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儲備跟人民幣掛鉤

外匯儲備跟人民幣掛鉤

發布時間:2021-07-16 00:27:03

外匯儲備和人民幣貶值的關系

首先你要明白 外匯儲備 不是 凈資產。

你去銀行存100美元,或者外國人來存內100美元,都使外匯儲備增加容100;
但是這個儲備可能是欠別人的,要還的。

中國自90年代以來,一直是進來1美元就增發相應多的人民幣。
所以外匯儲備多,人民幣就多,所以貶值。

如果大家一起把人民幣換回外匯,比如前面例子 外國人要離開中國就會換走。
那麼人民幣就會急速貶值,因為需要外匯的人多,大家都不要人民幣。

這不是沒發生過的事情,所謂的97金融風暴,印尼 韓國 都是本國幣急速貶值,
然後引起其他嚴重後果。

⑵ 外匯儲備與人民幣的關系怎樣

首先你要明白 外匯儲備 不是 凈資產。

你去銀行存100美元,或者外國人來存100美元,都使外專匯儲備增加100;
但是屬這個儲備可能是欠別人的,要還的。

中國自90年代以來,一直是進來1美元就增發相應多的人民幣。
所以外匯儲備多,人民幣就多,所以貶值。

如果大家一起把人民幣換回外匯,比如前面例子 外國人要離開中國就會換走。
那麼人民幣就會急速貶值,因為需要外匯的人多,大家都不要人民幣。

這不是沒發生過的事情,所謂的97金融風暴,印尼 韓國 都是本國幣急速貶值,
然後引起其他嚴重後果。

⑶ 如果人民幣與美元取消了掛鉤 會有什麼結果呢

我嘗試來回答一下。說得不對請各位指正
你這個問題是不恰當的。因為沒有這種說法。
首先:世界上所有國家貨幣都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儲備貨幣,也是唯一的風向標、參照物。其作用等於力學裡面「牛頓」(不是人名)的作用一樣,作為計價單位。比如你一拳打過去,等於多少牛頓的力。因此。美元作為唯一的計價單位,它是所有商品價值量化的一個標准。美圓是絕對國際儲備,對世界貨品擁有定價權,諸如石油、國際資產、黃金都是以美圓標價的。擁有了世界的定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美圓標價的商品都可以算是美國的資產(包括未開採的石油、黃金等)。缺少了美圓計價單位,所有商品都無從量化其價值。
因此,目前而言,世界各國貨幣不會也不可能與美圓脫鉤。
其次:我估計你的問題是想問:現在人民幣與美元是固定利率,如果將來採取浮動利率的話,會有什麼影響,有什麼投資機會。
中央政府目前採取的是固定利率,6。82—6。83之間相對固定,這個一個國家對本國家金融封閉現象採取的必要且無奈之舉。其優勢在於:能夠抵禦全世界金融危機對本國貨幣所產生的沖擊,人民幣不會暴漲或暴跌。97年金融風暴,亞洲強國或地區基本淪陷(香港、新家波、泰國、日本、韓國等),他們採取的都是浮動利率。中國能夠避免金融風暴的沖擊不是因為中國有多完善的金融體系。恰恰相反,中國之所以能夠避免沖擊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所以中央政府採取固定利率和外匯管制措施,防止本國貨幣受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沖擊。中國保持這個匯率,是為了維持本國的出口競爭優勢,這個匯率應當是恰當和適合的。同時為了保持這個匯率的穩定,中國需要巨大的外匯儲備來防止本幣受到沖擊,為了匯率保持在6。82——6。83之間,中國政府隨時需要動用大批資金,舉例:當國際游資大量賣空人民幣貨幣,使人民幣貶值。如國際游資在市場增加了2000——3000個億的人民幣流動性,相應地,人民幣會貶值,但是為了恆定這個匯率,中央需要同時在市場上回收這筆資金,同時付出相應的美圓,才能保持匯率穩定。這等於說,你賣多少人民幣,中央政府都照單全收付美圓。
這樣而言,中國政府在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上,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97年索羅斯在狙擊港元市場上。大量賣空港元和期指(這樣做在其他國家一定能賺錢,如果賣空某國貨幣,如果該國要維持貨幣穩定,必定要提高市場利率,必定造成股市下跌,因此同時賣空貨幣和期指就有其中一樣能賺錢)。中央政府動用了近3000億的美圓儲備支持香港。穩持了港元的匯率穩定。

下面討論如果採用人民幣市場浮動匯率的話,中國有什麼投資機會。目前而言,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都不會浮動匯率,因為中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還不完善,還很脆弱。如果開放市場,會很容易收到國際市場的沖擊。人民幣會暴漲暴跌。長期以來。中國巨大的外貿順差,國際會要求人民幣升值,長期持有將會收益,同時也很容易受到國際游資的沖擊,賣空人民幣,貶值。

最後一個小建議:如何投資,由於目前人民幣相對美圓非常固定。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人民幣與美圓是等值的。但是美圓相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的厲害,因此,人民幣相對其他國家(非美)貨幣貶值厲害。就算人民幣長期對美圓趨向升值,但是他升值的速度不及美圓對其他國家貶值的快。總體而言,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非美)還是貶值,總結來說:美圓政策有強勢有弱勢,美圓對發達國家長期貶值,象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以保持他出口的競爭力,同時,美元對欠發達地區長期保持升值,象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國家,以保持他進口貨物的低廉價格。因此。建議您購入非美國家貨幣。如歐元、澳元、加拿大元等(日本例外)。

羅嗦了那麼多,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需要進一步解析請聯系我。

⑷ 人民幣和美元掛鉤嗎

我嘗試來回答一下。說得不對請各位指正
你這個問題是不恰當的。因為沒有這種說法。
首先:世界上所有國家貨幣都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儲備貨幣,也是唯一的風向標、參照物。其作用等於力學裡面「牛頓」(不是人名)的作用一樣,作為計價單位。比如你一拳打過去,等於多少牛頓的力。因此。美元作為唯一的計價單位,它是所有商品價值量化的一個標准。美圓是絕對國際儲備,對世界貨品擁有定價權,諸如石油、國際資產、黃金都是以美圓標價的。擁有了世界的定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美圓標價的商品都可以算是美國的資產(包括未開採的石油、黃金等)。缺少了美圓計價單位,所有商品都無從量化其價值。
因此,目前而言,世界各國貨幣不會也不可能與美圓脫鉤。
其次:我估計你的問題是想問:現在人民幣與美元是固定利率,如果將來採取浮動利率的話,會有什麼影響,有什麼投資機會。
中央政府目前採取的是固定利率,6。82—6。83之間相對固定,這個一個國家對本國家金融封閉現象採取的必要且無奈之舉。其優勢在於:能夠抵禦全世界金融危機對本國貨幣所產生的沖擊,人民幣不會暴漲或暴跌。97年金融風暴,亞洲強國或地區基本淪陷(香港、新家波、泰國、日本、韓國等),他們採取的都是浮動利率。中國能夠避免金融風暴的沖擊不是因為中國有多完善的金融體系。恰恰相反,中國之所以能夠避免沖擊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所以中央政府採取固定利率和外匯管制措施,防止本國貨幣受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沖擊。中國保持這個匯率,是為了維持本國的出口競爭優勢,這個匯率應當是恰當和適合的。同時為了保持這個匯率的穩定,中國需要巨大的外匯儲備來防止本幣受到沖擊,為了匯率保持在6。82——6。83之間,中國政府隨時需要動用大批資金,舉例:當國際游資大量賣空人民幣貨幣,使人民幣貶值。如國際游資在市場增加了2000——3000個億的人民幣流動性,相應地,人民幣會貶值,但是為了恆定這個匯率,中央需要同時在市場上回收這筆資金,同時付出相應的美圓,才能保持匯率穩定。這等於說,你賣多少人民幣,中央政府都照單全收付美圓。
這樣而言,中國政府在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上,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97年索羅斯在狙擊港元市場上。大量賣空港元和期指(這樣做在其他國家一定能賺錢,如果賣空某國貨幣,如果該國要維持貨幣穩定,必定要提高市場利率,必定造成股市下跌,因此同時賣空貨幣和期指就有其中一樣能賺錢)。中央政府動用了近3000億的美圓儲備支持香港。穩持了港元的匯率穩定。

下面討論如果採用人民幣市場浮動匯率的話,中國有什麼投資機會。目前而言,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都不會浮動匯率,因為中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還不完善,還很脆弱。如果開放市場,會很容易收到國際市場的沖擊。人民幣會暴漲暴跌。長期以來。中國巨大的外貿順差,國際會要求人民幣升值,長期持有將會收益,同時也很容易受到國際游資的沖擊,賣空人民幣,貶值。

最後一個小建議:如何投資,由於目前人民幣相對美圓非常固定。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人民幣與美圓是等值的。但是美圓相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的厲害,因此,人民幣相對其他國家(非美)貨幣貶值厲害。就算人民幣長期對美圓趨向升值,但是他升值的速度不及美圓對其他國家貶值的快。總體而言,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非美)還是貶值,總結來說:美圓政策有強勢有弱勢,美圓對發達國家長期貶值,象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以保持他出口的競爭力,同時,美元對欠發達地區長期保持升值,象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國家,以保持他進口貨物的低廉價格。因此。建議您購入非美國家貨幣。如歐元、澳元、加拿大元等(日本例外)。

羅嗦了那麼多,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需要進一步解析請聯系我。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⑸ 一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是什麼意思

世界上所有國家貨幣都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儲備貨幣,也是唯一的風向標、參照物。其作用等於力學裡面「牛頓」(不是人名)的作用一樣,作為計價單位。比如你一拳打過去,等於多少牛頓的力。因此。美元作為唯一的計價單位,它是所有商品價值量化的一個標准。美元是絕對國際儲備,對世界貨品擁有定價權,諸如石油、國際資產、黃金都是以美元標價的。擁有了世界的定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美元標價的商品都可以算是美國的資產(包括未開採的石油、黃金等)。缺少了美元計價單位,所有商品都無從量化其價值。
因此,目前而言,世界各國貨幣不會也不可能與美元脫鉤。
中央政府目前採取的是固定利率,6。82—6。83之間相對固定,這個一個國家對本國家金融封閉現象採取的必要且無奈之舉。其優勢在於:能夠抵禦全世界金融危機對本國貨幣所產生的沖擊,人民幣不會暴漲或暴跌。97年金融風暴,亞洲強國或地區基本淪陷(香港、新家波、泰國、日本、韓國等),他們採取的都是浮動利率。中國能夠避免金融風暴的沖擊不是因為中國有多完善的金融體系。恰恰相反,中國之所以能夠避免沖擊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所以中央政府採取固定利率和外匯管制措施,防止本國貨幣受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沖擊。中國保持這個匯率,是為了維持本國的出口競爭優勢,這個匯率應當是恰當和適合的。同時為了保持這個匯率的穩定,中國需要巨大的外匯儲備來防止本幣受到沖擊,為了匯率保持在6。82——6。83之間,中國政府隨時需要動用大批資金,舉例:當國際游資大量賣空人民幣貨幣,使人民幣貶值。如國際游資在市場增加了2000——3000個億的人民幣流動性,相應地,人民幣會貶值,但是為了恆定這個匯率,中央需要同時在市場上回收這筆資金,同時付出相應的美元,才能保持匯率穩定。這等於說,你賣多少人民幣,中央政府都照單全收付美元。
這樣而言,中國政府在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上,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⑹ 人民幣為什麼要與美元掛鉤

中國的外匯儲備都是以美元我標准
美元是外匯交換中的基礎貨幣,也是國際支付和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⑺ 外匯儲備和本國貨幣供給有什麼關系

外幣在中國是不能流通的,所以只能兌換成人民幣。外幣的進入就意味著銀行需要為對應的外幣印發等值的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增加了。假設今年1月外匯儲備增加400億,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幣增加了2100億,這就意味著流動性增加了2100億。這就是這就是外匯儲備和本國貨幣供給的關系。

(7)外匯儲備跟人民幣掛鉤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主要形式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儲備比例

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儲備

⑻ 誰知道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升值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現在的問題是:處在這樣的一種貨幣體系之中,中國又能做些什麼呢?很顯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民幣不是世界的本位貨幣,中國想要自主地決定人民幣的定值(也就是匯率)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我們還應當看到,中國與亞洲國家去建立一種類似於歐元那樣的區域性貨幣,也是風險很大的。中國所在的亞洲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異很大,在目前階段就連建立共同市場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建立一體化的區域貨幣了。既然如此,那麼當美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時,中國在現階段的最佳策略顯然是牢牢地釘住世界本位貨幣美元,藉以維持一個穩定的貿易加權的均衡匯率。所以,我們的結論是,所謂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說到底就是釘住世界本位貨幣、維持一種有效的貿易加權匯率。
針對這樣的結論,或許有人會問,市場的作用到哪裡去了呢?我們的回答是,市場的力量只有在市場形成以後才能起作用。在今天的中國,我們所看到是外匯管制、銀行系統與資本市場存在隱患,在這樣的金融環境下怎麼會有健康的市場力量存在呢?更何況,匯率定價涉及到國家利益,面臨著外部的沖擊,我們必須在十分明確國家利益的前提之下,並且有了十分健全的國內金融體系之後,再來討論如何發揮市場力量在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問題。
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中國的國家利益問題。就目前的狀況來說,中國的國家利益就在於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我們這樣說的根據在於:第一,中國的人口問題仍然非常嚴重,新增人口的增長率仍然很高,存量人口中的失業問題依然嚴重,假如沒有經濟增長和隨之而來的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就業和降低人口增長率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第二,中國的經濟轉型已經逐漸從低成本改革階段進入到高成本改革階段,所謂高成本改革指的是假如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的高額補償,那麼改革就將難以深化,面對即將到來的高成本改革,中國必須藉助於可持續的增長來提供改革深化所必需的現金流和其他的資源。第三,中國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的鄰國印度正在迅速崛起,中東歐國家的轉型已經基本成功,並且已經被整合到歐洲經濟共同體,東盟各國也已順利地走出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出現了較快的經濟增長。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在這樣的內外經濟環境下,假如中國貿然選擇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喪失殆盡,並且極有可能導致經濟增長的停滯,從而激化國內的各種矛盾。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所要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增加並不是該國的貨幣必須升值的主要理由,該國的貨幣應當不應當隨著外匯儲備的增加而升值,關鍵還要看這種做法是否有利於該國經濟實現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的一般均衡,而內部經濟均衡的關鍵所在又在於是否有利於增加就業。今天的中國並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選擇人民幣升值可能會犯一種危及國家利益的戰略性錯誤。
進一步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人民幣升值事實上對於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也是非常不利的。對此,我們大致可以分析如下:
由於中國的秉賦特徵是人口多、資源少的國家,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通過引進外資、走加工貿易為主的國際化道路。當很多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都在擔心或者批評中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結構存有巨大隱患的時候,市場和企業還是按照客觀的經濟規律選擇了加工貿易。因為中國選擇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國際分工模式,結果,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就要大大高於一般的開放經濟國家。
中國極高的貿易依存度和對外開放度產生了兩大效應:其一,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急劇增加,從世界有關研究機構的推算來看,中國的GDP只佔世界GDP的4%,但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要高達17.5%;其二,從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的事實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事實上是被世界各國所分享的。這種狀況在世界經濟史上還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在中國出現經濟增長以前的時代里,幾乎每個大國的崛起都會產生負的外部性,即一些國家的發達,必定要以另外一些國家的相對貧困為代價。但是,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卻正在改變這樣的狀況。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國家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予以高度關注,並且充滿期待。
如果我們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作一番具體分析,那麼我們將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幾乎可以說是惠及天下。我們這樣說的根據在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大致通過以下七個渠道給世界帶來了好處:第一,中國所出口的廉價商品為世界所有國家消費者創造了消費者剩餘;第二,中國的原材料進口帶動了所有原材料生產國的經濟增長;第三,中國的中間品進口帶動了所有中間品生產國的經濟增長;第四,中國的資本品進口帶動資本品輸出國家的經濟增長;第五,中國的奢侈消費品進口帶動了生產奢侈消費品生產國家的經濟增長;第六,中國大量吸收國際直接投資又為資本輸出國家帶來巨大的所有權收益;第七,中國政府的官方對外投資還為世界的資本循環、增加世界貨幣供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以上貢獻表明,中國正在成為今天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來源。在這樣的格局下,假如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導致中國的經濟衰退,那麼這不僅是中國的損失,而且也將是世界的損失。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批評那種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錯誤論調。
假如我們以上的分析都是成立的,那麼人民幣是絕不應當升值的。但是,面對著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如果不升值,那麼我們又能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降低或消除人們對於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進而達到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目標呢?對此,我們的觀點是,在開放消費者境外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東亞地區推進貿易領域中的人民幣自由流通制度,本文把這種做法稱之為「建立人民幣貿易區」。其含義,就是把人民幣境外自由流通的范圍從消費者逐漸擴大到從事貿易的廠商。
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中國沒有改變世界貨幣的本位,世界本位貨幣仍然是美元,因此,中國和東亞國家不必像歐元區國家那樣為尋找一個統一的「貨幣錨」而煩惱;第二,大量流入中國的外匯(美元)可以通過向境外發行人民幣而不對中國的內部經濟造成沖擊,特別是由過多外匯流入所導致的通貨膨脹沖擊;第三,可以逐漸地在東亞地區形成一種以中國的外匯儲備為擔保的地區貿易結算體系,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由外部匯率波動造成的對於地區經濟造成的沖擊,又可以避免像歐元區那樣的地區經濟合作的高額成本。所以這實際上是在獨立貨幣和地區貨幣一體化合作這兩種極端狀態中尋求一種更加有利可圖的貨幣與經濟合作機制。
綜上所述,面對中國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要想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並對世界經濟增長繼續做出積極的貢獻,進而達到和平崛起之目標,比較可行的做法不是去迎合市場和國際投機力量,選擇人民幣升值,而是應當從兼顧內外經濟平衡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平衡增長的立場出發,選擇人民幣的區域擴張政策。這樣做,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對於世界,特別是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日益密切的東亞都將帶來巨大的經濟福利

⑼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什麼關系

我國大量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途徑:貿易項下以及資本項下。當存在大量貿易順差和資本凈流入時,就產生了外匯儲備。
匯率決定:匯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的。流行的匯率理論如:利率平價理論和購買力平價理論。

關系:
1)一國產生大量的外匯儲備,意味著大量外匯流入中央銀行,同時中央銀行按照及時匯率發出相應的本國貨幣。在市場上,就會產生大量的本幣需求(因為參與者預期未來他們需要本幣進行結算),

從而導致本幣升值的壓力。
2)另外,大量外匯儲備意味著大量的本幣發行流入市場,那麼市場上的流動性可能過剩(這也是我國現在存在的問題)。回收流動性的主要途徑就是提高利率,而提高利率最終會導致本幣升值。因為如果國內的利率上升並超過境外外幣利率,資本逐利的特性會導致境外外匯的流入以獲取高利息。這樣市場上對本幣的需求導致本幣升值的壓力。

另外一種解釋:

外匯儲備變多了,相當於本幣購買力增強,而且本幣需求增加,這樣根據本幣外幣的供給需求曲線,可以得到本幣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幣購買了外國資產。從而使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這樣提高了利率,不過對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對內是貶值的,因為大量本幣供給,推高了物價指數。實際物價的上抵消了貨幣的供給。

閱讀全文

與外匯儲備跟人民幣掛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規的現貨交易所 瀏覽:575
民生銀行最新理財產品2019 瀏覽:725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
永東股份針狀焦產能 瀏覽:765
交易所2代行情數據 瀏覽:973
if1512指期貨走勢預測指導1125 瀏覽:53
信託網郫縣 瀏覽:913
沈陽基金理財去哪 瀏覽:569
晨鳴融資租賃2017 瀏覽:471
豐台區小企業融資 瀏覽:834
湘財證券怎麼買 瀏覽:324
商業銀行外部融資 瀏覽:738
投融資備案查詢 瀏覽:932
期貨登錄網址 瀏覽:991
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排行哪個好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