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bot、tot、abs、pfi、ppp這幾種項目融資方式
項目融資方式是為特定類型投資項目的投融資設計提供操作方案,以供項目發起人或投資者效仿和重復使用。傳統的項目融資包括直接融資、項目公司融資、杠桿租賃融資、設施使用協議融資和產品支付融資等。隨著項目融資理論的發展與實踐應用,新型融資方式如BOT、PPP、ABS、TOT和PFI等相繼出現。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新型項目融資方式。
BOT方式,即建設—運營—移交,適用於競爭性不強的行業或具有穩定收入的項目。其核心是政府為項目提供特許權協議作為基礎,由投資者和經營者安排融資,承擔風險,進行項目建設和運營,在特許期內獲取商業利潤。BOT方式分為典型BOT、BOOT和BOO三種形式,其中,典型BOT方式下項目公司無所有權,只有建設和經營權;BOOT方式項目公司既有經營權又有所有權;BOO方式項目公司保留所有權,但不必在特許期滿後將項目移交給政府,旨在鼓勵合理建設和運營,追求全壽命期的效率和成本降低。
PPP方式,即公私合作或公私合夥,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是由政府與民營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授權民營機構建設、運營基礎設施或提供公共服務。PPP方式分為傳統承包、開發經營和合作開發三大類,強調政府與民營機構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民營機構參與項目建設,確保自身利益,提供高質量服務。PPP與BOT方式在本質上相似,均通過項目收益進行融資,民營機構通過向使用者收費回收投資、運營和維護成本,並獲得合理回報。
TOT方式,即移交—運營—移交,是從BOT方式演變而來,通過購買項目資產的經營權進行融資,投資者在一定期限內收回投資並獲得回報後,將項目無償移交給原產權所有人。TOT方式適用於資金不足的發展中國家,為基礎設施建設開辟新渠道,同時緩解財政壓力。
ABS方式,即資產證券化,將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歸集並重組,轉換為可在金融市場流通的證券,用於融資。ABS方式涉及特殊目的機構的組建、資產與項目結合、信用增級、發行債券和SPV償債等步驟。
PFI方式,即私人主動融資,由私營企業承擔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通過向政府或接受服務方收取費用回收成本,在運營期結束後將項目完好無債務地歸還政府。PFI方式具有廣泛適用性、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提高建設效率等優點,政府與私營企業進行合作,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生產和提供。
綜上所述,BOT、PPP、ABS、TOT和PFI這幾種項目融資方式各有特點和適用范圍,旨在為不同類型的項目提供靈活、高效的資金籌集和運營模式,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建設和提供。
B. PPP項目融資方式有哪些
一、PPP項目融資方式有哪些
直接融資方式包括項目公司融資模式、單一項目子公司融資形式、合資項目公司融資形式等。
二、PPP項目融資途徑詳解
PPP項目融資途徑主要包括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社會資本股權投資、銀行信貸支持、債券市場融資等。
三、PPP模式案例
雙牌縣3號片區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一個典型例子,由政府提供項目特許經營權,社會資本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和運營。
四、PPP項目融資方式全解
1. 股權出資:股東出資完成項目經營周轉,股東可以獲得項目運營收益。
2. 債權出資:借款人可以優先獲得收益分配,但收益有限。
3. 銀行信用證、保函:降低項目公司資金佔有率,提高資金流動性。
4. 債券/資本市場融資:直接從個人和機構處獲得借款,利率低、還款期長。
5. 夾層融資:介於股權投資與債權投資之間,受償優先權介於二者之間。
6. 債權人協議:確定不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分配,協調PPP項目融資管理。
五、PPP五種融資模式
1. 政府出資模式:政府投入資金,建設方支付造價。
2. 公私合作模式: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共同參與公共建設項目。
3. 財政補助模式:地方政府提供財政資金補助。
4. 股權投資模式:投資方向建設方投資持股。
5. 公私合作投資模式: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共同投資建設項目。
C. 公路PPP項目法律實務:13.公路PPP項目的不同付費機制
公路PPP項目的不同付費機制
付費機制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重要基礎,關繫到PPP項目的風險分配和收益回報,因而是政府和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共同的核心關注,也是PPP項目中最為關鍵的內容之一。PPP項目常見的付費機制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以及政府付費三種。使用者付費主要適用於經營性項目。可行性缺口補助主要適用於准經營性項目,政府付費主要適用於非經營性項目。
一、 使用者付費
使用者付費機制是指由最終消費用戶直接付費購買公共產品和服務。項目公司直接從最終用戶處收取費用,以回收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並獲得合理收益。在此類付費項目中,項目公司一般會承擔全部或者大部分的項目需求風險。
高速公路PPP項目常常採用使用者付費機制。
1.使用者付費機制的適用條件:
(1) 項目使用需求可預測。
項目需求量是社會資本進行項目財務測算的重要依據,項目需求量是否可預測以及預測需求量的多少是決定社會資本是否願意承擔需求風險的關鍵因素。通常社會資本只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定其可以通過使用者付費收回投資成本並且獲得合理收益的情形下,才有參與PPP項目的動機。
(2) 向使用者收費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在一些項目中,項目公司向使用者收費可能並不實際或者並不經濟。如果公路有過多的出入口,使得車流量難以有效控制時,將會使採取使用者付費機制變得不具有成本效益,而喪失實際可操作性。
(3) 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規定。
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政府可能對於某些項目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如果按照該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無法保障項目公司回收成本並獲得合理收益,則無法適用使用者付費機制,但可以考慮採用可行性缺口補助機制。
使用者付費機制的優勢在於,政府可以最大程度地將需求風險轉移給項目公司,而且不用提供財政補貼,同時還可以通過與需求掛鉤的回報機制激勵項目公司提高項目產品或服務的質量。
但需要強調的是,除非需求量可預測且較為明確或者政府提供其他的補助或承諾,否則使用者付費項目的可融資性相對較低,如果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過高,則可能會導致項目無法實施;同時,由於項目公司承擔較大的需求風險,在需求不足時,項目公司為了確保能夠收回成本,有可能會要求提高使用費的定價或者變相降低產品或服務質量。
2.使用者付費的定價機制
收費公路的定價主要是根據《價格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確定。
3.唯一性條款和超額利潤限制機制
(1) 唯一性條款
在採用使用者付費機制的公路PPP項目中,由於項目公司的成本回收和收益取得與項目的實際需求量直接掛鉤,為降低項目的需求風險,確保項目能夠順利獲得融資支持和穩定回報,項目公司通常會要求在PPP項目合同中增加唯一性條款,要求政府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在項目附近新建競爭性公路。
(2) 超額利潤限制
在一些情形下,使用者需求激增,將可能導致項目公司因此獲得超出合理預期的超額利潤。針對這種情形,政府在設計付費機制時可以考慮設定一些限制超額利潤的機制,包括約定投資回報率上限,超出上限的部分歸政府所有,或者就超額利潤部分與項目公司進行分成等。
二、可行性缺口補助
可行性缺口補助是在政府付費機制與使用者付費機制之外的一種折衷選擇。對於使用者付費無法使社會資本獲取合理收益、甚至無法完全覆蓋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成本的項目,可以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補助,以彌補使用者付費之外的缺口部分,使項目具備商業上的可行性。但此種付費機制的基本原則是「補缺口」,而不能使項目公司因此獲得超額利潤。在我國公路PPP項目實踐中,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投資補助、無償劃撥土地,提供優惠貸款、貸款貼息,投資入股,放棄項目公司中政府股東的分紅權,以及授予項目周邊的土地、商業等開發收益權等方式。
在公路項目建設投資較大,無法通過使用者付費完全覆蓋時,政府可無償提供部分項目建設資金,以緩解項目公司的前期資金壓力,降低整體融資成本。通常政府的投資額應在制定項目融資計劃時或簽訂PPP項目合同前確定,並作為政府的一項義務在合同中予以明確。投資補助的撥付通常不會與項目公司的績效掛鉤。
三、政府付費
政府付費是指由政府直接付費購買公共產品或服務。其與使用者付費的最大區別在於付費主體是政府、而非項目的最終使用者。
根據項目類型和風險分配方案的不同,政府付費機制下,政府通常會依據項目使用量和績效中的一個或多個要素的組合向項目公司付費。
1. 使用量付費
使用量付費是指政府主要依據項目公司所提供的項目設施或服務的實際使用量來付費。在按使用量付費的項目中,項目的需求風險通常主要由項目公司承擔。因此,在按使用量付費的項目中,項目公司通常需要對項目需求有較為樂觀的預期或者有一定影響能力。
使用量付費的基本原則就是由政府(而非使用者)依據項目設施或服務的實際使用量向項目公司付費,付費多少與實際使用量大小直接掛鉤。
2.績效付費
績效付費是指政府依據項目公司所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付費,通常會與可用性付費或者使用量付費搭配使用。在按績效付費的項目中,政府與項目公司通常會明確約定項目的績效標准,並將政府付費與項目公司的績效表現掛鉤,如果項目公司未能達到約定的績效標准,則會扣減相應的付費。
政府和項目公司應當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在PPP項目合同中明確約定適當的績效標准。在按績效付費的項目中,通常會專門編制績效監控方案並將其作為PPP項目合同的附件,以明確項目公司的監控義務、政府的監控措施以及具體的績效標准。為了對項目公司形成有效約束,PPP項目合同中通常會明確約定未達到績效標準的後果。
3. 政府付費的調價機制
在長達20-30年的PPP項目生命周期中,市場環境的波動會對直接引起項目運營成本的變化,進而影響項目公司的收益情況。設置合理的價格調整機制,可以將政府付費金額維持在合理范圍,防止過高或過低付費導致項目公司虧損或獲得超額利潤,有利於項目物有所值目標的實現。常見的調價機制有 公式調整機制、 基準比價機制等。
D. 什麼是ppp項目融資模式
PPP項目融資模式是一種結合了政府和私人部門力量的項目投資方式。具體特點如下:
PPP項目融資模式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籌集到大量資金,滿足大規模、長期投資的需求,但同時也需要投資者在決策前全面考慮項目風險因素,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