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聯方借款利息費用豁免利息收入在所得稅前如何處理
企業接受控股股東或(控股股東的子公司,非控股股東,非控股股東的子公司),直接或間接代為償付,債務豁免或捐贈,經濟實質表明屬於前面四類股東對企業的資本性投入,應當將相關利得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由於交易是基於雙方的特殊身份才得以發生,且使得上市公司明顯的,單方面的從中獲益。
⑵ 豁免債務如何入賬
債務人對於取得的豁免債務在會計核算上計入資本公積項目,不計入企業獲得的一項收益,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借:應付賬款/借款
貸:資本公積
⑶ 債權人豁免債務
一,債權人豁免債務,是指債權人放棄債權,債務人所得到的資本.屬於其他資本公積.
二,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資本公積項目主要包括:
(一)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准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三)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四)股權投資准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五)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
(六)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七)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債權人豁免的債務也在本項目核算。
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不能轉增資本(或股本)。
三,營業外收入包括;
1,固定資產盤盈
2,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3,處置無形資產凈收益.
4,罰款凈收入等.
引用法規;
《企業會計制度》第一百零六條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一)營業利潤,是指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後的金額。
(二)利潤總額,是指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的金額。
(三)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減去發生的投資損失和計提的投資減值准備後的凈額。
(四)補貼收入,是指企業按規定實際收到退還的增值稅,或按銷量或工作量等依據國家規定的補助定額計算並按期給予的定額補貼,以及屬於國家財政扶持的領域而給予的其他形式的補貼。
(五)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各項支出。營業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處置無形資產凈收益、罰款凈收入等。營業外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處置無形資產凈損失、債務重組損失、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計提的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企業會計制度》第八十二條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資本公積項目主要包括:
(一)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准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三)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四)股權投資准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五)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
(六)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七)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債權人豁免的債務也在本項目核算。
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不能轉增資本(或股本)。
⑷ 豁免關聯方的債務 可以稅前扣除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的規定,企業發生債務重組業務,債務人應當按照支付的債務清償額低於債務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所得;債權人應當按照收到的債務清償額低於債權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損失。也就是說,債務重組業務中,債權人和債務人發生的債務重組損失和所得,可以分別作為損失和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本例中,雙方存在關聯關系,《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前,2003年頒布的《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6號)規定,關聯方之間發生的不符合相關規定條件的含有讓步條款的債務重組,原則上債權人不得確認重組損失,而應當視為捐贈,債務人應當確認捐贈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對於關聯方之間發生的債務重組業務的處理一直沒有明確規定,實務中各地的處理也不同。《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雖然失效,但就本例而言,相關規定仍具有借鑒性。同時,在證監會公告[2010]37號等文件中,對應按照權益性交易處理的債務豁免,也是將其作為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直接或間接捐贈行為之一,這樣更能反映經濟業務的實質。另外由於該業務是存在關聯關系的雙方並非基於正常商業目的進行的市場化交易,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如果按照債務重組業務的規定進行稅務處理,稅務部門也會以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進行特別納稅調整處理。
⑸ 債權人豁免債務形成的資本公積是計入資本溢價還是其他資本公積,能轉增資本嗎
1、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目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下僅保留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股東捐贈、債務豁免等核算內容。
2、可以轉增資本。
如果資本公積來源於企業自身的收入(盡管會計計量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如資產評估增值、捐贈收入等,由於該部分並非源於股東的投入,對其按股息課稅並沒有太大爭議。但是並非所有的資本公積都可以轉增資本,比如,對於企業「未實現收益」,如果轉增資本,就會使公司資本虛高。因此,這部分具有預提性質的資本公積通常是不允許轉增資本的。
(5)上市公司債務豁免擴展閱讀
通常而言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指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轉增股本,但不排除已經實現收益部分的「其他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企業各項資產在持有期間增值產生的資本公積,在資產處置前,該「資本公積」屬於不能動用的所有者權益,會計和稅法均不確認損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只在資產處置時結轉損益,不能轉增資本。
⑹ 上市公司對確認的應付帳款賴帳如何處理
您好,我是財務健身達人,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但是,應該獲得「無法支付」的相關證明,作為附件附在轉賬憑證後面。比如獲得供應商的債務豁免文件,供應商已經注銷不存在的證明(可到工商局查詢獲得)。
從法律上來說企業不能單方面取消自己的債務,至於企業自己從賬上取消債務,雖然不符合準則要求,但因為不涉及所得稅偷逃,一般來說稅局不管。
借:應付賬款-xx供應商
貸:營業外收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祝您一切順利^_^
⑺ 上市公司母公司豁免全資子公司債務是利好嗎
屬於偏利好,減輕了上市公司的債務負擔。
⑻ 股權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因股權分置改革而接受的非流通股股東作為對價注入資產和被非流通股股東豁免債務
這和會計中的處理是相同的。
給你個例子。
比如,有一家企業送你一台設備,你是應該確認營業外收入的。但是如果是投資者股東送你一台設備,那就不能確認營業外收入,而確認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
⑼ 華星光電42億負債望豁免,這是什麼意思
所謂債務豁免是指企業在進行債務重組過程中,債權人出於及時回收賬款,減少債務風險的目的,給與債務人一定的債務減免,債務人對於取得的豁免債務在會計核算上計入資本公積項目,不計入企業獲得的一項收益,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債務豁免這種方法經常用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債務問題的解決,主要針對逾期銀行貸款,之所以能夠操作是由於我國各主要商業銀行的國有控股性質和政府部門的行政性干預。由於逾期貸款通常會引起訴訟,因此這種方式成功的關鍵在於國有股東、上市公司、司法部門和銀行四者之間關系的有效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