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90年代清理期貨市場

90年代清理期貨市場

發布時間:2021-07-15 04:48:25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⑵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做原油期貨後來怎麼關停了

327國債事件後,國家對期貨市場進行了集中清理整頓,交易所從50餘家最後縮到了3家,流動性不足或者存在市場壟斷的品種也都摘牌了。

⑶ 90年代中國清理三角債對中國企業有什麼影響

三角債」是人們對企業之間超過托收承付期或約定付款期應當付而未付的拖欠貨款的俗稱。90年代初,它突然成為中國、俄羅斯、東歐諸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障礙。在中國,「三角債」其實早在80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開始抽緊銀根後,企業賬戶上「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間,「三角債」的規模曾發展到占銀行信貸總額三分之一的地步。

「三角債」帶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由於拖欠,大多數的國營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都面臨收不到毛收入的問題,致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因缺乏資金而難以擴展生產;巨額的未清償的債務拖款使企業或不能進一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難以申請到信貸;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陷入債務死扣之中,每一個企業既不願意償債,它的債權也無法得到清償。此外,「三角債」還會造成經濟信息的混亂:由於拖欠,流動資金更顯不足,在短期信用拆借市場與投資市場上,資金價格則易受黑市操縱;由於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也面臨被拖欠的問題,其利潤也就難以實現。結果,本來比較清晰的效益好的企業與效益差的企業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就整個經濟而言,會反映成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政府通過注入資金而干預「三角債」,有時並不能使「三角債」 縮小(比如1991年的中國),而有時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如1992年6月至12月的中國經濟)。

「三角債」是指甲方是乙方的債權人,而乙方是丙方的債權人,丙方沒有還給乙方錢,乙方也就沒有錢還給甲方,一旦丙方出現財務危機,乙方和甲方也會跟著陷入財務困難,賒銷是形成三角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賒銷是指產業鏈中,上家允許將產品交給下游,下游則在限時內或變現後,再將貨款交還給上家。當下游把貨款給了上游企業時才完成銷售,但也常會出現完成不了銷售的情況,下游企業在貨物變現後仍不還給上游企業,造成上游企業的嚴重損失。由於賒銷和「三角債」的存在,環環相扣的產業鏈變成了一損俱損的債務鏈,只要一環斷裂,接下來的就是整個產業鏈的崩潰,甚至導致一國的經濟蕭條,這就是「三角債」之所以成為中國總理案頭的重中之中的原因。其實,「三角債」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國家都存在,特別是轉軌中的國家。俄羅斯的「三角債」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經濟發展。2001年過期債務已經高達35萬億盧布。

本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商品交易中的基本規則,但是,當交貨與交錢過程相對分離時,「信用」關系就出現了。信用關系是一種由買賣雙方承認並接受的特殊關系。在這種關系後面,錢與貨的到手時間與空間上有一定的距離,或者是一方交了錢,但要以後才能得到貨,或者是一方交了貨,要在以後才能得到錢。顯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與錢貨到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里有了完全不同的性質,這里有一個時間與空間分離的發展過程。當交錢一方還沒有得到貨時,他相信賣貨一方一定會遵守交貨的信用,交了錢一定會取到貨;同樣,在一方已經交貨還沒有得到錢時,交貨的一方也確信,雖然已經將貨給了買者還沒有得到錢,但受貨一方一定會守信用,將錢付出的。但在現時生活中,並非如此,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沒有錢,而無法按時支付貨幣,另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有錢,但不願意支付貨款,而挪做他用。無論怎樣「三角債」都是違背「欠債還錢」的原則的,都是欠債不還的表現。在企業投資自主權不斷擴大的今天,企業信用關系也不斷地發展起來了。但由於企業從微觀經濟效益出發,欠債有理、欠債有利,欠債能夠出效益的錯誤觀念不斷滋長,因而導致「三角債」席捲全國。

長期以來,「三角債」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企業的老闆飽受其煎熬,稱「三角債」為「毒品「,欲罷不能。「三角債」迫使他們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追債,三分之一的時間,躲避追債。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的破壞。同時「三角債」也導致了一些企業的經理人的腐敗和墮落。

消滅「三角債」的直接手段是縮小賒銷和鋪貨(產品推銷的一種形式,指將產品在短時間內鋪向市場,以求市場覆蓋率。常在新產品推廣期採用,由於新產品尚待接受市場考驗,銷售商不願意冒風險,故常採取賒銷方式)的范圍。消滅「三角債」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這一方面需要加強道德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建設。實踐證明,市場經濟中最重的東西不是硬體,即買賣場所。而是那些無形的東西、那些軟體,即交易規則、契約和信用原則。它們才是市場經濟的真正價值所在,是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的關鍵。

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正面臨外需下降、內需疲軟、通脹形勢嚴峻、企業利潤壓縮等多重壓力,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在多重壓力的背景下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其中,上世紀90年代初曾嚴重困擾中國企業的三角債問題卷土重來,在部分行業和中小企業形成了新「三角債」問題,並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上世紀90年代的三角債主要以國有大企業之間的政策性拖欠為主,而目前的新「三角債」則以經營性拖欠為主,各種類型的企業均有涉及,且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受三角債影響更為嚴重,並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企業盈利下降、虧損嚴重、虧損金額不斷增加,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呈不斷上升趨勢,資金回籠難度越來越大,資金回籠周期不斷延長,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拖欠現象較為普遍等。根據Wind的數據,2008年至今我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出現持續性地大幅增長,從2008年年初的1.28萬億增加到2012年7月的7.83萬億,增長幅度達512%。2012年7月全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達32.80天,比上年同期的28.86天增加3.94天,同比增幅達10.2%。

此外,新「三角債」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途徑與程度與上世紀90年代的老「三角債」不同。當時,銀行在金融體系中作為重要的中介機構,承擔了大量三角債償付人的職責,因此「老三角債」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銀行系統內部。而近幾年伴隨著「金融脫媒」的不斷發展,直接融資比重大幅提高,新「三角債」也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新「三角債」導致部分行業信用風險有所增加。鋼鐵、機械、煤炭、電力等行業由於受到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投資虧損等因素的影響,生產經營風險不斷增加,容易產生經營性的新「三角債」。例如,鋼鐵等主要通過企業聯保的形式進行融資的行業,一旦聯保中的一家企業出現破產或還款困難,就會牽連到其他聯保企業承擔債務責任,從而形成行業內新「三角債」的橫向蔓延。從美國近三十年的違約情況來看,鋼鐵、機械、煤炭、電力等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在經濟下行期違約率相對較高。在我國,新「三角債」問題的出現,將導致上述行業的企業違約相關性的提高。違約相關性作為度量信用風險的主要參數之一,其升高將導致上述行業信用風險進一步增加。

第二,新「三角債」或將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劇。與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受新「三角債」影響有限,一方面是由於內部控制制度較為完善,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更為嚴格和穩健;另一方面,其貿易往來的對手方較多,應收賬款來源相對分散,即使出現壞賬也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失。而中小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所採用的信貸銷售模式比大企業更加激進,往往對客戶採取低首付的銷售方式,這樣當下游需求出現問題時,客戶回款相應減慢,企業面臨的回款壓力和壞賬損失大幅增加,再加上中小企業本身對資金很敏感,這樣就會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最終使得新「三角債」沿著產業鏈向上游不斷傳遞。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信用狀況的變化使其融資愈發困難。

第三,新「三角債」問題的蔓延,對債券市場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鋼鐵、機械、煤炭、電力行業在債券市場比重較高,債券市場已經成為其重要融資場所。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可能會利用債券融資用來解決「三角債」問題。對此,發債主體應當及時對相關情況作出信息披露,防止擅自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等情況的發生。

總體而言,部分行業和中小企業受到新「三角債」一定沖擊,信用風險有所增加,但風險尚在可控范圍之內,對債券市場的總體影響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多重壓力情況下我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結構性矛盾和制度性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此輪新「三角債」進一步蔓延的風險仍需密切關注。

⑷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鋼材現貨和期貨價格出現較大落差,劉漢伺機大肆收購的數萬噸成鋼

以前現在確實不一樣,倒賣很多

⑸ 尋找一部關於90年代炒期貨的外國電影……

《銀色快手》?1986
片中描述一位股票經紀人在一次交易中,賠光了所有的資產,被迫轉到了自行車快遞這個行業,他原本也是個自行車愛好者,後來在商店裡面埋了一輛自行車,開始快遞生涯,影片中主要描述了當時作為快地工作的場景以及他們的生活畫面。

⑹ 中國90年代兩次高通貨膨脹分別採取了什麼措施。

從九十年代初到現在中國經歷過兩次通貨膨脹:
第一次是1994-1996年:
原因是:由於房地產熱及由此刺激起來的國內需求迅速膨脹,吸納了大量國內資金及資源,使中國經濟再度轉為內需主導,從而誘發了1994-1996年的高速通貨膨脹。
根源:這種高通貨膨脹率發生的根源,是泡沫經濟。
類型:1993-1996年中國經歷的通貨膨脹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比較典型的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1994年物價上漲率一度曾達到27.4%
第二次是2003年至今:
表現:自2003年以來,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占丹滬草疚禺狡碴挾廠錨GDP的比重是連年下降的,由2003年的2.4%降到2007年的0.8%,而貿易盈餘是連年上升的,貿易盈餘佔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5%,上升到8.1%。貿易盈餘的大幅上升,政府赤字減少,表明目前中國實際上仍存在著消費與投資內需不足的現象。
趨勢:大約到2008年下半年以後,短期供給沖擊將會逐漸減弱,物價上漲率將會有所回落。雖然短期供給沖擊只會引起物價波動,不一定引發通貨膨脹。然而,從目前的物價形勢看,這並不排除由短期供給波動引起的局部價格上漲,向通貨膨脹方向演化。這種演化力量主要來自於長期因素。

⑺ 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分為哪幾個階段)

由中國期貨協會編制的09年新版期貨市場教程中,將我國期貨市場20年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准備與試辦(1987-1993)
介紹此階段,必須介紹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即中國期貨市場建立的背景——產生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沿著兩條主線展開,即價格改革和企業改革。

農產品價格的搞活,使得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此時,政府需要一個市場手段來防範農產品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一批學者提出了簡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設想。

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的只是,組織力量開始對期貨市場的研究,並成立了期貨市場研究小組,系統的研究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現狀和歷史。組織人員到國外期貨市場進行考察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期貨市場理論知識。

1990年10月12日,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進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開業,賣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證有色金屬交易所宣告成立,並於1992年1月18日正式營業,同年5月28日傷害金屬交易所成立,1992年我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成立。

2、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時期(1993-2000)

93年國務院發表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開始了第一次整頓。最終確定15家交易所為試點交易所。1998年,國務院又開始了第二次整頓,將15家交易所合並壓縮為3家。

此次整頓,使得我國期貨市場監管架構基本確立。使得我國期貨交易所得到治理。使得期貨經紀公司得到治理。對違規事件進行了處理。

3、中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2000-今),表現有以下幾點,你可參考:

01年,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五規劃,第一次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為我國期貨市場長達七年的清理整頓畫上了句號。
0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屆三中全會,將關於期貨市場的發展方針寫入了黨的會議決議。
規范發展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相機出台.《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期貨從業人員職業行為准則》.....

我國期貨交易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並連創新高,相關數據,你可查閱相關資料。
我國期貨市場,不斷有新產品推出
鋼材、早秈稻、PVC.....是近期推出或將要推出了

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成立(2006年5月18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6年9月8日0

相關資料,你可以在查查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歷次經濟危機發生的時間及波及范圍,其內容及特點、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又發生了次數不等的經濟危機。到目前為止,就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看,發生經濟危機的次數是:
美國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聯邦德國 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國 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國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在戰後各國的歷次危機中,有的是屬於部分國家同期發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至於戰後究竟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但嚴格說來,屬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因為只有這三次危機表現了明顯的國際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機中,最嚴重的一次是戰前1929~1933年的大危機,這次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稱為「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後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各種矛盾激化的條件下發生的。危機長達4年之久,生產下降和失業增長都達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幾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還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業人數達到5000萬人左右,一些國家的失業率竟高達30~50%。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國來說,工業生產下降了56.6%,其中生鐵產量減少了79.4%,鋼產量減少了75.8%,汽車產量減少了74.4%,整個加工工業工人人數減少42.7%,支付工資總額降低57.7%,全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人。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國法西斯乘機上台,它們相繼發動了侵略戰爭,直至 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的危機過去以後,轉入了一個長時間的「特種蕭條」階段。以後在生產還沒有發展到明顯的新高漲的情況下,又爆發了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至1939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1929~1933年的大危機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夠發展、資本主義的所謂「自動調節」還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它證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矛盾已經尖銳化到這種程度,如果不由國家去進行調節和干預,則資本主義制度將岌岌可危。於是以這次大危機為轉折點,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了重大發展。 由於2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的的發展包含著局限性和不穩固性,盲目擴大的生產同容量相對穩定的國際國內市場發生尖銳的矛盾,導致了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以美國紐約股票價格狂跌開始,很快波及全美國,並迅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危機發生後,各國統治者採取了以鄰為壑的短視政策,致命危機具有長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壞性。危機對全世界影響巨大,並給世界經濟發展留下深刻的教訓。

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以沉重打擊,使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結束了20年代出現的資本主義相對穩定局面。危機給各國勞動者帶來了巨大災難,激起了勞動人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使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情緒高漲。資本主義國家內罷工運動、群眾示威和農民運動重新高漲起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也掀起了反對帝國主義轉嫁危機的斗爭,出現了新的反帝高潮。法西斯主義在一些國家內迅速蔓延,法西斯組織相繼出現。各國統治階級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在經濟和政治上普遍加強了國家干預和專橫統治,日本開始實行武力擴張,德國則建立了法西斯統治。
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不斷分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1933年6月,66個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著法西斯國家的爭奪,逐漸捐棄前嫌,於1936年秋分別簽證了《三國貨幣穩定協定》和《三國黃金協定》,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後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
30年代的大危機給世界造成的損失和帶來的影響發人深省,給當今的世界經濟發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首先,它告訴人們,繁榮和危機總是密切相關、同時並存的。各國在發展經濟時,不僅要關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著眼未來,要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要清醒看到經濟發展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危機,防患於未然至關重要。
其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政府、不同制度的國家要適應經濟的不斷發展,及時調整內部機制和政策,並不斷協調好國際關系,為經濟的持續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
第三,經濟和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各國政府和各國組織應承擔起各自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從而有效地遏制危機,防止危機的惡化,擴展和延續。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要從根本上摒棄以鄰為壑的自保政策和轉嫁手段,在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的當今世界,國際合作尤顯重要。

⑼ 我國推出的第一隻金融期貨是什麼時候

上世紀90年代推出的國債期貨,但因當時市場混亂,監管不到位,最後被取消。金元期貨,服務周到,手續費合理,誠實守信。

⑽ 九十年代的期貨市場

這個不是一兩句話就說的明白的吧,我覺得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咱們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這么多年,但是比起歐美國家來還有很大差距,金融市場更是如此。

閱讀全文

與90年代清理期貨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車險傭金高的日子 瀏覽:547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雲賽 瀏覽:507
初入職場理財是期貨好還是基金定投好 瀏覽:715
間接融資鄰域中的金融中介有一 瀏覽:375
南天信息股東大會 瀏覽:489
期貨微盤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招聘 瀏覽:397
購買外匯資金用途怎麼寫 瀏覽:129
2019年2月8日日幣匯率 瀏覽:411
籌碼峰能看出莊家持倉量 瀏覽:581
阿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瀏覽:943
理財產品封閉與開放式的區別 瀏覽:973
正規的現貨交易所 瀏覽:575
民生銀行最新理財產品2019 瀏覽:725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