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汾酒楊波李秋喜啥關系
同屬中國酒業協會。
在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公司領導楊波、常建偉應邀參加大會。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
2. 山西杏花村汾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賣的是真酒么
山西杏花村汾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賣的是真酒。山西杏花村汾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於2002年06月05日在汾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位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法定代表人常建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酒類包裝材料銷售,竹葉青酒以優質汾酒為母酒,加配竹葉等十二餘種名貴中葯材精製而成,形成獨特的竹葉青酒香,被評為中國名酒。預包裝食品(白酒、葡萄酒、果露酒、啤酒、飲料、調味品)。
3. 塵埃落定,十餘學者證實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在山西汾陽
4月3日,由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唐史學會、汾酒集團聯合舉辦的「紀念杜牧創作《清明》詩1193周年暨2018年春季汾酒文化論壇」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廠隆重舉行。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杜學文、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杜文玉、山西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李中元,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共同出席了開幕儀式並講話,山西省社科院與汾酒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同時出席本次論壇的還有社科院副院長宋建平、山西省社科聯副主席王志超、汾酒廠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等汾酒高層領導,汾酒集團文化總監、汾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柳靜安,來自全國各地六個省市八所高校、社科院的教授、專家學者以及新聞記者共100餘人參加了會議。
李秋喜董事長在致歡迎辭 時,向與會學者專家表達了由衷的謝意和熱烈的歡迎。他表示,《清明》詩因汾酒而興,名詩與名酒是密不可分的。白居易曾有詩雲「並汾舊路滿光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諸多大文豪都曾游並汾並寫過詩。汾就是汾州,也就是現在的汾陽,他們來汾陽的重要原因就是這里的杏花村有好酒。汾酒因《清明》詩而名,此詩讓汾酒家喻戶曉,締造了汾酒的一次重要輝煌。為了銘記杜牧《清明》詩給汾酒帶來的偉大貢獻,汾酒集團將杜牧正式列為「汾酒十賢」之一,塑像立碑,永久紀念。
近年來,不斷有關於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兒的爭議。我們紀念杜牧不是為了參與這些無謂之爭,而是不想讓杜牧的千古名詩因那些惡意的炒作而蒙羞。的確有不少與杏花村重名的村子,但是其如今以及歷史上有沒有名酒不是幾句話就能改變的。杜牧是因為美酒而來到杏花村,又因美酒寫的《清明》詩,所以,我們有責任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品嘗到杜牧所飲之美酒。只有誠信做事,用心釀酒,弘揚杏花村汾酒所承載的中國酒魂、《清明》詩魂,才算是對杜牧最好的紀念。
來自全國各地的唐史專家、詩詞專家、文化學者用大量翔實的史料,從氣候、地理、歷史、詩歌、酒文化等多角度論述了杜牧與汾陽的密切關系,以及杜牧在山西杏花村所寫的《清明》詩帶來的深遠影響。
陝西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杜文玉 發言時說,根據有關文獻記載,杜牧早年至少曾兩次游歷汾州,而且在這里寫了《清明》詩。從詩的意境來看,杜牧的情緒並不高,很有可能是想起了曾在此地做官的曾祖父,觸景生情「欲斷魂」。再從汾陽生產名酒的歷史看,杏花村遺址考古發現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時期就有先民在此進行原始釀酒器,其標志性酒器具就是杏花村遺址發掘的小口尖底瓮。
考古發掘進一步證實這里早在商代就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在北朝時期更已經生產了上層皇室貴族飲用的「汾清」酒,並且成為宮廷貢酒,近代以來又多次獲得殊榮,特別是獲得了1915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最高獎——甲等大獎章,更是讓汾酒一舉馳名世界。汾陽杏花村汾酒不僅生產歷史長,而且連續不斷,又是國際名酒,得到盛唐時代偉大詩人杜牧創作的《清明》詩之垂青與贊美是自然無疑的。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安介生 發言時說,山西在唐代政治地理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與影響,並州地區在唐代實際上是與上京長安、東都洛陽共同構成了唐朝政治地理的樞紐地帶。唐代晉中地區的發展,與當時的水環境,改善及水利建設有著密切的關聯。太原三城依水為城,與水相依。而汾州在當地官員及百姓的努力建設下,同樣溝渠縱橫,水域生態良好。就地域環境的細節而言,唐詩中所提到的「汾陽花」、「杏葉鞍」以及汾州詩人薛能所作「杏花詩」,特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牧的《請明》詩,更能為汾酒以及杏花村早期歷史提供確鑿無疑、很有價值的史實依據。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薛平栓 發言時說,唐代文人大量的吟酒詩,不僅生動形像地反映了他們對於各種酒的消費情況,也極大地豐富了唐代的酒文化;文人吟誦美酒,對於唐代酒的生產與消費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杜牧早年游歷山西時,在汾州寫下的《清明》詩,則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學者呂世宏 發言時說,唐敬宗寶歷元年,杜牧二十三歲,朝中唐敬宗貪玩成性,東部地區河北三鎮割據,上黨劉悟也懷有二心,面對國家內憂外患,杜牧心急如焚。一方面寫了《阿房宮賦》希望勸諫唐敬宗,另一方面寫了《上澤潞劉司徒書》准備勸說劉悟統一河北三鎮。公元825年杜牧壯游山西,仲春二月從長安出發東行洛陽,去潞州,勸說劉司徒不成功,北上游太原府,南下並汾古道,寫下了《並州道中》《邊上聞笳三首》等詩歌,途徑汾州寫下了《清明》一詩。我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探討,不論是從自然氣候、歷史區位、還是詩人杜牧創作清明詩時間等史證看,杜牧《清明》詩所指之處就是山西汾陽杏花村,且有大量翔實的依據可查。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王賽 時 發言時說,汾酒是我國釀酒業中獨占鰲頭的古老品牌,早在北朝時期就已經享譽中華,至今仍然保持著國家級名酒的身份。歷代文人們對汾酒的偏愛以及對汾酒的頌揚,使得汾酒披上了其它名酒所沒有的光彩外衣。唐朝時期的汾酒名之曰「乾和酒」。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列出唐朝名酒17品,其中就提到「河東之乾和」。河東,泛指山西,具體釀造地點在汾陽。除了杜牧以《清明》詩贊美詩人汾酒的前身乾和酒外,其他大詩人也紛紛贊之,如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卷37《偶作寄朗之》就發出了「斗醲乾釀酒」的吟唱。張籍則寫出「釀酒愛乾和」 (詩見《全唐詩》卷384)的詩句。現存敦煌文書中有唐人王敷所著《茶酒論》,其中亦將「劑酒乾和」列為一代名醞。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王永平 發言時說,1、否定杜牧是《清明》詩作者的做法是站不住腳的。陳寅恪考證《清明》詩時認為,它所描寫的氣候物象應當是中國北方的景色。2、1980年以前,杜牧詩實指汾陽杏花村沒有任何爭議,1982年以後由於經濟利益作用,進而對其地望展開考證,並形成了激烈的爭論。至於詩中所言的「杏花村」到底是虛指還是實指,我認為是實指,是指山西汾陽。3、汾陽杏花村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御酒「汾清」酒,唐宋時期的「乾和」汾酒,以及著名的「羊羔酒」都是杏花村汾酒的前身,吸引了杜牧在內的無數文人墨客。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博導石雲濤 發言時說,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長安至太原的驛道,途經汾河谷地,見證了唐代詩歌的興盛發展。裴度、令狐楚、嚴綬等往來於此的高官、名士極多,張籍、劉禹錫、白居易等都曾為此賦詩。晚唐詩人杜牧早年曾有北上游邊的經歷,他當時尚未入仕,走「太原—長安驛道」返長安時,路經汾酒的生產地汾陽,並在這里向牧童打聽何處有酒家。他的《清明》詩當寫於此次行役途中,反映的心情與《並州道中》《游邊》《邊上聞笳三首》《邊上晚秋》相同,都是年輕人為謀求前程奔波道途的落魄心情的寫照。
蘭州財經大學敦煌文化研究所教授高啟安 發言時說,世人皆知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清明》詩盛贊的山西杏花村「汾酒」為山西名酒,世之佳釀,歷史悠久。其實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廣為傳播的一味佳釀——「羊羔酒」,就是宋代的汾酒,出產在今汾陽。其流行並馳名,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大有關系,因宋太祖早年曾在山西一帶游歷,喜歡飲用山西酒,登基後命令將山西一帶釀酒方作為宮廷法酒,「羊羔酒」因此而成為宋代宮廷法酒之一。直到清代,雍正皇帝仍然密旨年羹堯進貢「羊羔酒」。
綿山研究專家、文化學者杜國華 發言時說,寒食清明節源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70年的歷史。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當過西河郡太守——西河郡便是後來的汾州,是綿山的父母官。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清明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經蔚成風氣,並引起朝廷的注意。杜牧年輕時,來並汾古道壯游,寫下了千古絕唱《清明》詩,並促成唐朝的寒食清明節假日增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
上海大學中文學院教授、中國武則天學會副會長趙劍敏 發言時說,通過對杜牧詩文、資料的研究可知,對並州(太原府)地理、人物、軍事等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濃厚的情結,而汾陽則是並州重要之縣。我認為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指的應是汾陽的杏花村,並州汾陽的牧童同樣確曾遙指杏花村。
山西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山西省歷史學會副會長高春平 做了總結發言,他認為:唐朝是中國白酒文化高度發達興盛時期,也是汾酒第二次走向國際市場的巔峰時期,李白、白居易、王勃、杜牧的詩篇在日本、高麗等國達到了「童子解吟」、「胡兒能唱」、朝野喜聞樂見的普及程度。晚唐大詩人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唱,更讓杏花村汾酒再度揚名中外,成為千古傳頌的贊酒名句。
明清汾商以汾酒為龍頭產業,杏花村蒸餾酒技藝在國內的廣泛傳播,則要從明朝初年起,主要途徑:一是移民傳播,大批汾酒釀酒技師也跟隨者移民隊伍,分布到全國18個省,汾酒釀造技藝由此在全國廣為傳播。二是晉商傳播,今天,全國各地歷史較久的白酒產地,往往是晉商雲集之地,有很多地方白酒的前身,就是晉商開設或參與的酒坊。山西人把汾酒技術帶到貴州,生產出了茅台酒。晉商進入陝西,西鳳酒誕生。晉商到達瀘州,出現了瀘州最老的窖池。由此可見,明清兩朝,晉商構築的汾酒傳播之路,勾畫出了今天中國白酒產業的布局。
6000餘年的杏花村遺址史,2000多年的汾陽置縣史,1000多年的杜牧《清明》詩史,100多年的巴拿馬甲等大獎史在中國酒史上空前,獨一無二。我認為均可佐證杏花村汾酒是白酒祖庭,中華酒魂,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牧「牧童遙指杏花村」無需爭辯的地方。
4. 這是一篇被斃掉的稿子。
寫在前面:凌晨四點鍾寫完稿子,我發給老大,他在五分鍾後回了我一句話:要寫出財經感和新聞感。然後這篇沒有新聞感也沒有財經感的稿子就被斃掉了,而我在寫稿這件事情上作出的最後一次努力就這樣被無情絞殺了。
2017年12月16日,當中國北方一片寒冷蕭瑟之時,位於東南沿海的美麗城市廈門依然溫暖如春。尤其是在廈門體育中心舉辦的汪峰演唱會上,粉絲們的熱情幾乎將廈門這座城市點燃。在這場演唱會上,有幾位特殊的聽眾,他們是來自汾酒集團的常建偉、劉衛華、李俊等人。
汾酒集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汾酒集團副總經理、改革辦主任劉衛華,汾酒銷售公司總經理李俊等一行汾酒領導,出現在汪峰的演唱會現場,是因為這場點燃廈門乃至於整個福建省、中國大東南的演唱會,是由汾酒獨家總冠名。而當坐在常建偉等人身後的80、90後汪峰的粉絲們開始對著大屏幕上不斷露面的汾酒展開討論時,常建偉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就在汪峰演唱會開始的幾個小時前,另一件重行枯要的事在廈門翔鷺酒店被宣布,那就是象嶼汾酒(福建)銷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對汾酒而言,這些事件意味著什麼?】
2017年的中國酒業,很顯然是名酒的舞台。而汾酒,正是其中表現最卓越的品牌之一。這一年的汾酒一直在奔跑,迎著朝陽奔跑。朝陽是誰?是民族大勢,是改革浪潮,是新生力量,是文化復興,檔伏洞是骨子裡的中國。
贊助汪峰演唱會,並不是什麼大事,對於多數品牌而言都是如此。但對汾酒而言,這是它跨出的重要一步。這個在行業眼中曾蹣跚而行的巨型國企,這個在消費者眼中代表歷史卻不代表未來的汾酒,正在悄然做著改變。它放下了面子上「汾老大」曾經的榮耀,卻帶著骨子裡「汾老大」不變的驕傲,在向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通過演唱會這一看似極其常規的模式,宣告著自己的改變。
這只是一件小事。從中我們看到的,是汾酒的態度。正如今天在廈門翔鷺大酒店舉行的媒體訪談上常建偉說到的那樣:只要符合汾酒發展需要,一切合作模式都可以嘗試。
正是基於此種態度,象嶼汾酒(福建)銷售有限公司才能在今日出現於全行業乃至全國主流媒體的視野。汾酒並非首次在混改方面作出嘗試,由汾酒絕對控股的汾酒創意定製有限公司,首度嘗試與民營企業進行合作,上海汾酒管理有限公司,是汾酒相對控股、兩家強勢渠道商及小部分員工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而經過幾方股東經近兩年時間方磨合成功成立的象嶼汾酒(福建)銷售有限公司,汾酒則首次嘗試放棄控股地位,僅作為參股方與福建煙草海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控股29%。
現場有在廈門長大的記者提出,汾酒旗下的竹葉青品牌曾風靡福建乃至於整個東南市場,常建偉也證實了這一現象。常建偉介紹,在95年以前,福建曾是「汾老大」全國計劃排名第四的市場,前三名分別是江蘇、浙江、山東。也許正是抱著重振汾酒東南雄風的目標,汾酒選擇了象嶼集團旗下的象嶼酒業攜手並進。不僅如此,常建偉還提到,廈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國際化的汾酒征程的重要驛站。
筆者有幸作為象嶼酒業與汾酒集團由戀愛至婚姻的見證者,一路見證從象嶼酒業單向追求到雙方情投意合的過程,對此,象嶼酒業總經理牟磊並不諱言。他承認,是一次偶然參與由微酒主辦的微酒社杏花村游學活動中,受到了汾酒博物館所展現的強大汾酒文化對他強烈的吸引,讓他一路追隨汾酒至今,修成正果。
在牟磊與筆者私下的交流中,他袒露了自己在酒業的「小目標」,「我想在東南市場,用中國傳統的名白酒去替代洋酒。洋酒對這一大片市場的強勢占據,應該由富有中國真正文化特色與民族底蘊的品牌改變這一現狀。」而對廳殲汾酒的考察,讓他將汾酒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夥伴。常建偉在記者見面會上也表示,兩家公司的合作,經過了長時間、多次的磨合。
象嶼集團是個巨無霸,在全國上市公司500強中排名在前60名之內。目前營收僅兩個億的酒業板塊雖前期以經營台灣高粱酒為主,幾乎在白酒行業算是個新生兒,但是強大的集團實力在其與名酒的接觸過程中大大加分。
汾酒坐擁最接近國際香型的清香型老大地位,不僅擁有當下的品牌獨占資源,還擁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品牌資源。而國際化作為汾酒十三五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福建是其必攻市場。也許國企與國企之間的合作更有默契,也許牟磊與常建偉或是劉衛華之間有著無可名狀的特殊緣分,也許象嶼酒業與汾酒這個品牌有著天然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不管如何,這二者之間的合作,是雙贏的。簡單概括而言:象嶼酒業通過汾酒進入中國酒業主流賽道,汾酒通過象嶼酒業再現東南區域市場輝煌,為汾酒的國際化提前鋪路。
【汾酒大師瞄準次高端價位,常建偉直言一切品牌資源對其開放】
除二者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受人矚目以外,當日正式宣布上市的新品「汾酒大師」也令行業驚喜不已。從行業環境來看,高端價位儼然已經成為貴族的角斗場,次高端價位成為人人瞄準的一塊肥肉。
汾酒大師,單是從這四字產品名來看,已經感受到汾酒集團對象嶼酒業或者說對新成立的象嶼汾酒(福建)銷售有限公司的格外「恩寵」。眾所周知,在品質回歸的當今酒業,以品質為核心訴求的產品名成為名酒企業的稀缺資產,而「大師」「匠心」等詞更是被酒企「含在嘴裡捧在手心」。紅花、青韻、金樽三款產品牢牢把守200-500元的次高端價位,在汾酒整體產品線中的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它延續了汾酒文化的主體元素,同時又擁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常建偉表示。這個系列產品作為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嫡長子」,所受到的重視想必自是非同一般。當記者問到對該系列產品的區域布局節奏時,常建偉回答,首先立足福建本地市場以及合資公司中參股的幾大區域超級流通商。以山東奔喜富商貿為例,多年精耕山東市場,以名酒為核心運營品牌,在當地擁有強悍的市場運作實力,將成為汾酒大師開拓山東市場的排頭兵。第二步自是要開拓其他省級市場,該產品合資公司擁有全國市場的運營權,也是汾酒當下產品線的重要補充。常建偉毫不掩飾對該系列產品的高度期望,同時也提出,守住重點市場是關鍵。
【汾酒的「不拘一格」,為自己創造了無限可能】
在媒體訪談過程中,集團副總經理、改革辦劉衛華表示,除了環山西市場,其他市場對汾酒而言都處在發展中階段,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況,未來來看,把汾酒推向全國是汾酒的最終目標。
「比較偏遠的市場可以通過機制體制的創新,模式的改變,合作夥伴的助力等多種形式來做市場,很多傳統經銷商在與汾酒合作的過程中的確是比較乏力的,如果汾酒可以釋放一些品牌資源,藉助如象嶼酒業這類在當地擁有實力、對品牌擁有忠誠度的合作方的力量,汾酒在各區域市場將會迎來突破性的改變。汾酒會激活更多『遠方市場』「,劉衛華表示。
本次象嶼酒業與汾酒集團的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象嶼集團的整體實力、雄厚背景和汾酒集團豐富而又未得到完全釋放的品牌資源固然是促成本次合作的重要原因,雙方團隊經營理念的契合以及靈魂人物堅持不懈的努力促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期待的是,汾酒為更多消費者所認可與喜愛,民族品牌由廈門或更多「驛站」名揚四海。
也許在汪峰演唱會上對汾酒好奇的廈門小伙,未來有一天會舉著一杯汾酒回憶往昔歲月,「那次我攢了半個月的薪水買了第二排的座位,我以為最靠近我靈魂的是汪峰,今天我才明白,最靠近我靈魂的,是汾酒。」
5. 上海杏花村汾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常建偉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地址:浦東新區洪山路164號204室
法定代表人:常建偉
成立時間:2005-04-07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0886936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匯區中山西路2025號1816室
6. 常建偉是哪個公司的山西汾酒董事
常建偉:男,漢族,1965年3月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政工師。1984年11月參加工作,歷任原汾酒廠企業公司副科長、銷售公司業務科科長、銷售公司業務經理;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打假辦主任、支部書記,汾酒銷售公司副經理、市場保障部主任;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部部長、黨支部書記,汾酒銷售公司常務副經理、執行董事、經理: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現任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委委員,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