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傳大眾收購國軒高科30%股份已獲董事會批准 將花費7.4億美元
受此消息刺激,今天國軒高科股票午後「直線漲停」,截至收盤,國軒高科股價報收24.83元/股,成交27.08億元,總市值280.4億元。截止到發稿時,國軒高科收到關注函,要求說明大眾集團將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報道內容是否屬實,如否,請予以澄清說明。
國軒高科是國內前三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眾汽車即將國產的新能源車型奧迪e-tron就會部分採用來自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組。
大眾汽車集團對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有著強勁的需求,所以在全球范圍內與各個電池企業合作,而「將要」收購國軒高科,無疑也是鞏固自身對於動力電池的話語權,確保動力電池供應的順暢。
⑵ 國軒高科回應大眾收購20%股份傳聞:正在探討 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1月20日,國軒高科發布《關於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公司正在和大眾汽車就未來可能開展的技術、產品、資本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進行探討。雙方尚未就具體合作方式、內容、價格等具體方面形成一致意見,亦未就相關合作事項簽署或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有約束力的協議、承諾或其他安排。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計劃收購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20%的股份。啟信寶信息顯示,珠海國軒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為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佔比24.84%。如果收購成功,則意味著大眾汽車將首次直接持有中國電池製造商的股份,並成為國軒高科的第二大股東。
有消息指出,大眾很早就希望能夠持股一家電池生產商,從而更好地管理其供應鏈,並加快其轉型電動化的步伐,國軒高科是其不錯的選擇。
據了解,大眾正在全球范圍內推進「TOGETHER2025+」戰略,計劃在2029年之前向市場推出共計75款純電動產品。其中,中國市場為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25年大眾汽車將在中國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占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並設定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的目標。而國軒高科是國內電池市場中的頭部企業。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顯示,2019年1-9月,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裝機量達2.27GWh,位居行業第三,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公告》顯示,上述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由此可見,雙方合作最終是否能達成一致,仍需進一步觀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外媒曝大眾或入股國軒高科,到底是誰在暗地裡在「哄搶」中國電池
此事算是一種商業手段,主要是由於現在中國推廣新能源電池,結果此政策退坡,7月新能源汽車(以電池為主的混合能源汽車)市場首現負增長,但並沒有阻擋外資品牌對於中國新能源電池市場的「跑馬圈地」。繼豐田汽車與比亞迪官宣,宣布戰略合作,共同探討純電動車及動力電池開發之後,大眾也毫不示弱,外媒傳出其也正在醞釀布局新能源上游電池領域的新動作。
在2019世界新能源電池汽車大會上,大眾集團CEO迪斯打卡中國,表示計劃今年在中國推出14款電動汽車,同時他認為到2028年,大眾計劃生產的2200萬輛電動汽車中將有一半以上為中國製造。除了電池,大眾此前已經在中國布局了一系列電動汽車相關產業。6月份, 大眾在天津的自動變速器工廠開始生產APP290動力電機和DQ400e混合動力變速器,而這兩款變速器將成為大眾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豐田汽車同樣動作迅猛,8月份,外媒報道稱,豐田汽車旗下的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將在中國建立一家全新的電池工廠。
⑷ 國軒高科股權轉讓公告暴露新股東身份 外界猜測或是大眾汽車
5月19日,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實際控制人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的通知,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擬向戰略投資者轉讓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並涉及其他表決權安排。在此基礎上,很可能導致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權的變更。
在這份公告的具體內容中,有人發現國軒高科用一句話表明本次交易對手方屬於製造業,該事項仍涉及有關部門的事前審批。對此,不免讓人引起猜測,此前與國軒高科有著多次合作傳聞的大眾汽車或將是該交易對象。
僅在該公告發布一個月之前,「大眾52億入股國軒高科」一事剛被國軒高科定義為謠言,稱董事會未接到過相關提案。目前,雙方的合作謠言在持續發酵,但在本次公告內容細節的指向下,大眾再次被聯想為是國軒高科的戰略投資者。
1
公告細節將交易對象指向大眾
在5月19日國軒高科發布的公告中,國軒高科指出交易對手屬於製造業。與此同時,國軒高科表明該事項仍然涉及有關部門的事前審批。基於這簡單的兩句話,直接引起了外界對交易對象的猜想。
在汽車行業中,一般企業股權轉讓無需相關部門審核,只需交易雙方按照相關規定正常進行。但國軒高科提及,其本次交易需要「相關部門的事前審批」,僅從這一點上看,交易對象在行業中屬於主流車企,且極有可能為跨國車企。
資料顯示,按照相關規定,外資並購境內企業以及涉及《反壟斷法》的並購,需要商務部審批。其中,外國並購境內企業系指外國投資者購買境內非外商投資企業股東的股權或認購境內公司增資,使該境內公司變更設立為外商投資企業;或外國投資者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並通過該企業協議購買境內企業資產且運營該資產等。
基於上述要求,有人猜測國軒高科的股權交易方很可能來自海外。在諸多的海外車企中,與國軒高科有著密切聯系的就是大眾集團。
2
反復辟謠的大眾入股門
早在2019年,大眾加快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尤其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從那時起,大眾開始探索對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投資,而國軒高科也在考察范圍中。也正是從8月份開始,國軒高科和大眾之間有了入股合作的傳言。雖然那時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但外界一致明白,大眾確實在中國准備謀求一家電池工廠展開合作,這個目標可能是國軒高科,也可能是其他電池廠商。
距離大眾和國軒高科的第一次「接觸」 4個月後,雙方的傳言在 2020年1月16日開始發酵。消息稱大眾將斥資5.6億美元即將收購國軒高科20%股份。隨之而來的是國軒高科股價一路走高,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28.5元。
僅兩三天的時間,國軒高科在收獲高股價後針對大眾收購其股份一事進行首次正面回應,表示「雙方並未簽署任何協議」,同時承認雙方在就合作進行探討。國軒高科雖然否定了與大眾之間的股權交易,但也落實了兩者之間的「合作」關系。
在外界看來,大眾入股國軒高科總是處在傳言之中。今年4月份,一則「大眾汽車收購國軒高科股權一事已經獲得董事會的批准,將收購國軒高科30%的股份,價值為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4億元)」的消息又一次引發市場密切關注。國軒高科股價再次上漲,同時國軒高科以公告辟謠。
在反反復復的辟謠中,大眾入股國軒高科發展了半年多之久。但與前三次不同,本次的股權交易源頭是國軒高科,這為大眾入股奠定了基礎條件。
3
大眾入股國軒高科的目的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大眾汽車和國軒高科並沒有達成確定性協議,但國軒高科股權轉讓已在進行之中,而大眾在中國尋找電池工廠合作的計劃也在繼續。正是基於這一點,更加明確了大眾與國軒高科之間的可能性。
自「排放門」事件後,大眾汽車開始加速電氣化布局。而面對中國這個大眾汽車全球第一大市場與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大眾汽車的電氣化動作更為迅速。此前,大眾汽車CEO迪斯曾表示,大眾計劃到2028年在全球交付2200萬輛純電動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製造。此前,大眾已與江淮汽車成立一座研發中心,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電動汽車。
除此之外,迪斯還提出到2025年,大眾集團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年銷量要達到150萬輛,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會達到75GWh。此前,大眾集團已宣布將在2020年底開建鋰電池工廠,投資將超過4.5億元,最早於2023年正式投產,初始產能為16GWh。
為滿足大眾在中國電動汽車的長期需求,大眾集團已經簽署了總價值達480億美元的電池供應合同,其中包括三星SDI、寧德時代等。但在此基礎上,大眾集團更希望掌握動力電池供應鏈,而不受供應商約束。
通過入股中國電池生產商,大眾集團將在中國市場中建立更加固定的關系,從而保證自己的領導地位。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大眾一定將選擇國軒高科,中國還有很多中大體量的電池製造企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國軒高科因存在違規行為 被責令改正
財經網汽車訊國軒高科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存在違規資金佔用問題。
7月14日晚,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由於存在違規行為,江蘇監管局要求其採取責令改正措施。
而今年上半年,國軒高科業績進一步下滑。
國軒高科昨日(7月14日)發布了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
今年上半年,國軒高科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050萬元—395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5億元,同比降幅91.32%-88.76%。
國軒高科表示,業績下滑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以及市場銷售不及預期,導致公司動力電池需求下降。下遊客戶生產經營恢復較慢,公司生產訂單、產品出貨量有一定幅度下滑。
同時,隨著國內動力電池廠家新建產能逐步釋放,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競爭日趨激烈,使得國軒高科凈利潤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另外,國軒高科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近日發生變更。
國軒高科在2019年12月17日,公開發行了18.5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提到自2020年6月23日起可轉換為公司股份。
國軒高科表示,截至2020年7月10日,「國軒轉債」轉股股數累計為83,162,396股,導致控股股東珠海國軒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珠海國軒」)及其一致行動人李縝、李晨合計持股比例下降,由之前的31.79%被動稀釋至29.61%。
公開資料顯示,國軒高科大股東將變為大眾汽車。
5月29日,大眾中國宣布,將投資約11億歐元收購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目前,該交易正在進行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大眾計劃投資江淮/11億歐元入股國軒高科 兩項交易有望年底完成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業務和電動化戰略對外發布,據悉,大眾將計劃購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同時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
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博士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攜手實力強勁、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迅猛,為江淮大眾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同時,我們將與國軒高科在電動汽車電池電芯領域積極開展戰略合作。」
增持股權 變革江淮大眾企業管理模式
日前,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相關政府機構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此次戰略投資,也是首次跨國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汽車行業企業深度改革進程。
雙方簽約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2020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
自2017年成立伊始,江淮大眾已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所布局,公司計劃到2025年再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同時建立、完善電動汽車工廠和研發中心。
投資11億歐元 持股國軒高科26%股份
大眾汽車集團為加強電動汽車本土化生產進程,大眾與國軒高科開啟了全新合作夥伴關系。通過簽署股東協議,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投資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的股份,並成為大股東。大眾汽車集團作為首家直接投資中國電池生產企業的外資汽車公司,如順利獲得監管部門批准,該投資交易同樣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
國軒高科將成為大眾汽車的認證供應商,未來向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及MEB平台產品供應電池。大眾汽車與其他電池供應商的合作有序開展,不會受到全新合作的影響。
據悉,安徽省將作為江淮大眾和國軒高科的總部所在地,其新能源汽車生產及銷售量目前佔全國整體市場的近13%。2025年,大眾集團計劃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50年,集團承諾在包括中國市場的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目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大眾52億入股國軒高科未來三年或成控股股東
北京時間4月21日,大眾集團將出資7.4億美元,或收購國軒高科股份,持股從20%增至30%。這一消息曝出後,國軒高科午後一度漲逾9%。
為了解決動力電池的供求問題,大眾集團已經開始從四個方面發力了,一是直接擴大供應商的列表,增加電池來源;二是投資電池企業合資創辦電池工廠,合作生產動力電池;三是組建自己的動力電池研發團隊,真正掌握動力電池的研發技術;四是與電池原材料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確保自己在電池生產中不受原材料限制。
大眾並購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以最快的速度補充電池供應能力,提高供應鏈安全,這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更貼近市場。接下來,或許會看到更多的動力電池並購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大眾中國入股國軒高科 成公司第一大股東
中國網汽車5月29日訊 記者獲悉,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於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國軒高科與大眾中國簽訂《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之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珠海國軒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李縝將合計向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眾中國)轉讓其持有的國軒高科56,467,637股股票,占《股份轉讓協議》簽署日公司總股本的5%。
根據《股權認購協議》,國軒高科將向大眾中國定向發行相當於本次發行前國軒高科已發行的股份總數30%的人民幣普通股股份。
若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已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按照12.19元的轉股價格全部轉股,公司總股本將變更為1,281,116,473股,按此測算,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數不超384,334,941 股(含本數)。
據了解,本次非公開發行和股份轉讓完成後,大眾中國將持有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並擁有13.20%的表決權。盡管如此,但根據協議,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仍為持有公司第一大表決權的股東。大眾中國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將不可撤銷地放棄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表決權,以使大眾中國的表決權比例比創始股東方的表決權比例低至少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斥資7.4億美元獲董事會批准 大眾汽車將入股國軒高科
日前,關於大眾汽車集團收購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的相關消息有了最新進展。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已獲大眾董事會批准,收購比例也提升至30%。大眾汽車集團將通過定向增發及股權轉讓的方式成為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資料顯示,國軒高科的主要業務包括新能源動力電池和輸配電設備兩大板塊,從近些年的數據來看,電池組業務貢獻了公司絕大部分的營收。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2GW,同比增長4%,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排在第三位。
國軒高科今日觸及漲停板,截至收盤,股價報收24.83元/股,成交27.08億元,總市值為280.42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入股國軒高科告吹大眾35億元自建電池工廠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投資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建立鋰電池工廠,預計最早將於2023年開始投產,初始產能為16GWh。大眾方面表示,工廠完工後將由合資公司Northvolt Zwei租用。
去年6月,大眾汽車宣布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Northvolt公司開展電池研究,並獲得其20%股份,助力大眾汽車布局動力電池領域,進而進一步全方位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這家電芯企業計劃從2023年開始向大眾供應電芯,這一計劃的供應規模為16GWh(2020年2月9日宣布擴展到24GWh)。
據悉,截止到2025年,大眾汽車將對外采購150 GWh的動力電池,總采購金額高達500億歐元,而其中動力電池供應商則將至少分走200億歐元的訂單。目前,大眾在歐洲的電芯供應商只有LG化學,大眾的全球電芯合作夥伴中還包括寧德時代,而面對電池供應商200億歐元的訂單量,大眾考慮自建電池工廠也在意料之中。而嚴重依賴供應商,很可能會遭遇供應不足的情況。
大眾集團CEO迪斯此前表示:「(在動力電池供應方面)從遠期來看,大眾決不能僅僅依賴少數亞洲製造商」。
此外,掌握核心技術也被認為是大眾自建電池工廠的另外一個原因。如果車企不生產動力電池,其在采購時需要將三電系統的參數公開給供應商,自研動力電池,則有益於整車的研發進程。
自建電池工廠的車企不止大眾。特斯拉有一個名為「Roadrunner」的秘密項目,該項目的核心內容就是自主製造成本更低、性能更佳的高性能電池;戴姆勒也計劃於波蘭打造動力電池工廠,而這是戴姆勒第九家電池工廠。
大眾將自建電池廠,是不是意味著其與國軒的談判已告終結?
5月7日,有投資者向國軒高科提問, 公司與大眾的合作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與大眾汽車就未來可能開展的技術、產品、資本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進行探討,具體請以公司公告為准。
雖然目前雙方能否達成合作、以及何時達成合作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結合之前的言論,加上市場的推動,大眾與國軒高科的合作仍存在可能性。
根據大眾年初發布的規劃,其准備在未來5-10年,拿出總額約91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電動汽車的開發和銷售,重點投向中國市場。截止目前,在中國已經建設了兩座MEB工廠,一個是上汽大眾安亭工廠,一個是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產能都是30萬輛。大眾方面計劃2020年在中國將交付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中國市場銷量目標將上升到150萬輛。
而國軒高科作為國內龍頭磷酸鐵鋰電池企業,在低成本市場的車型布局上有明顯優勢。面對行業的競爭壓力,若未來大眾與其能達成合作,對於大眾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