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⑵ 聯想在大陸上市沒有股票代碼是
聯想在大陸沒有上市,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目前價位6.5港元,總市值650億港幣,公眾持股56.93%,聯想控股持股42.35%,董事持股0.7%。不過最近有傳言,聯想和移動都有回歸A股市場的申請。雖然聯想在國內沒有上市,但是聯想在國內控股的有著名的新橋投資集團,在國際上06年通過股權置換控股TPG Capital。
⑶ 聯想控股控股是民企不是由中科院出資的嗎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骨幹受到越來越大的風險壓力,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也就是我們的大股東,對聯想的產權機制及時進行了改造。1993年,聯想成立了員工持股會。董事會做出決定,將每年利潤的35%獎勵給員工持股會。中國科學院作為大股東雖然在當時無權代表國有資產對企業的股權實行改造,但它有給員工獎勵、分紅的權利。而員工持股會就把這些獎勵積存了起來,直到2001年在國家的批准下,用它買回了聯想公司35%的股權。總之,聯想控股公司由一家國有獨資企業變成了一家真正的股份制企業,聯想的創業者和骨幹員工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有管理界人士在評價聯想的成功時指出,如何擴大營銷能力、建立ERP系統、發展產品技術,這些都極為重要,但回看聯想20年高速發展歷程,能幾次越過風險,走出低谷,邁向新高峰,其更根本的原因是產權機制的改革。
⑷ 聯想公司和華碩公司,誰的市值高-
中國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35家公司排名(2008)
排名 公司名稱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億美元)
16 中國石化 煉油 1592.60
24 國家電網 電力 1328.85
25 中國石油天然氣 煉油 1297.98
132 鴻海精密 電子 518.28
133 中國工商銀行 銀行 515.26
148 中國移動通信 電信 470.55
159 中國人壽 保險 434.40
171 中國建設銀行 銀行 413.07
187 中國銀行 銀行 389.04
223 中國農業銀行 銀行 340.59
226 中國南方電網 電力 338.61
257 中化集團 貿易 302.04
259 寶鋼集團 金屬 299.39
286 和記黃埔 多元化 280.35
288 中國電信 電信 278.56
300 國泰金融控股 保險 268.11
303 一汽集團 汽車 263.91
324 中油公司 煉油 248.08
341 中國中鐵 工程建築 237.32
344 廣達電腦 計算機 236.65
349 來寶集團 貿易 234.97
356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工程建築 233.35
363 華碩電腦 計算機 229.93
373 上汽集團 汽車 226.07
385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工程建築 221.28
395 台塑石化 化學 213.44
398 中糧集團 貿易 212.02
405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 海運 208.40
409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煉油 206.37
412 中國五礦集團 貿易 205.17
426 中交集團 工程建築 199.91
437 怡和洋行 貿易 194.45
476 中國鋁業集團 金屬 175.77
480 中冶集團 工程建築 175.15
499 聯想集團 計算機 167.88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8/07/10/003529439.shtml
363 華碩電腦 計算機 229.93》499 聯想集團 計算機 167.88
⑸ 誰知道聯想控股什麼時候上市
2015年6月29日-30日上市
⑹ 聯想控股從千億市值跌落的內在原因是什麼
研發和宣傳沒有做好!
⑺ 為什麼聯想控股總是投金融,而不是科技
聯想控股本身就是一家專門從事投資的公司。根據其官方網站,它是由「戰略投資」和「金融投資」驅動的。所謂戰略投資就是參與企業的經營,為企業提供幫助。這種投資通常占相當大的比例。金融投資純粹是為了改變買賣,不太可能參與企業的實際運作。
聯想控股可以誇耀自己的投資能力,但事實上,這個賬戶無法仔細計算。聯想控股持有聯想集團23.87%的股份,市值為172億港元,而聯想控股的市值為437億港元,中間差額為265億港元。這是聯想控股所有其他投資項目的總市值。金額的確不小,但與聯想集團失去的機會相比,這樣的回報顯然還是太小了。
⑻ 聯想集團旗下的公司有哪些
首先要知道聯想集團和聯想控股有什麼區別聯想控股是目前聯想集團最大的股東從聯想控股旗下的四家公司看,要說到實在的產業的話,非聯想集團莫屬了。而聯想集團並購IBM
PCD後曾經殺入了全球PC的三甲,離所謂的偉大也許只是一步之遙。而且柳傳志也稱,聯想集團是聯想集團的核心資產,今後仍會加大聯想集團在IT系統和創新方面的投資。對於聯想集團,柳傳志則是破天換地復出,同時在聯想系擔任兩個最高職務是之前沒有出現過的,這再次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柳傳志對聯想集團的深厚感情和期待。雖然柳傳志稱聯想控股未來的戰略是藉助自己在行業領域的經驗投資多傢具有成長潛力的企業,這只是聯想控股長遠的戰略,最現實的是首先幫助聯想控股自己旗下的控股企業聯想集團國際化成功並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才是對於被投資企業最有說服力的事例證明。從這個意義上,聯想集團已經成為聯想控股和柳傳志的心目中的標桿,據報道,柳傳志期望在未來1-2年內聯想控股約40%左右的利潤要來自聯想集團(其餘60%的利潤將來自旗下投資公司——弘毅投資和聯想投資,以及一些投資項目的回報)。如果柳傳志還想讓後人記住他的話,絕對不會拋棄聯想電腦
貝興牌的左旋肉鹼效果最好.
138元,
現在購買
買2送1免郵
還送可可粉
請看左旋肉鹼8.528.cm官方網站
請復制官方網站網址打開
⑼ 柳傳志的聯想控股是怎樣從市值1000億增長到2000億的
有中國策劃名師之稱的何老師幫他做的策劃。
⑽ IBM為什麼會被聯想收購了
IBM並不是被聯想收購,只是在2004年聯想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以及ThinkPad 這個品牌,目前ThinkPad 完全由聯想獨立運作,並且成為了聯想集團一個很重要品牌。賣掉PC部分的業務是IBM戰略性的決定,戰略調整中,IBM逐漸想把自己塑造為一個軟體、服務型企業。
因此,IBM連續出售生產製造部門,硬體業務,將硬碟產品部門出售給日立,個人計算機部門出售給聯想,從而實現了對低利潤硬體業務的剝離,開始了向高附加值產業的轉型。如今IBM的六大業務部門分別為全球技術服務、全球業務服務、系統和技術、軟體、全球融資和研發。
PC領域技術門檻低,入行壁壘低,註定了會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由於兼容機快速發展,市場上的低價惡性競爭,PC行業的利潤率大幅下降。IBM的發展史上長期服務機構,缺乏對個人消費者需求的敏感性,失去了主流消費者的喜愛。
最終,殘酷的價格戰成為了壓倒研發支出IBM較高的最後一根稻草。1997-2003年間,IBM個人電腦市場份額從8.6%降至5.3%。
(10)聯想控股集團市值擴展閱讀:
從2001年到2004年6月30日,IBM的PC業務累計虧損了9.65億美元。2003年上半年,IBM的PC業務銷售額為43億美元,虧損了0.97億美元,到了2004年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銷售額52億美元,虧損1.39億美元。既與企業戰略不一致又不能帶來利潤的業務,被剝離也是十分正常的。
聯想收購Thinkpad其實不是聯想主動的,是IBM首先發起的,早在2000年年初,IBM就向聯想派出代表團,游說聯想並購IBM的PC業務。
對於當時的聯想,持續性的低價策略抵制國外競爭者來爭奪市場份額;但在本土市場上卻陷入了惡性競爭、低利潤市場的困境。收購Thinkpad順利幫助聯想擴大了全球市場佔有率。
2014年9月29日,聯想與IBM共同宣布,聯想已完成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的所有相關監管規定,10月1日正式完成並購。並購對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伺服器和轉換器、以x86為基礎的Flex整合系統、NeXtScale和iDataPlex伺服器以及相關軟體、blade networking與維護營運等項目。至此,聯想已經成為全球市值超過421億美元的x86伺服器市場中的第三大供貨商。
參考鏈接:IBM中國官網 IBM和Len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