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限售股權
你好,限售股權指有一定時間一定條件限制出售的股票。
限售股權的分類
(一)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在重大影響以上的股權,應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應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且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非滿足該准則規定條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② 什麼是:有限售條件股份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5號—〈公司股份變動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5年修訂)明確了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的分類及界定標准。其規定:
有限售條件股份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承諾有轉讓限制的股份,包括因股權分置改革暫時鎖定的股份、內部職工股、機構投資者配售股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股份等。
有限售條件股份分類為:
1、國家持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如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國有法人持股,是指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以及第一大股東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且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3、其他內資股,是指境內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包括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及境內自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4、外資持股,是指境外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國有法人持股的定義。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均為國有法人持股。而已改制為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的國有控股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時,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能界定為國有法人持股:(1)其是第一大股東;(2)其及其它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也就是說,這里採用的不是實際控制標准,而是絕對數量標准。這一認定與國資部門的標準是一致的。這樣,一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就會出現有意思的情況:在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化(即不構成上市公司收購)的情況下國有股權的性質發生變化。
例如,大連友誼(000679)的大股東友誼集團的改制(參投行筆記2006/01/23)。友誼集團改制後,大連市國資委在友誼集團的持股比例下降到30%,經多方面論證,上市公司認為大連市國資委仍能夠保持對友誼集團具有實際控制權,仍是友誼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大連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性質變更有關問題的批復認為:友誼集團改制後,該公司將由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國有股權管理的有關規定,友誼集團改制後所持有的12,960 萬股的股份性質屬非國有股。按照上述分類,其應屬於「其他內資股」。
③ 什麼是限售股份
限售股
限售股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與以下三個概念相關:
建議概述
系統概述
關於個人轉讓限售股徵收所得稅問題
建議概述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系統概述
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ps: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鎖定期結束後,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關於個人轉讓限售股徵收所得稅問題
(一)徵收起始日;經國務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徵收稅率;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限售股界定。
三部委關於個人轉讓限售股徵收所得稅通知(簡稱為本通知)所稱限售股包括:
1。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統稱股改限售股);
2。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簡稱新股限售股);
3。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辦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
④ 限售股是什麼
目前我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新股限售股是指,為保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規則對於首次公開發行股份(IPO)並上市的公司,於公開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規定,由於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段後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
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滿後解除流通權利限制,構成了新股限售股。這類限售股目前已經佔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數,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現。新股上市後,新股限售股於解除限售前歷年獲得的送轉股也構成了限售股。
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機構配售股和增發股。
機構配售股是指IPO的時候,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人獲得的股票,這部分需要鎖定3個月到半年,然後才可以上市交易。增發股類似機構配售股,是指定向增發後的股票,需鎖定一年,才可上市交易。
(4)什麼是限售股份擴展閱讀:
地稅機關按照先建立機制和便於操作的原則,以技術制度完備作為劃斷新老限售股的界限,遵循「老股老辦法,新股新辦法」的原則,具體根據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情況,對不同階段形成的限售股,採取不同的徵收管理辦法。
即,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簡易的「核定(預扣)+清算」的徵收方式;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由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的方式。
⑤ 什麼是限售股
限售股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承諾有轉讓限制的股份,包括因股權分置改革暫時鎖定的股份、內部職工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股份等。
⑥ 什麼叫限售股份限售條件和上市日期又是什麼意思呢
限售股份就是有限制的售出的股份,比如機構在獲得股份之後,要一年後才可以賣出,這個就是限售條件啦。你所說的北辰實業的限售股要10月16日上市,指的是那些限售股份要10月16日才可以上市流通,並不是說什麼新的上市公司,風馬牛不相及!!!
一般來說,限售股份流通是利空消息。這個我用供求關系跟你簡單講一下。比如北辰實業總股本有2億,目前流通的有一億,就是說還有一億沒有流通,假設供求平衡。然後如果另一億流通的話,就會造成股本擴容,導致供過於求,股價下跌。說得不是很好,望高手指正。
⑦ 股權激勵限售股份是什麼意思
股權激勵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為標的,對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員工進行的長期性激勵。有限售條件股份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承諾有轉讓限制的股份,包括因股權分置改革暫時鎖定的股份、內部職工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股份等。
⑧ 什麼叫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謝謝!
每隻股票在發行時候,都可能有三種股票沒有到股市上流通:
1、戰略配售股:是我們在網上申購的時候,公司配售給公司的,叫做「網下配售」。這些股票要被限制三個月,之後才可以上市流通。2月5日中石油的10億股解禁,就是這種。
2、小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5%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公司的高管,這個股票要一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小非」。
3、大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10%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其它公司(大股東),這個股票要三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大非」。
股票的價格,幾乎完全是市場規律,總量多了,股價自然下跌。這三類股票解禁,就是增加了這種股票的總量,自然價格要下跌,這是「利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