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產品如何購買
有100萬以上的直接找信託公司,沒有的就找財富中心集資
② 我只有100萬資產,全部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安全取決於產品的風險程度,選擇一款好的產品基本沒有多大風險,做信託的話你對比一下收益率,年化收益相對其他偏低一些的,比如你看了10款產品,其中60%年化9%,那你選個9%以下的信託相對更安全些,結合產品的項目盡量迴避房地產信託,這樣就不會有太大風險,可考慮直接100萬購買,具體最好有專人指點。
③ 為什麼50萬不能購買信託產品,非要100萬起投
是國家監管部門出於對投資者的保護,因為信託產品的風險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設置高門檻是減少收入較低的投資人損失,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舉措
④ 購買信託產品有哪些渠道哪種安全些
錢是打進信託抄公司的募集賬戶,然後轉給融資方的。銀行代銷和三方代銷也是這個流程。他們碰不到這個錢。流程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
唯一有問題的就是會不會打錯賬戶?會不會有人給你一個假的募集賬戶,讓你打錢進去。
所以真正要確認的是項目的真實性、合同的真實性。只要確認的這兩點。在哪買其實無所謂。
⑤ 購買信託產品有沒有什麼要求為何基本買的都是有錢人
信託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
信託制度起源於英國,是在英國「尤斯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幾個世紀了。
但是,現代信託制度卻是19世紀初傳入美國後,在傳入美國後信託得到快速的發展壯大起來的。美國是目前信託制度最為健全,信託產品最為豐富、發展總量最大的國家。
我國的信託制度最早誕生於20世紀初,但在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況下,信託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基礎極其薄弱,信託業難以有所作為。
我國信託業的真正發展開始於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廢待新,許多地區和部門對建設資金產生了極大的需求,為適應全社會對融資方式和資金需求多樣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國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誕生了。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現代信託制度進入了新的紀元,也極大促進了我國信託行業的發展。
什麼是信託:
由於信託是一種法律行為,因此在採用不同法系的國家,其定義有較大的差別。歷史上出現過多種不同的信託定義,但時至今日,人們也沒有對信託的定義達成完全的共識。
我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於2001年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對信託的概念進行了完整的定義:
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上述定義基本體現了信託財產的獨立性、權利主體與利益主體相分離、責任有限性和信託管理連續性這幾個基本法理和觀念。
按資金來源方式分為:單一資金信託和集合信託
按合作主體分為:銀信合作,證信合作(陽光私募,結構化信託)等
按資金投向方式分為:政府融資平台項目(各類基建保障房等),工商企業管理類,地產類(商業、住宅),股權質押、股權投資(PE管理類),藝術收藏品,礦產等
按資金募集方式分為:私募和公募
按產品結構投向又分:單一(100萬起步),TOT(信託投向信託,起步30萬,50萬都有)
分類方式很多,不需要糾結,主要看投向的主體,風險越小產品越容易被市場接受,一般政府融資平台的項目都是納入財政預算的,相對來說風險最小,再其次是國企或者國企擔保的,再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擔保,再次就是地產、收藏品、礦產等
信託不能只看收益,還要看抵押物等因素,綜合判定
⑥ 購買過信託產品的朋友介紹下吧!在哪裡能買到好的
選擇信託公司,要選擇實力雄厚、風控嚴格的信託公司,因為數百萬雖然對信託公司來說是小錢,對家庭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
好的信託公司從對融資企業的項目收益性、項目現金流的安全邊際、企業信用實力、企業股東信用實力、抵押資產可變現能力和可變現折價等四個層面設立防火牆,控制風險。
比如中信(託管規模第一)是做政府基建最好的;上海信託(風控評分高)在上海地區的項目有先天優勢;平安信託(凈資產第一)雖然好,但是你搶不到額度,所以算了吧;華潤信託(凈資產第二)背靠華潤集團是房地產信託最有優勢的信託公司;中融比較激進,不推薦。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最好在信託公司買,因為好的信託公司能夠通過的項目比較少,自己的忠實客戶和直銷客戶就已經可以完全消化額度了,連銀行都不找,更不用說第三方公司了。但有的信託項目因為融資方是銀行的客戶,銀行介紹的時候就要求代銷,也可能在銀行買到,只不過收益率會稍微低一點。
有一點要記住,信託法規定,信託產品是不允許保本的。任何不給你進行風險提示的機構和個人都要小心。
⑦ 想購買信託產品,朋友給我推薦大業信託,這裡面有坑嗎
工作幾年後手頭上存了一些閑錢,如果最近幾年都沒有太大投資的地方,這筆閑錢就可以拿來投資,畢竟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都不太理想,很多人就會尋找新的投資產品,想要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幾乎不太可能,我們都知道高收益的背後必定會帶來高風險。所以在眾多投資產品中可以考慮投資信託產品。
除了可以選擇值得信任的信託公司購買之外,還可以找銀行購買,如果投資者是在銀行購買的話也是有優勢的,銀行會根據投資者的經濟實力選擇合適的信託產品,銀行的信託產品銷售規模都很大,所以這一點也是銀行的優勢。而且銀監會也會對信託產品有嚴格的監管,一般銀行的信託基本金額會超過上百萬,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選擇銀行購買信託,在購買之前,投資者還是有必要弄明白這些信託產品是不是由銀行銷售的。無論我們選擇通過什麼渠道購買信託產品,都應該多問問多想想,考慮清楚其中的利弊再購買。
⑧ 信託產品有哪些購買渠道
銀行理財室代銷。信託公司財富中心。第三方理財機構。
⑨ 信託產品怎麼買
購買信託產品需要的流程與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
信託產品購買門檻
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基為100萬起,但信託法規定:100-300萬的個人投資者不超過50個人。
信託產品購買條件
1.有一定數量的房產資產,還有閑散資金需要保值的客戶。
2.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有閑散資金需要保值的客戶。
3.風險及收益偏好介於存款和股票基金之間的客戶。
4.感覺銀行存款收益太低的客戶。
5.可投資資金量在100萬元以上的客戶。
信託產品購買步驟
1.投資者向信託公司提出購買信託產品意向。
2.雙方依法簽訂信託合同。
3.投資者向信託公司在託管銀行開立的專項賬戶劃款。
4.信託公司執行信託投資計劃。
5.信託計劃到期,信託公司向投資者返還本金和收益,信託關系終止。
信託產品購買簽約流程
一、自然人投資者需准備的材料
1.有效身份證件(僅限於身份證、軍官證)原件及用於分配信託資金和信託收益的銀行卡、存摺原件。
2.以上資料的復印件,由投資人本人簽名,或由經辦人簽署「經核對與原件一致」並簽名;其中身份證正反面均需復印,銀行卡、存摺復印件賬號及賬戶名要清晰。
二、簽署信託文件
投資人簽署《認購風險申明書》、《信託合同》各一式三份,客戶留存一份,另二份收回存檔。
簽約形式(三種形式均可)
1.由代銷機構人員陪同投資者親自到當地信託公司辦公地或駐外辦事機構簽約。
2.由代銷機構人員上門簽約。
3.郵寄合同,投資者簽署好合同後,回寄。
信託購買簡單流程圖
⑩ 信託產品購買渠道都有哪些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信託產品購買渠道有以下幾種。
1、信託公司專直銷,投資人直接跟信屬托公司簽合同,而且一般來說有實力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在收益上面會比較有吸引力。不足之處就是產品的選擇上面比較單一,只能選擇這個信託公司的產品,而且也比較難做比較。
2、找銀行,信託公司經常跟銀行合作,而且很多的銀行產品也是直接對接的信託資產。在銀行買的話,好處就是銀行幫你篩選了一部分信託產品,而且銷售規模比較大。目前銀監會對這塊監管比較嚴格,在銀行看到的信託基本額度都是在300萬以上。不過這塊需要注意飛單的情況發生,要認准產品到底是銀行自己代銷的,還是客戶經理自己找來的。
3、找第三方的理財機構,這塊目前逐漸成為了信託代銷的主流,在這里的信託公司產品也比較全,可以更廣泛的進行產品的選擇,也可以方便用戶進行比較。而且,三方理財機構在信託產品的推薦上也可以做到相對中立,可以幫助客戶找到更合適的產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公司會以信託的名義推薦一些其他的資產,聲稱其收益更高更有保障。但其並不是信託產品,或許實際上是個有限合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