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賣股票是看哪個分鍾的K線圖,看哪個指標
沒用的,靠經驗,不是靠指標和圖 ,看我在14:45分提示的002044
❷ 怎樣看k線炒股買入 賣出圖
炒股是沒那麼簡單的,股票的買賣點是要根據多方面去分析,這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明明白的,在沒經驗之前最好還是看下《日本蠟燭圖》學習些理論知識,再用個模擬軟體系統的去學習一下,我用的牛股寶還不錯,裡面有1百萬的模擬資金可以用來練習實盤操作,在運用技術指標分析股票時也有一定的優勢,裡面有多個技術指標,每項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在什麼樣的形態下表示什麼意思,該如何去操作,學習起來事半功倍,你可以去試試。
❸ 請問看K線圖上面的指標來買賣股票有沒有意義.可不可行
您好!有意義!有關K線的內容比較多,如果是初學者應該先弄清以下基本概念。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開盤價低於收盤價稱為陽線,反之叫陰線。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實體以上細線叫上影線,實體以下細線叫下影線。K線可以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體中還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不同的含義。 一、 K線基本含義 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起原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的米市交易,經過200多年的演進,形成了現在具有完整形式和分析理論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 二、 K線基本型態應用 從每日的K線圖的形態上,我們可以作出以下大致的判斷: 1. 大陽線,表示強烈漲勢。2. 大陰線,表示大跌。3. 多空交戰,先跌後漲,多頭勢強。4. 多空交戰,空頭略占優勢,但跌後獲得支撐,後市可能反彈。5. 多空交戰,多頭略勝一籌,但漲後遭遇壓力,後市可能下跌。6. 多空交戰,先漲後跌,空頭勢強。7. 後轉信號。如在大漲後出現,後市可能下跌;如在大跌後出現,則後市可能反彈。8. 反轉試探,如在大跌後出現,行情可能反彈;如在大漲後出現,則應保持冷靜,密切注意後市之變化。9. 表示多頭稍占上風,但欲振乏力,後市可能下跌。10. 先上漲後下跌,空頭略占上風。11. 俗稱大十字,表示多空激烈交戰,勢均力敵,後市往往有所變化。12. 小十字,表示狹幅盤整。 應該注意的是,單個K線的意義並不大,而應該與前些日子的K線作比較才具有意義。 綜合K線型態,其代表的多空力量有大小之差別;以十字線為均衡點,十代表多方力量最強(空方力量最弱),一代表空方力量之最強(多方力量最弱)。 三、 K線中長期基本型態及運用 上面介紹過K線單日的股價強弱變化,那麼,對於中長期的股價變化,如何利用K線再加以判斷呢?首先,先介紹幾種K線連接起來後所形成的基本型態。 (一) 頭肩型 K線在經過一段時日聚集後,在某一價位區域內,會出現三個頂點或底點,但其中第二個頂點或底點較其他兩個頂點或底點更高或更低的現象。如圖10-3是一頂二肩的頭肩頂;或圖10-4,是一底二肩的頭肩底型。然而,有時也可能出現三個以上的頂點或底點;若出現一個或二個頭部(或底部),兩個左肩與右肩,稱為復合型肩型(或復合型頭肩底)。 (二) 雙重頂 雙重頂是當某一種股票急速漲升至某一價位時,由於短線獲利回吐的賣壓出現,成交量擴大,股價自峰頂滑落,然後成交量隨股價的下跌而逐漸萎縮,股價止跌回升後又開始往上盤升,漲升至與前一峰頂附近價位時,成交量再增加,但卻比前一峰頂所創造出的成交量少,上檔賣壓再現,股價再度下跌,且跌破頸線,形成一直往下走的弱勢。頸線即是在雙峰間的低點劃一平行線,由於雙重頂完成後突破頸線,從圖形上可看出,非常類似英文字母「M」,故雙重頂又可稱「M」頭。 (三) 雙重底 即為雙重頂的反轉型態,形成「W」型;也就是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出現反彈,但是買方力量仍未能集中,股價再度回軟,然後跌勢趨於緩和,在跌至前次低價附近獲得支撐,買方力量此時增強,股價開始呈現轉強走勢。 應該注意的是,雙重頂(或雙重底)出現時,不一定都會呈現反轉走勢,有時依然會呈現整理型態。雙重頂或雙重底完成後,突破頸線幅度超過該股市價3%以上時,才能算是有效突破,否則,仍有可能是盤旋整理甚至反轉走勢。
❹ 誰給我解釋一下股票K線圖裡面的各種指標分別是什麼意思
MACD,DMI,DMA,ETPMA,TRIX是趨向指標。BRAR,CR,VR是能量指標。OBV,ASI,EMV,WVAD是量價指標。RSI,W%是強弱指標。SAR是制損指標。KDJ,CCI,ROC是超買賣指標。BOLL,MIKE是壓力支撐指標
❺ 買賣股票看什麼指標5分鍾,15分60分鍾K線代表什麼意思
許多投資者看圖分析股票時通常只使用日、周、月K線,而對於5分鍾、15分鍾、30分鍾、60分鍾的分時K線圖則使用較少。我們認為熟練掌握分時K線圖,對投資者進行個股分析同樣有幫助。 一、分時K線圖的參數設定 四個分時K線的均線系統一般自動設定為:5M、10M、20M、30M等。但這種設定使得K線走勢較亂,不能幫助我們發現個股在調整當中的一些特有現象和規律。如果我們對均線參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再次觀察盤面時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其設定大致為: 5分鍾:24M、48M、110M、230M。 15分鍾:16M、48M、80M、200M。 30分鍾:48M、80M、160M。 60分鍾:5M、30M、60M、90M。 上述參數設定是根據交易時間來推算出來的。比如5分鍾圖的24M,表示兩個小時成交均線;15分鍾圖的16M表示4個小時成交均線;60分鍾圖的90M相當於22天的成交均線。 二、分時K線的作用 分時K線其作用大致有兩點,第一它是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個股走勢的手段,是日K線分析的補充。 比如用60分鍾圖看齊魯石化 (600002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自2003年9月19日上漲以來它基本上是沿著5M線運行,出現調整時在60M線附近結束。而在30分鍾圖中,該股的調整先破24M線後,在80M線與160M線之間結束調整。日線雖然顯示該股每次調整大致在20日均線附近結束,但在30分鍾、60分鍾圖中可以看的更加細微,對於我們選擇介入時機非常有幫助。 第二是幫助我們准確判斷買、賣點的重要依據。 如果K線遠離各分時圖中的均線系統,預示將會有調整。如浙江廣廈 (600052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2003年12月12日上午10時30分、中紡投資 (600061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在2003年12月12日10時30分鍾、沱牌曲酒 (600702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2004年2月12日10時的成交量都超過前一天成交的總量。因此如遇到上述情況投資者就可以考慮適當減倉,而不是看到放量去跟進。 三、使用時應注意的地方 第一,上述均線指標參數只是參考,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的經驗進行相應的調整。 第二,准確把握成交量變化是用好分時K線的關鍵。比如,成交集中在什麼時間(放量),放量以後的走勢是否開始逐漸下行並跌破各均線系統。如果某個股在開盤後一小時出現放量,但縮量時股價並沒有逐漸下行,就應該注意該股有可能完成部分換手,有繼續上行的可能。 第三投資者自己要結合日K線反復觀察積累經驗。 http://bbs.chaogu.com/viewthread.php?tid=35453&highlight=%B7%D6%CA%B1K%CF%DF%CD%BC
❻ 如何看K線圖掌握股票的買賣點
一、選股條件
1、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換手率相對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歡買當天的換手率有15%-20%以上的股票。這也關繫到你在獲利後是否可以順利出局?相對於資金量比較大的人來說。
2、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3、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4、大盤環境,一般選股都要顧及大盤對個股的影響,一旦大盤進入熊形態或者出現短線的調整信號,都不建議操作,特別是殺跌的時候,因為此時市場都是不理性的,此時我們容易一買就跌。
❼ 如何學會看K線圖,預估買賣點
一. k線圖
什麼是K線?K線又稱「陰陽張」,「蠟燭線」,它起源於日本。一條K線記錄的是某股票一天的價格變動情況,打開任意行情軟體,我們看到的紅錄方框線的圖形就是「K」線圖
一根K線由三部分組成「實體、上影線、下影線,形成了K線了,一根K線包含了四個信息:開盤價,收盤價,全天最高價,全天最低價。根據這4個主要信息,我們可以自己畫出來,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是「實體」,「實體」與全天最高價之間是「細線」(上影線),「實體」與全天最低價之間也是「細線」(下影線)。
二. 買賣點
當天賣高價主要看威廉指標。當白線、黃線、紅線的最高點為0了,然後再看分時圖,5分鍾鈍化、15分鍾鈍化、30分鍾鈍化、60分鍾更鈍化,此時若想賣股票很可能賣到當天最高價。
當RSI在進入70以上高值區後,出現短時微幅下跌,然後繼續上漲創新高,之後再微幅下跌,隨後再次創出新的高值(最高點可達90以上)。如此反復數次,股價也在不斷創新高。表面看,股價一路飆升,其實此時正在蘊藏著一種相當大的危險,後面極可能出現大跌行情。
不管大盤在低位高位,個股只要出現一式見分曉(當日MACD紅柱比前日縮短時,K線及成交量基本收陰且KDJ分時圖在相對高位)圖形時,就應該拋出1/2或1/3或清倉,這就是最佳賣點。
三陰不吃一陽」就要買股票;相反,「三陽不吃一陰」,要堅決賣出
布林線口變化判斷漲跌(指標設置:20日布林線)當一波行情結束後,開口後的布林線會逐步收口。而收口處,則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變盤處。一旦收口時K線先去碰下軌,後市上漲的概率大;而一旦K線先去碰收口處的上軌,後市最多漲兩周後大跌也就即將來臨了
用小時圖的KDJ和MACD捕捉買點:
(1)KDJ指標在低位出現兩次金叉,個股將出現短線買入機會。此時日線應為多頭排列,金叉時D值在50以下,且兩次金叉相隔時間較近,
(2)MACD指標出現兩次金叉,也是個短線買點。金叉最好發生在0軸附近,且兩次金叉相隔時間較近,
(3)KDJ指標和MACD出現共振,同時出現金叉,也是一個較好的買點。
一招定乾坤法:
(1)上圖為K線圖形(以5日、10日、30日三條平均線為准),5日線向上交叉10日線,有30日均線支撐最好,升幅更高。
(2)中圖為成交量的圖形(以5日平均量線、10日平均量線為准),5日均量線向上交叉10日均量線時。
(3)下圖為MACD圖形(參數以12、26、9為准),當DIF向上交叉於MACD,第一根紅色柱狀線出現在0軸線上時。
(4)也可把錢龍圖調至KDJ圖形(參數以9、9、9為准),K線、D線、J線出現三線金叉時。
在天量那天(或那周、那月)K線的收盤價和最高價處畫兩根平行線,若後市在這根線下運行,決不要輕舉妄動。因為天量的風險極大,一定要等股指和股價有效突破該線數日或數周,經盤整在回調到該線時方可果斷介入。
黃金買點。個股從中期最低點以連綿陽線不間斷地上漲,當累積漲幅達到30%以上見頂之後,回落到第一波的0.382、0.5、0.618黃金分割位,是短線的絕佳進貨點
經過連續的下跌或回調,當反彈或反轉的第一根陽線就是漲停板或是9%以上的大陽線時,後市往往還會有10%以上的上漲空間,第一根陽線附近是短線的絕佳進倉點
個股在均線的反壓下快速下跌,隨著下跌接近最低點,出現拉升,越跌越放大的成交量伴隨著跌幅越來越小的陰線出現了一根縮量陽線,蓋過了最後一根同時也是成交量最大的陰線實體時,縮量陽線的最高點附近是短線的絕佳進倉點。
個股從連續回調後的階段性低點掉頭回升,如果回升的第一根陽線的實體蓋過了回調的最後一根陰線的實體,且成交量比最後一根陰線超過一倍左右,這種成交量稱為反轉量,這根陽線為扭轉乾坤的反轉陽線,這根反轉陽線收盤價附近是短線的絕佳進倉點
❽ 怎麼樣才能將我這個趨勢買賣指標公式放在通達信軟體的主圖里,並且要同時顯示K線圖,趨勢買賣(通達信)源碼
在公式編輯器裡面的「畫線方法」選項,將「副圖」改成「主圖疊加」就可以了。
❾ 股票K線圖,下面指標的那些字母是什麼意思啊
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KDJ——投資心理線,一般是用於股票分析的統計體系,根據統計學的原理,通過一個特定的周期(常為9日、9周等)內出現過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未成熟隨機值RSV,然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值、D值與J值,並繪成曲線圖來研判股票走勢。
RSI——相對強弱指標,是根據一定時期內上漲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製作出的一種技術曲線。能夠反映出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的景氣程度。
BOLL——布林通道,是根據統計學中的標准差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非常簡單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BOLL指標又叫布林線指標,是研判市場運動趨勢的一種中長期技術分析工具。一般而言,市場的運動總是圍繞某一價值中樞(如均線、成本線等)在一定的范圍內變動,布林線指標指標正是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引進了「價格通道」的概念,其認為市場價格通道的寬窄隨著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而且價格通道又具有變異性,它會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自動調整。
W&R——威廉指標,計算公式是:n日WMS=(Hn-Ct)/(Hn-Ln)×100。Ct為當天的收盤價;Hn和Ln是最近n日內(包括當天)出現的最高價和最低價。WMS指標表示的涵義是當天的收盤價在過去的一段日子的全部價格範圍內所處的相對位置。如果WMS的值比較大,則當天的價格處在相對較低的位置,要注意反彈;如果WMS的值比較小,則當天的價格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要注意回落;WMS取值居中,在50左右,則價格上下的可能性都有。
DMI——趨向指標,是通過分析股票價格在漲跌過程中買賣雙方力量均衡點的變化情況,即多空雙方的力量的變化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而發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環過程,從而提供對趨勢判斷依據的一種技術指標。
BIAS——乖離率,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當股價偏離市場平均成本太大時,都有一個回歸的過程,即所謂的「物極必反」。
ASI——振動升降指標,ASI指標以開盤、最高、最低、收盤價與前一交易日的各種價格相比較作為計算因子,研判市場的方向性。
VR——成交量變異率,主要的作用在於以成交量的角度測量股價的熱度,不同於AR、BR、CR的價格角度
ARBR——人氣意願指標,其英文縮寫亦可表示為BRAR。由人氣指標(AR)和意願指標(BR)兩個指標構成。
DPO——區間震盪線,是由惠特曼·巴塞特(Walt Bressert)提出的。是一個排除價格趨勢的震盪指標。它試圖通過扣除前期移動平均價來消除長期趨勢對價格波動的干擾,從而便於發現價格短期的波動和超買超賣水平。
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長線操作時採用本指標的訊號,可以過濾掉一些短期波動的干擾,避免交易次數過於頻繁,造成部分無利潤的買賣,及手續費的損失。本指標是一項超長周期的指標,長時間按照本指標訊號交易,獲利百分比大於損失百分比,利潤相當可觀。
DMA——
平行線差指標,是目前股市分析技術指標中的一種中短期指標,常用於大盤指數和個股的研判。
BBI——多空指數,是通過將幾條不同天數移動平均線用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出的一條移動平均線的綜合指標,BBI指標本身就是針對普通移動平均線MA指標的一種改進,
MTM——動量指標,其英文全稱是「Momentum Index」,是一種專門研究股價波動的中短期技術分析工具。
OBV——能量潮,是將成交量數量化,製成趨勢線,配合股價趨勢線,從價格的變動及成交量的增減關系,推測市場氣氛。其主要理論基礎是市場價格的變化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股價的波動與成交量的擴大或萎縮有密切的關連。通常股價上升所需的成交量總是較大;下跌時,則成交量可能放大,也可能較小。價格升降而成交量不相應升降,則市場價格的變動難以為繼。
SAR——拋物線指標,也稱為停損點轉向指標,這種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原理頗為相似,屬於價格與時間並重的分析工具。由於組成SAR的點以弧形的方式移動,故稱「拋物轉向」。
EXPMA——簡稱EMA,中文名字:指數平均數指標或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一種趨向類指標,從統計學的觀點來看,只有把移動平均線(MA)繪制在價格時間跨度的中點,才能夠正確地反映價格的運動趨勢,但這會使信號在時間上滯後,而EXPMA指標是對移動平均線的彌補,EXPMA指標由於其計算公式中著重考慮了價格當天(當期)行情的權重,因此在使用中可克服MACD其他指標信號對於價格走勢的滯後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中消除了DMA指標在某些時候對於價格走勢所產生的信號提前性,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分析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