,然後去監測這個核心功能的轉化率。在游戲APP里可能叫付費率,在電商APP里可能叫購買率。不同的行業都有相應的不同轉化率,你可以將自己的產品和行業平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產品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同時,通過長期的監測,你還可以更具這項數據評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壞。
4. 用戶使用時長的監測。 一方面,這是一個監測用戶活躍度的非常好的指標。用戶使用時間長就意味這活躍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設計的時候,當初預計一個正常的用戶每天會用多少時間,上線後用戶真正用的時間是否和你的預計相同? 如果這裡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說明用戶對APP的認知和你當時設想是有不同的。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來調整你的產品,去迎合用戶的認知。(這里說一個題外話,個人認為在對產品做修改的時候一定是想辦法去迎合用戶,而不是想辦法改變用戶讓用戶去適應產品。這里以微博作為例子,用戶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傳媒產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綜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會員,用戶推薦,各種私信評論規則等,後台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用戶對微博的認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無效的。所以當你苦惱於為什麼用戶沒有按照我的設想去用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著我該怎樣變才能迎合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該怎樣變才能讓用戶認可產品的設計?)
5. 用戶流失情況。 一方面需要監測用戶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戶進來後,第一、三、七、三十天還在使用產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變化可以直觀的反應APP再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不好的方向發展。行業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標,你可以參考這些指標評判自己APP的好壞。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戶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戶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後有的放矢,進行相應的改動。如果有能力的話,建模將用戶流失的各種情況都刻畫出來,這樣在產品的後續改動中就更加游刃有餘了。
6. 活躍用戶動態。密切關注APP活躍用戶的動態,傾聽他們的聲音。一旦發現異常立馬組織人員商討對策。活躍用戶(或者說核心用戶)是APP最寶貴的資源,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個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了吧.
7. 用戶特徵描述。這點和指標關系不大,有點建模的意思了。 將用戶的各個指標特徵進行描述,越詳細越好。如性別,年齡,地域,手機型號,網路型號,職業收入,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數據平時沒什麼用,但對於產品人員來說,有時候會給他們很大的靈感。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分以下維度:如活躍用戶的特徵是什麼樣的,較沉默的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流失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
8. 用戶生命周期的監測。這個是專門針對那些社交、游戲類的APP來說的。當你的APP上線一段時間後(6-12個月),你可以回頭看看一個正常的用戶,完整的體驗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樣的,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根據這個數據再結合一些其它數據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產品能夠到怎樣的規模,讓你的BOSS們知道這款產品最終能發展成什麼樣。 當然這個很難,產品的發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光靠你一個數據分析師來預測顯然是不那麼靠譜的。
⑨ 工業設計中 衡量產品好壞的指標是什麼
工業設計中,產品設計的好壞評價是多維的,但是最終指向一點:產品的屬性
網路可以搜到產品屬性的定義及細分
產品的屬性:品牌屬性的匹配度、設計創新的角度、造型美學的角度、以人為本的角度甚至功能工程實現的角度都是考量的尺標。
產品的品牌屬性匹配度,是評價一個產品的基礎,舉個誇張的例子QQ車的設計 無論如何進化都不能匹配到BMW的品牌訴求,BENZ的車子設計特好,但是不是VOLVO的屬性,在VOLVO裡面就是失敗的。
設計創新的角度:升級換代的產品、全新的產品開發,都需要有其在上一代基礎上的優化或提升,好的產品離不開好的創新點的支撐,不然就只是外觀的更新,就從下一個角度考量。
造型美學的角度:造型是一切產品創意最終體現的載體,設計美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快速的發展,好的設計有共同的特點,現代的設計語言、完美的細節刻畫;經典的設計作品自己會說話,不需要你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他,在設計作品面前,任何語言都顯的蒼白無力。設計語言的歸納與體現同樣回歸到第一點品牌的設計屬性,產品設計的PI規劃。
以人為本的角度:好的設計應該不存在人機關系的缺陷,再者需要更直觀的體現產品的功能屬性,讓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幹嘛用的,簡單的例子就像各種各樣的汽車,一看就知道是汽車哈,
以人為本大的方面體現在以自然為本,所謂環保。
工程實現的角度:本人回答的狹義工業設計也就是產品設計,定義都很清楚,就批量生產的產品而言。。。。所以好的產品是需要滿足批量工程生產的,同時考慮工藝、成本及售後各個方面,比如在產品中加裝飾件,可能可有可無,那這就不是必須的,會增加模具成本、材料浪費、環境污染、增加成本,也就不能算好的設計。
-----------------------------------------分割線以下為引用--------------------------------------------------
Dieter Rams 是著名德國工業設計師,他總結的標准:
好的設計是革新的(Gutes Design ist innovativ.)
好的設計是實用的(Gutes Design macht ein Prokt brauchbar.)
好的設計是美觀的(Gutes Design ist ästhetisch.)
好的設計使產品易於理解(Gutes Design macht ein Prokt verständlich.)
好的設計是謹慎克制的(Gutes Design ist unaufdringlich.)
好的設計是誠實的(Gutes Design ist ehrlich.)
好的設計是經久永恆的(Gutes Design ist langlebig.)
好的設計在細枝末節處也維持一致(Gutes Design ist konsequent bis ins letzte Detail.)
好的設計是環保的(Gutes Design ist umweltfreundlich.)
好的設計是盡可能少的設計(Gutes Design ist so wenig Design wie möglich.)
以上供參考。
KOO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