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是如何配對的
首先,在期貨交易的每個時刻,買方的總數量和賣方的總數量一定是相同的,因為有一手買單就有一手賣單。所以進入交割後買賣雙方的數量也一定相同,不存在「買賣雙方的合約數不同」的問題。
至於具體到某一個客戶A,比如其買入127手,可能在所有賣方客戶中沒有賣出數量恰好為127手的,因此具體配對由交易所的計算機自動撮合,這個客戶的127手買單可能有幾個客戶和其配對交割,比如第一個客戶賣出55手、第二個客戶賣出46手、第三個客戶賣出26手......
可能第三個客戶交割數量為50手,但和A客戶只交割了26手,剩下的24手和別的客戶交割了。
2. 關於期貨買賣和價格的問題!
股指期貨簡介
股票指數是用來反映樣本股票整體價格變動情況的指標。而股票價格的確定十分復雜,因為人們對一個企業的內在價值的判斷以及未來盈利前景的看法並不相同。悲觀者要賣出,樂觀者要買進。當買量大於賣量時,股票的價格就上升;當買量小於賣量時,股票的價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價格與內在價值更多的時候表現為一致,但有時也會有背離。投資者往往會尋找那些內在價值大於市場價格的股票,這樣一來,就使股票和股票指數的價格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總體來說,影響股票指數波動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觀經濟及企業運行狀況。
一般來說,在宏觀經濟運行良好的條件下,股票價格指數會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在宏觀經濟運行惡化的背景下,股票價格指數往往呈現出下滑的態勢。同時,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與股票價格指數也密切相關,當企業經營效益普遍不斷提高時,會推動股票價格指數的上升,反之,則會導致股票價格指數的下跌。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
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誕生16年,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經濟基本保持持續較快的發展。但是中國的股市特別是自2001到2005年則處於蕭條期,有不少人據此認為,中國的股市與經濟沒有關系,並且為此產生了許多的理論解釋。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的指數飆升逐漸地改變了人們的這一看法。隨著股權分制改革的逐步完成,隨著「清欠」、「新會計准則」、「兩稅合一」等一系列法規制度的完善和實施,相信中國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也會越來越突出。
傳統的周期理論認為,在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盈利多,股息高,股票則上漲;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生產萎縮,股息下降,股價則下跌;在經濟蕭條時期,股價漸有轉機;在進入復甦時期後,股價又開始反彈。所以,股票價格的變動,一般是與經濟周期相適應的。不過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周期已經不像以往那樣明顯,而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濟發展也有其新特點,投資者要注意區別和把握。
在主要的經濟指標中,除了GDP增長率以外,國際貿易收支良好,有利於股指上漲。因為貿易收支上升,表示本國經濟競爭力相對為強,同時貨幣供給量增加。實際可支配收入增加,則股指上漲。實際可支配收入作為經濟成長指標,表明國內需求將隨國民收入上升而增加,只要沒有引發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是對經濟有利。存貸比率的變化對股指也有影響。存貸比率是貸款余額和存款余額之比。一般來說,存貸比率過高或過低對經濟都不利。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就業人口大都從事工業產業或服務業,象徵經濟景氣活絡,對股市利多。同時失業率上升代表經濟成長緩慢或走下坡路, 對股指不利。同樣,零售銷售額增長表明經濟景氣活絡, 對股市有利。但要留意將來政府可能採取緊縮政策。
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國的經濟也會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尤其在我國,對外貿易額在改革開放以來連年快速增長,對外貿易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因此分析我國的股指期貨走勢,也必須關注世界經濟的整體形勢。比如,關注美國道瓊斯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當然,隨著中國經濟和股市總規模的增長,人民幣的緩慢升值,滬深300指數走勢的獨立性也會越來越明顯。
(2)利率、匯率水平的高低及趨勢。
通常來講,利率水平越高,股票價格指數會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企的條件下,投資者傾向於存款,或購買債券等,從而導致股票市場的資金減少,促使股票價格指數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數就會越高。因為利率太低使存款和購買債券無利可圖,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轉而投向股票市場,從而拉動股票價格指數的上升。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但最近幾年,西方國家往往在銀行利率上升時,股票市場依然活跌,原因是投資者常常在兩者之間選擇:銀行存款風險小,利率較高,收入穩定,但不靈活,資金被固定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挪作它用,並且難以抵消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而股票可以買賣,較為靈活,風險雖大,但碰上好運,可獲大利。所以,在銀行利率提高的過程(原來較低)下,仍然有一些具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熱心於股票交易。有關匯率的討論基本與利率相仿,即本幣的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而有關人民幣的升息、升值對股市的影響則要綜合起來加以分析。
(3)資金供求狀況與通脹水平及預期。
當一定時期市場資金比較充裕時,股票市場的購買力比較旺盛,會推動股票價格指數上升,否則,會促使股票價格指數下跌。比如目前國內大量的外匯儲備,導致貨幣供給量增加,通常會導致股指價格上漲。當然,資金過於充裕,也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會推動股票價格指數的上升。因為政府支出增加,將使國內資金充裕。同樣,社會貨幣供應量的增減對股指也有影響。通常,貨幣供應量增加,社會一部分閑置資金就會投向證券交易,從而抬高股價;相反,貨幣供應量減少,社會購買力降低,股價也必然下跌。由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大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在一定限度內對生產有刺激作用,因為它能促進企業銷售收入和股票投資名義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銀行利率不隨物價同比例上升的條件下,人們為了保值,將不再熱心於存款,而轉向投資股票。但是,如果通貨膨脹上升過猛,甚至超過兩位數,那麼將造成人們實際收入下降和市場需求不足,加劇生產過剩,導致經濟危機,最終使股票價格下跌。
為何通貨膨脹率水平特別高,可能導致股市下跌呢?由於通貨膨脹的壓力,提高利率可能增加股票賣壓。再如原油價格特別高,也可能對股指不利。由於石油為目前工業界最主要的能源,因此油價上升即反映工業界成本提高,企業預期收益降低。一般來說,股市上漲黃金價格下挫。因為投資者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火爆,金價則下降。當然金價的高低更多地與美元匯率有關系。所幸的是中國目前GDP增長率在10%以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以內,是名副其實的高增長、低通脹。而最近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將為經濟穩步成長提供動力。
(4)指數編制方法。
股票價格指數的波動雖然與宏觀經濟的變動緊密相關,但也與編制方法存在一定的聯系,特別是成分指數的變動與所選擇的樣本公司關系十分密切。比如根據滬深300指數的編制原則,當成分股進行分紅派息等活動時,指數不進行人為調整,任其自然回落。因此在年報中報集中期或者一些權重比較大的股票如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寶鋼等在分紅派息時會對股指產生影響。由於一些個股在指數中所佔權重較大,當其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時,價格可能出現異動,從而改變其流通市值影響股指走勢。根據滬深300指數編制原則,成分股原則上每半年調整一次,一般為1月初和7月初實施調整,調整方案提前兩周公布。每次調整的比例不超過10%。樣本調整設置緩沖區,排名在240名內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最近一次財務報告虧損的股票原則上不進入新選樣本,除非該股票影響指數的代表性。另外,對一些權重大的股票,如中國銀行在上市第十一個交易日進入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更換一般提前兩周公布。
(5)突發政治安全事件。
股票價格指數的波動,不僅受經濟因素的影響,而且受許多突發事件,諸如戰爭、政變、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等的影響。與其他因素相比,突發事件對股票價格指數的影響有兩個特點:一是偶然性。即突發事件往往是突如其來的,因此相當多的突發事件是無法預料的。二是非連續性。即突發事件不是每時每刻發生的,它對股票價格指數的影響不像其他因素那樣連續和頻繁。國家政局穩定使人民對國內經濟發展有信心,並使國家國際形象提升,能夠吸引國外資金,國家公債發售信用佳,股指表現好。
(6)經濟金融政策。
出於對經濟市場化改革、行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等,國家往往會出台變動利率、匯率及針對行業、區域的政策等,這些會對整個經濟或某些行業板塊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滬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數走勢。股份公司常常向銀行借款,隨著借款額的增多,銀行對企業的控制也就逐漸加強並取得了相當的發言權。在企業收益減少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希望能夠穩定股息,但銀行為了自身的安全,會支持企業少發或停發股息,因而影響了股票的價格。稅收對投資者影響也很大,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為了增加收益,如果國家對某些行業或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那麼就能使這些企業的稅後利潤相對增加,使其股票升值。會計准則的變化,不會實質性地影響股份公司的內在價值,但是會使得某些企業賬面上的盈餘發生較大變化,從而影響投資者的價值判斷。
分紅政策也會對股指價格帶來一定的影響。投資者之所以購買股票,是因為它能帶來不低於存款利息的紅利(而非中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價差收益)。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的數量,不是取決於它的實際資本擁有量,而是取決於股息的派發量。股息越高,購者越踴躍,股票的價格也越高。但是,股息的增加又取決於企業收益的增長。如果企業發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而增資後的利潤卻未同步增長,股息將無法維持原有水平,股票價格也會隨之下降。歐美國家的一些企業,為了不斷發展業務,使企業收益日益增長,把公司的凈利潤大部分或全部留下,以擴大資本積累,用於生產和經營,只發放少量股息或不發放股息。並且,國家在稅收制度上也積極支持。由於企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股票即使不發或少發股息,對投資者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過去在分紅問題上,中國流通股股東往往與非流通股股東矛盾對立,不過隨著股權分置問題的基本解決,以及其他制度的完善,相信股東們的利益會相對趨於一致。
(7)重大發現、發明。
重大發現對於股價和指數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如大的油田、天然氣、各種礦藏等的發現。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時期,新產品的開發顯得越來越重要,股價也會受到他們的強烈沖擊。新產品從開發完成至股價下跌這段時間,可分成三個階段:當消息傳出以後,成了熱門話題,此時股價自然會上揚,尤其一旦有人使用投機手段,則更容易暴漲。但經過一段時間股票已經成為人們爭相投資的對象,而這種新發明要普及化,需要很長時間,屆時新產品還銷不出去的話,股價便會下跌。假如最終某個新發明能夠提高公司的業績和利潤率,股價會上漲;若沒有預期的效果,則跌幅很大。因此,股票交易者必須關注這個規律,牢牢掌握股價波動的主動權。
以上只是就理論上單一因素的變化對指數的影響的一般結論,事實上,許多因素通常是相互交織甚至是矛盾的,這時運用基本分析法,需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揭示未來指數的發展方向。
3. 什麼是股指期貨,怎麼玩請教高手!
股指期貨(Stock Index Futures,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版資產的權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時間,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股指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股票價格指數。
4. 做期貨需要先學習什麼
控制期貨交易風險的三要素:(一)趨勢判斷:
趨勢判斷是一個容易理解,容易判斷,但難以堅持的工作。趨勢判斷的最簡單的方法,是遵循均線系統的趨勢,但投資者往往是看清趨勢,卻短線操作,從而導致趨勢走完後,自己不僅沒賺到錢,反而交了不少手續費,甚至出現較大的虧損。改變這種結局的唯一方法是,趨勢判斷確認後,制定科學的投資方案,對建倉過程、建倉比例和可能遇到的虧損幅度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應對方案。一旦進入市場,就要嚴格執行按照趨勢判斷所制定的投資方案,在趨勢系統沒有發出拐點信號前,不要輕易平倉,要讓自己的持倉充分地拓展利潤空間,這也是所謂時間與利潤成正比的道理。要使自己的投資能夠獲得趨勢運行所帶來的大部分利潤,不僅取決於投資者對趨勢的判斷正確與否,還取決於資金管理。
(二)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在期貨交易中極其重要,尤其是對於中小投資者,投入交易的資金最好不要超過保證金的50%,日內交易若滿倉操作,應快進快出,短線(持倉幾天),中線(持倉幾周)投資者投入資金的比例最好不超過保證金的30%。
在具體的資金管理上,可以根據所投資品種歷史走勢中逆向波動的最大幅度、各種調整幅度出現的概率,以及自己後續資金的跟進能力,合理地設置倉位。例如,假設期貨公司收取的保證金為10%,如果統計數據顯示,在一波上漲行情中,某品種逆向最大波動幅度為4%,則在要求風險率始終大於100%的情況下,允許的最大建倉比例為71.43%。不過這種情況下其資金的最大虧損率達到28.57%。如果客戶允許風險率下降到80%,即接近強平點,則合理的最大建倉比例為83.33%。但這種情況下資金的最大虧損率達到33.34%。
一般情況下止損並不是在虧損達到接近30%的時候才實施,上面的持倉比例是預防在隔夜大幅反向跳空情況下,使自己能夠承受的最大虧損的建倉比例。事實上,根據不同的投資者的資金實力和風險的偏好程度,以及統計上的最大反向波動率,可以計算出不同的建倉比例,按照這個比例建倉,能夠保證資金持有的倉位能夠飄到行情結束發出扭轉信號為止。
(三)及時止損:
我國證券市場上的中小散戶養成了死捂股票的習慣,因為他們相信管理層不會坐視股票市場長期低迷。但期貨市場是保證金交易,盈虧都有杠桿放大作用,死捂期貨的話,實際的虧損可能超出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因此,止損是初入期貨市場上的投資者需要克服的關鍵一環。及時止損,可以保存實力,避免遭受釜底抽薪的損失。期貨交易不怕錯就怕拖,拖延不但損兵折將還可能導致全軍覆沒。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資金多寡,心理承受能力,所交易品種波幅大小,設立合理的止損位;(筆者隨筆僅供參考)
5. 期貨交易中,如何掛單
開盤前有集合競價的,所以也是可以掛單買賣股票的,一些股票開辦就是高開或者低開就是集合競價弄的。開盤前可以掛單買股票,只能委託,不會成交,不能撤單,只能在9.30之後才可能撮合成交。
在股票交易時把所要買進或賣出的股票的名稱、數量、價格填寫後提交給交易系統等待成交,這個過程就叫掛單。
投資者可根據現價或對市場進行預測指定一個目標價格,當現價達到投資者設定的價格時,系統會自動成交,而此價格即為建倉價格.若是買升,現價需高於或者等於指定價;若是買跌,現價需低於或者等於指定價.除非客戶取消訂單, 否則限價單在被成功執行前將會一直保持有效至即日收市。
(5)期貨市場計算機分析指南電子書擴展閱讀:
規則細節
交易時間
根據《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中規定,交易時間為「上午9:25-11:30,下午13:00-15:00」,最後交易日時間「上午9:25-11:30,下午13:00-15:00」。
東證期貨高級顧問方世聖表示,美國的期指市場是24小時交易,台灣地區則是早晚各增15分鍾。
漲跌停板
根據《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中規定,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為上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7%。
保證金
為加強風險控制,此次業務規則修訂稿將股指期貨最低交易保證金的收取標准由10%提高至12%。同時,為保證單邊市下交易所調整保證金水平的針對性,修訂了單邊市下對交易所調整保證金的限制性規定。
6.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的作品目錄
前言
譯者的話——我看技術分析
致謝
第一章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道氏理論
第三章 圖表簡介
第四章 趨勢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主要反轉形態
第六章 持續形態
第七章 交易量和持倉興趣
第八章 長期圖表和商品指數
第九章 移動平均線
第十章 擺動指數和相反意見
第十一章 日內點數圖
第十二章 三點轉向和優化點數圖
第十三章 艾略特波浪理論
第十四章 時間周期
第十五章 計算機和交易系統
第十六章資金管理和交易策略
全書大會串——一張清單
附錄一 差價交易和相對力度的概念
附錄二期權交易
附錄三 W·D·江恩:幾何角度和百分比例
參考資料
索引
關於本書
7. 期貨交易量為什麼遲一發布
你看到的是外國人寫的老掉牙的東西了。
過去期貨交易沒有計算機技術可以利用,都是人工喊價交易和人工計算交易數據,所以交易量、持倉量等都要到收市後很長時間才能統計出來,這還需要專門的結算所來完成此項工作,一般都是第二天發布前一日的交易數據。
而我國從一開始就採用計算機輔助交易手段,一切交易數據都能即時發布,也從來沒有設立過專門的結算機構。
國內的期貨教材大多是一些從來沒做過期貨的書獃子編寫的,而且很多都是照抄國外的東西。
8. 求 電子書 <<技術派交易者期貨市場計算機分析指南>>,作者,美國人 查爾斯.勒伯和大衛.盧卡斯
如需,加一下l俺。
《期貨市場計算機分析指南》
作者:(美)勒博,(美)盧卡斯著 頁數:263 出版社: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