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美高梅集團

美高梅集團

發布時間:2021-08-23 12:19:57

『壹』 中國美高梅廣告集團有限公司是不是騙子

我說也是的,買他們的什麼鈞瓷,買了以後就把咱拉黑,純粹騙錢,

『貳』 和朋友約了去三亞玩,他想住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聽說是釣魚台美高梅旗下的,有沒有這個酒店的簡介

釣魚台美高梅是釣魚台國賓館和美國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合資成立的酒店,目前已經在國內開業的有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成都釣魚台精品酒店、杭州泛海釣魚台酒店和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以及即將開業的南京魯能美高梅美薈酒店。這幾個酒店的定位有所不同,酒店內的娛樂設施十分豐富,足不出酒店就能享受亞龍灣中心的海灘美景,還有沖浪、卡丁車等娛樂項目和節目表演,很適合一家人住。另外成都釣魚台精品酒店和杭州泛海釣魚台酒店更加彰顯中國禮遇,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屬於釣魚台美高梅的頂級奢華品牌,倡導富有藝術品位的優雅生活。南京魯能美高梅美薈酒店為年輕心態的旅行者和本地賓客打造靈動多變的娛悅體驗。從五星酒店到奢華酒店都有,可選擇性蠻多的。之前在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居住的體驗感還是很不錯的,所以下周去杭州出差准備預定杭州泛海釣魚台酒店,再去感受一把。

『叄』 釣魚台美高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釣魚台美高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由釣魚台國賓館和美國美高梅國際度假集團2007年在北京合資成立。以在全球發展豪華型非博彩酒店和度假勝地,初期將鎖定中國市場。釣魚台美高梅的美方股東美高梅集團(NYSE:MGM)是全球領先的酒店博彩公司之一。它擁有並經營分布在內華達州、密西西比州和密歇根州的22處酒店,並且還在內華達州、新澤西州和伊利諾伊州的三個其它酒店擁有投資。該集團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內正在興建的酒店娛樂場度假村--MGMGrandMacau(美高梅金殿娛樂場)50%的股份。釣魚台美高梅的中方股東中國釣魚台國賓館座落在北京古釣魚台風景區,是中國領導人從事重要外交活動的場所。作為來華訪問的國家政府首腦、高級政府官員和名人下榻的國賓館,自成立近50年以來,它已接待1000多名國家和政府首腦。釣魚台美高梅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標識,將「MGMGrand」和「釣魚台」結合起來,包括的酒店品牌有「釣魚台」、「Bellagio」、「MGMGrand」和「Skylofts」。釣魚台美高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項目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將於2011年第四季度開業。公司介紹:.,(www.chinadyt.com),China』,andMGMMIRAGE(NYSE:MGMwww.mgmmirage.com),,.Diaoyutai,,wasaroyalretreatforcenturies.dsofstate,.,aryexperienceinChina.MGMMIRAGE,oneoftheworld',hospitalityandentertainment,ownsandoperatesmorethan50,.,lefromallovertheworld..,.Tous,fort;,forgesrelationships,andcreatesmemoriesthatlinger.,designing,,attentionandservice.Indoingso,DYT/,playandrejuvenation.andresortsinBeijing,Shanghai,s.,aryexperienceinChina.MGMMIRAGE,oneoftheworld',hospitalityandentertainment,ownsandoperatesmorethan50,.,lefromallovertheworld.DiaoyutaiMGMGraSanya,Tianjin,ChengandHangzhou,.WeinviteyoutojoinDYT/nandluxury.OURBRANDSToday,—.Tomeettheseneeds,DYT/,Bellagio,SkyloftsandMGMGrandbrands.Intheseproperties,ourguestswillwork,escapeandrevelinpremiumfive-.InkeylocationsaroundChina,ourguestswillfis.,aryexperienceinChina.MGMMIRAGE,oneoftheworld',hospitalityandentertainment,ownsandoperatesmorethan50,.,lefromallovertheworld.DiaoyutaiMGMGrandstate-of-the-artdesign,exceptionalentertainment,world-classmeetingfacilities,andinnovativeservice,diningandspaoptions,allunderoneroof.,andserveaspecificclientele,.,conceptandmarkets,/MGMinaclassofitsown:customizableoptions,impeccableservice,.AndintrueDYT/MGMstyle,—sight,sound,touch,tasteandsmell—-renownedinnovatorlikeDYT/MGMcanprovide.Thesequalitieswillcs.,aryexperienceinChina.MGMMIRAGE,oneoftheworld',hospitalityandentertainment,ownsandoperatesmorethan50,.,lefromallovertheworld..OURPEOPLEAtDYT/MGM,onalcare./MGManditshotelsandresorts.esandabilitiestothecompany...Passionate,smart,capablepeople...,aryexperienceinChina.MGMMIRAGE,oneoftheworld',hospitalityandentertainment,ownsandoperatesmorethan50,.,lefromallovertheworld...Tobeperfectlyhonest,/MGM.,there'/MGM.
法定代表人:陳明霞
成立時間:2007-12-13
注冊資本:13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1100004500358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東方經貿城中二辦公樓八層4.5.6.7A室

『肆』 請問!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和米高梅電影公司有啥關系!電影公司破產對集團有沒影響!!

球關系沒有

『伍』 米高梅大酒店和米高梅電影公司有啥關系一個BOSS么。。

所有米高梅酒店(包括澳門米高梅與拉斯維加斯米高梅金殿)均與MGM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米高梅金殿是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娛樂場酒店,其始創人Kirk Kerkorian曾同是米高梅公司的擁有人。

『陸』 聽說釣魚台美高梅是豪華酒店,住過的朋友覺得怎麼樣

因為商務活動住過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寶麗嘉是釣魚台美高梅集團旗下的頂級酒店品牌,全球除了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之外,上海這家是第二家。雖然坐落在幾乎遍地都是五星級酒店的上海,依然帶給我很多驚喜。北外灘的位置既方便又安靜,既能看到標志性的魔都地標,也能欣賞靜靜流淌的蘇州河。酒店外觀是富有老上海韻味的小洋樓,內部裝修卻非常現代大氣,中庭高高的環形屏幕很有創意,會閃現春夏秋冬四種主題的畫卷,旋轉扶梯那裡拍照分分鍾就能出片。酒店的部分房間則是北蘇州河區域唯一帶露台的酒店房型,空間很大,貴氣又簡約,配置的都是標准五星設施。酒店沿河的餐廳LAGO露台坐擁無敵河景和江景,餐食方面最喜歡的是惠靈頓牛排,推薦必點披薩,據說跟拉斯維加斯米其林餐廳是同款,甜品和點心也都很合我的胃口。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我住過的酒店裡最喜歡的一家!

『柒』 為什麼米高梅公司會破產他的電影不是好像有票房的嗎怎麼就欠債40億美元呢請各位分析一下好嗎

融資失敗:越「融」越虧損

米高梅遭遇財政危機,這在整個好萊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2005年,身負20億美元債務的米高梅被索尼財團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看似為在債務風雨中飄搖多年的米高梅注入了一線生機。然而,經歷一系列成本控制乏力、票房收益又欠佳的電影托累,得到索尼財力支持的米高梅不僅沒有起死回生,反而在短短幾年間債務翻倍,成為全行業唯恐避之不及的吸金無底洞——這些,還不過只是個開始。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使2008年已經頹勢突顯,從數據上來看米高梅的經濟實力仍堪稱雄厚:是時米高梅在摩根大通開有2.5億美元的信貸賬戶,其旗下的聯藝公司(United Artists)也能提供可觀的資金支持,據米高梅當時CEO哈里-斯勞恩透露,只要以聯藝的名義發行影片,他們隨時可以從放在美林公司的5億基金賬戶中支取電影製作所需要的費用。當時,米高梅的貸款額為37億美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就高達3億美元,斯勞恩卻樂觀地稱:「我們已經找到了投資,現在要做的只是啟動項目。」

可惜僅過了一年,斯勞恩就為他的樂觀付出了慘痛代價。2009年9月25日,米高梅因無法償還利息而緊急召開債權人會議,當時除了需要支付2.5億美元的利息,還缺1.5億美元的資金用以維持電影拍攝計劃,公司甚至已經拿不出短期資金周轉所需的2000萬美元——這還不及好萊塢一線明星一部片酬的價碼!這次米高梅自曝家醜,早就看清形勢的債主們紛紛發難,威脅提出清算要求,破產似乎已是民心所向。最後由摩根大通背書,米高梅與幾個主要債權人達成協議,延期償還應付的利息和款項。但顯然,拖延只是一時之策,米高梅手上根本沒有短期內能資金回籠的項目,而被寄予重望的大製作影片——第23部《007》和《霍比特人》又在投資方面呈嗷嗷待哺之勢,米高梅式泡沫的破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索尼的援助、債權人的集資,這些數以億計的美元到底都被米高梅揮霍在哪裡?看看這幾年出產的影片就知道了:去年傾盡全力為動作大片《騎劫地下鐵》毫投1億成本(不含宣傳費用),卻只收回65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只是米高梅式悲劇的一個縮影;米高梅自身十幾年來鮮有巨制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多憑旗下聯藝幾個知名品牌支撐,可惜除去高額的投資成本和明星片酬,即使是007系列這樣全球飄紅的大製作為米高梅帶來的收益也相當有限,這種想單純依靠影片票房收入盈利的模式已與當下電影業趨勢格格不入,所以再多的資金注入,也終究淪為米高梅倒塌的陪葬品。

政策不利:反托拉斯法釜底抽薪

曾幾何時,米高梅這三個字,是好萊塢乃至全球電影界的楷模象徵。

1924年,正遭遇虧損的米特羅電影製片公司(Metro)逆流而上,買下了同樣瀕臨破產的高德溫電影製片公司(Goldwyn),慧眼識珠的老闆接著又從一個小製片公司挖來了路易斯·梅耶(Mayer)委以重任,由三方首字母組成的米高梅公司宣告誕生。1925年,史詩巨片《賓虛》將公司推入行業頂級之列;二十年代末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更為米高梅嶄露頭角提供了東風;及至四十年代末,米高梅的聲譽和財力都達到歷史峰值,連續推出《大飯店》、《綠野仙蹤》、《費城故事》、《亂世佳人》等多部傳世佳作,旗下簽約的電影演員更幾乎就是一部巨星名錄:克拉克-蓋博、加里-格蘭特、斯賓塞-屈塞、凱瑟琳-赫本、葛麗泰-嘉寶、伊麗莎白-泰勒、費雯-麗,公司榮譽堂里擺滿了金光熠熠的奧斯卡獎杯……米高梅不僅史無前例地將「片廠制」這個概念深入人心,更當之無愧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標志。

然而,電影產業大勢風雲變幻,米高梅這艘招搖的豪華游輪,終究也躲不開前進路上的冰山。1948年5月,美國反托拉斯法出台,為避免壟斷,各大電影公司被要求只管製片,不能兼顧發行和影院業務,這無疑給集制、發、映於一體的大電影公司帶來重創,米高梅的大部分財源被切斷了,收入一落千丈。雪上加霜的是,二戰後電視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整個電影業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五十年代去影院的觀眾就比上一個十年少了整整一半,1957年,米高梅持續30年的盈利局面首度被打破。而在公司內部,創始功臣梅耶與董事會和助手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終不得不離去,讓米高梅上下更失去了力挽狂瀾的信心。盡管在50年代末,米高憑借斥巨資翻拍自己經典之作《賓虛》等策略,迎來一度短暫中興,但整體趨勢上再難重塑昔日輝煌,已是不爭事實。

其實,五、六十年代電影業蕭條,苦果並非米高梅一家獨咽,當時八大製片公司都在摸索尋找生存之道:環球和音樂公司達成合作,派拉蒙被石油資本集團並購,哥倫比亞則率先牽手電筒視業,為電視台拍攝電視片或通過子公司向電視台出售經典舊片。米高梅原本亦不例外,但不幸遇人不淑——1970年,公司被賭博業大亨K·科克里恩買下,新的主管人員變賣了公司的道具和服裝,所獲資金轉投給賭場和酒店業,MGM的字樣掛上了賭場大樓,公司的窘迫狀況卻沒得到絲毫緩解。八十年代初,米高梅迎來公司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合並了同病相聯的聯藝公司,意圖拷貝當年創始之初的奇跡,聯藝曾拍出過《畢業生》、《飛越瘋人院》等奧斯卡名作,並帶來了鼎鼎大名的007品牌。然而,當已經疏於業務十年之久的米高梅重返影壇時,卻發現時代口味已經改天換日,自己錯過了好萊塢工業的轉型期,華納兄弟、派拉蒙等競爭對手佔領了多元化題材的市場,《教父》、《獵鹿人》這類挑戰傳統價值觀和更富時代精神的影片成為審美主流,而此時的米高梅,在軟硬體條件上都已經被甩開幾個等級。

經營不善:盲目倚老,風格Out

昔日雄獅怒吼的米高梅,如今成了老氣橫秋的代名詞。

007電影系列於1962年首次登上大銀幕,在當時整個社會劍拔弩張的冷戰情緒下,這類既具現實意義、又不失娛樂精神的諜戰片得以脫穎而出,聯藝公司與007的原書作者布洛利克家族開始了長久的合作,除去通貨膨脹因素,截至目前為止22部007系列電影已經產生了122億美元的可觀票房,在米-聯合並後,系列當然順勢成為米高梅的搖錢樹。然而這些年間,隨著好萊塢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007這類單純憑借劇情和打鬥場面取勝的電影已經不再是影迷的唯一之寵,《哈利-波特》、《蜘蛛俠》等打視效牌的大製作風起雲涌,相比之下,007電影數十年如一日的套路未免顯得乏味陳舊,反映在直觀數字上,票房與投資的比例比起上一個十年來尤顯差強人意。困境中的米高梅卻視之為救命稻草,渴望以重溯經典來扭轉敗局。

在啟用明星方面,米高梅也不負「敬老」盛名,盲目依賴老牌明星,例如被派拉蒙掃地出門後入主聯藝的巨星湯姆·克魯斯,依舊拿著頂級片酬,這幾年為聯藝和米高梅出演的《獅入羊口》和《瓦爾基里》票房卻都不盡如人意,其它如《偉大的辯手》和《騎劫地下鐵》的丹澤爾-華盛頓、《布魯克斯先生》的凱文-科斯特納,都屬於「性價比」較低的名義巨星,電影依靠明星個人魅力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現在各大公司的普遍策略是省出請頂級明星的錢用以打造更多的視效場面,去年整個影壇又颳起空前的3D旋風,引得各大片廠紛紛試水,仍原地不動因循守舊的米高梅顯然在逆行於歷史車輪。2009年,萬眾矚目的《指環王》前傳《霍比特人》結束了曠日持久的官司,花落米高梅和新線囊中,成為「系列電影重振米高梅」宏偉計劃中的重要一環,米高梅終於有望擁有自己的流行電影品牌,但是時間和資金,都已經來不及了。

電影投拍策略失敗其實只是米高梅的表面病症,其真正的頑疾,在於經營模式的局限性。如今的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早已不再以產品作為產業核心,環球被美國通用電器集團下屬的NBC收購、派拉蒙被維亞康姆收購、二十世紀福克斯則隸屬傳媒巨頭默多克,米高梅屬於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傳媒集團收購的電影公司,它沒有有線電視頻道或寬頻網路,單純以製作和發行影片獲利,電影商品得不到更豐富渠道的傳播和利用,也沒有開拓出周邊玩具、主題公園等相關領域,自然處處落於人後。

改變,必須從內部調整開始。困境中的米高梅不僅需要資金,更需要將公司拉入當下成熟經營模式的一雙手,但是累累負債,已經嚇跑了絕大部分意向者。

改革失敗:並購不等於重生

債台高達40億美元,這個數字讓很多有意向的買家望而卻步,關鍵就在於,這些潛在買家幾乎都沒有幫米高梅恢復元氣的意圖,想收購只是為了自己的一時利益。

15億美元,這是時代華納對收購米高梅的報價。一年前,包括Anchorage Advisors和Highland Capital Management在內的對沖基金公司以50至60美分兌1美元債務的價格買下了米高梅的債務,這意味著債權人不太會接受低於20億太多的脫手價。熟悉此項交易的人士稱,對沖基金公司可能希望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來獲得米高梅的股份,而對於潛在的進入資本普遍抱有疑慮。所以與時代華納的談判,註定將是一場拉鋸戰。其實早在2005年索尼收購米高梅時,時代華納就是有力的競爭者,而後來事實見證,這筆由索尼、私募基金和有線電影視供應商Comcast合力豪投的50億美元並沒給米高梅帶來生機,索尼當時正在與東芝進行藍光與HD DVD之爭,急於充實自己的藍光碟片內容,看中的正是米高梅四千餘部經典電影的豐富片庫。而當索尼勝出,盡情撈得庫存後,DVD市場逐漸走緩,米高梅的利用價值便也隨之下降。

所以並購事宜,很多時候並不像表面巨額數字那般可喜。米高梅想要找到能帶來雙贏局面的收購者,可以參考近年來同行的範例:2005年同樣掙扎在被並購邊緣的派拉蒙背水一戰買下夢工廠,得到了對方59部電影的所有權,成功將之以9億美元出售給戰略合作夥伴公司,而夢工廠需要大量資金啟動的項目如《變形金剛》等也得到落實,目前系列兩部票房大賣已使雙方都嘗到了甜頭。2008年華納並購被官司拖垮的新線後,大刀闊斧對新線的領導層進行改組、大規模裁員並且對投拍項目嚴格把關,看似冷酷無情,實則對公司重回軌道、健康快速發展大有利處。

沒人希望米高梅——這樣一個有著豪華庫存、坐擁170座小金人、手頭還有《霍比特人》等誘人項目的老牌公司化為歷史的塵埃。其實在本次危機之前,米高梅也在試著與電視機構合作,比如與CNBC亞太公司組建合資企業,開播電影衛星頻道等,雖然進入市場已經太晚,但至少在昭顯與時俱進的決心。必須要有深謀遠慮加作風硬朗的雄厚財團,才能救米高梅於水火之中,華納意向當前,米高梅目前的CEO——曾成功重組美國第二大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和安然公司的重組專家斯蒂芬-庫珀,是否能把握良機?

007和等待著再次重裝出發,他需要的不是阿斯頓-馬丁,而是米高梅一次真正的涅磐。

『捌』 米高梅電影公司垮了沒有

百年米高梅

1915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米特羅公司(Metro Pictures Corporation)成立。
1917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高德溫公司(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成立。
1918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路易斯· B·梅耶公司(Louis B. Mayer)成立。
1919年:米高梅後來兼並的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聯美公司成立。
1924年:米特羅(Metro)電影公司老闆馬爾科斯.洛夫收購了高德溫(Goldwyn)電影公司,並將傳奇製片人路易斯.梅耶(Mayer)的製片公司納入旗下,米高梅電影公司宣布成立,梅耶成為米高梅的首任總經理,歐文.塔爾伯格任製片主管。《He Who Gets Slapped》是米高梅發行的第一部電影。
1928年:怒吼的獅子第一次在戲院出現,它與米「為藝術而藝術」(Ars Gratia Artis)的座右銘一起成為米高梅的注冊商標。
1930年:影壇巨星克拉克.蓋博簽約米高梅,為成米高梅「片廠制度」下簽約的第一位影星。
1936年:歐文.塔爾伯格逝世。隨後,路易斯.梅耶令米高梅成為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
1939年:米高梅發行了《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這兩部影片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1949年:上海解放,米高梅公司撤出大陸,遠東事業部遷至香港。
1951年:歌舞片不斷沒落,路易斯.梅耶被迫退休。
1957年:路易斯.梅耶去世。
1959年:米高梅發行的《賓虛》不僅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它獲得的11項奧斯卡獎的紀錄至今也沒有影片能打破。
1962年:聯美(United Artists)公司發行了第一部007影片《諾博士》。
1969年:米高梅發行的《午夜牛郎》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X級電影。同年,來自內華達州的投資商科克·柯克里安全面收購米高梅公司。
1970年:億萬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收購米高梅。
1976年:聯美公司發行了又一個傳奇系列——《洛奇》。
1979年:米高梅金殿(米高梅酒店集團)成立,同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酒店。
1981年:米高梅吞並聯美,成立米高梅—聯美公司。
1993年:弗蘭克.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團隊隨後發行了《矮子當道》、《黃金眼》等賣座片。
2002年:米高梅發行了第20部007電影《擇日再死》。
2005年:索尼以每股12美元和承擔債務總計近50億美元的代價並購米高梅。
2010年:因無力償還債務於11月3日申請破產保護 ,後於年底完成重組 。
2012年:米高梅娛樂集團旗下的米高梅影業再次進軍中國,並在深圳合資成立深圳市米高梅影業有限公司。同年,與時代華納合作製作了《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並發行了第23部007電影《大破天幕殺機》。
2013年:與時代華納合作製作的《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上映。
2014年:與時代華納合作製作的《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上映。

『玖』 米高梅公司為什麼會破產

作為曾經的美國最大電影公司,米高梅在其鼎盛時期每年可生產多達40到50部影片。即使是面對二戰期間萎靡不振的電影市場,米高梅亦曾獨辟蹊徑,開創了好萊塢歌舞片這一細分市場,名噪一時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雨中曲》等經典影片便出自該公司。
但是二戰之後,電視的興起給電影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各家電影公司都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堅持「大片主義」的米高梅在隨後的10餘年裡連年虧損,資本運作屢屢失敗,影片產量不斷下降,再加上傳統保守的製片模式、人才的流失、轉型的不及時,導致米高梅債台高築,走上了一蹶不振的衰敗之路。
米高梅錯過了好萊塢轉型期
米高梅曾經是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公司,但隨著美國電影產業的改革,從上世紀 70年代開始,米高梅不再盈利,它不再依靠拍電影來賺錢,而是反復被收購。
尤其當進入21世紀後,米高梅不論在對待新技術的態度上,還是選片的口味上,其風格都顯得因循守舊,難敵皮克斯、夢工廠製作的高科技電影。尤其去年《阿凡達》帶起3D旋風,好萊塢各大公司紛紛試水,米高梅不為所動,堅持投資1億美元拍攝了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騎劫地下鐵》,本土票房只有6500萬美元,離收回成本還差很遠。此外,米高梅的搖錢樹「007」系列也一直在走下坡路。顯然,暮年的雄獅已不是主流電影消費群——年輕觀眾的那盤菜。
電影業內人士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起,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等競爭對手慢慢佔領了多元化題材的市場,重視覺效果的商業大片成為好萊塢的趨勢。而同一時期,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狀態的米高梅,無論從電影技術還是藝術上,都錯過了好萊塢的轉型期。
實際上,米高梅曾經進行了一系列自救行為,但是都以失敗告終。
2005年,索尼公司以48億美元收購米高梅,被看成是一種轉機,但5年來卻沒有任何起色,單純的資金注入無法改變米高梅老舊的運作模式,最終仍然無力回天。
2009年11月,米高梅開始尋求出售之後,已陸續有華納、望遠鏡、獅門、印度財團等多家電影公司與其接觸,米高梅對幾家公司提出的收購價格並不滿意。其中,印度企業集團Sahara India Pairwar曾開出20億美元的收購價,但最終遭到米高梅主要債權人的拒絕。
與此同時,米高梅不斷向債主電話「求饒」,希望他們能將公司債務的利息支付時間拖延到明年2月,否則公司的資金鏈就會嚴重斷裂。而且,為獲得足夠時間,這家曾經的巨頭不惜豁出臉面,先後7次申請延期償貸。
今年10月29日,米高梅以購買拉斯維加斯大道城市中心全部所有權為由,試圖融資18億美元,但不想在短短5日之後,該集團就不得不宣布破產。

『拾』 亞馬遜將以8.4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你如何看待亞馬遜這一決定

亞馬遜將以8.4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

5月26日,亞馬遜周三宣布同意以84.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影城,這將是亞馬遜歷史上第二大收購案,僅次於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

亞馬遜表示,希望利用米高梅悠久的電影製作歷史來幫助加強其電影和電視部門亞馬遜影業。

延伸閱讀: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公司,由傑夫貝索斯於1995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公司名稱包括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等子公司。亞馬遜一開始是網上書店,後來產品多元化。現在它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並於1997年上市。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對於亞馬遜收購米高梅一事,你怎麼看?

閱讀全文

與美高梅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會公司權力機構 瀏覽:227
完成c輪融資5家p2p 瀏覽:879
外管局為什麼限制外匯保證金業務 瀏覽:872
定期投資理財可以賺到錢嗎 瀏覽:584
湖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瀏覽:392
支付寶里的理財銀行倒閉了賠嗎 瀏覽:757
目前哪個銀行理財 瀏覽:556
做外盤期貨的人多嗎 瀏覽:228
雙黃公司股票 瀏覽:663
境外炒外匯出金 瀏覽:143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
北京大通電子交易所 瀏覽:268
成都文德證券 瀏覽:933
洛陽銀行鄭州融資 瀏覽:415
國外匯來技術服務費如何結匯 瀏覽:296
股票中的財務杠桿 瀏覽:304
今日金股票 瀏覽:830
出租房付的傭金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990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