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匯和外幣到底有什麼差別
外匯 foreign exchange (FX市場)
通常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外幣只是外國的一種貨幣,含量比外匯的范圍小。
② 外幣支付憑證的要素:
1、具有真實的債權債務基礎。
2、票面所標示的貨幣一定是可兌換貨幣。
3、是一國外匯資財,能用以償還國際債券。
③ 外匯與外幣的區別
外匯與外幣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外幣是「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
外匯指的是外幣或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
2、功能不同
外幣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外匯是指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加外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Exchange)的簡稱。
3、靜動態概論
外幣是靜態概念,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之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外匯是動態概念,這種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如:銀行存款、商業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支票、外國政府庫券及其長短期證券等。
(3)外幣支付憑證是外匯么擴展閱讀:
外匯廣義
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實際上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狹義: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④ 外幣支付憑證的要素有哪些
外匯的外幣支付憑證必須具有三個要素:
1、具有真實的債權債務基礎。
2、票面所標示的貨幣一定是可兌換貨幣。
3、是一國外匯資財,能用以償還國際債券。
⑤ 外幣現鈔是否屬於外匯為什麼
屬於廣義上的吧,也受結售匯額度限制。
⑥ 外匯就是外幣匯率嗎
兩個是不同的概念。
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等。
外幣匯率是指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的比價。比如1美元 = 6.2416人民幣 (匯率: 6.2416)
⑦ 以下哪些資產屬於外匯的范疇 A、外幣有價證券 B、外匯支付憑證 C、外國貨幣 D、外幣存款憑證
廣義上A、外幣有價證券 B、外匯支付憑證 C、外國貨幣 D、外幣存款憑證 都是;
狹義是說只是指C、外國貨幣
⑧ 外幣是外匯 外匯不是外幣 這句話對嗎 如何理解
外匯,英文名是Foreign currency,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