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陽泉煤業集團各煤礦地址(公家的)
陽泉煤業(集團)一礦
陽泉煤業(集團)一礦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礦山北路,1956年建成投產,是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幹生產礦井之一。井田面積83.6平方千米,地質儲量10.6億噸。可采儲量6.4億噸。礦井設計能力為240萬噸/年,核定能力為290萬噸/年,主采3#、12#、15#煤層。礦井產量已持續多年保持在400萬噸以上,是原煤炭部最早命名的現代化礦井和特級質量標准化礦井,並榮獲煤炭工業二級企業和行業級高產高效礦井稱號。
礦擁有年入洗能力450萬噸的礦井型重介選煤廠。主要產品有大、中、小塊炭,噴粉精煤1#、2#、3#、燒結煤、十六級末煤等8個產品,其中十級洗中塊為國優產品,十二級洗大塊為部優產品,十一級洗小塊和十六級末煤為省優產品。產品獲國家「銀質獎」,被中煤質協授予「質量管理獎」。是高爐冶煉、礦石燒結、火力發電、化工助燃的上等燃料,產品已通過ISO9000認證,行銷全國,部分遠銷日本、韓國、巴西和馬來西亞。
長期以來,礦堅持與時俱進,遵循集團公司「煤與非煤並重並舉」的發展戰略,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靠改革解放生產力,靠管理激活生產力,靠科技推動生產力,高產高效自主經營,步伐穩健。作為優質資產,礦又被納入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並將隨著國陽公司的成功上市而再度升騰。
自1994年連續10年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稱號,連續9年保持了高產高效礦井稱號。特別是1998年以來,先後榮立省三、二、一、特等功各一次,2001年礦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02年被中煤政研會和中煤工業協會分別授予「全國雙文明煤礦」和「全礦雙十佳煤礦」,2003年,被中共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陽煤二礦
二礦是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幹礦井之一,是全國煤炭行業特級質量標准化、現代化礦井,榮膺煤炭工業優秀企業金石獎。陽煤集團二礦生產經營性資產投資入股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使二礦隨國陽升騰,為股東效力,大展宏圖。
62.4平方公里的井田,4.9億噸的煤炭可采儲量,地質構造簡單,煤層穩定,是二礦得天獨厚的資源賦存條件;石太鐵路、307國道及太舊高速公路空越而過,毗連陽泉市區,使二礦兼備交通地域之便利;改擴建後增至每年435萬噸的煤炭生產及洗選加工能力,全國一流的現代化裝備,是二礦穩定發展的基礎實力;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的優質無煙煤,品種齊全、品質上乘,服務周到,使二礦受益於品牌信譽;科學的管理,過硬的高素質人才,厚實的企業文化,是二礦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
1951年建礦以來50年,二礦累計生產煤炭1.1億噸,上繳利稅3.94億元,功勛卓著,堪稱陽煤勁旅。作為國陽新能股份公司麾下的二礦,將以更優異的業績,承棟梁重任,創世紀輝煌。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三礦
始建於1950年5月,此前已有800年開采歷史,是一個多井口組成的大型煤礦。主要開採煤層為3#、12#、15#,現擁有地質儲量1.7億噸,可采儲量為1.05億噸。礦井核定生產能力300萬噸,1990年生產原煤達458.2689萬噸。全礦固定資產凈值1.78億元。現有職工8813人,其中原煤生產人員6018人。
三礦以生產含碳量較高的優質無煙煤著稱,主要產品有十一級選大塊、十二級洗中塊、十二級洗小塊、十五、十六級選末煤等產品。其中十五、十六級末煤從1984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省優產品,並遠銷日本、 韓國、朝鮮等國家,深受用戶歡迎。
1988年三礦被原中煤總公司命名為質量標准化和現代化礦井;1991年晉升為煤炭工業二級企業;能源部全國煤礦地質工會授予"全國統配煤礦礦際競賽先進單位";1996年煤炭工業部授予"煤質管理標准化礦井"、山西省煤炭(廳)局授予"機電工作先進單位"、"國家二級計量和全面質量管理二級合格企業";榮獲山西省優秀政工企業、黨風黨紀先進集體,綠化先進單位;並被原中煤總公司授予生活福利管理和設施達標先進礦等榮譽稱號。
天興公司
天興公司的前身是陽煤集團四礦,始建於1907年,這個百年老礦在2002年資源枯竭後重組為天興公司。新組建的企業立足以煤炭為主體,以礦山電器和服務業為兩翼的發展戰略,先後入股晉城野馬煤礦,在秦皇島投資興建綜合性大酒店。
陽煤集團五礦
陽煤集團五礦位於陽泉市以南平定縣境內,北距市區18公里,東距平定縣城6公里,太舊高速公路和鐵路專用線立體交叉,貫穿礦區中部,通訊、交通便利,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型生產礦井之一。礦井井田面積80.2平方公里,主采8#、15#煤層,可采儲量46311萬噸,服務年限84年。
五礦正式成立於1984年12月。現有員工6700餘人;采、掘、開、機、運、通、選、銷、供等工種和專業,成龍配套,形成了獨立的生產體系,生產的煤種主要有:噴粉精煤、洗中塊、洗小塊、末煤、煤泥、中煤等,銷往全國7個省市170多個用戶,主供冶金、電力工業,並出口巴西、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以技術進步為依託,科技興企。不斷加大裝備投入,提高機械化程度。採煤由建礦之初的普采、高檔普採到 92年12月一舉實現了綜合機械化採煤,從分層綜採到一次采全高放頂煤綜采,採掘機械化程度達到100%;建立了計算機控制的KJ4井下瓦斯監測系統和核子秤計量系統,應用三維地震方法對井下地質構造進行預測預報;在全集團公司首家建立的內部Intranet網正在啟動,提高了信息化、無紙化辦公程度。
——以多種經營為補充,多元發展。五礦在抓好煤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和非煤產業。多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現在多種經營總公司有經營實體10個,分別從事建築安裝、機電維修、印刷、加工、化工、商飲等10多個行業,從業人員1515人,年產值近5000萬元。
面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五礦長纓在手,蓄勢待發,三年建成一流礦井,做到環境美化、管理細化、產品優化,工作精化,以一個全新的面貌搏擊世界風雲。展望前景,擺在五礦全體員工面前的將是一個紅日朗朗、天色藍藍的美好明天 。
新景礦
新景礦位於陽泉市西部,距離市中心18公里,瀕臨石太鐵路和太舊高速公路。於1990年開工建設,總投資18億元。199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現有員工4500名。井田煤層貯藏穩定,均為優質無煙煤。可採煤層8層,主采3#、8#、15#煤。一期工程可采儲量1.6億噸,采區服務年限52.4年,年設計生產能力220萬噸,按「十五」發展規劃,到2005年礦井產量將達400萬噸以上。
新景礦井下采區工作面和順槽均選用了國內先進設備,主斜井皮帶採用了美國CST軟啟動技術,主扇風機為上海製造的GAF型,是目前國內煤炭企業採用的最大鼓風機,還擁有國內先進的KJ90型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副立井提升機也是全國最先進的設備。
新景礦是公司的出口煤基地。該礦擁有一座較大規模的全重介選煤廠,年設計入選原煤360萬噸。主要產品有特1#、1#冶金高爐噴吹精煤,產品質量優良,適銷對路,主要出口韓國和日本。
新景礦建礦以來,安全生產相對穩定,高產高效成效顯著,全體員工正秉守「路在腳下,事在人為」的核心理念,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建設高標准現代化礦井,為實現公司「以大搏強,十年雙百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0年4月,為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公司,是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獨立法人實體,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為壽陽縣黃丹溝煤礦。
該礦始建於1970年,設計生產能力為30萬噸/年,實際生產能力為15萬噸/年,2000年3月18,遵循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指導思想,經陽煤集團和壽陽縣政府同意, 該礦被陽煤集團無償兼並. 新組建的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井田位於沁水煤田的西北隅,面積27.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9億噸,共含煤17層,為石炭系、二迭系煤質、煤種和主要產品結構為:3#、9#、15#、15#下煤為井田賦存穩定,市場走俏的主採煤層。其中3#煤、9#煤的煤質量好,為當前市場十分青睞的特低硫、特低磷瘦煤,是國家提倡的環保型主電煤。公司交通便利,20.5公里鐵路專用線直通壽陽站,307國道橫穿井田中部,太舊高速公路從井田南部跨越〕公司成立後,陽煤集團確定的技改建設總投資為 2211萬元,其中礦井技改投資10459.38萬元,選煤廠技改投資1751.67萬元。經過兩年多建設,目前已完成技改工作量11166.81萬元。完成全部技改的92%? 2003年上半年,全部技改工程將結束,2004年將達到120萬噸設計規模。屆時,公司將步入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
② 陽泉6家大型企業的單位名稱
陽泉煤業(集團)一礦
陽泉煤業(集團)一礦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礦山北路,1956年建成投產,是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幹生產礦井之一。井田面積83.6平方千米,地質儲量10.6億噸。可采儲量6.4億噸。礦井設計能力為240萬噸/年,核定能力為290萬噸/年,主采3#、12#、15#煤層。礦井產量已持續多年保持在400萬噸以上,是原煤炭部最早命名的現代化礦井和特級質量標准化礦井,並榮獲煤炭工業二級企業和行業級高產高效礦井稱號。
礦擁有年入洗能力450萬噸的礦井型重介選煤廠。主要產品有大、中、小塊炭,噴粉精煤1#、2#、3#、燒結煤、十六級末煤等8個產品,其中十級洗中塊為國優產品,十二級洗大塊為部優產品,十一級洗小塊和十六級末煤為省優產品。產品獲國家「銀質獎」,被中煤質協授予「質量管理獎」。是高爐冶煉、礦石燒結、火力發電、化工助燃的上等燃料,產品已通過ISO9000認證,行銷全國,部分遠銷日本、韓國、巴西和馬來西亞。
長期以來,礦堅持與時俱進,遵循集團公司「煤與非煤並重並舉」的發展戰略,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靠改革解放生產力,靠管理激活生產力,靠科技推動生產力,高產高效自主經營,步伐穩健。作為優質資產,礦又被納入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並將隨著國陽公司的成功上市而再度升騰。
自1994年連續10年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稱號,連續9年保持了高產高效礦井稱號。特別是1998年以來,先後榮立省三、二、一、特等功各一次,2001年礦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02年被中煤政研會和中煤工業協會分別授予「全國雙文明煤礦」和「全礦雙十佳煤礦」,2003年,被中共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陽煤二礦
二礦是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幹礦井之一,是全國煤炭行業特級質量標准化、現代化礦井,榮膺煤炭工業優秀企業金石獎。陽煤集團二礦生產經營性資產投資入股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使二礦隨國陽升騰,為股東效力,大展宏圖。
62.4平方公里的井田,4.9億噸的煤炭可采儲量,地質構造簡單,煤層穩定,是二礦得天獨厚的資源賦存條件;石太鐵路、307國道及太舊高速公路空越而過,毗連陽泉市區,使二礦兼備交通地域之便利;改擴建後增至每年435萬噸的煤炭生產及洗選加工能力,全國一流的現代化裝備,是二礦穩定發展的基礎實力;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的優質無煙煤,品種齊全、品質上乘,服務周到,使二礦受益於品牌信譽;科學的管理,過硬的高素質人才,厚實的企業文化,是二礦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
1951年建礦以來50年,二礦累計生產煤炭1.1億噸,上繳利稅3.94億元,功勛卓著,堪稱陽煤勁旅。作為國陽新能股份公司麾下的二礦,將以更優異的業績,承棟梁重任,創世紀輝煌。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三礦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三礦,始建於1950年5月,此前已有800年開采歷史,是一個多井口組成的大型煤礦。主要開採煤層為3#、12#、15#,現擁有地質儲量1.7億噸,可采儲量為1.05億噸。礦井核定生產能力300萬噸,1990年生產原煤達458.2689萬噸。全礦固定資產凈值1.78億元。現有職工8813人,其中原煤生產人員6018人。
三礦以生產含碳量較高的優質無煙煤著稱,主要產品有十一級選大塊、十二級洗中塊、十二級洗小塊、十五、十六級選末煤等產品。其中十五、十六級末煤從1984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省優產品,並遠銷日本、 韓國、朝鮮等國家,深受用戶歡迎。
1988年三礦被原中煤總公司命名為質量標准化和現代化礦井;1991年晉升為煤炭工業二級企業;能源部全國煤礦地質工會授予"全國統配煤礦礦際競賽先進單位";1996年煤炭工業部授予"煤質管理標准化礦井"、山西省煤炭(廳)局授予"機電工作先進單位"、"國家二級計量和全面質量管理二級合格企業";榮獲山西省優秀政工企業、黨風黨紀先進集體,綠化先進單位;並被原中煤總公司授予生活福利管理和設施達標先進礦等榮譽稱號。
天興公司
天興公司的前身是陽煤集團四礦,始建於1907年,這個百年老礦在2002年資源枯竭後重組為天興公司。新組建的企業立足以煤炭為主體,以礦山電器和服務業為兩翼的發展戰略,先後入股晉城野馬煤礦,在秦皇島投資興建綜合性大酒店。
陽煤集團五礦
陽煤集團五礦位於陽泉市以南平定縣境內,北距市區18公里,東距平定縣城6公里,太舊高速公路和鐵路專用線立體交叉,貫穿礦區中部,通訊、交通便利,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型生產礦井之一。礦井井田面積80.2平方公里,主采8#、15#煤層,可采儲量46311萬噸,服務年限84年。
五礦正式成立於1984年12月。現有員工6700餘人;采、掘、開、機、運、通、選、銷、供等工種和專業,成龍配套,形成了獨立的生產體系,生產的煤種主要有:噴粉精煤、洗中塊、洗小塊、末煤、煤泥、中煤等,銷往全國7個省市170多個用戶,主供冶金、電力工業,並出口巴西、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以技術進步為依託,科技興企。不斷加大裝備投入,提高機械化程度。採煤由建礦之初的普采、高檔普採到 92年12月一舉實現了綜合機械化採煤,從分層綜採到一次采全高放頂煤綜采,採掘機械化程度達到100%;建立了計算機控制的KJ4井下瓦斯監測系統和核子秤計量系統,應用三維地震方法對井下地質構造進行預測預報;在全集團公司首家建立的內部Intranet網正在啟動,提高了信息化、無紙化辦公程度。
——以多種經營為補充,多元發展。五礦在抓好煤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和非煤產業。多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現在多種經營總公司有經營實體10個,分別從事建築安裝、機電維修、印刷、加工、化工、商飲等10多個行業,從業人員1515人,年產值近5000萬元。
面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五礦長纓在手,蓄勢待發,三年建成一流礦井,做到環境美化、管理細化、產品優化,工作精化,以一個全新的面貌搏擊世界風雲。展望前景,擺在五礦全體員工面前的將是一個紅日朗朗、天色藍藍的美好明天 。
新景礦
新景礦位於陽泉市西部,距離市中心18公里,瀕臨石太鐵路和太舊高速公路。於1990年開工建設,總投資18億元。199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現有員工4500名。井田煤層貯藏穩定,均為優質無煙煤。可採煤層8層,主采3#、8#、15#煤。一期工程可采儲量1.6億噸,采區服務年限52.4年,年設計生產能力220萬噸,按「十五」發展規劃,到2005年礦井產量將達400萬噸以上。
新景礦井下采區工作面和順槽均選用了國內先進設備,主斜井皮帶採用了美國CST軟啟動技術,主扇風機為上海製造的GAF型,是目前國內煤炭企業採用的最大鼓風機,還擁有國內先進的KJ90型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副立井提升機也是全國最先進的設備。
新景礦是公司的出口煤基地。該礦擁有一座較大規模的全重介選煤廠,年設計入選原煤360萬噸。主要產品有特1#、1#冶金高爐噴吹精煤,產品質量優良,適銷對路,主要出口韓國和日本。
新景礦建礦以來,安全生產相對穩定,高產高效成效顯著,全體員工正秉守「路在腳下,事在人為」的核心理念,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建設高標准現代化礦井,為實現公司「以大搏強,十年雙百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0年4月,為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公司,是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獨立法人實體,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為壽陽縣黃丹溝煤礦。
該礦始建於1970年,設計生產能力為30萬噸/年,實際生產能力為15萬噸/年,2000年3月18,遵循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指導思想,經陽煤集團和壽陽縣政府同意, 該礦被陽煤集團無償兼並. 新組建的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井田位於沁水煤田的西北隅,面積27.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9億噸,共含煤17層,為石炭系、二迭系煤質、煤種和主要產品結構為:3#、9#、15#、15#下煤為井田賦存穩定,市場走俏的主採煤層。其中3#煤、9#煤的煤質量好,為當前市場十分青睞的特低硫、特低磷瘦煤,是國家提倡的環保型主電煤。公司交通便利,20.5公里鐵路專用線直通壽陽站,307國道橫穿井田中部,太舊高速公路從井田南部跨越〕公司成立後,陽煤集團確定的技改建設總投資為 2211萬元,其中礦井技改投資10459.38萬元,選煤廠技改投資1751.67萬元。經過兩年多建設,目前已完成技改工作量11166.81萬元。完成全部技改的92%? 2003年上半年,全部技改工程將結束,2004年將達到120萬噸設計規模。屆時,公司將步入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
③ 可以買股票了嗎謝謝
我不大清楚煤炭股,雖然資源股在中國股市很不錯,題材也好,但是浮動過快過大,散戶不容易操作,而過多操作是最容易虧本的。我個人給你推薦兩只股票。偉星股份跟天津港,個人研究,希望你要是買的話可以長期持有,謝謝。
④ 很多股票為啥從6月份直接到9月份
陽煤化工(600691)周一晚間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6月10日起停牌,因控股股東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
大家注意公告,停牌是因為控股股東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大家想想大股東能有什麼事?
1、偷偷出貨,股權到一定程度不得不公告,(此情況已有)
2、大股東准備撤資。
3、大股東轉讓部分股權。
4、注入資產
通過今天漲停可以看出他停牌就是要把資產注入進來,好不好主力說了算,對公司是好事,以後再不會虧,對大股東也是好事,不用再貼錢了,這都是早有預期的,就看主力怎麼玩了,
⑤ 陽泉煤業跟陽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單位嗎
陽煤集團以五礦專用線及平定站入股佔1%的股份,北京鐵路局是最大的股東
⑥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6)陽泉煤業大股東的資產注入擴展閱讀: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