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私募基金保本嗎
有優先順序這一說,可以說保本保收益了
但基本上輪不到小散買的
何不試一下公募呢?
⑵ 一文讀懂資管新規(內容和影響)
資管新規發布於2017年11月,隨後在2018年4月正式實施。這一政策對未來壽險產品的剛兌屬性優勢產生了深遠影響。新規對各類金融產品,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信託公司產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以及基金和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帶來了顯著變化。主要影響包括打破剛性兌付、禁止資金池業務、去通道、壓縮嵌套和強化杠桿約束等。這些舉措旨在使金融機構的產品向「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轉變,讓客戶承擔投資風險。
新政實施後,銀行短期儲蓄和保險公司長期儲蓄成為保本保息金融產品的主要選擇。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則需向投資者明確風險,不再承諾固定收益。2018年7月,理財新規細則落地,盡管在操作層面進行了微調,但「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去通道、非標期限錯配、凈值化轉型」等核心要點未變。預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持續下行,而年金險的相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資管新規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打破剛性兌付、凈值化轉型、禁止資金池業務、禁止期限錯配和去通道。其中,打破剛性兌付要求金融機構加強投資者教育,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這意味著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尤其是直接或變相保本的產品將不復存在。
凈值化轉型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實行凈值管理,確保凈值公允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金融資產需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原則,並對凈值的公允性進行評估。對於封閉式產品,重點在於保持信息披露和凈值一致性。
禁止資金池業務要求金融機構做到每隻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避免開展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的資金池業務。這將對保險資金運用產生影響,但不會受到資金池規范約束。
禁止期限錯配要求金融機構降低期限錯配風險,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短期限不得低於90天。這一規定對非標資產的投資期限提出了嚴格要求,使得開放式銀行理財難以投資非標資產。
去通道要求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資產管理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再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以外的資產管理產品。這一規定旨在防範保險資金以通道、嵌套、名股實債等方式開展股權投資計劃業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