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潤旗下有幾家上市公司
大部分在香港上市
華潤創業
華潤三九(內地)
華潤電力
華潤置地
華潤水泥
華潤燃氣
雙鶴葯業(內地)
華潤微電子
鄭州華潤燃氣
東阿阿膠(內地)
華潤錦華(內地)
東萬醫療(內地)
『貳』 誰知道華潤的前身——聯和行的歷史
聯和行的歷史:
聯和行,也即華潤的前身。1931年夏,時任中央特科負責人的陳雲在上海交給秦邦禮兩根金條,指示他以此做資本,以開店為掩護,為黨建立秘密交通站籌集和保護黨的經費,並暗中為中共提供無線電、葯品等這些在當時被國民黨嚴密封鎖的戰略物資。
就這樣秦邦禮創辦了後來華潤公司,成為了華潤第一創始人。抗日聯合統一戰線成立後,陳雲再次指示楊廉安到香港開公司,協助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工作。
1938年夏,楊廉安化名楊琳帶著當初結業時留下的資金,出現在香港的街頭,不久即開設了「聯和行,總部位於香港中環畢打街。
1948年,聯和行聯和行進行改組、擴大,更名為華潤公司。華潤之名,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寓意中華潤之。同時,還有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華潤紮根香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的國有企業,成為國家對外貿易的窗口公司。
1947年3月,根據周恩來、任弼時關於去香港主持海外及內地經營,並籌劃今後蔣管區地下黨經濟接濟的指示,到大連組織中華貿易總公司。
1948年,到香港組建華潤集團總公司,任董事長,進行貿易工作,並以此為掩護開展上層統戰活動。1952年,華潤公司被指定為中國各進出口公司在香港的總代理,劃歸中央貿易部管理。
1952年以前,華潤公司歸屬中共中央辦公廳管理,是黨企,1952年,中共中央決定將所有黨企移交國家,同年10月,華潤歸屬國務院外貿部管理,成為國企一員。
10月24日,經資產評估,中央貿易部向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支付了收購華潤公司的資金。至此,華潤14年的黨產生涯結束,依靠兩根金條起家、歷經戰爭洗禮的華潤,此時已成為一家擁有2000萬美元資產的外貿重要企業。
1980年代華潤由代理貿易向自營貿易轉型,努力發展中長線投資項目,重點投資了零售、房地產、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漸趨大型化和專業化,為今天成為香港和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多元化企業之一奠定了基礎。
1998年,為了適應集團投資項目不繼增多的需要,華潤集團董事會決定在集團企發部的基礎上成立華潤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之後,集團進入了開展各種投資活動最活躍的時期。其中重大的投資項目有泰國長春置地、北京華潤大廈、上海華潤時代廣場、華潤澳門假日酒店、萬眾電話、大老山隧道和三號干線。
以及沈陽壓縮機廠和黑龍江金玉集團等。投資項目涉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其一是華潤創業。1999年,為了整合集團零售業務資產,同時扶助下屬上市公司華潤創業零售消費品業務的發展,華潤集團將香港的零售業務及投資物業注入華潤創業,注資總值達27.2億港元。
注資完成後,華潤創業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值由5.81港元上升至7.08港元,增幅約22%。通過這次注資,華潤集團收取了13.6億港元現金、1.13億股華潤創業股份。
在此之後,華潤對孵化注資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和嫻熟。以華潤置地為例,2005年到2008年,華潤集團分4次合計向其注入了197億元的物業和地產項目,土地1445萬平方米,使之快速進入行業領先的企業陣營。
2013年5月6日,華潤電力及華潤燃氣發布聯合公告稱,兩者將在華潤集團旗下籌建一個統一的能源集團,並繼續於港交所掛牌上市。
(2)1992年華潤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華潤創業,成立於1992年,由華潤集團持股51.33%,也是華潤系第一家上市公司,佔到整個集團銷售額的近1/3。
華潤創業由華潤萬家、華潤雪花、華潤五豐和華潤飲料四家一級利潤中心組成,專注於中國的消費品業務,包括零售、啤酒、食品及飲品業務。
其中最熟為人知的是華潤萬家。華潤萬家1984年創立於香港,80年代末即成立為香港第三大超市。2001-2012年,華潤萬家店面數量從42個增長到4425個。
銷售額從99.4億增長到941億,員工數目多達21.10萬人。華潤創業旗下零售板塊品牌眾多,包括華潤萬家超級市場、中藝、華潤堂、葯妝店采活VIVO、太平洋咖啡等。
而電力是占華潤集團資產規模近2成的板塊,旗下的平台主要是華潤電力。華潤電力成立於2001年8月,主要是投資、開發、建設、運營和管理火電、風電、水電、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項目。
其下屬有華潤新能源和華潤煤業。前者從事風電和水電業務,後者負責煤礦投資、建設與運營,是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
『叄』 華潤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華潤旗下的上市公司有:
(1)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置地、華潤水泥、華潤燃氣、華潤醫葯、華潤醫療。
(2)在內地上市的公司:華潤三九、華潤雙鶴、東阿阿膠。
華潤集團致力於建立符合全球企業形象的公司治理體系。集團董事會設立戰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計與合規委員會,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咨詢意見。董事會設立執行委員會,行使董事會授權並履行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職責。
(3)1992年華潤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華潤集團企業文化
華潤是擁有光榮歷史的紅色央企。八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為華潤積淀了優秀的企業文化,鑄就了獨特的企業之魂。這是華潤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推動華潤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
今天,面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華潤積極順應經濟新常態,貫徹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秉持「守正出新、正道致遠」的重要理念,以「傳承紅色基因、謹守商業本分、彰顯制度尊嚴、堅持誠實守信」為指導方針。
密切配合華潤集團「十三五」戰略方向,對華潤文化進行了深刻反思和系統梳理,在廣泛徵求經理人和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新時期的華潤文化理念體系。
新的華潤文化理念體系包括:使命、願景、價值觀、發展理念和企業精神五大要素。其中,使命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而存在」的問題,體現了華潤作為央企的崇高責任,是華潤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願景回答的是「我們要去哪裡」的問題,描繪了全體華潤人為之奮斗的理想藍圖,是華潤為履行庄嚴使命必須樹立的追求;價值觀回答的是「我們應該怎樣做」的問題,是華潤文化的核心,是全體華潤必須共同信奉和始終堅守的價值標准和基本信念;
發展理念回答的是「我們遵循何種法則」,是指導華潤經營管理活動的總體原則,是為履行使命、實現願景而必須遵循的經營哲學;
企業精神回答的是「我們應具有什麼樣的內心態度和行為風格」的問題,是全體華潤人應該具備的團隊氣質和精神風貌,是華潤價值觀在員工思想行為層面的延伸。
『肆』 華潤集團簡介
1、簡介: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和運營的多元化控股企業集團,其前身是1938年於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華潤萬家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
2、企業規模:
華潤集團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有實體企業2華潤燃氣,300多家,在職員工40萬人。華潤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在內地擁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藍籌三傑」,華潤創業、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華潤燃氣、華潤水泥位列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和香港恆生中資企業指數成份股。華潤集團是全球500強企業之一,2012年排名第233位,自2005年起連續獲得國資委A級央企稱號,2011年在央企業績考核中排名第7。華潤零售、華潤雪花啤酒、華潤燃氣經營規模全國第一。華潤電力是中國業績增長最快、運營成本最低、經營效率最好的獨立發電企業;華潤置地是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綜合地產開發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寶水、萬家超市、萬象城是享譽全國的著名品牌。
3、關於企業:
企業定位
華潤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元化企業這是華潤基於企業歷史、顧客需求,為自己在商業競爭中確定的角色和方向,它向大眾傳遞了華潤的經營特點和管理模式,表明華潤所從事的業務、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華潤是一個擁有多個行業、協同發展的多元化企業。
企業使命
與您攜手,改變生活
這一使命表達了華潤在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中求得企業發展的價值取向,體現了華潤人的崇高理想與不凡追求。
企業願景
追求卓越發展,把華潤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實現超越利潤之上的追求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激發全體華潤人為之拼搏奮斗的美好藍圖。「超越利潤之上的追求」展現了華潤人的精神境界,是華潤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根基。
企業精神
務實、激情、專業、創新
務實是一種工作作風,華潤人要腳踏實地;激情是一種工作態度,華潤人要永葆激情;專業是一種工作能力,華潤人應精於本職;創新是一種工作思維,華潤人要敢於突破傳統,顛覆自我,努力探索、實踐新理念、新方法
『伍』 華潤超市的歷史
從集團到子公司,希望對你有點用:
「華潤」蘊含「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
華潤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聯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1983年,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
華潤植根香港超過半個世紀,一直秉承開放進取、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的理念。經過多年的努力,華潤的基業不斷壯大,商譽卓越。
今天,華潤集團已發展成為中國內地和香港最具實力的多元化控股企業之一,總資產達1,700億港元,營業額達940億港元。華潤集團從事的行業都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
在未來,華潤集團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積極發展在中國內地的各項主營行業,爭取建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藉助主營行業的成功,帶動華潤集團整體協同發展,為企業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HK291) ---集團子公司之一
於1992年建基香港,其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是香港恆生指數及恆生倫敦參考指數成份股之一,股份亦以美國預托證券買賣,並可於英國交易所自動報價系統交易。華潤創業的主要業務是經營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分銷業務。其中核心業務包括零售、飲品、食品加工及分銷、紡織。目前華潤創業在香港及國內共有員工約84,000人,旗下業務主要有華潤萬家、華潤零售、華潤雪花啤酒、五豐行、華潤紡織、華潤石化、華創物業等。2004年,華潤創業營業額為471億港元,稅後盈利16.03億港元。
主要產品與服務
零售:
超級市場:業務主要透過旗下兩家子公司 - 「華潤萬家」及「蘇果」經營。 「華潤萬家」集中華南地區發展,「蘇果」則以華東地區為主要市場。截至2004年12月底,公司在香港及國內共經營1,825家零售店鋪。中國內地的店鋪主要分布在深圳、廣州、南京、蘇州、杭州、天津及北京。公司現時在廣東省及江蘇省均已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
這其中: ------
華潤萬家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VANGUARD Co.Ltd, 縮寫CR Vanguard)是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之一,是香港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國有控股企業集團--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一級利潤中心。作為華潤零售戰略的龍頭企業,華潤萬家擁有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空間與良好的機制平台。 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使華潤萬家成為全國范圍發展的大型零售企業。2004年5月,華潤控股知名零售企業江蘇蘇果超市,華潤萬家與華潤蘇果共同成為華潤零售業務的主力軍。截止2005年12月,華潤萬家和華潤蘇果共擁有門店超過2100家,員工總人數超過4萬人。2005年底,實現銷售額301.4億元,在商務部2005年全國30強連鎖企業中排名第四。
華潤萬家主要有華東、華南、華北、香港四大業務發展區域,主營大賣場、生活超市、便利超市三種業態。其中大賣場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華東地區,以齊全的商品品種,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一站式」的購物需求;生活超市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都有發展,以經營快速消費品為主,為現代城市居民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便利超市門店遍及四大業務區域,以社區居民為依託,突出了便利優勢。華潤萬家以持續改善消費者生活品質為已任,引領現代與健康的生活方式,三種業態優勢互補,為消費者提供高質、超值的商品與服務。2004年起,針對細分市場,華潤萬家還嘗試開設了針對中高消費市場定位的Ole創新業態。
展望未來,華潤萬家充滿了信心,秉承「與您攜手,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通過持續的優化與發展,華潤萬家將致力於成為改善大眾生活品質的卓越零售企業。
蘇果概況
DEBRICEEFING
蘇果超市成立於1996年7月, 2005年銷售規模達到181.2億元。2005年上半年銷售額達95億元,在中國零售連鎖業的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上升至第六位。迄今已連續七年位居中國連鎖企業前十名,並躋身中國500強企業第176強。2005年蘇果的品牌價值評估達10.32億,榮獲「2005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稱號,2006年再次蟬聯這一稱號,品牌價值評估飆升到21.38億。同時,蘇果超市又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扶持的15個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在南京,蘇果超市佔據著超市業態5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江蘇省超市零售業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
九年來蘇果始終堅持走具有自身特點、符合當地實際、貼近百姓生活的連鎖發展之路,取得了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現已成為集批發、配送、物流、加工、零售於一體的大型連鎖企業。目前,門店總數已達1600家,網點覆蓋蘇、皖、魯、豫、鄂、冀等六個省份,安排就業人員近5萬人。外部擴張我們堅持以「創造社會價值最大化」為宗旨,以蘇果新型的購物廣場和社區店為主力業態,每到一處都為當地人民提供一個全新的、舒適的、美觀的購物場所。並精選20000種以上的優質商品,為當地人民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最優的服務。同時,蘇果積極支持與配合當地政府的號召,安排當地人員就業,增加當地人民收入,健全當地商業流通體系,為當地商貿業的發展與經濟繁榮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蘇果以經營業態多樣化、連鎖網路城鄉化、物流配送現代化、企業管理科學化和服務內容系列化為核心,堅持不斷優化和持久創新。現在已成功開發出具有蘇果特色的購物廣場、社區店、標准超市、便利店、好的便利店,五種業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蘇果始終堅持以「中國蘇果,百姓生活」為經營理念和基本定位,以「為民、便民、利民」為經營宗旨,以「蘇果無假貨 、件件請放心」為質量承諾,以「為顧客省錢」為價格方針,始終把顧客滿意作為自己不懈的追求,深受廣大消費者和社會的好評。在前進的過程中,從沒有因成功的喜悅和驕人的業績而沾沾自喜或停止前進的步伐,仍一貫堅持「居安思危、居危思變、不斷創新、走自己的路,創蘇果特色」為奮斗的目標和動力,不斷地追求卓越,尋求新的突破。蘇果在打拚市場實戰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戰略戰術:一是在區域市場實施滲透擴張戰略,穩步推進;二是在細分商圈方面實施多業態組合戰略,充分吸引客源;三是在采購方面實施品類優化戰略,不斷調整商品結構;四是在挖掘利潤方面實施自有品牌開發戰略,擴大品牌效應;五是在企業管理方面始終堅持低成本運營戰略,保持企業良性循環。這是蘇果直面未來市場競爭和永立市場潮頭的寶貴財富。
2006年是蘇果「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銷售規模將達到220億元,網點數突破1700家。為了支撐外埠門店和下一輪擴張,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蘇果馬群配送中心於200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該中心佔地250畝,單體倉庫建築面積4.5 萬平米,堪稱華東地區第一。新物流中心單品2萬多種,年配送量達4300多萬箱,服務半徑約300公里,完全能夠適應蘇果的長遠發展戰略和更大規模的發展。面對現在和將來,全體蘇果人將繼續發揚「團結、苦幹、開拓、奉獻」的企業精神,將進一步鞏固蘇果「區域第一、全國一流」的位置,真正實現「中國蘇果、百姓生活」的宏偉目標。
『陸』 華潤集團的起源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創始於1938年,前身是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央企業。
(6)1992年華潤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華潤集團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17家一級利潤中心,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華潤燃氣(HK1193)、華潤啤酒(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水泥(HK1313)、華潤醫葯(HK3320)。
2015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華潤集團以115位的優異成績再次上榜,相比2014年上升28位。2016年7月20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91位,排名上升24位。2016年8月,華潤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7。
『柒』 華潤是個什麼公司拜託各位了 3Q
華潤 蘊含「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華潤標志的設計意念源自盛唐書法宗師顏真卿所寫的「華」字,顏體素以自然雄健、氣勢磅礴著稱,書法風格十分契合華潤的企業形象。顏真卿的「華」字中間由四個「人」字組成,由此啟發而創作的華潤標志,表明華潤與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一脈相承。 華潤標志中琥珀黃的正方形象徵大地;四個抽象化了的「人」字分別代表華潤「一切以人為本、人口驅動增長、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們生活」的經營理念;四個「人」字又像一組向上的箭頭,寓示著華潤的事業蒸蒸日上;白色的「人」字從琥珀黃的底色中鮮亮地跳出來,代表華潤人勇於面對挑戰,積極創新思維。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和運營的多元化控股企業集團,其前身是1938年於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48年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被列為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1983年,華潤將所管理的下屬機構經重組轉為以股權為紐帶的公司,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此後華潤的業務由總代理貿易轉向自營,並通過一系列實業化投資,推動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在香港和內地頗具影響力的、以實業化為核心的企業集團。 華潤集團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17家一級利潤中心,有實體企業1,200多家,在職員工33.8萬人。華潤在香港和內地各擁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潤創業、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華潤旗下「藍籌三傑」。華潤集團是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在《財富》全球500強排名中位列2010年第345位。 2010年華潤集團營業額2,184億港元,利潤總額298億港元,總資產5,859億港元。集團核心業務包括消費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飲料)、電力、地產、醫葯、水泥、燃氣、金融等。華潤的多元化業務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競爭優勢,其中零售、啤酒、電力、地產、燃氣、醫葯已建立行業領先地位。 華潤自2001年開始實施「再造華潤」發展戰略,通過兩個戰略期的發展,已建立起雄厚的產業基礎,產業地位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華潤集團正在實施「十二五」發展戰略,將在充分發揮多元化企業優勢的基礎上,打造一批營業額過千億、經營利潤過百億的戰略業務單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集團整體銷售額7000億,經營利潤1000億,總資產1萬億的目標,打入世界500強的前250位,把華潤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未來,華潤集團將在新的起點上,以更優異的業績,不斷超越,回報股東,回饋大眾。 從「聯和行」到「華潤公司」 1938年 ,為了團結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戰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資,為抗日根據地采購軍需物資及葯品,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陳雲的領導下,華潤前身「聯和行」(Liow & Co)於香港成立,創始人楊廉安。 1948年 ,聯和行進行改組、擴大,更名為「華潤公司」。「華」代表中國,「潤」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蘊含「中華大地,雨露滋潤」的美好寓意,錢之光任首任董事長。 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獨特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 聯和行積極配合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聯盟」開展大規模抗日募捐活動,將社會各界的捐贈物資輾轉運抵抗日根據地,為八路軍、新四軍采購軍需物資及葯品。 解放戰爭時期 華潤千方百計突破封鎖,采購和運送內地急需物資,有力地支援了三大戰役、渡江作戰,直至解放全中國。 1948至1949年 華潤歷經艱險先後分四批把350多位著名民主人士、700多位文化名人及愛國華僑從香港秘密運送到東北解放區,保證了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的勝利召開。 新中國與世界貿易溝通的第一座橋梁 1952年至1980年代中期 華潤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在港澳及東南亞的總代理,保證香港市場供應,協助內地制訂對港及海外出口計劃、擴大出口,銜接貨源並建立銷售網路,與世界各國加強貿易聯系,進口內地所需商品,賺取外匯,為計劃經濟年代的中國外貿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7年 華潤發起並籌辦首屆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拉開了「廣交會」的序幕。 1962年 華潤屬下五豐行承擔起內地鮮活冷凍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車」的運作,保證了香港的食品供應。 1970年代初期 華潤協助將內地國產石油輸入香港,有效地緩解了香港石油危機。 1978年 華潤首創「三來一補」模式並大力推廣,開啟了香港製造業向內地轉移的先河。 向實業化﹑多元化轉型發展 1980年代 華潤由代理貿易向自營貿易轉型,努力發展中長線投資項目,重點投資了零售、房地產、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漸趨大型化和專業化,為今天成為香港和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多元化企業之一奠定了基礎。 1983年 華潤大廈落成,華潤公司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率先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1992年 華潤集團注資上市公司永達利,更名為「華潤創業」,成為華潤系第一家上市公司,開創了中資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先河。 1990年代中後期 1990年代中後期,華潤旗下五豐行、北京華潤置地、勵致國際等企業先後成功上市,華潤同時積極和國際資本接觸,正式開始了藉助資本市場壯大企業的發展階段。 進軍內地,快速成長 進入新世紀 華潤進軍內地,通過並購重組、產業培育、改造國企、業態創新、管理創新、打造差異化生意模式、實現總部價值創造等途徑,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主營業務。 2001年至2009年 華潤完成兩個「再造華潤」的宏偉戰略目標,企業的資產規模和效益較2001年翻了兩番。華潤連續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長,在業務轉型、管理變革、組織發展、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綜合競爭實力大大增強。
『捌』 急`~「華潤系」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G萬科A 000002
東阿阿膠 000423
華潤錦華 000810
萬科B 200002
G維維 600300
華潤生化 600893(華潤生化被中糧收購了,所以應為中糧系)
『玖』 華潤集團是國企嗎
是的。
華潤的前身是於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48年聯和進出口公司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為中央貿易部。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被列為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截至2020年,華潤集團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在香港共有5家上市公司,在內地總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藍籌三傑」,華潤創業(現更名為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的恆生指數成份股。華潤燃氣、華潤水泥位列香港的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和香港的恆生中資企業指數成份股。華潤集團是全球500強企業之一。
(9)1992年華潤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2013年7月8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187位,首次進入200強,排名上升46位。2014年,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143位,再升44位。
2015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華潤集團以115位的優異成績再次上榜,相比去年上升28位。2016年7月20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91位,排名上升24位。2016年8月,華潤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7。
『拾』 華潤集團是香港的公司,為什麼還有的說是央企啊,到底怎麼回事啊
這得從華潤的歷史說起!華潤的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48年聯和行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解放前,華潤一直是黨在香港隱蔽戰線的重要機構。1952年,華潤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劃歸中央(政務院)貿易部領導,1954年,中央將內地駐港機構全部劃歸華潤公司領導,華潤成為內地各進出口公司在港總代理。
90年代起,內地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華潤審時度勢,果斷告別傳統貿易業務,邁向實業化、走向資本市場。1992年,華潤擁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 華潤創業,以此為開端,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通過收購兼並加速企業發展。90年代末,華潤在企業發展模式、組織架構、公司治理結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徹底擺脫了傳統貿易公司的特徵。
2001年以來,華潤順應內地經濟騰飛,兩地經濟迅速融合的趨勢,確定了「集團多元化,利潤中心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再造華潤」的戰略目標,面向內地積極發展,圍繞消費品、電力、地產、水泥、燃氣、醫葯、金融等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業務板塊有進有退,主營行業快速增長,利用資本市場能力不斷增強,形成了實力雄厚的產業群,行業領導地位不斷鞏固和提升,業態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形成了獨特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截止目前,華潤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關系國計民生的53家國有重點骨幹企業之一。總部設在香港,目前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SBU)、21家一級利潤中心,共有1,200多家實體企業。在香港擁有5家、在內地擁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潤創業、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員工30餘萬人。2011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46位,央企綜合財務指標排名第5,自2005年起連續被國資委評為A級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