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貿易戰現在如何了最新的動態是什麼關系怎麼樣了
中美談判目前還在進展之中,但是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談判,會對全球很多商品和金融資產有較大的影響。就好比美日之間的貿易戰,很多方面的分歧不是一兩次談判就可以解決的。對於投資來說,關注中美貿易談判,要做好長期准備。具體的後續影響可以找我咨詢
❷ 中美貿易戰又升級 美金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當前最新匯率換算:1美元=6.2752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❸ 中美貿易戰對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爭端(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又稱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比較具有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應答時間:2020-12-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中美貿易戰的最新情況是什麼
最近的事件:2018/9/24
美國正式對大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中國方面進行反擊,正式對約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額外加征5%-10%的關稅。
同時,中國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和中方立場》白皮書,充分闡明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政策立場,將貿易戰中的事實進行澄清,駁斥美國單方面一意孤行挑起貿易爭端的各種行為論調。
9月24日以後就暫時沒有太大的動作,但是美聯儲的第三次加息對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產生了影響。
重要的事件盤點如下:
2017年中美貿易上的各類摩擦已初見端倪
2018/3/9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了命令,將於15天後對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3/22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於對華「301」報告,指令對中國進口的約600億商品大規模徵收25%的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2018/3/23 中國商務部作出反擊,宣布擬對從美國進口部分產品加征15%關稅。其中,來自美國的葡萄酒出現在加征關稅的名單之中。
2018/4/1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
根據財政部關稅司發布的《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的通知》明確,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2018/4/3 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覆蓋航空航天、信息通訊技術、機械等10多個部門,將對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
2018/4/4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自4月12日起,上調對原產於美國及部分歐盟公司的進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單丁醚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率,稅率介於10.8%-75.5%。
2018/4/6 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2018/4/16 美國商務部宣布,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中興通訊在A股和H股市場隨後宣布停牌。
2018/4/17 中國商務部公告,裁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並決定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4/18 美國監管者將採取一項措施,禁止移動運營商使用聯邦補貼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電信設備。這項舉措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獲得全票通過。此舉的目的是禁止美國運營商利用普遍服務補貼向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企業采購設備。
2018/4/19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初步裁定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存在傾銷。根據裁定,自2018年4月20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鹵化丁基橡膠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傾銷幅度(26.0%-66.5%)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5/3 美國總統特使、財政部長姆努欽率美方代表團訪華,與中方就中美貿易戰進行第一輪探討。
2018/5/4 中美經貿磋商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雙方同意建立工作機制保持密切溝通。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知識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2018/5/7 海關總署網站發布《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稱,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症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採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採取退運或銷毀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2018/5/13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稱將幫助中興恢復業務,美國商務部已經被指示去完成這件事。此前,在被特朗普政府禁止使用美國製造的零部件後,中興宣布已停止主要相關經營活動。
2018/5/17 中方代表團赴美就中美貿易戰進行了建設性的磋商。
2018/5/19 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
2018/5/20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美中兩國已就框架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停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
2018/5/29 美國白宮官網發表聲明,美國將加強對獲取美國工業重大技術的相關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出口管制,並採取具體投資限制,擬於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公布相關措施,之後不久將正式實施。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迅速回應表示,我們對白宮發布的策略性聲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這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無論美方出台什麼舉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按照聯合聲明精神相向而行。
2018/5/31 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襲調查」和現場取證,標志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
2018/6/2 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率團訪華,中美雙方團隊繼續就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2018/6/15 美國白宮對中美貿易發表聲明,對1102種產品總額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第一組340億美元商品關稅於7月6日開始徵收。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
2018/7/6 美國宣布將於當地時間7月6日(北京時間6日中午)起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
中國作出回應,將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並在世貿組織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正式實施的征稅措施追加起訴。
2018/7/11 美國政府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的措施。
2018/7/24 美國就第二組16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舉行聽證會。
2018/8/2 美國貿易代表聲明稱擬將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稅率由10%提高至25%。
2018/8/3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關稅。
2018/8/20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根據所謂「301調查」結果擬對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
2018/8/22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錶王受文率中方代表團訪美,就經貿問題舉行副部級磋商。
2018/8/23 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25%的關稅生效,包括半導體、塑料和鐵路設備等,針對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
中國對美反擊,對價值16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包括石油、煤炭、鋼鐵產品和醫療設備等。
2018/8/31 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最快下周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2018/9/3 中國商務部初步認定,原產於台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存在傾銷,中國大陸正丁醇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9月4日起實施。
2018/9/8 事件1:特朗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後,美國還將對另外267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並表示若中美貿易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將很快開征。
事件2:特朗普正考慮啟動奧巴馬時期的一項行政令,允許美國對參與「惡意網路活動」的實體或個人進行制裁。此舉瞄準的是中國企業,美國可能會以制裁所謂「盜竊」美國知識產權行為,凍結中國企業在美資產,或阻止中國企業到美國做生意。
事件3: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說,美國仍然與中國繼續談判,但美國的要價很明確:「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停止知識產權盜竊,美國人的公司美國人自己擁有。」
2018/9/18 特朗普政府宣布將於24日起對大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並自2019年1月1日起上調該稅率至25%。
2018/9/24 美國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
中國進行反擊,對約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征5%-10%的關稅,並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和中方立場》白皮書。
答案由 關數e 海關數據科技服務團隊 整理
❺ 中美貿易戰喊停人民幣匯率後市怎麼走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周一公布,上周五(5月18日)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前周上漲0.30%至97.88,較2014年底則仍下跌2.12%。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跌0.64%,而美元指數勁升1.19%,因投資者押注美國需要進一步升息以抑制通脹。
北京時間周日(5月20日)凌晨,據新華社報道,中美雙方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進行了建設性磋商,並發表聯合聲明:此次中美經貿磋商的最大成果是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
根據聲明,中美雙方同意,減少美對華的貿易逆差;中方加大美國購買商品與服務;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重視知識產權保;鼓勵雙向投資等等。在距離美國301調查制裁落地僅有為數不多的十餘天時間里,得益於上述共識的達成,困擾全球市場的數月來的中美貿易戰疑雲最終避免。
人民幣匯率近期也出現了貶值傾向,4月17日以來,面對美元凌厲漲勢,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從6.27附近下跌至6.36左右,累計貶值幅度不到1.4%,但幅度遠小於美元指數漲幅,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還在升值。
若從年初以來的表現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甚至大漲了2.23%,且境內外人民幣匯率價差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保持平穩狀態。
如果貶值壓力延續,市場將受到怎樣影響?
假設美聯儲貨幣政策方向不變,美債利率與美元指數將保持強勢,人民幣或出現貶值壓力。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整體依然強勁,核心的失業率指標處於2000年以來的底部,通脹朝著2%的目標前進,聯儲對於經濟相對樂觀,今年大概率還將有2-3次加息過程,中性聯邦基金利率水平在2.5%左右。假定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不會變,那麼美債利率仍然將上行,在歐洲、日本等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距離轉向正常化還有一段時間的前提下,美國與全球貨幣政策方向的差異將助推美元指數上行,中國在內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將受到本幣貶值的壓力。
上周美元指數整體延續強勢格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雖相應有所調整,但下跌幅度有限,尤其後半周主要圍繞6.37一線窄幅波動。
市場人士指出,這一輪美元快速上行的過程中,主要非美貨幣均出現明顯調整,不過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平穩的支撐下,人民幣匯率保持了較好的定力,最新公布的外匯占款四連增也表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仍有較強信心,預計後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將繼續保持穩定。
❻ 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國如何穩定和加大吸引國際投資
要穩定和加大吸引國際投資我覺得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與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好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二、逐步放開之前對外資未開放的領域。三、進一步降稅降費,吸引外資到國內建廠,長期深耕國內市場。四、通過自貿區試驗適當開放外匯管制領域。
❼ 什麼是外匯管制,有哪些利弊
外匯管制的利弊
1 降低國際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效率
其限制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回外匯管制下,外匯往往答不由供給決定,欲購買力平價脫節,無法真實反應本幣對外價值,導致國內物價偏離國際市場價格,使商品價格的國際比較失真,導致商品的國際流動,影響國際分工,降低國際資源配置的效率
2
阻礙國際貿易發展,加劇國際貿易摩擦
,加劇國際間的猜忌,摩擦,矛盾,甚至貿易戰
3 限制國際資本流動
對於資金緊缺的國家,外匯管制會給外國投資者在東道國投資的利息,分紅,分配及債務償還帶來困難
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
對資本盈餘的國家 由於實行之本項目管制,使其過剩的資本n難找有利可圖的機會
❽ 中美貿易戰最新情況
「新戰況」暫沒有。按照慣例台上沒有的,台下定是忙不停!雙方對對方部分商品提高關稅7月6日開征,故預計此時間斷前後應該有「新情況」出現。
❾ 中美貿易戰的最新情況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中國的一句古詩,我們可以把中美貿易往零打,做好這個准備,看誰挺得住,看誰會更好。這就是中美貿易戰爭的一個基本進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