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儲備兩年降

外匯儲備兩年降

發布時間:2021-07-17 20:15:17

㈠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是怎麼回事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能由外資撤離和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個因素匯合導致。
自2003年12月開始,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一直加速增長,並於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有幾個原因,一是,近段時間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導致部分資本趁機流出。二是,金融危機下,各國經濟遭受打擊,部分外資企業的外國母公司資金出現短缺,有些外資公司藉助貿易、分紅等形式將資金迴流母公司。

影響
增持美國國債勢頭將趨緩
建行趙慶明稱,「手上錢少了自然少買甚至不買」
外匯儲備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力,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很簡單的道理,以前我們外匯儲備一直在增長,手上的錢多,就得找投資渠道,而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品種。現在外匯儲備開始減少,手上錢少了,自然就少買點美國國債甚至不買了。」在此之前,我國曾在10月單月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
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表示,純粹從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說,這種適當的下降是外匯管理局所希望的。

㈡ 中國外匯儲備的下降對中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太大,簡單的說,首先要明白外匯儲備的作用,分別是: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下降,意味著對外債權人地位的喪失,支付能力降低。其次,對於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也是不利的,強大的外匯儲備是維護本國匯率穩定的條件之一。再次,就是對於國家的綜合抵抗風險的能力有所降低,這些問題,一旦遭遇金融危機或者國際投機家的投機行為,就會變的非常嚴重。

㈢ 外匯儲備減少說明什麼

據介紹,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那麼,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原因是什麼?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國外匯儲備數據,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最近幾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幣兌換為美元謀求升值。而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外儲從2000年開始「野蠻生長」,從1600多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萬億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達39932.13億美元。

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下降有三個原因

第一:和全球總體局勢有很大關系。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走強非美貨幣集體大幅回落,人民幣也在影響范圍內。特殊性在於人民幣處於國際化的過渡階段,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拋盤,所以央行必須要動用外儲去穩定人民幣匯率。

第二:和出口的貿易順差有關。由於受到全球消費疲軟的影響,出口創匯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匯儲備增加量在縮減。

第三:國家支持人民幣「走出去」政策,如「一帶一路」,使得我們對外投資的結算用人民幣而比較少用美金,美元儲備自然就會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外儲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時,大家討論的是外匯儲備「太多了」;現在將要臨界3萬億美元,是對過去擔憂的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因為人民幣貶值,所以恐慌性比較大,大家覺得負效應比較凸出。

如果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看,一般一個國家能夠應付3-6個月進口的需要、償還外債的需要,那麼外儲就夠了。但現在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規模,都跟傳統教科書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流動過剩的局面是歷史新變局。

但很難說破3萬億美元就是驚險的,很難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場環境,破3萬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線下降的情況會被打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改變。2017年將繼續有增也有降,也會有新的情況出現。

㈣ 國家外匯儲備降低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有什麼影響

從更大范圍來說,外匯儲備是國家擁有的、可以動用的戰略資源,也是國家實力的表現。

  1. 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來說有損失,但是境內的人民幣金融資產和國民財富、當年GDP等如果以美元計算、以國際購買力計算,則會有相應的升值,外匯儲備的規模與這些資產、財富比較起來還是很小的。

  2. 即使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有損失,整個國家利益的收益大於損失。其實,即使外匯儲備和出口合計起來考慮,人民幣匯率升值以來的收益也遠遠大於損失

  3. 這里是問題關鍵了,看了上面的介紹,國際外匯儲備降低象徵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升值的

㈤ 中國外匯儲備即將返回五年前水平 外儲下降有什麼影響

去年中國外貿形勢嚴峻,外儲連續下降對外貿有什麼影響呢?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李遠芳指出,當前外匯儲備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和資本項目下的資金外流,而不是經常項目下的貿易順差變化。
「外匯儲備增減對外貿沒有直接影響,但有間接的影響。」孫華妤指出,這種間接性體現在人民幣匯率上。人民幣貶值,有利於企業出口。為控制人民幣貶值幅度,央行會出售以美元為主的外幣,外儲因此減少。
有機構認為,目前外儲下降或使人民幣匯率繼續承壓。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分析,2016年第一周,人民幣對美元已貶值超過1.5%,至5年來最低水平。外匯儲備水平並非幣值的最終決定因素,但其下降或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心理影響,刺激更多外匯流出。
「短期內市場存在外儲下降和人民幣貶值的趨勢,這將利好出口企業。但由於我國加工貿易佔有一定的比例,對於來料加工的企業,其進口成本也將因人民幣貶值而上升,令出口的價值優勢打了折扣。總體來看,外儲下降、人民幣貶值對外貿的影響是中性的

㈥ 中國央行兩年內首降利率,傳遞什麼信號

中國的中央銀行則習慣默不作聲,一般不做政策通告,就算做,也是挑你猜不到的時間點,常常是周末。人民幣值的突然起落總有人行的影子,人行卻甚少作出解釋。中國人民銀行的銘言應該是:「如果你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我們一定是沒做好。」
這種沉默寡言的風格一直困擾著想認識中國貨幣政策方向的人,而且近期甚至達到更加危險的程度。6月以來,盛傳央行為支撐放緩的經濟,通過多種定向流動性便利注入1.8萬億元人民幣(2940億美元)。這是很大的一筆錢,美聯儲買債計劃進行得最盛時三個月的量化寬松加起來也沒這么多。可直到11月初,也就是傳言出現的半年後,央行才對它的操作作了一些確認,而且還不是全面的。
更糟的是,央行還有意選擇叫人看不懂的方式來放寬貨幣環境:簡要來說,就是只給某些銀行提供較便宜的中期借貸便利。央行把這當作第一道防線。別國的央行一般是利率降到快接近零還不行時才會採取非常規政策。中國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長期以來都是6%(11月21日周五傍晚人民銀行公布,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5.6%。——譯者注)。如果中國能通過傳統辦法來放寬貨幣政策,也就是降息,那會好很多。
公道地來說,央行也難做。央行在抑制地下錢庄飛漲的債務上,是中國監管機構中表現最強硬的一方。央行擔心降息會被解讀為放棄控制過度放貸的大轉向,因此更喜歡隱蔽地放寬。
這是錯誤的選擇,原因有二。第一,央行這樣指手畫腳地提供流動性,可能會破壞自己的改革計劃。央行這樣做,不是由市場分配資源,而是在自己決定哪些銀行能從寬松中受惠,以及他們應如何放貸。譬如,有一大部分注入的資金便指定了一定要用於建設公共房屋。這對政府或許是個能博得掌聲的目標,但對央行則不然。
第二,由於未能解釋清楚自己的動向,央行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寬松的目標並不光是印錢往經濟里送,而是要使企業和消費者建立信心。如果能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和做的理由,一國的中央銀行便可以引導好市場,降低不確定性。近期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滑坡,說明央行正疲於達到自己的目標。短期資金利率是下降了,但實際銀行貸款利率則上升了。
這些不足傷害了中國經濟,同時也是全世界的問題。中國雖然腳步放緩,但依然貢獻著全球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在資本管制庇護了幾十年後,中國的金融系統正日益開放。本周起,只要有一個香港的經紀賬戶就可以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而且用人民幣的地方越來越多:法國、奈及利亞等多國央行現在都把中國的貨幣作為外匯儲備持有。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央行,需採納他國央行做得好的做法,也就是透明地放寬貨幣環境,並運用好溝通的力量。人行應降低利率,同時解釋清楚這么做的理由(也就是防止通縮破壞經濟),並承諾一旦杠桿率進一步攀升便會實行更嚴格的信貸規則。有的國家的央行把「前瞻指引」這樣的東西發展成了有力的政策工具。人行也應當如此。

㈦ 中國央行兩年內首降利率,是什麼信號

中國的中央銀行則習慣默不作聲,一般不做政策通告,就算做,也是挑猜不到的時間點,常常是周末。人民幣值的突然起落總有人行的影子,人行卻甚少作出解釋。中國人民銀行的銘言應該是:「如果知道做了什麼,一定是沒做好。」
這種沉默寡言的風格一直困擾著想認識中國貨幣政策方向的人,而且近期甚至達到更加危險的程度。6月以來,盛傳央行為支撐放緩的經濟,通過多種定向流動性便利注入1.8萬億元人民幣(2940億美元)。這是很大的一筆錢,美聯儲買債計劃進行得最盛時三個月的量化寬松加起來也沒這么多。可直到11月初,也就是傳言出現的半年後,央行才對它的操作作了一些確認,而且還不是全面的。
更糟的是,央行還有意選擇叫人看不懂的方式來放寬貨幣環境:簡要來說,就是只給某些銀行提供較便宜的中期借貸便利。央行把這當作第一道防線。別國的央行一般是利率降到快接近零還不行時才會採取非常規政策。中國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長期以來都是6%(11月21日周五傍晚人民銀行公布,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5.6%。——譯者注)。如果中國能通過傳統辦法來放寬貨幣政策,也就是降息,那會好很多。
公道地來說,央行也難做。央行在抑制地下錢庄飛漲的債務上,是中國監管機構中表現最強硬的一方。央行擔心降息會被解讀為放棄控制過度放貸的大轉向,因此更喜歡隱蔽地放寬。
這是錯誤的選擇,原因有二。第一,央行這樣指手畫腳地提供流動性,可能會破壞自己的改革計劃。央行這樣做,不是由市場分配資源,而是在自己決定哪些銀行能從寬松中受惠,以及他們應如何放貸。譬如,有一大部分注入的資金便指定了一定要用於建設公共房屋。這對政府或許是個能博得掌聲的目標,但對央行則不然。
第二,由於未能解釋清楚自己的動向,央行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寬松的目標並不光是印錢往經濟里送,而是要使企業和消費者建立信心。如果能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和做的理由,一國的中央銀行便可以引導好市場,降低不確定性。近期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滑坡,說明央行正疲於達到自己的目標。短期資金利率是下降了,但實際銀行貸款利率則上升了。
這些不足傷害了中國經濟,同時也是全世界的問題。中國雖然腳步放緩,但依然貢獻著全球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在資本管制庇護了幾十年後,中國的金融系統正日益開放。本周起,只要有一個香港的經紀賬戶就可以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票。而且用人民幣的地方越來越多:法國、奈及利亞等多國央行現在都把中國的貨幣作為外匯儲備持有。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央行,需採納他國央行做得好的做法,也就是透明地放寬貨幣環境,並運用好溝通的力量。人行應降低利率,同時解釋清楚這么做的理由(也就是防止通縮破壞經濟),並承諾一旦杠桿率進一步攀升便會實行更嚴格的信貸規則。有的國家的央行把「前瞻指引」這樣的東西發展成了有力的政策工具。人行也應當如此。

㈧ 外匯儲備兩年「縮水」近萬億美元 這些錢去哪

外匯儲備兩年「縮水」近萬億美元?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93億美元。中國近10年來都是有外匯順差的,至於外匯儲備比2014年高峰時下降了8000億,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用掉了一部分外匯償還以前累計的外債。

㈨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怎麼理解,含義是什麼

外匯儲備下降是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少了。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
二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當月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
三是當月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閱讀全文

與外匯儲備兩年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陰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657
淘客傭金在哪兒 瀏覽:532
抵押貸款利率銀行利率 瀏覽:722
工商銀行卡開了貴金屬賬戶 瀏覽:771
高杠桿炒股到領航ok放心 瀏覽:667
6月12人民幣兌港幣匯率 瀏覽:245
軍醫股票 瀏覽:355
股指期貨穩贏方法 瀏覽:897
肌肉骨骼系統的杠桿 瀏覽:900
思念水餃股票 瀏覽:789
騰訊理財通綁定基金 瀏覽:537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杠桿 瀏覽:917
支付寶中高收益的理財 瀏覽:494
保險經紀人傭金稅費計算 瀏覽:168
山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825
余額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瀏覽:921
edda科技融資 瀏覽:713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