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做過結匯的老師們請進!關於出口收匯後,在外匯管理局進行網上申報的問題!
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主頁常用下載有使用方法,對照你相應業務作,是預收款才需要做預收款登記。
2. 出口收匯要不要在30天內到外管局去核銷
你好:不需要的,現在已經沒有核銷了,去銀行結匯後直接再網上國際外匯管理局上申報就可以,如果貨物30天內出口不用作報告,30天要外出口就要做報告新增
3. 在出口收匯核銷網上報稅系統交單後還要去外匯管理局做什麼
在電子口岸交單後還要做網上收匯核銷申報 列印出出口收匯核銷信息表後 可以到外管局送紙質單據(每個月25號前送 4個工作日取回後可辦理退稅)
需要帶的單據如下
出口收匯核銷信息表 一式兩份
核銷單 出口報關單核銷聯
操作員卡
如不是操作員本人去辦理 還有帶公司介紹信
4. 中國銀行收匯後是登陸外匯管理局申報嗎 網址是什麼
1、中國銀行的外匯買賣業務按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進行申報,國[家外匯管理局申報網與中行對結,是內網。網址:https://www..com/link?url=-&wd=&eqid=
2、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內設9個職能司和機關黨委,設置4個事業單位。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副省級城市設立36個分局(其中2個外匯管理部),在部分地(市)設立308個中心支局,在部分縣(市)設立519個支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機構與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合署辦公。
5. 通過阿里站收匯的需要外匯申報嗎
我們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跨境支付,是直接兌換成人民幣結算到公司國內賬戶的
6. 出口收匯額度在哪可查到,收到境內的匯款是否不要去外匯局
結匯必須有額度的,如果沒報關,收到預收款,要到外匯平台登記預收款,然後以預收款結匯,如果已經報關了,一般貿易下有額度,以一般貿易結匯。一般貿易,預收款的額度可以在電子口岸查到有沒有
上海顥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很高興可以幫助你
7. 您好~請問人民幣收匯如果在一個月內沒有報關是否需要在外管局作登記。如果是,請問相關文件是什麼謝謝~
我們公司在廣東,我們的操作是如果收到匯款一個月內不能報關,則需在收匯後一個月內在外匯管理局網站上做登記。
需要填寫合同號(自己編)的,和預出口日期以及預計出口金額(如果一次性發完,則是收匯的總金額,如果有分批的話則按實際情況~~)等。
預出口日期只是預計~~~到時候可以修改的~
8. 企業初次收匯付匯在外匯管理局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1、進口單位填來寫進口付匯自核銷單;
2、進口付匯備案表(如需);
3、進口合同、發票;
4、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貨到付款方式)。在辦理異地開證或付匯時,進口單位應事前持備案表到付匯地外匯局辦理確認手續。
付匯地外匯局確認無誤並加蓋「進口核銷監管業務章」後,進口單位方可持經確認的備案表及上述單據到外匯指定銀行開證或付匯。被外匯局列入「由外匯局審核真實性的進口單位名單」的進口單位,不予辦理異地付匯備案。
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9. 在銀行結匯之後,怎麼在外匯管理局應用平台申報
銀行結匯後是不需要在外匯管理局應用平台做申報的。
外匯管理應用平台有兩個系統。一是國際收支網上申報系統(企業版)。企業需要在收到外匯後5天內進入系統在線申報國際收支平衡,才能進行結匯。
另一個系統是貿易收支核查系統(企業版)。本系統用於進口驗證。企業收到報關單後,在本系統中進行網上核查。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應用平台是國際收支間接申報系統,統計所有涉外收支信息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則是統計對外貿易中發生的貿易信貸業務,即預收貨款、預付貨款、延期收款、延期付款。
(9)收匯後是不是要上報外匯局擴展閱讀:
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
明晰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
強化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要求銀行加強合規性管理,認真落實展業原則,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按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報告大額及可疑交易。
對於存在誤導個人購付匯、真實性審核不嚴、協助個人違規購付匯、未按規定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等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處理。
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注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