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安踏集團戰略轉型研究

安踏集團戰略轉型研究

發布時間:2021-10-04 05:01:22

『壹』 安踏的發展歷程

安踏:從模仿到超越 發展歷程 安踏公司的發展歷程,是陳埭鎮運動鞋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1年,丁和木(現任安踏集團董事長)與人合夥辦起製鞋廠。1990年,丁和木與鞋廠合夥人分家,各自另立門戶。1年後,安踏鞋廠成立,但僅為一個普通家庭工廠。當時,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剛剛興起。丁和木的兒子丁志忠從北京回到陳埭打理家族生意,並決心一定要把鞋廠做大。但由於技術、材料等方面問題,剛剛起步的陳埭鞋業沒能在國內市場立足。 1993年開始,以安踏為代表的陳埭運動鞋生產業由「內」轉向「外」,開始為跨國公司OEM生產運動鞋。海外訂單讓眾多晉江運動鞋生產企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安踏公司在此期間卻並不出眾。與眾多晉江製鞋企業不同的是,安踏公司不單單承接海外訂單,還著重關注國內市場,致力於開拓國內市場分銷渠道。丁志忠認為,「終端網路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本。有穩定的海外訂單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國內市場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而要在這個大市場里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就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網路。」 1997年,安踏公司開始VI系統建設,逐步規范商標識別的使用,開始實施品牌戰略。1999年,時年30歲的丁志忠出任安踏集團總經理。上任伊始,他作出一個重要決定:與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簽訂協議,聘請世界冠軍孔令輝出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同期,安踏推出品牌口號:「我選擇,我喜歡。」安踏公司迅速贏得市場較高認知度。 2001年,北京安踏東方體育用品公司成立,開始實施產品多元化與品牌國際化的新發展戰略。公司跨向運動服裝、配件等服飾系列產品領域,從單一運動鞋向綜合體育用品生產與銷售過渡。同年,第一家安踏體育用品專賣店在北京利生體育用品商店開業,安踏專賣體系開始全面啟動。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安踏運動鞋在2001年綜合佔有率已升至第一位。2004年,安踏公司全面實施海外推廣戰略,相繼在新加坡、希臘、匈牙利等國家或地區開設安踏專賣店;在捷克、烏克蘭結交合作夥伴,並以此為窗口全面拓展歐洲市場。 2005年,位於公司總部的「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成立,設備投資2000 萬元,擁有近50位研究人員。專業從事籃球、跑鞋等專業運動設備的研發。2006年,安踏公司推出全新品牌口號:Keep Moving(永不止步)。 2006年,安踏公司在福建省晉江擁有15條鞋類生產線,全年生產運動鞋890萬雙,各類體育用品收入達到12.5億元。 進軍零售業務 安踏公司採用垂直整合業務模式,即設計、開發、製造及營銷運動服飾,包括為專業運動員及大眾設計的「安踏」品牌運動鞋類及服裝。在市場控制力方面,安踏一直採取獨立分銷商策略。即安踏在全國各地設立分銷商,各分銷商自行或委聘第三方零售運營商(均須取得安踏公司批准)管理零散於中國內地的授權安踏零售店鋪網路。所有安踏零售店鋪均以「安踏」品牌名稱經營,商店格局一致,並只出售安踏產品。截至2006年底,安踏擁有37家地區分銷商,直接經營及間接管理共4,108間授權安踏零售店鋪。但全部分銷商與安踏公司並無股權關系。 經過10多年的積累,安踏公司在體育用品設計、生產、營銷、銷售管理等方面,已具備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有鑒於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且城鄉二元消費結構的差距日漸明晰,安踏公司開始向新的商業模式轉型。2006年10月,安踏公司投資成立上海鋒線有限公司,全面進入體育用品零售業務。目前,上海鋒線擁有5家全資子公司,即廈門鋒線、蘇州鋒線、北京鋒線、哈爾濱鋒線及廣州鋒線。 安踏零售業務戰略主要包括:第一,獲得授權,在中國境內出售阿迪達斯、銳步品牌產品,包括鞋類、服裝及配飾,以及在上海出售Kappa品牌產品。第二,在主要城市黃金地段開設及經營「安踏」旗艦店,以銷售安踏品牌產品。第三,於2007年下半年陸續投資開設零售運動城,出售不同品牌的運動服飾,包括自有品牌「安踏」產品,以及特許品牌阿迪達斯、銳步及Kappa產品。 2007年7月,安踏體育(2020.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融資約31.68億港元,是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李寧(2331.HK)融資規模的7倍。按照融資計劃,安踏將投資11億港元用於市場推廣,5.5億港元用零售業務擴張,4.4億港元發展區域銷售辦事處,2.5億港元擴展鞋類產品生產。

『貳』 安踏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你問這個干什麼,你是要搞死安踏還是作分析的

『叄』 安踏的營銷模式與經濟戰略。

安踏模式
1、明星代言。邀請體育明星作為品牌的代言人,是如今體育運動服裝企業最常用的營銷手段之一。1999年安踏與乒乓球運動員孔令輝簽署品牌代言合約。2000年悉尼奧運會孔令輝奪得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安踏抓准這一時機,製作了多款由孔令輝代言的品牌廣告。廣告一經播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隨後的明星代言中,邀請巴特爾、馮坤、斯科拉等各個領域的知名體育明星,他們努力拚搏、奮發圖強的體育精神很好的詮釋了安踏「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的品牌定位。 /2、賽事贊助。如今,人們對於體育賽事的關注度顯著提升,企業可以通過某一體育賽事的贊助,迅速的提高品牌價值和知名度。實際上對體育賽事的贊助實際上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企業必須分析自身的經濟條件和品牌定位選擇贊助最適合企業發展的,與企業品牌最契合的體育賽事。
從1991年成立以來,安踏投入到體育賽事的贊助資金數億元。賽事贊助提高了安踏知名度的同時,也穩固了與國際品牌較量的資本。經過十幾年的賽事贊助的營銷積累,安踏真正確立了專業的體育用品之路。
差異化營銷。1999年,安踏簽約孔令輝,隨後投入500萬元,這一費用相當於安踏當年上半年的利潤,在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投放廣告。這一驚人之舉收獲了相當好的效果。2000年安踏的銷售額達到3億元,足足是1997年的6倍。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安踏開始利用品牌創新、挖掘新的消費群體和更改品牌廣告語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區別於其他品牌的辨識度。2005年,安踏斥資3000萬元,成立國內第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芯技術」、「抓地技術」、「防扭技術」、「耐磨橡膠」等一系列技術相繼問世,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含量,積累了品牌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安踏開始改變沿用多年的廣告語,由「我選擇,我喜歡」轉變為「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安踏希望將自己的目標用戶定位在18至30歲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敢於冒險,喜愛運動,努力拚搏的青春特點與這一廣告語相契合。2006年安踏開始贊助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舉行的中國最大規模的街頭籃球賽以及各式各樣的極限運動。目的是通過贊助這些年輕人參與的運動,讓他們更好的了解安踏,了解安踏的品牌魅力和內涵,增加曝光率。
3、文化營銷。在新一期的品牌廣告中,安踏購買了英國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的版權,將這首歌作為廣告的配樂,並賦予它一個更積極的含義,請來從事專業體育訓練的小選手來講述他們的奮斗故事,他們沒有知名度,沒有顯赫的背景和家事,沒有成為國際頂級運動員的天賦,但是他們充滿朝氣,滿身汗水。在整個廣告片中,充斥著完完全全的「草根族」,傳達著「草根族」永不止步的成功源動力。安踏正是透過「草根文化」的營銷方式,向人們傳達著自己的品牌訴求: 將超越自己、永不止步的體育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去。
網路化營銷。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電子商務規模已經達到4.8萬億元。2011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4.8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6.2%。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並重視網路營銷。研究中國網民的年齡構成不難發現, 15至30歲的年輕網民占據了半壁江山,這一年齡群正是安踏所希望吸引的主力消費群體。安踏與卓越亞馬遜、樂淘、淘寶等受網民青睞的電子商務網站合作。同時在各大門戶網站上以首屏廣告的方式給潛在的消費者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
4、公益營銷。公益營銷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的營銷方式。企業將自己的營銷戰略與公益活動相結合,收獲公益效益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形象,顧客在選擇同類商品的時候就會優先考慮該品牌的產品。安踏公司在實施公益營銷時將體育精神和企業文化的內涵融入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和認同。

『肆』 戰略轉型國內外研究以及關於「戰略轉型和經營績效」的有關書籍

存在問題的,

『伍』 安踏的發展歷程

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創建於1991年,旗下有香港安大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北京安踏東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年來,安踏公司秉承「安心創業、踏實做人、創百年品牌」的經營理念,經過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集生產製造與營銷導向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用品企業。
一個佔地面積達100餘畝、具備10條現代化生產線的花園式工業園坐落在美麗的僑鄉晉江市。這10條全部實行電腦化管理的生產線,從2004年1月開始全面投入使用以來,使安踏高端產品的研發、生產、配送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從2001年開始 ,安踏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即產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國際化。開始跨向運動服、配件等服飾系列產品領域,這意味著安踏已經從單一的運動鞋向綜合體育用品品牌過渡。2004年,安踏公司全面實施海外推廣戰略,相繼在新加坡、希臘等國家和地區開辦了安踏專賣店,銷售成績相當喜人,同時又在匈牙利展開安踏業務;在捷克、烏克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並以此為窗口,全面拓展歐洲市場。到目前為止,安踏公司在國內外已擁有近5000家安踏體育用品專賣店。
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安踏運動鞋2001年——2004年連續四年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榮列第一。現在的安踏是一個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免檢產品」等榮譽於一身的國內著名品牌。一個立足於國內、放眼於國際戰略發展的拓展者。
安踏形象代言人從1999年的奧運冠軍孔令輝,到NBA著名球星斯科拉、世界女排冠軍的中國隊隊長馮坤,世界乒乓球冠軍王皓,CBA的潛力球員王博,強大的體育明星陣容塑造並提升了安踏的專業品牌形象。
1998年安踏首創了安踏極限運動精英賽,至今,該賽事已發展為全國規模最大、關注率最高、影響最廣的極限運動賽事;此外,安踏公司還先後贊助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中國男、女排球聯賽等賽事,贊助總金額達逾億元,博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賞和認同。
2004年10月,安踏斥巨資連續三年贊助中國籃球職業聯賽,成為CBA職業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據介紹,包括投入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等項目的費用,安踏贊助CBA 的費用投入預計將超過1.2億元。這讓中國體育行業震驚:民族品牌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國內頂級賽事的格局,安踏打響了體育品牌爭奪國內市場的號角。2005 年2月,安踏還與中國乒乓球協會正式簽約,獨家贊助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2005-2008年連續四個賽季的唯一指定運動裝備,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安踏品牌樹立了良好形象。
安踏引領了中國製鞋行業邁入國際競爭的軌道,自2004年推出的全明星戰靴,到近期為CBA球員量身定製的——「王者系列」專業籃球鞋,證明了安踏有能力讓中國球員穿上自己民族獨立研發的專業籃球鞋。這意味著中國從此就有了和我們的體育大國相匹配的專業運動產品,中國的專業體育品牌也必將為世界所認同。
同時,為了CBA系列產品的開發,安踏2005年的一大動作是創建了「運動科學實驗室」,實驗室位於安踏總部,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設備價值2000 萬元,有近50位研究人員。新成立的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是國內體育用品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發機構,它的核心戰略就是用科技來領航品牌,從籃球、跑鞋等專業運動設備入手打造滿足專業運動需求的高端產品,把專業化做到實處。
今年,安踏打出新的口號是——「keep moving 永不止步」,這句國際化的口號將成為安踏的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是對安踏體育事業最新的闡述,也代表安踏為追求更高目標的拼搏精神。隨著2008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安踏品牌核心早已融入了現代體育精神,從積極支持中國體育各大賽事開始,走與中國體育事業共同發展的道路,安踏都在加強體育營銷的投入力度。這一切都源於安踏公司不懈的追求——安踏,2008中國體育運動領先品牌。

『陸』 國有企業戰略轉型研究是什麼領域

沒搞清楚你到底想問什麼,企業戰略轉型是指企業由傳統管理運營模式轉變為符合未來發展要求的現代公司制模式。企業的戰略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對內外條件變化進行動態平衡的過程。當企業外部環境尤其是所從事行業的業態發生較大變化時,或當企業步入新的成長階段需要對生產經營與管理模式進行戰略調整時,或以上二者兼有時,企業必須對內外條件的變化進行戰略平衡,選擇新的生存與成長模式,即推動企業發展模式的戰略轉型。
中國人民大學集團管控董事長課程幫助集團對集團管控進行系統的梳理,並即時統一集團、子集團、子公司之間的管控理念,以引導集團實現由規模增長到利潤增長。8大核心、分享管控精髓,破解集團瓶頸,實現長效發展。體系,分享管控精髓,破解集團瓶頸,實現長效發展。

『柒』 安踏的市場分析

安踏品牌超越耐克、阿迪,是安踏公司及至丁先生、安踏品牌總監充滿激情的持續願望,然而這卻是個不明智的願望,並不是因為不可能。

財經文章上這樣的表述是有誤的:耐克、阿迪達斯是一線品牌,李寧、安踏等是二線品牌。為什麼有誤呢?因為,它們的品牌目標市場定位不同,耐克等定位高端,李寧等則定位於中檔。我們沒有理由說,定位於高端的就是一線品牌。當然市場上的耐克、阿迪的表現確實不錯,然而在李寧、安踏的目標細分市場——中檔市場,他們表現優異。那麼正確的表述也許應當是這樣:在耐克、阿迪、彪馬、銳步、美津濃等品牌中,耐克、阿迪是一線品牌,彪馬、銳步、美津濃是二線品牌,上述的品牌毫無例外都把自己定位於高端。

這與安踏的品牌的不明智的願望有何關系?

耐克、阿迪從城市走向農村,直接佔領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作為根據地,再轉戰二線市場,消費水平與品牌高端定位相吻合,發展迅猛、業績喜人,讓我們看到了戰略的力量;十幾年來,安踏的「農村包圍城市」 戰術——由城鎮、二三線城市包圍大城市是正確的,避開直接與高端品牌正面沖突,在中檔細分市場求得生存、發展、壯大。

在中國體育運動用品市場,耐克、阿迪等憑借跨國公司的實力、巨額研發投入、超強明星代言、遍布全球的分銷網路、高超的營銷技巧、最強勢的品牌號召力等等已佔據國際、國內高端市場,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品牌,運動品牌的精神信仰,那些作者表述的「一線品牌」;而安踏,無論產品價格、目標市場定位、研發實力、品牌號召力等等與它們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給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一種「中檔品牌「的印象,強勢的中檔品牌。這其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安踏在中檔細分市場已經得到認可,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那不是更要乘機向高端延伸或轉變,以實現長久以來的願望?

問題就出現在這里!事實上,當今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與復雜化,而市場細分是針對復雜市場的一種重要營銷手法。體育運動用品市場可以大致粗略細分為高端、中高、中檔、中低、低檔等細分市場,耐克、阿迪占據高端市場,二線品牌如彪馬、銳步、匡威等占據中高市場,李寧、安踏占據了中檔細分市場。現在假設安踏往中高、高端細分市場延伸或者轉變,那麼安踏品牌總監就得構思進行品牌的超越競爭——超越耐克、阿迪的戰術與策略,比如說,國際頂級運動巨星代言,成為奧運盛會的合作夥伴,不斷更新產品技術與提高產品設計能力等等,提升安踏品牌的高度。

安踏已不可能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因為2005年1月24日,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北京奧委會執行副主席王偉和阿迪達斯大中華地區總裁桑德琳分別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阿迪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第七個合作夥伴,贊助13億元。這意味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北京殘奧會的所有參加冬奧會和08奧運會的中國奧運代表團成員以及工作人員、技術官員等等屆時將穿著印有「ADIDAS」標志的體育服飾,此舉必將樹立阿迪達斯在眾多運動品牌之間的高度,而當阿迪標識與五星紅旗並列的旗幟出現在發布會現場時,再次淅瀝盡致地維護與提升了阿迪達斯的高端形象。阿迪達斯與奧運會的聯系歷史悠久,最早在1928年的奧運會上就出現過阿迪達斯的運動鞋。安踏向高端進發,暫不考慮其資金實力與運作技巧的可行性,那會出現什麼情況?

一、提升安踏品牌的高度很困難

品牌積累需要一段比較長久的時期,高端品牌受認可的數量有限,——彪馬、銳步、KAPPA、美津濃、匡威等比安踏的品牌高度還要高,並且「太多品牌都是一線品牌,就無所謂一線品牌」,還有在國際品牌壓迫,短期內安踏品牌難以再上台階。

二、高端市場比較難得到消費者認可

由於安踏品牌高度短期內難以再上台階,那麼如果安踏向高端品牌延伸或轉變,其產品價格必定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因為「作為」高端品牌,其價格也定然要與耐克、阿迪「比肩」,而品牌高度又不夠,那消費者如何能接受?

三、可能會錯失中檔細分市場

隨著安踏「提升品牌高度」,那麼品牌傳播、營銷等等費用必然上漲,產品價格向高端品牌看齊,原先消費水平集中在100-200元的中檔消費者必然把目光轉向定位於中檔的特步、三六一度、鴻星爾克、喬丹等品牌。

左右為難,——這很可能就是安踏品牌經營戰略——提升品牌高度的後果。

稍有營銷知識的人知道,一個品牌是沒有辦法覆蓋所有細分市場的。市場需要細分,品牌定位也需要細分,定位高端、中檔、低端等。耐克在前不久,鑒於中檔市場需求旺盛且增長快速,就「蠢蠢欲動」,也開發出中檔產品,但是得到市場的否決。為什麼?一雙100-200左右的耐克運動鞋,你會要嗎?仿牌、B品、假貨,這就是消費者對於價格遠低於品牌高度的品牌產品的反應。而高端消費者也必然無法接受,他們深愛的高端品牌淪為中低檔品牌。耐克迅速收手。

那麼筆者對安踏品牌經營戰略的建議就是,立足於中檔這個有利的細分市場(消費群體相對於高端市場大很多),鞏固並維護它。精確定位於中檔市場,不去考慮品牌高度超越耐克、阿迪等定位高端的品牌,考慮超越李寧,這里只是從品牌定位,而不是指公司經營層面。

海馬汽車是第一個而且一直堅守「中級車」清晰的定位,無論公司經理級職員還是普通員工幾乎都能清晰而准確地說出這個定位,無論是合資時代還是自主品牌時代。海馬汽車之福美來和普力馬,一開始便是以中級車的姿態進入市場,一個是中級家轎市場,一個是中級商務車市。基於其所累積下來的「中級車」品牌效應,更在於其「中級車」市場渠道、清晰精準市場策略的構建展開,使得其銷售表現令人瞠目。

勞斯萊斯、賓士、寶馬以及奧迪,這些全球頂級廠商,無一不以「專注」作為宗旨。基於對造車工藝、生產流程和市場理念的嚴苛甚至變態式的專注,它們得以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成為不可爭議的王者。

談到汽車,可能會有讀者以豐田公司的品牌經營發出質疑,——豐田公司旗下汽車品牌可以說出好幾個,威馳、雷克薩斯、凱美瑞、皇冠,「那豐田公司不是用一個品牌覆蓋所有細分市場」?豐田公司正是憑借其超強的公司實力,採用多品牌策略來針對各個細分市場,威馳定位於中低市場,凱美瑞於中檔市場,雷克薩斯、皇冠(採用各自的標識)於高端市場。

安踏公司是否也可以採用多品牌戰略或是副品牌戰略來延伸產品線?

體育用品市場的品牌對於多品牌(或副品牌)策略的運用還鮮有先例,領袖品牌耐克、阿迪只是專注於運營好母品牌,另外體育用品市場與汽車行業畢竟不同,既使這一策略可行,也有待於安踏公司實力的再一個層次的提升。

中檔的安踏會走得更好,更遠。

閱讀全文

與安踏集團戰略轉型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鐵礦石期貨歷史數據 瀏覽:819
外匯兌換的程序 瀏覽:984
公司賬戶怎麼贖回理財產品 瀏覽:966
如何利用金融杠桿做生意 瀏覽:148
投資基金理財怎麼選 瀏覽:250
淘寶抽取多少傭金 瀏覽:394
上市公司持有京東金融 瀏覽:446
金融服務租賃費會計分錄 瀏覽:241
泰祥股份股票走勢圖 瀏覽:734
萬順股份上市公司 瀏覽:275
蚊子股票 瀏覽:725
房產公司融資經理 瀏覽:593
貴州學生貸款申請表 瀏覽:214
被51收購小股東 瀏覽:242
存金保對實物黃金 瀏覽:719
融資性擔保工作信息 瀏覽:81
傭金寶網上能開融資嗎 瀏覽:480
阿里巴巴從中國銀行貸款 瀏覽:560
ppp項目融資方案收費 瀏覽:581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年報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