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貨幣市場基金風險的指標有哪些
反映貨幣市場基金風險的指標主要有三項: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融資回購比例和浮動利率債券投資情況等。
(1)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
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是貨幣基金所持有的各項資產的剩餘期限。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越短,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越好,利率風險越低。
(2)融資回購比例
根據目前法規,除非發生巨額贖回,貨幣市場基金債券正回購的資金余額不得超過20%。
(3)浮動利率債券投資情況
浮動利率債券是指票面利率定價為某一參考基準利率加上發行人規定的利差之和的債券,目前可參考的基準利率有一年定存利率和回購利率等。貨幣市場基金可以投資剩餘期限小於397天但剩餘存續期超過397天的浮動利率債券。
㈡ 如何衡量基金的風險
以下將介紹衡量基金風險最常見的兩種工具———標准差和β系數。
標准差是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基金的每月收益波動越大,那麼它的標准差也越大。例如,基金A在過去36個月內每月的收益率都是1%,那麼其標准差為0。基金B的月收益率是不斷變化的,一個月是5%,下一個月是25%,再下一個月是-7%,那麼基金B的標准差則大於基金A的標准差。而基金C每個月都虧損1%,其標准差也同樣是為0。
實際上,標准差所量化的對象是投資組合收益的波動,而不是投資組合中的風險,因為標准差並沒有體現基金的下行風險,即虧損的可能性。正如上例,盡管基金B的標准差較大,但其風險並不一定比基金C的風險大。換而言之,標准差大的基金可能沒有下行風險,而僅僅是收益波動很大。因此,我們最好將標准差視為衡量收益波動的手段。
應當將基金的標准差與同類型基金或者業績評價基準的標准差進行比較。因為單看標准差本身的絕對數字並不能直觀地顯示其含義。例如,7%的標准差比5%高,但這個數值對於某隻基金來說,是高還是低呢?
β系數衡量基金收益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收益的總體波動性,是一個相對指標。β系數越高,意味著基金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β系數大於1,則基金的波動性大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反之亦然。
如果β系數為1,則市場上漲10%,基金上漲10%;市場下滑10%,基金相應下滑10%。如果β系數為1.1, 市場上漲10%時,基金上漲11%,;市場下滑10%時,基金下滑11%。如果β系數為0.9, 市場上漲10%時,基金上漲9%; 市場下滑10%時,基金下滑9%。
值得注意的是,β系數能否有效衡量風險,很大程度受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相關性的影響。如果將基金與一個不大相關的業績評價基準進行比較,計算出來的β系數就沒有意義。所以考察β系數時,應當同時考察另一個指標———R平方。
R平方為1,則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是完全相關的。R平方為0,意味著兩者是不相關的。R平方越低,β系數作為基金波動性指標的可靠性越低。R平方越接近1,β系數則越能體現基金的波動性。在晨星的基金評價體系中,同時列示了β系數和R平方。
用統計工具作為風險衡量指標,是一種較好的考察基金風險的的手段,但投資者應當記住,不能僅僅根據一個風險衡量指標來做決策。低的風險衡量指標並不能保證投資的百分之百安全,因為沒有任何指標能完全准確地預測基金未來的風險。
㈢ 基金的幾個風險指標從哪看啊標准差,β系數什麼的
反映投資組合市場風險的指標有基於收益率及方差的風險指標,如波動率、回撤、下行風險標准差等,也有基於投資價值對風險因子敏感程度的指標,如β系數、久期、凸性等。
β系數是評估證券或投資組合系統性風險的指標,反映的是投資對象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β系數是一個統計指標,採用回歸方法計算。
計算公式:
βp=Cov(r p,r m)/市場收益的方差
㈣ 下列指標中,() 是用於衡量投資基金風險調整的績效指標。
收益率標准差應該來說就是標准差,它是衡量基金風險的,是指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
另外有一個指標叫收益率半標准差,它也是衡量風險的,但是一字之差,這兩個指標計算方法與表達意思截然不同,收益率半標准差是指是對基金跌幅的衡量指標,表示基金月收益與市場收益相比,出現負收益時的均值。該指標越小越不好,最好值為0。
希望對你有用。
㈤ 如何衡量基金的風險
以下將介紹衡量基金風險最常見地兩種工具———標准差和β系數。
標准差是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地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地偏差幅度地大小。基金地每月收益波動越大,那麼它地標准差也越大。例如,基金A在過去36個月內每月地收益率都是1%,那麼其標准差為0。基金B地月收益率是不斷變化地,一個月是5%,下一個月是25%,再下一個月是-7%,那麼基金B地標准差則大於基金A地標准差。而基金C每個月都虧損1%,其標准差也同樣是為0。
實際上,標准差所量化地對象是投資組合收益地波動,而不是投資組合中地風險,因為標准差並沒有體現基金地下行風險,即虧損地可能性。正如上例,盡管基金B地標准差較大,但其風險並不一定比基金C地風險大。換而言之,標准差大地基金可能沒有下行風險,而僅僅是收益波動很大。因此,我們最好將標准差視為衡量收益波動地手段。
應當將基金地標准差與同類型基金或者業績評價基準地標准差進行比較。因為單看標准差本身地絕對數字並不能直觀地顯示其含義。例如,7%地標准差比5%高,但這個數值對於某隻基金來說,是高還是低呢?
β系數衡量基金收益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收益地總體波動性,是一個相對指標。β系數越高,意味著基金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地波動性越大。β系數大於1,則基金地波動性大於業績評價基準地波動性。反之亦然。
如果β系數為1,則市場上漲10%,基金上漲10%;市場下滑10%,基金相應下滑10%。如果β系數為1.1, 市場上漲10%時,基金上漲11%,;市場下滑10%時,基金下滑11%。如果β系數為0.9, 市場上漲10%時,基金上漲9%; 市場下滑10%時,基金下滑9%。
值得注意地是,β系數能否有效衡量風險,很大程度受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相關性地影響。如果將基金與一個不大相關地業績評價基準進行比較,計算出來地β系數就沒有意義。所以考察β系數時,應當同時考察另一個指標———R平方。
R平方為1,則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是完全相關地。R平方為0,意味著兩者是不相關地。R平方越低,β系數作為基金波動性指標地可靠性越低。R平方越接近1,β系數則越能體現基金地波動性。在晨星地基金評價體系中,同時列示了β系數和R平方。
用統計工具作為風險衡量指標,是一種較好地考察基金風險地地手段,但投資者應當記住,不能僅僅根據一個風險衡量指標來做決策。低地風險衡量指標並不能保證投資地百分之百安全,因為沒有任何指標能完全准確地預測基金未來地風險。(晨星資訊(深圳)有限公司基金研究中心
㈥ 常見的基金風險量化指標有哪些
常見的基金風險量化指標主要包括:收益率標准差、貝塔系數、最大回撤、夏普比率和跟蹤誤差等。
㈦ 衡量風險的常用指標是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如何衡量基金的風險? [ 標簽:基金 風險,衡量,基金 ] 如何衡量基金的風險? ╮L'Alizée 回答:9 人氣:9 解決時間:2009-08-31 09:30 首先應該清楚基金的分類。基金分為股票型、配置型、債券型、貨幣型、保本型五類。 (還有成長型、價值型、指數型、混合型、保本型等)保本型基金為投資者控制本金損失的風險,屬於證券投資基金中的低風險品種,其風險收益配比關系為低風險、穩定收益。 股票型基金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屬於中高風險的品種,其長期平均的預期收益和風險高於債券基金和混合基金。 貨幣型基金投資於期限短、風險底、流動性良好的短期債券、央行票據以及回購等貨幣市場工具,不投資於股票和長期和債券,屬於低風險投資品種。 配置型基金屬平衡型基金,在承擔適度風險的前提下獲取適度收益。 指數型基金由於採用完全復制的指數化投資方法,基金凈值增長率與標的指數增長率間相偏離的風險尤為突出。 債券型基金屬於證券投資基金中相對低風險的品種,其長期平均的風險和預期收益率低於股票基金和平衡型基金,高於貨幣市場基金。
㈧ 衡量基金風險的指標是什麼
夏普比率: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越高越好),夏普比率(SharpeRatio,也叫夏普指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發展出來,用來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的一個指標。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選擇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擔的風險越小越好,選擇風險水平相同的基金則收益率越高越好。該比率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份風險,可以拿到幾份報酬,該比率越高,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得到的超額回報率越高。公式: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准差嗎,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因此,夏普比率越大,說明該只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就越高,基金的績效也就越好。
㈨ 反映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有哪些
常用來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有標准差、貝塔值、持股集中度、行業投資集中度、持股數量等指標。凈值增長率波動程度越大,基金的風險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