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美離岸金融外匯機構

中美離岸金融外匯機構

發布時間:2021-06-22 00:24:18

㈠ 什麼是離岸金融結算

所謂離岸金融結算,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系,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貿易結算。

所謂離岸金融中心,是指主要為非本地居民提供境外貨幣借貸或投資、貿易結算、外匯黃金買賣、保險服務及證券交易等金融業務和服務的一種國際金融中心。

一般有三種模式:內外分離型、內外混合型、避稅港型。在國際上,目前已形成了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如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西薩摩亞、安圭拉群島等等)。

(1)中美離岸金融外匯機構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是廣泛的,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首先,國際金融市場能在國際范圍內把大量閑散資金聚集起來,滿足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同時通過金融市場的職能作用,把「死錢」變為「活錢」,由此推動了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

其次,正如歐洲貨幣市場促進了當時的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的復興,亞洲美元市場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建設也起了積極的作用。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資金也都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集的。

貨幣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又為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資金儲存與借貸、資本的頻繁調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跨國公司經營資本的循環與周轉,由此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巨大發展。

2、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

國際金融市場是世界各國資金的集散中心。各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國際性的蓄水池,獲取發展經濟所需的資金。可以說,某些國家或地區就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錢付利息的代價來推動經濟發展的。

3、調節各國的國際收支

國際金融市場的產生與發展,為國際收支逆差國提供了一條調節國際收支的渠道,即逆差國可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舉債或籌資,從而更能靈活地規劃經濟發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緩和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

㈡ 離岸金融中心到底有多黑

在香蕉文件之後,50家最大的美國企業將會受到極大關注。這份報告進一步闡述了全球稅收系統中「大規模系統性濫用」。科技巨頭例如世界第二大公司蘋果,以三家離岸子公司持有的大概1810億美元,在樂施會這份排行榜中登頂。這些炎黃財經中就報道過。

沒繳的稅收都去哪兒了?

樂施會把排行前50的美國公司在2008年和2014年擁有的1.4萬億美元的離岸資金和繳納的1萬億美元稅收進行比較。指出在同一時間,這些公司也在享有總共112億美元的聯邦貸款、緊急財政援助和貸款擔保。整體來看,避稅天堂使得美國企業可以降低他們的有效稅率,獲得40億美元的收入。樂施會認為,這幫助了企業花費更多的金錢在組建「政治游說的軍隊「,以尋求更多的國家支持,透過貸款、緊急財政援助和擔保的形式,而實際上這些都有賴於納稅人的資助。

在2008年到2014年間,排行前50的美國企業在游說美國政府上花費了26億美元。「在政治游說上花上1美元,這50家公司就能一起得到130美元的稅額優惠和4000美元以上的聯邦貸款、緊急財政原著和擔保。」樂施會在報告中這樣寫道。

Robbie Silverman(樂施會的高級稅收稅務顧問)說:「就算這樣,我們還是發現了全球稅收系統存在巨大的系統性濫用的證據。」「我們不能讓這個情況持續下去,富人和權貴沒有繳納他們應該繳納的稅收,卻讓我們剩下的人來買單。」

「全球政府現在必須攜手結束避稅天堂的時代。」樂施會估計美國企業的避稅行為每年消耗了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大概1110億美元,但是也同時加劇了全球貧富分化,從最貧窮的國家中抽走了大概1000億美元。

香蕉文件之外:離岸金融中心到底有多黑

百慕大一景 來源:衛報

「聯邦政府允許的這種企業逃稅行為,導致了危險的不平等現象,正在損害我們的社會結構和延緩經濟發展」,樂施會的報告這樣寫道。樂施會也單獨列出了英國海外領土(例如百慕大)成為了受到美國企業歡迎的尋求通過「利潤轉換」來減稅的地區。2012年,據報道,美國企業在百慕大擁有800億美元資產,多於他們在日本、中國、德國和法國,這僅次於美國的全球最大經濟體所獲得的利潤總和。

樂施會呼籲美國政府通過Stop Tax Heaven Abuse Act(取締避稅天堂法案),包括要求這些公司報告他們在每個國家繳納的稅收,這一為很多非政府組織和慈善團體推薦的做法,能夠防止企業人為地將其在那些最貧困的國家的收入轉移。

扯下離岸金融中心的遮羞布

作為關注全球貧困問題的國際組織,樂施會一直花費很大力氣來監督離岸金融中心這一現象。離岸金融中心為什麼會成為樂施會和眾多非營利組織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離岸金融中心始終刺痛著全球貧富差距加劇的神經。對此,破土就離岸金融中心這一現象專門采訪了盧麒元老師。希望能夠對這一現象有更深入的認識。

香蕉文件之外:離岸金融中心到底有多黑

Offshore Tax Evasion, The Biggest Scam in Human History(離岸逃稅,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盧麒元強調,理解離岸金融中心應該從了解離岸公司和離岸賬戶所產生的歷史背景開始。

首先,這是一種殖民地現象。當年法英帝國建立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的時候,涉及到在海外殖民地的投資活動。在海外殖民地的投資活動,其實投資者並不希望被投資方太多地了解投資者的背景以及資金的移動,所以他們創立了若乾的離岸公司的注冊地以及開立了這種離岸賬戶,然後利用這種離岸公司和離岸賬戶對殖民地進行投資。後來這種方式也被所在國或者所在殖民地的買辦和當地的商人所採納。因為很多買辦或者當地的商人也不希望他們的公司和他們的賬戶被過多地了解,希望有一定的隱秘程度。由英國人開始,後來很多歐洲列強以及美國都大量使用這種方式。

離岸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徵包括:1.可以高度保密;2.可以逃稅;3.可以逃脫所在地的外匯管制。因此,離岸金融中心實際上是一種殖民地現象。不是一種金融創新或者公司治理的好的設計和制度安排。因為時間跨度很大,在長達200年的歷史過程中,它慢慢變得完善,成為一種高度的穩定的體系。主要是離岸公司,類似開曼群島。其離岸公司的數量非常驚人,有四萬多家公司在那裡注冊,涉及到的資金大概得有2.5萬億美元。幾乎所有的大銀行都是在那個地方開立分行,保險公司、信託都會進入到這個地方,所以已經形成一種離岸中心的狀態,到今天變成一種比較麻煩、很難治理但同時又影響經濟走向的重要、神奇而怪異的制度設計。這是一個殖民地現象,不是所謂現代金融制度創新。

㈢ 何為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中心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系,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的離岸金融市場集中的地區。

例如,一家信託投資公司將總部設在巴哈馬群島,其業務活動卻是從歐洲居民或其它非美國居民那裡吸收美元資金,再將這些資金投放於歐洲居民或非美國居民中,該公司從事的就是離岸金融活動。巴哈馬群島就是離岸金融中心。

從嚴格意義上講,離岸金融也就是不受當局國內銀行法管制的資金融通,無論這些活動發生在境內還是在境外。如美國的國際銀行業設施(IBF)和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業務活動等,均屬離岸金融。

離岸銀行又稱離岸單位,是設在離岸金融中心的銀行或其它金融組織。其業務只限於與其它境外銀行單位或外國機構往來,而不允許在國內市場經營業務。

離岸金融市場又稱境外金融市場。採取與國內金融市場隔離的形態,使非居民在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方面不受所在國稅收和外匯管制及國內金融法規影響,可進行自由交易的市場。

離岸金融業務的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一些跨國銀行為避免國內對銀行發展和資金融通的限制,開始在特定的國際金融中心經營所在國貨幣以外其它貨幣的存放款業務。70年代,以美元計價的離岸存款急劇增長。到80年代,隨著國際銀行業設施和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離岸金融業務將所在國貨幣也包括進來。區別在於這種貨幣存放僅限於非居民。

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離岸銀行不必持有準備金,其經營成本低於國內銀行;離岸銀行不受利率上限的約束,即它們對存款戶支付的利率可高於銀行對國內存款戶支付的利率,而且可以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離岸金融享受稅收上的優待。

離岸金融中心70年代以來獲得迅猛發展,從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盧森堡等歐洲地區擴展到新加坡、巴拿馬、巴哈馬、拿騷等地。80年代以來,又在紐約、東京等地出現新的離岸金融中心,到90年代,離岸金融中心已遍布世界各地。

種類 按性質劃分,離岸金融中心大致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 屬於「自然形成」的市場。倫敦離岸市場始於50年代末,它既經營銀行業務,也經營證券業務。非居民除獲准自由經營各項外匯、金融業務外,其吸收的存款也不需繳納法定準備金。過去,這類市場業務因受外匯管制等限制,而與國內業務截然分開,但自從1979年10月外匯管製取消後,對外匯金融業務的管理與國內金融業務同等對待,「離岸」本身的含義便發生了變異,倫敦離岸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自從1972年廢除外匯管制後,也逐漸演變成亞太地區一個主要的倫敦型離岸市場。

紐約型 最大特點在於「人為創設」和「內外分離」,而且沒有證券買賣。1981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同意設立國際銀行業設施(又稱國際銀行便利)之後,紐約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它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非居民。籌資只能吸收外國居民、外國銀行和公司的存款,但開辦國際銀行業設施的不限於外國銀行,任何美國的存款機構、「愛治法」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請開辦。存款不受美國國內銀行法規關於准備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貸款必須在美國境外使用。該「設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任何一種貨幣計價。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通貨,而該離岸市場主要交易貨幣也是歐洲美元,所以紐約離岸市場以本國貨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1986年開放的東京離岸市場也屬這一類型。

巴哈馬型 只有記帳而沒有實質性業務的離岸金融中心,又稱「逃稅型」離岸市場,這類市場實際上是「逃稅港」。由於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開展金融業務可以逃避銀行利潤稅及營業稅等,同時在這些地方開辦分行的成本與費用也遠較倫敦低,所以離岸金融市場紛紛在這些地方開辟。拿騷、開曼群島和巴林等地皆屬此類。

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和離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擴張,促進了國際性銀行的發展和國際信貸、國際融資的增長,但由於離岸存款不受各國國內法規的各種限制,它對存款所在國的貨幣供應量、銀行管制與貨幣政策的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㈣ 離岸金融市場的簡介

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是指非本地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某種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從事該種貨幣交易的市場,也有人將它稱為歐洲貨幣市場。
之所以稱為歐洲貨幣市場,是因為它是由歐洲美元市場發展而來的。所謂的歐洲美元市場,是指在美國境外(最初在歐洲)的銀行吸存和貸放美元資金的業務,實際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進行境外貨幣的借貸業務,其次是發行各種以境外貨幣表示的債券,再次是各種境外貨幣之間的兌換。
離岸金融市場,即外匯市場。它的起源可以 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時期。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凍結了中國在美國的資產,於是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將自己所持有的美國存款,轉存到美國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在英國倫敦,這些美元存款為商業開展美元存貸業務提供了條件。各國政府對資本流動的限制也是促使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
離岸金融市場基本不受所在國的金融監管機構的管制,並可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待遇,資金出入境自由。離岸金融市場是一種無形市場,從廣義來看,它只存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並不存在於某個固定的交易場所,由所在地的金融機構與金融資產的國際性交易而形成。

㈤ 請問什麼是離岸金融市場

離岸金融市場是金融衍生市場的一種。離岸金融市場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稱「境外金融中心」,是非居民間從事國際性金融業務的市場。離岸市場以非居民為交易對象,資金必須來源於銀行所在國的非居民和其他國際來源的外幣資金。離岸金融市場是一種無形市場,從廣義看,它只存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而不存在於某一固定的交易場所,它是通過所在地各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業務交往而存在。近20年來,紐約、倫敦、盧森堡、瑞士、列支敦斯登、摩洛哥、奎因西島、新加坡、香港、東京、菲律賓、百慕大、巴哈馬、巴林、巴拿馬、開曼群島等相繼成為著名離岸金融市場。

更詳盡的資料:http://www.gmw.cn/01gmrb/1999-06/07/GB/18080^GM6-0703.htm
http://www.tztvu.e.cn/kfjy/bak2001x/zkjy/jl/xxk/gjjl/ltfx/p1.htm

㈥ 離岸金融業務的外匯監測

由於離岸業務可能會給國內經濟金融帶來較大的風險,獲准開辦的離岸金融業務僅限於銀行業務且採取了嚴格分離型的發展模式。從對離岸金融業務的外匯監測及管理角度來論證上海發展有限滲透型的離岸金融業務是可行的,關鍵是要有完善的統計監測網路以及對有限滲透的有效監管。
上海發展有限滲透型離岸金融業務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方面上海發展嚴格分離型離岸金融業務競爭優勢並不明顯。我國周邊地區聚集了眾多的離岸金融中心,比較成熟的就有香港、東京、新加坡三個。這些市場在金融機構數量、政策環境、服務水平等各方面都較上海有明顯優勢,對境外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在這種背景下,上海試行嚴格分離型離岸金融業務的成效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上海市已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部分公司地區總部、財務中心也設在上海。在日常經營中,這些跨國公司產生了對離岸金融服務的強烈需求。我國對外匯資金劃往境外還有較為嚴格的限制,跨國公司內部化的采購、生產和銷售方式與我國現行外匯管理模式產生了沖突,一些合理的資金匯出要求由於當前外匯管理對交易真實性的審核標准與跨國公司的實際經濟活動之間存在難於調和的矛盾而難以實現,他們只能藉助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實現其資金結算及調度管理功能,如果允許跨國公司在上海開立離岸賬戶,把它們的一些資金轉移到離岸市場,能夠迅速擴大上海市離岸市場規模,有利於發揮資金的集聚效應。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離岸金融業務規范發展的前提下,發展有限滲透型的離岸金融業務具有現實可行性和必要性。關鍵是監管部門能否對這種類型的離岸金融業務實行有效且到位不越位的監管。 滲透型離岸金融業務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層面:
一是國家層面。即對離岸金融市場所在東道國的風險。這種風險是多方面的:(1)外匯資金運動中的風險。滲透性離岸金融管理的失控將會對國家經濟金融帶來相當的風險。(2)金融體系擴張經營的風險。銀行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會享受免繳存款准備金以及不受流動性要求限制等待遇,因此經營離岸金融業務的主體在受到外在約束減少的情況下,如再缺乏審慎經營意識的內在控制,則極易造成經營主體的自身風險,從而波及該主體母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
二是微觀層面。即對經營主體的風險。離岸金融業務對其經營主體—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由於金融機構經營規模過度擴張風險外,還需面臨比在岸業務更大的經營性風險,如離岸客戶的信用風險(離岸客戶大多為遠距離客戶,進行有效信譽評估和管理的難度較大,可控性較低)等。
我們認為無論是國家宏觀層面還是主體微觀層面,只要監管的切入點把准,其風險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關鍵是滲透的通道設計以及監管的有效執行。把滲透途徑歸納為賬戶滲透和產品滲透兩方面。賬戶滲透是指銀行自身賬戶資金的滲透以及開立在銀行的客戶賬戶之間的資金滲透。產品滲透是指藉助金融產品進行的滲透。另外,金融機構本身作為經營主體也可能會發生各種滲透,如經營離岸業務的金融機構有內部在岸頭寸和離岸頭寸之間的相互彌補會導致資金在離岸與在岸間的滲透。
由於經濟金融活動的多樣性以及金融在監管與創新矛盾運動中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上述滲透經常是立體多維發生的,但滲透的最終結果應該是導致資金上的滲透。所以我們認為滲透通道的設計與管理層最終的監管切入點是對離岸金融業務外匯監測與管理。 對離岸金融業務的外匯監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離岸金融業務必須納入東道國的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其業務規模應反映在該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以及國際投資頭寸表中,否則在整個世界經濟金融的發展中將會出現非常大的遺漏。具體的監測可按以下方面進行:
一是對銀行離岸金融業務監測。這項監測應以審慎經營為目標開展。應制定統一的離岸金融業務會計標准,要求金融機構定期報送離岸業務的各項報表及臨時要求的特殊報表,使當局及時了解離岸金融業務的規模,並監督各項管理規定的執行情況。在外匯管理上則採用國際投資頭寸表要求的相關因素由銀行通過BSPL(資產負債及損益)申報。
二是對資金在離岸與在岸之間滲透的監測。這項監測可以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為前提開展。由於離岸賬戶資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在岸,對國內經濟和金融體系造成沖擊,在岸資金也有可能離岸化,因此當局應嚴密監測資金在離岸與在岸之間的流動,要求主體進行資金賬戶間流動申報,全面了解離岸資金的流向和規模。
三是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隨著離岸金融業務的發展,資金跨境流動的規模必將擴大,流動方式也會復雜化。應在現有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體系中相應增加離岸與境外之間資金流動監測內容。 對離岸與在岸有限滲透的監管
首先要對滲透進行規范,明確哪些領域可以滲透以及滲透的規模和方向,然後才能對滲透實施監管。我們設想滲透可以在以下領域發生:一是客戶層面上的滲透。離岸金融業務從定義上講是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金融業務,但我們發展離岸金融業務的目的不是為離岸而離岸,而是希望借離岸帶動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借鑒新加坡發展離岸金融業務的經驗,允許有適當的客戶滲透。基於當前上海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客觀需求——跨國公司區域總部的運作需要,我們建議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在客戶層面上有一定的滲透,即允許部分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進入離岸金融市場。這里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可以限定為經我國外經貿部門確認的具有集團內跨境管理功能的機構,與其設在我國境內的其他機構分賬核算。二是業務及資金層面上的滲透。混業經營已是當今國際金融發展的主流趨勢。離岸金融業務應允許混業經營。業務及資金層面上的滲透可以雙向進行,可允許離岸經營主體面向在岸市場發行證券募集資金,也可由在岸主體面向離岸市場發行證券募集資金;可以通過離岸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方式或在岸證券在離岸版掛牌的方式進行交易滲透(這與B股與H股交易相似)。
其次對滲透的監管。一是滲透方向和規模監管。一般情況下可允許規模內的資金雙向滲透,但當國家外匯資金出現異常流動時,可採用滲透方向控制,即允許只向內滲透或只向外滲透。滲透除了要按規范的方式進行外,還必須有一個滲透規模上的控制。總體設想的滲透規模應與我國的利用外資及對外投資規劃相符,以不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為前提開展滲透,這需要與國家的整個宏觀經濟發展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相配套制定並根據當時經濟變動趨勢動態調整。在雙向滲透的條件下,以凈流量滲透規模為監管和控制目標。二是滲透主體的監管。對居民進入離岸業務領域要有嚴格的准入條件限制。已出台的「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已明確了商業銀行開展離岸銀行業務的准入條件,還應制訂相關的其他金融機構的准入條件及管理;在企業客戶層面上,可規定經外經貿部門認可的、負責管理三個以上國家或地區的分支機構的、具有集團管理功能的機構進入離岸開展業務。

㈦ 什麼叫離岸金融市場

離岸金融市場是金融衍生市場的一種。離岸金融市場 亦稱「境外金融中心」,是非居民間從事國際性金融業務的市場。離岸市場以非居民為交易對象,資金必須來源於銀行所在國的非居民和其他國際來源的外幣資金。離岸金融市場是一種無形市場,從廣義看,它只存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而不存在於某一固定的交易場所,它是通過所在地各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業務交往而存在。近20年來,紐約、倫敦、盧森堡、瑞士、列支敦斯登、摩洛哥、奎因西島、新加坡、香港、東京、菲律賓、百慕大、巴哈馬、巴林、巴拿馬、開曼群島等相繼成為著名離岸金融市場。
融媽媽為您解答

㈧ 離岸金融業務和在岸金融業務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離岸金融業務指在本國境內發生的外國機構(個人)之間以外幣進行貿易,特指非居民間的融資活動。
在岸金融業務指居民與非居民間的金融業務。
聯系:離岸金融業務與在岸金融業務在形式上極其相似,但前者突出在短期性、靈活性和兼容性上,且具有幣種多,規模大的特點,不受當地金融當局政策、法令和外匯管制的約束。

㈨ 離岸金融中心的優點是什麼

一市場基本不受所在地政府當局的金融政策、法令的管制和外匯管制措施的約束。 其次,市場以外國人的各項業務為主體,不對本國居民開放。 第三,市場經營的是外國貨幣,不涉及本國貨幣的經營和借貸。 第四,市場具有相對獨立的利率體系,不受所在國利率水平的限制,但是離岸市場之間的同種貨幣利率存在趨同的趨勢。 第五,市場使用的貨幣種類多樣,能夠向全球提供的交易和服務種類多樣。

㈩ 簡述離岸金融中心的類型

離岸金融市場是金融衍生市場的一種。離岸金融市場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稱「境外金融中心」,是非居民間從事國際性金融業務的市場。離岸市場以非居民為交易對象,資金必須來源於銀行所在國的非居民和其他國際來源的外幣資金。離岸金融市場是一種無形市場,從廣義看,它只存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而不存在於某一固定的交易場所,它是通過所在地各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業務交往而存在。近20年來,紐約、倫敦、盧森堡、瑞士、列支敦斯登、摩洛哥、奎因西島、新加坡、香港、東京、菲律賓、百慕大、巴哈馬、巴林、巴拿馬、開曼群島等相繼成為著名離岸金融市場。
種類 按性質劃分,離岸金融中心大致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 屬於「自然形成」的市場。倫敦離岸市場始於50年代末,它既經營銀行業務,也經營證券業務。非居民除獲准自由經營各項外匯、金融業務外,其吸收的存款也不需繳納法定準備金。過去,這類市場業務因受外匯管制等限制,而與國內業務截然分開,但自從1979年10月外匯管製取消後,對外匯金融業務的管理與國內金融業務同等對待,「離岸」本身的含義便發生了變異,倫敦離岸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自從1972年廢除外匯管制後,也逐漸演變成亞太地區一個主要的倫敦型離岸市場。

紐約型 最大特點在於「人為創設」和「內外分離」,而且沒有證券買賣。1981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同意設立國際銀行業設施(又稱國際銀行便利)之後,紐約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它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非居民。籌資只能吸收外國居民、外國銀行和公司的存款,但開辦國際銀行業設施的不限於外國銀行,任何美國的存款機構、「愛治法」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請開辦。存款不受美國國內銀行法規關於准備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貸款必須在美國境外使用。該「設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任何一種貨幣計價。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通貨,而該離岸市場主要交易貨幣也是歐洲美元,所以紐約離岸市場以本國貨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1986年開放的東京離岸市場也屬這一類型。
巴哈馬型 只有記帳而沒有實質性業務的離岸金融中心,又稱「逃稅型」離岸市場,這類市場實際上是「逃稅港」。由於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開展金融業務可以逃避銀行利潤稅及營業稅等,同時在這些地方開辦分行的成本與費用也遠較倫敦低,所以離岸金融市場紛紛在這些地方開辟。拿騷、開曼群島和巴林等地皆屬此類。

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和離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擴張,促進了國際性銀行的發展和國際信貸、國際融資的增長,但由於離岸存款不受各國國內法規的各種限制,它對存款所在國的貨幣供應量、銀行管制與貨幣政策的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參考資料:摘自「靈魂鬼」回答

閱讀全文

與中美離岸金融外匯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