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雲錫集團現任領導幹部
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雲錫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_張濤
雲錫控股公司董事、黨委常務副書記汪雲
雲錫控股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蘭旭
雲錫控股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武長青
雲錫控股公司黨委常委錢琳
雲錫控股公司黨委常委皇甫智偉
雲錫控股公司副董事長普樂
❷ 內蒙古地勘十院探采一體化發展模式調研報告
2007年5月底到6月初,地質勘查司組織對內蒙古第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以下簡稱「內蒙古地勘十院」)進行了專題調研,旨在總結分析《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出台以來地勘單位以隊為單元改革發展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制定地勘單位發展戰略和規劃收集材料。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內蒙古地勘十院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內蒙古第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隸屬於內蒙古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是由原內蒙古第二區域地質調查院、內蒙古第三水文地質勘察院合並而成。現有職工952人,其中離退休454人,在職職工498人,管理人員28人,服務人員33人。
(一)形成了以地質勘查業為基礎,以礦業開發為核心,以工程地質勘查與施工為支柱的新型產業結構
以地質勘查為基礎。組織精幹隊伍,配備優良裝備,提高核心競爭力,開展大量地質勘查項目,獲得重要地質勘查成果,為礦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2005年,地勘十院同時承擔了29幅1:5萬礦調項目,十幾個礦產勘查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1.5萬米,物化探測量200平方千米,完成地質勘查貨幣工作總量4500多萬元。僅2005年一年完成的各項實物工作量及貨幣工作量相當於前10年之和。從世紀之交迄今拿到100多個探礦權。
以礦業開發為核心。內蒙古地勘十院的探采一體化始於「八五」末期,5年駛入快車道,2003年以來「爆炸」式擴張。承擔主要開發工作的金源公司成立於1995年,先後勘查開發了毛山東螢石礦、林西新林鎮螢石礦、巴林左旗四方城銅礦,但規模較小,效益不明顯。1999年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先後勘查開發了赤峰市巴林左旗哈拉白旗鉛鋅礦、赤峰市松山區白臉山膨潤土礦、西烏珠穆沁旗花敖包特鉛鋅礦,運作礦權轉讓了阿魯克爾沁旗膨潤土礦,礦業開發產業已初具規模。2003年以來「爆炸式」發展,投資近億元建設花敖包特鉛鋅礦1000 噸選廠,形成日處理礦石1400噸,年處理礦石30萬噸的生產能力,2006 年總產值達5.0 億元,實現利稅達1.5億元;2005年由內蒙古地勘局、地勘十院及地方一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有限責任公司開發赤峰翁牛特旗黃花溝鉛鋅礦(內蒙古地勘局佔30%股權,地勘十院及十院職工佔45%股權,地方企業佔25%股權),到2006年底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2005年,出資3.4億元購買由北京碧溪集團投資勘查的西烏旗道倫大壩銅礦的勘查權,經對其中0.32平方千米的范圍進行詳查,提交銅儲量10 萬噸,鎢1 萬噸,錫4000萬噸,銀300噸,一期工程建成1500噸銅鎢選廠,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迄今,內蒙古地勘十院的礦業年總產值將近10億元。
以工程勘查與施工為支柱。工程勘查與施工是地勘十院另一個比較優勢產業,在赤峰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可達50%以上,並且已經走出赤峰市和自治區外承攬項目。在地質災害評估、治理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業績。近兩年來市場收入均達1000萬元以上。2005年工程勘查與施工業完成市場總收入1500萬元以上。
(二)產業經濟高速發展,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職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地勘十院實現了較快的經濟發展,近幾年整體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平均都以兩位數以上的速度增長,通過市場獲得的預算外收入大幅度增加,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職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地勘十院近三四年企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前十幾年,經濟增量相當於前20年的總和。
從市場收入看,內蒙古地勘十院2006年達5億元,比2005年增長100%,是2004年的3.4倍,2003年的17倍。內蒙古地勘十院2006年完成利稅1.2億元,是2005年的4倍,2004年的僅10倍,2003年的40倍。與此同時,職工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人均收入7萬元,是2003年2萬元的3.5倍。企業投資也是連年翻番,從2003年的4000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8000萬元,從2005年的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5億元。幾年間,地勘十院市場收入翻了十幾倍,上繳利潤翻了十幾倍,企業職工收入翻了幾倍,企業投資翻了幾十倍,這種發展速度無論是在地勘單位系統內部,還是在地方各類企業里都是比較快的。這一方面表明地勘十院幹部職工在這兩年裡為了單位的發展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更說明了地勘十院企業改制後,企業新機制有效激活了企業本身自我發展的巨大潛能和活力,有力推進了企業經濟的高速發展。
迄今,地勘十院已有在生產礦山企業2個,在建礦山企業2個,工程勘查與施工企業1個,地質勘查二級單位1個,技術咨詢服務企業3個。其中年產值超億的企業1個,超千萬的4個,超500萬的1個,超200萬的2個。隨著赤峰市黃花溝鉛鋅礦、西烏旗道倫大壩銅鎢礦、外蒙烏蘭鉛鋅礦的建成投產,地勘十院控股礦山企業總采選能力可達3000噸/日以上。每年可生產(單位:金屬量):鉛鋅5萬噸,白銀100噸,銅5000噸,鎢1000噸,總產值可達10億元以上。
(三)抓住機遇,更新觀念,推進院辦企業股份制改造
轉制是前提。依據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有關企業轉制的政策,大力推進了二級經濟實體的轉制,除地質勘查公司外,把所有具一定規模的院辦企業全部改造成有限責任公司,內部實行模擬法人制。迄今十院已有控股或相對控股具獨立法人資格企業6個,其中3個很快發展成年產值超千萬,利潤超百萬的初具規模企業。
職工全員入股是基礎。在有限責任公司里讓企業職工合並佔大股,全院職工全員入股。地勘單位相對控股,社會資金適當進入參股。改制後的有限責任公司全部獨立注冊,並已獲得獨立法人資格。
轉變經營方式是關鍵。目前地勘十院的經營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由過去以具體經營為主,投資控股為輔轉變為以投資控股為主,具體經營為輔。地勘十院作為投資母體,充分發展自身優勢,正在逐步實現以企業為基礎,以主業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的集團化投資公司的經營方式。
貫徹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從法定程序上明確地勘單位與企業的經濟關系、產權關系、隸屬關系是核心。地勘十院推進企業內部制度改革,使企業管理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積極進行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用新機制激活地勘企業巨大潛能與活力。企業改制只是形式,不是目的,企業改制的關鍵問題在於能用新的企業運作機制激活企業本身的巨大潛能,開創企業發展新天地。原地勘單位管理企業的基本模式是:「決策中心」體現在地勘單位領導班子,「利潤中心」體現在地勘單位,「成本中心」體現在企業,也就是說,一個企業辦不辦、辦成後怎麼干,由地勘單位領導班子說的算,企業盈利後,利潤完全由地勘單位支配,企業管理者充其量只是起個控製成本的作用。改制後,三個中心整體下移,企業「決策中心」體現在股東會、董事會,「利潤中心」體現在企業,「成本中心」體現在企業班組、車間、工段,這一模式體現了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從法定程序上明確了地勘單位與企業的經濟關系、產權關系、隸屬關系。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縱向各環節、橫向各層面的管理功效,最大限度激活二級經濟實體本身的創業激情與潛力,這種激情與潛力直接轉化為經濟快速增長及較高的企業投入回報率,最終以量化形式體現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科學性與實踐性,逐步把地勘單位的企業管理推向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
(四)建設和諧地勘單位,提高職工收入,解決下崗職工生活困難,落實離退休人員政策
地勘十院樹立了經濟發展受益於職工,讓利於職工的人性化理念。目前,地勘十院企業職工收入已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工資性收入只佔其中一部分,各種補貼、獎金也佔一定比例。更大部分為股份分紅,現在不但企業職工都有股份,全院其他職工(包括下崗職工)都有相應的企業股份,每年都可以分到相應的企業盈利。
地勘十院隨著企業經濟狀況的好轉,不斷提高下崗職工的生活費,從2004年的每月246元提高到2005年的340元(男職工工齡滿30年、女職工滿28年的每月領取650元生活費)。2006年實行了內部退養政策,一次性為188名下崗職工辦理了內部退養,內退金是原來下崗生活費的一倍以上。
落實離退休人員政策,使離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工作生活環境。
在內蒙古地勘局、國土資源廳以及赤峰市國土資源局的支持下,特別是由廳/局出面幫助解決土地使用等問題,使地勘十院在建設職工住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
2001~2005年,地勘十院連續5年被內蒙古地勘局評為「先進黨委」、「先進單位」,2005年晉升赤峰市文明單位(標兵),2006年獲得「全國經典地質隊」榮譽稱號。
新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後,企業職工展示出一種與企業同興衰、共進退的真誠意願,他們主動關心企業的大事小事,愛護企業的一草一木,自覺地把企業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互相監督,互相合作,愛崗敬業,任勞任怨。
(五)開拓市場,分散風險,積極「走出去」開發利用國外礦產資源
為了開拓市場,分散風險,同時也為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內蒙古地勘十院積極「走出去」開發利用國外礦產資源。2004年,地勘十院與其他幾家礦業公司聯合投入資金5400萬元,在蒙古購買了四處礦權,初步控制鉛鋅儲量300萬噸,白銀3000噸,黃金8噸。2005年,對其中的烏蘭鉛鋅礦進行了全面勘查,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效果,實際儲量要遠遠大於預期儲量,2006年轉入開發,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十院佔10%股份。此外,2006年內蒙古地勘十院和其他地勘單位聯合,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尚比亞取得了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的礦業權。
二、內蒙古地勘十院探采一體化成功的主要經驗
抓住市場機遇,用足政策優勢,自身努力創新,是內蒙古地勘十院探采一體化成功的主要經驗。其中,抓住機遇是前提,用足政策是基礎,自身努力是關鍵。同時,三者又要發揮良好的互動作用。
(一)抓住市場機遇
抓住市場機遇是前提。實際上,地勘十院礦業開發起步較早,1995年就成立了主要從事礦業開發的金源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經開始了當時所謂的「邊探邊采」,先後勘查開發了毛山東螢石礦、林西新林鎮螢石礦、巴林左旗四方城銅礦,但規模較小,效益不明顯。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礦業不景氣,礦產品市場價格低迷。從國際上看,20世紀90年代末正是世界礦業結構調整的時期,當時大量礦產勘查開發公司倒閉或被並購及兼並。
經過長期在市場上的摸爬滾打,內蒙古地勘十院抓住了兩個機遇。
一是得天時。2003年內蒙古地勘十院加力發展之時,恰恰是國際礦業進入新的增長周期、國內新一輪重化工業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強勁、礦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之時。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進入新一輪工業化進程,世界礦業一改過去20年的萎靡,進入新的繁榮。當前,全球礦業處於繁榮期,礦產勘查投資高速增長。從2002年開始,全球的礦產勘查開始了一個新的周期,2002年全球固體礦產勘查投資不到20億美元,到2006年增長至75億美元,增長近300%。從國內來看,自2004年以來,我國國內勘查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勘探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06年,固體礦產勘查投資達108億元,首次進入全球的第十名,同比增長63.0%,是最近幾年中增長最快的一年,是2001年的5倍以上。當年內蒙古地勘投入10億元(同比增長208%),地勘十院地勘投入4500萬元(同比增長60%)。礦產勘查投資的高速增長,源於礦業的繁榮。2006年,世界主要礦產原材料,包括石油、鐵礦石、銅、鉛、鋅、鎳等的價格分別比2001年前後增長了2~4倍。全球礦業利潤空前高漲,資源股票持續升值。現在這一機遇期仍然存在,世界礦產勘查投資還是國內礦產勘查投資,都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當然,這種增長的態勢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要盡早抓住機遇。
二是得地利。內蒙古地勘十院所處的赤峰市,位於興安嶺南麓中段西坡有色金屬成礦帶,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內蒙古地勘十院掌握著豐富的大興安嶺中南段和華北地台北緣的地質資料,擁有西烏旗花敖包特鉛鋅礦、扎魯特旗水泉銅多金屬礦、翁牛特旗黃花溝鉛鋅礦、寧城縣東北溝金礦等多項有經濟和開發價值的礦業權。該礦帶位於克什克騰旗黃崗梁鐵錫礦至巴林左旗白音諾爾鉛鋅礦北西側,跨越克什克騰旗、西烏珠穆沁旗、扎魯特旗,西起哈爾楚魯圖銀鉛鋅礦(達里諾爾湖),東至超浩爾圖銀銅多金屬礦(霍林河),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餘千米。
(二)用足政策優勢
用足政策優勢是基礎。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近年來所採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給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創造了機遇,注入了活力,收到了實效,市場競爭實力也大大提高。一方面,政府加強了對地勘單位的領導和管理,另一方面,國有地勘單位加速融入地方經濟,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形成了地質工作與區域經濟相互支持、互為促進的新局面。
一是用足了2004年自治區政府提出的以「三不變」為核心的一系列地勘單位改革政策。內蒙古根據國務院關於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的總體方向,按照自治區《關於自治區直屬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內黨辦〔2005〕13號)精神,實行內部事企分開,離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分開管理,積極推進企業化經營管理,基本原則是「三個不變」(事業牌子不變、地勘經費不變、現有職工身份不變),「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將地勘單位辦社會的職能移交地方;離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經費分開管理;在職人員經費包干,自負盈虧;擴大用人自主權;地勘單位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促進了地質工作的加強,有利於地勘單位的發展,職工享受到了改革的實惠。地勘局各隊建設職工住房,由廳出面幫助解決土地使用等問題。
二是用足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提出的對地勘單位實行的礦業權取得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國土資源廳決定,優先安排地勘單位承擔自治區地勘項目;支持地勘單位爭取礦權經營礦權;在有償出讓國家出資形成的礦產地時,提取10%的價款返還地勘單位用於支持地勘工作。這些優惠政策,為地勘單位推進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國土資源廳對地勘單位申請探礦權給予一定的傾斜政策,每個隊可以辦三個礦權,如果地勘單位找不到合適的申請范圍,廳里還組織地調院幫助篩選。
三是與赤峰市國土資源局保持了和諧的關系。一個例子是,內蒙古地勘十院與赤峰市國土資源局簽署了聯合進行地質礦產技術咨詢服務的協議,共同組建了地質礦產技術咨詢服務部。
(三)自身努力創新
自身努力創新是關鍵。有了市場,有了政策,關鍵靠自身的努力。在同樣的環境下,地勘十院取得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成就,這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創新。
一是致力於發展比較優勢產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地勘十院在揚長避短的組合中視礦業開發為「經濟發展核心」和「企業發展戰略主基調」,實現跨越式發展。地勘單位想要融入市場,產業優勢並不多,但比較而言,礦業開發應是最具優勢產業。但是,地勘單位找礦不容易開礦更難,缺少資金,沒有社會影響力,協調不了地方關系等等。但是,地勘單位也有優勢,特別是,地勘單位懂技術、有人才,積累著大量的地質資料,掌握著許多礦權,控制著可供進一步勘查開發的礦產地、遠景靶區,又有著國家政策法規上的傾斜。這些有益要素的有機組合無疑構建了地勘單位在礦業開發上的核心競爭力,標示著地勘單位應該在礦業開發上有所作為。正是基於這一認識,近幾年來,地勘十院牢牢把握礦業開發這一企業發展戰略主基調,冷靜分析形勢,積極整合各種有益要素,充分用好用足各種社會資源,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強力推進了礦業開發這一支柱產業的建立。沒有優質礦業權,發展礦業就無從談起。內蒙古地勘十院有過去區測隊的老底子,也是其所擁有的優勢之一。
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將礦業權市場和礦業資本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內蒙古地勘十院比較早地開始運營礦業權市場,在2001~2002年轉讓了阿魯科爾沁旗膨潤土礦、巴林左旗哈拉白鉛鋅礦的礦業權,獲得原始積累。沒有這「第一桶金」,隨後一系列的礦業開發項目都是空想。現在,地勘十院在轉讓礦業權時已經非常謹慎,除非不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和認為前景不大的,一般不輕易轉讓。在這方面也有教訓,地勘十院曾經把效益良好的道倫達壩銅鎢礦的礦業權以數十萬元的價格轉讓,但2005年又以3.3億元的價格買回該項目的礦業權。其次,出讓礦業項目中的部分股權,籌集資金。黃花溝鉛鋅礦就是如此。再次,職工全員持股,這既籌集了必要的資金,同時也進一步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最後,當地勘十院有了相當強的經濟實力後,也為了尋找更大、更好的經濟發展空間,探索資本運營的新模式,打造對接國際經濟活動的新平台,2007年地勘十院計劃完成其所控制的鑫源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的工作,這也是驗證企業是否運作正規、管理科學,是否具有長足發展潛力、具有長遠贏利能力的標志。地勘十院的這套做法,基本上符合國際慣例,世界上很多成功的資源性公司也是這種運作模式。
三是通過股份制改造、職工入股突破了「資金短缺」這一地勘單位企業發展的制約瓶頸。地勘單位建立規模企業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資金。建立股份制企業後,企業職工要成為企業大股東必然要成為企業的主要出資人,承擔主要出資義務,地勘單位退而成為次要出資人,並且可以以資質、設備、場所、礦權等作價出資,不足部分再吸引社會資金進入作為補充,這樣就自然構築起了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模式,並有效地拓展了地勘單位籌資渠道與籌資能力,充分挖掘出地勘單位辦大項目、辦大企業的資金潛力。近幾年,由地勘十院主辦的企業投入資金高達幾億元,在所有的投資項目中,都很成功地確保了項目資金的及時到位,從未拖欠,但並沒有因此形成任何新的債務,賬面資金余額沒有減少,反而在企業發展中獲得較大的增量。
四是注重處理地方關系。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礦業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在稅收、就業等方面。離開地方、社區及當地群眾的支持,礦業開發也很難進行。地勘十院在礦業開發時,比較重視地方利益,妥善處理地方關系,保障了礦業項目的順利進行。例如,赤峰翁牛特旗黃花溝鉛鋅礦開發項目就是經過與地方政府反復協商,才最終達成了開發協議,最後由內蒙古地勘局、地勘十院及地方一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500萬元,內蒙古地勘局佔30%股權,地勘十院及十院職工佔45%股權,地方企業佔25%股權。
五是高度重視地質找礦。作為礦業開發的源泉,作為礦業活動可持續的必要條件,地勘十院高度重視地質找礦,把地質找礦當成首要工作抓好抓實。地勘十院既用政府出資為國家找礦,也用社會資金為業主找礦,更重要的是,還用自有資金為自己找礦。目前,在地勘十院的地勘投入中,這三塊所佔比重大體相當。當然,從機制上說,用自己的錢找資金的礦,肯定比用別人的錢找別人的礦更有效率。地勘十院規定,加大自我勘查投入,每年確保從當年所得利潤中提出10%~20%作為專項勘查資金,不斷分析研究現有礦業權,確定重點項目加大投入,將工作做深做細(內蒙古地勘十院現在的勘查礦區不再按淺部地質情況而論,一般做到-500米或見到花崗岩體才罷手)。隨著不斷發展,地勘十院在地質找礦方面目前已經不願再承擔「打工者」的身份。
三、幾點思考和體會
(一)探采一體化是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
探采一體化是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具有重要意義。其一,這是發展礦業的有效途徑。當前,地勘行業「百局千隊」,試想,如果一隊一礦,一局十個大型選礦廠,全國礦業經濟必將飛速發展,也將涌現出一批現代意義上的資源性公司,對緩解資源約束將會起到重要作用。其二,礦業權、技術、人才、長期積累的地質資料是地勘單位參與礦業開發的核心競爭力,相對重視開源節流,有利於保護礦產資源和環境。其三,探采一體化的地勘單位,相對重視地質找礦,從礦業收入中拿出部分資金支持礦產勘查可持續發展,符合國際慣例,也是商業性礦產勘查的一種重要依託。
(二)進一步發展需要擺脫事業機制的束縛
內蒙古地勘十院,院內事、企分開,采礦實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規范運作,這是其成功的重要經驗。但從全國看,迄今為止,地勘行業「百局千隊」的體制格局基本沒有變化,目前還沒有一家地勘單位實現了企業化轉型的實質性突破。現有體制格局在產權制度、分配機制等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導致激勵約束機制不夠,人才留不住,產業做不大,企業做不強。當前全球和中國礦產勘查開發市場競爭激烈,地勘單位面臨與礦業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競爭:既競爭礦業權,競爭市場,也競爭人才。以前地勘單位「人才流失」是流失到其他行業,現在是仍然從事礦產勘查開發,只是從地勘單位流向礦業企業和民營企業。目前內蒙古地勘局和內蒙古地勘十院所實行的激勵機制,是比較得力的,近一兩年間也扭轉了過去十幾年進不來大學生的局面,但是,從事業機制看,這屬於「擦邊球」。同時,如果做大,產權問題也將進一步制約發展(如雲南的例子)。確實,事業體制的分配機制、用人機制等已經制約了發展,在雙重過渡體制下,擁有技術人才、掌握資源的國有地勘單位不可能發展成為像紫金礦業、西部礦業這樣的礦業企業和有活力的資源性公司。事業有事業的機制,企業有企業的機制。不走現代企業改造之路,不完善體制、轉換機制,「小富即安」,那麼在市場上也會步履維艱,並且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後患」。短期看,「戴著事業的帽子走著企業的路子」可以兩頭「利益均沾」,但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實現地勘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事實上,像在探采一體化的道路上走的比較成功的內蒙古地勘十院,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如果必須作出選擇,他們寧願選擇企業身份。
(三)切實完善礦業權制度
像內蒙古地勘十院這樣的國有地勘單位,有長期的積累,有良好的局(國土資源局)院關系,有國土資源廳在礦業權取得方面的優惠政策,但仍然認為,探礦權的取得是制約其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在談到「走出去」開發利用內蒙古礦產資源時,所提到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分散在國內拿不到礦業權的風險。雖然自治區政府鼓勵地勘單位獲得礦業權,但由於內蒙古實行礦業權審批前移,主要審批權在各盟市級政府,加之新設探礦權「招、拍、掛」提高了門檻,地勘單位實際很難獲得礦業權。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礦政管理的制度建設需要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適應市場原則。而我們現行的礦業權的招標、拍賣制度,沒有做到這一點,並且被盲目擴大化了。從不同類型礦產資源的自然屬性看,油氣適用於招標、拍賣制度,但我們沒有實行,固體礦產一般情況下不適用於招標、拍賣制度,但我們目前大部分都通過招標、拍賣方式出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下幾種情況可以通過招標/出讓方式授予礦業權:石油(也包括廣義上的可租讓礦產,包括天然氣、煤炭及其他一般呈層狀分布的礦床);砂石土等普通建材礦產(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所謂「高風險」的勘探過程,價值相對易於確定);出於礦業權人自身的違法行為而被礦政管理部門「沒收」的礦權地或「撤銷」的礦業權(此時礦業權地的前景較為明朗,可以適用招標/拍賣。最近,澳大利亞著名的Weipa鋁土礦礦床,已由州政府收回再通過招標出讓);在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過程中偶爾發現的已具有十分明朗前景的礦產地(但這部分礦產地極少,具有「偶然」的性質,因為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一般不往礦產勘查方向延伸。實例如美國地質調查所在20世紀60年代「不慎」發現的普羅德霍灣大油田。但針對這種情況目前是有爭議的);國家投資形成的前景十分明朗的礦產地(如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巴西、印度、瑞典、土耳其等國,國家直接從事部分的礦產勘查活動。這種情況下,對以前的投資沒有爭議,但以後即將建立的地勘基金,工作做到何種程度,對商業性礦產勘查到底是起「拉動」作用還是會起到「擠出」效應,爭議很大)。除了這5種情況外,礦業權的取得均適用「早申請者優先原則」,不需要繳納費用。而我國目前的做法是,能夠招標的就全部拿來招標,甚至空白地也來招標。這本身是不符合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基本規律的。礦業權的招標、拍賣,最初是模仿土地的做法,這本身就不合乎邏輯。開始規章設計時的兩個目的,均沒有實現:一是維護礦產資源國有資產不流失,這是一個混亂的邏輯,何況礦政管理部門沒有這個職能;二是防止礦業權行政授予的腐敗問題,而事實上,招標、拍賣之後,腐敗現象反而多了。制定規章時范圍就沒有界定好,後來地方政府盲目的擴大化也就很自然了。需要研究梳理礦業權招標拍、賣問題。
(2007年6月)
❸ 華錫集團
你在這說沒有來關注度
去弄源個微博吧
然後就是搜集證據
圖文資料
語音 影像資料
然後讓大眾來評判嘛
反正我覺得
比什麼監管部門 舉報部門 強百倍!
順便說一句
我也是華錫集團的員工
我這里和你單位的情況差不了多少
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整個集團的結構就是一片一片的關系網
是個很典型的中國官僚架構
本廠廠長就把他和他老婆家的十多人(我知情的有十多個)
安置在單位的中層領導班子和勞動強度十分小的部門里(坐辦公室的幹事之類)
每當年終工作評優,表彰勞模,先進個人時
大夥心裡都有數,為什麼?
不是因為他們這些候選人里技能水平,工作業務肯抓肯干
而是知道他們都是某些關系網里的「燒香人」
花心思,花銀子,丟自尊,丟人格的往靠山,活佛的屁股上磨蹭著
然而這類人
往往有著一顆不安份而又想快速成功的心境
這種心境不可能虔誠的
而當他們輕易得到了別人努力也得不到的成績時
他們會背著手擺著架子,帶著渺視一切的眼神,走過你身邊
他們沉醉其中····
呵呵····
這必然就是你說的小人了
對於你看到的 聽到的
請都記錄下來吧
當是日記也好
當是練字也好
我想終究某日
你會用到
祝我們都幸福,快樂。 :)
❹ 歷任青島城陽區委書記
歷任青島城陽區委書記:
1、孫立傑,1963年8月生,江蘇如東人。1981-1985年,山東工學院電機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學習。1999-2002年,中共即墨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02-2003年,中共青島市城陽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
2003-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帆船委員會(青島)秘書長(正局級);2008-2010年,青島市市長助理、市政府黨組成員;2010年4月任中共青島市城陽區委書記。
2、張德平,1962年12月生,河北南宮人。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84-198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汽車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團委副書記;1986-1989年,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內燃機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研究生。
2005-2006年,中共即墨市委常委、副市長。2006-2011年,中共即墨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11年11月任中共膠州市委書記。
3、王久軍,1963年9月生,山東省臨朐縣營子公社(今東城街道)黃家窪村人。1983-1987年,萊陽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學生。1987-2000年,山東省農科院工作;2000-2002年,中共青島市四方區委副書記。
2002-2008年,中共萊西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08-2011年,中共萊西市委書記;2011年11月任中共青島市市南區委書記。
4、劉聖珍,1963年5月生,河南寧陵人。1980-1985年,濱州醫學院醫療系醫療專業學習。2008-2011年,中共青島市城陽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區長;2011年11月任中共山東省萊西市委書記。
5、惠新安,1963年6月生。1980-1984年,山東紡織工學院機電系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習;1984-1985年,青島地毯公司辦公室秘書;1985-1998年,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工作;1998-2001年,青島市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局級)。
2007-2010年,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2010年4月任中共青島市市北區委書記。
6、齊家濱,1967年生,1989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電子工程系,之後在該校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最初的工作經歷從濟南市天橋區北園鎮開始。2001年,由中共濟南市天橋區區委常委兼天橋區北園鎮黨委書記調任濟南市政府辦公廳任副主任、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
2005年12月任中共濟南市信息產業局黨組書記;2006年1月任濟南市信息產業局局長;2008年1月任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2011年11月任中共青島市嶗山區委書記、嶗山風管局黨委書記。
7、李奉利,1965年12月生,山東高密人。1984-1988年,同濟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習;1997-2000年,青島海洋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2006年,中國海洋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8-2011年,中共四方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2011-2013年,中共李滄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2013年7月任中共青島市李滄區委書記。
8、劉贊松,1962年01月生,山東青島人。1980-1984年,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機械繫農機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習。2007-2011年,中共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2011-2012年,中共即墨市委書記;2013年3月任中共即墨市委書記、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
9、張 傑,1962年3月生,內蒙古哲里木盟人,生於青島。1980-1985年,山東工業大學電力系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學習。2008-2011年,李滄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2011-2012年,四方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
2012-2014年,青島市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2014年12月任平度市委書記。
10、王魯明,男,漢族,1961年11月出生,山東海陽人,1976年12月參加工作,1980年12月入黨,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省威海市委書記。
(4)錫業股份公司班子成員擴展閱讀:
市委書記,全稱中國共產黨某某市委員會書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指中國共產黨設在市一級的委員會(即市委)負責人。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市分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四種,所以市委書記的級別可以是副國級(直轄市市委書記為省部級。
但一般兼任政治局委員,為副國級)、或副省(部)級(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記或由所在省省委常委兼任的地級市市委書記)、或正廳(局)級(地級市市委書記) 、或正縣(處)級(縣級市市委書記)如果兼任地級市的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
地級市的市委書記的行政級別有兩種:正廳(局)級和副省(部)級,前者為普通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而後者一般是省(自治區)的省會或者重要地級市,其市委書記會高配所在省(自治區)黨委的常委,因此其行政級別為副省(部)級。
職責:
一、負責所在市一級區域內的黨務工作,加強黨的領導。
二、根據上級黨委的指示,開展本地區黨的建設工作,設立政法委員會,黨務委員會等部門分工負責。
三、在經濟建設,社會管理管理方面分工合作,與市長協調並進。
四、根據市委組織部的考察任命黨委成員和其他相關的人事任免。
❺ 做強主業樹形象 立足服務求發展——屬地化以來江西省地礦局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及當前地勘工作的思考
王小烈
(江西省地礦局,江西南昌,330002)
自1999年7月屬地化以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和國土資源部的指導下,江西省地礦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實現富民強局為目標,以地質找礦為主業,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和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提供礦產資源及地質工作保障,實現了地質工作投入再攀新高,重點礦區勘探成果顯著,以礦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礦業發展新格局已現雛形,產業經濟初具規模,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全局隊伍保持穩定,呈現出「地礦主業樹形象,工程建設壯總量,多種經營創品牌,礦業開發增後勁」的良好格局,在實踐中探索了一條有江西地礦特色的改革發展新路。
一、主要做法
屬地化以來的6年,是充滿挑戰和考驗的6年,是全局幹部職工克服困難、團結奮進的6年。我們圍繞「發展經濟、多作貢獻、穩定隊伍、富民強局」的目標,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促進了地礦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全局資產總額從1999年的80121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140345萬元,增長75%;凈資產從1999年的34727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56270萬元,增長62%;節余與收益從1999年的716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1625萬元,增長127%;財政預算撥款從1999年的20210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31997萬元,增長58%;經營收入從1999年的36726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69309萬元,增長89%,其中礦業收入增長105.4%。這些數據表明,我局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為全局實現「富民強局」的目標和率先在中部地區崛起夯實了基礎。
1.突出以地質找礦為主業
我們始終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遵循「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加大地質工作有效投入,創新地礦工作機制,促進礦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注重成礦遠景區的研究,注重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突出重點礦種勘查,不斷挖掘找礦潛力。通過優化項目、多渠道立項、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地質工作總規模已從屬地管理時的每年1000萬元左右增長到目前的近8000萬元,到2005年年底可突破1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新跨越,已經出現了商業性地質工作投入大於國家財政投入的可喜局面。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新發現和探明了一批具有大型、超大型規模前景的礦產地,如德安張十八銀鉛鋅礦、鄱陽金家塢金礦、會昌錫坑逕礦區淘錫壩錫礦、於都銀坑橋子坑鉛鋅銀礦及上猶、崇義、大餘一帶的大型—超大型鎢錫礦。在西藏新發現礦產地13處(包括鐵礦、銅礦、銻錳礦、銅金礦、多金屬礦等),其中特大型磁鐵礦床2處(分別控制3341鐵資源量近億噸),中型銅礦和銻錳礦各1處。
2.做大做強礦產開發業
礦產開發越來越成為我局重要的、可以依託和充分發揮優勢的一大產業。近年來,我局通過盤活礦業權和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培植優勢礦山企業,以礦招商引資,礦業權流轉等有效形式,探索出礦業經濟發展新路子。自2001年以來,我局先後完成礦業權流轉合作項目65個,礦業權轉讓價款總額3.8億元。其中一次性轉讓項目11個,股份合作開發項目17個,合作風險勘查項目37個,共引進後續開發建設資金13.1億元人民幣。超億元的項目有與深圳正威集團公司合作開發贛南牛嶺鎢礦等3個礦區及礦產品深度加工(5.5億元人民幣)、與澳大利亞亞勝和國際貿易公司合作開發富達鹽礦(2.68億元人民幣)和與深圳翰爾非公司合作開發貴溪市冷水坑下鮑銀鉛鋅礦(1.08億元人民幣)等項目。今年上半年,我們對鄱陽金家塢金礦進行了合作開發,礦業權價款達1億元,投資規模達到1.5億元。目前,我局礦產開發與地質勘查正在形成緊密相連的產業鏈,將對地礦行業改革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進一步優化多種經營企業產業結構
屬地化以來,我局共投入8000多萬元扶持各類骨幹企業的建設。主要通過盤活地產、房產,實施「山水」牌、「安源」牌、「明珠」牌等品牌戰略,結束了長期以來開辦「小開關廠」式多種經營格局,走上了效益高、結構好的發展新路,企業的知名度、競爭力不斷提高。贛南山水賓館、贛東北山水賓館、萍鄉安源建材大市場、宜春山水溫泉療養院、新餘明珠大酒店等服務型企業已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合資企業富煌公司創辦的輕鋼結構建材廠,其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915隊利用樟樹葯都品牌,合資組建了葯都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鹿神養生酒投產上市就銷售一空,前景十分看好。
4.不斷提升工程施工技術
全局各施工單位積極調整力量,優化施工隊伍,在努力爭取相應資質條件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的應用,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培養了一大批市場競爭意識較強、技術業務能力較精的專業人才,創立了較高的社會知名度。我局目前擁有國家公路工程總承包二級資質、房屋建築工程二級資質、地基與基礎工程一級施工資質、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地質災害治理與勘察設計甲級、測繪甲級等各類高等級資質,具備了很強的施工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如我們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了「浙江第一高樓」——溫州世貿中心、「中國房屋第一超大直徑樁」——深圳金中環國際商務大廈、杭州灣跨海大橋、長江大壩防滲牆、中組部井岡山幹部培訓中心邊坡治理等一大批有影響、規模大、難度高的工程。
5.不斷完善產業和隊伍結構調整
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隊伍結構調整。根據「理清思路、做強產業、改革創新、穩定隊伍」的總原則,我局對同處一個區域的贛南地勘單位908隊、909隊、贛南隊實行了「三合一」的戰略重組;對市場專業相近的江地總公司、建工隊、物資公司進行了專業合成;重新組建了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和江西省地質工程總公司。還對全局專業隊伍進行了整合,建立了有機聯系的江西省地調院、工勘院、測繪院。實踐證明,隊伍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和體制機制的轉換起到了積極作用。新的贛南隊、江地總公司和各專業院理順了內部關系,完善了組織機構,各項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二、主要體會
屬地化以來的6年是我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局發展的最好時期之一。一些成功的思路和實踐將為我們今後的發展積累寶貴經驗。回顧6年來的工作,有以下主要體會。
1.樹立科學發展觀、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加快地礦事業發展的前提
我們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的思想,緊緊咬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作為建設「三個文明」的基礎和贏得各項工作主動的關鍵,是妥善解決前進中出現的所有問題的前提。近年來,我們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堅持從地勘費中切出部分資金確保發展的需要,重點扶持基層單位的支柱產業項目,努力培育地勘單位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綜合實力,促進地勘經濟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2.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積極融入地方經濟是加快地礦工作發展的內在動力
地質找礦是立局之本,是融入地方經濟的有效形式。我們始終把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拓展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各方面,服務於經濟建設的全過程。如我們為我省11個設區市精心編制了《礦產資源情況及開發利用建議》;成功召開了「江西省地質找礦戰略研討會」,聘請了我國地學界6名院士為我省地質找礦顧問;開展了農業地質調查,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新發現了8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區,為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參加地質災害防治,發現並治理了百餘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盡最大努力減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通過開展缺水地區找水成井,解決了人民群眾吃水用水難問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上述工作,不斷強化了我局的社會影響,提高了社會地位,省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地質工作表彰大會,隆重表彰我局地調院及西藏區調隊,省委書記孟建柱、省長黃智權、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孟憲來等領導出席表彰大會並頒獎。分管副省長危朝安多次對我局工作進行批示、給予肯定,經常深入我局基層單位看望職工,進行工作調研;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吳新雄專門聽取了我局的工作匯報,對全局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指示全局要多作貢獻,促進地礦事業更快更好發展。我局提出的關於加強全省地質工作的4點建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認同,並指定我局與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共同籌劃「礦產資源與江西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我們認為,只有急政府之所急,幫政府之所需,有作為才有地位,有市場才有發展。
3.內練硬功,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是加快地礦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
事業單位企業化方向發展的定位促使我們在立足服務求發展的同時,必須苦練內功,以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局委託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對全局發展進行了戰略研究,為我局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提出有科學指導意義並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二是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我局堅持不斷解放思想,按企業化要求,加大改制力度,把「事企分離、主輔分離」與產權制度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大了對二級經濟實體的股份制改造,特別是在地質勘查、礦業開發、設備租賃等方面的股份制改造成效顯著,提高了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如為提高資本運營能力,盤活現有資源,我局成立了江西地礦寶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的注冊資本達到1億多元人民幣。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礦業經濟,各地勘單位先後成立了股份制的礦業公司。三是加大了管理創新。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我局從實際出發,修訂了《地勘費預算管理辦法》、《轉產扶持金管理辦法》、《資產經營責任制實施辦法》和《礦業權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推進了管理工作創新,提高了基層單位謀發展、幹事業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四是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實施了「百名人才計劃」,建立了「人才專項基金」,努力把各類急需人才集聚到我局的各項事業中來,為實現富民強局目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發展措施,全面提升了自我發展能力,加快了地礦經濟的發展。
4.把以人為本,建立和諧平安地礦作為加快發展的目的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局十分注重構築「和諧平安地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始終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為全局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和祥和的生活環境。職工收入逐年提高,已經達到人均年收入1.2萬元。省政府發放的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局全額發放到位;局、隊兩級每年拿出近200萬元進行送溫暖、扶貧助學和再就業小額貸款;全局每年出資近200萬元,為全局2萬多職工辦理了團體醫療保險,減輕了職工群眾的經濟負擔,進一步解除了職工看病難、看大病更難的後顧之憂,為全局職工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逐步解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效突出。全局連續7年蟬聯全省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並獲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已有5個單位獲得省級文明單位,1個單位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地勘隊伍保持穩定,職工群眾更加和諧。
三、當前地勘工作發展面臨的形勢及工作思考
當前,我國正處於高速工業化發展階段,資源儲量消耗速度大於儲量增長速度,礦產資源基地不足,資源供應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與此同時,全球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揚,礦業投資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各類資本大量注入的重點。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再次凸顯,地質勘查工作在國民經濟協調、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緩解資源瓶頸已成為地質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此,地質工作重新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即將出台《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土資源部加強了地勘單位的行業管理,這一切都為地勘隊伍的改革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相應地,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地勘隊伍內部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地勘職工的觀念有了重大轉變,職工應對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屬地化為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尋求更寬廣的市場領域創造了條件,地勘單位的專業優勢、資源信息優勢在短期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這表明,地質工作又面臨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但我們也面臨著許多挑戰與困難:資本不足,債務繁重,可經營性資產少;地質工作投入跟不上地質工作發展的需要,找礦裝備相對落後,科技含量低;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經濟運行質量低,缺乏靈活的機制,獨立生存能力差;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緊缺的現狀沒有大的改變;社會負擔重,下崗職工多,再就業難,離退休人員多,老齡化嚴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制度改革滯後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給地勘隊伍求生存、闖市場帶來了內在困難,嚴重製約了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
在正確分析形勢的基礎上,結合我局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總結多年來的發展經驗,我們把「突出一個中心,明確兩大目標,堅持三條方針,抓住四個重點,加強五項建設」作為我局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思路。即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明確「富民強局,為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提供地質工作保證」兩大目標,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和堅持以人為本」三條方針,抓住「事企分離、產權改革、結構調整、創新管理」四個重點,加強「黨的建設和班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五項建設。這一發展思路,任務明確,既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又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思路決定出路。我局在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把各項工作的立足點放在真抓實幹上,圍繞地勘主業做文章,在搶登礦業權上下功夫,在運作礦業權上出新招,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我局在全省地質勘查領域的主導地位;重點做好江西地礦寶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組建工作,為做強做大我局旅遊、賓館、房地產和礦業,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集中閑置資金,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本運營能力提供載體;全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資質申報注冊登記工作,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抓好重點礦山建設,構建和諧平安地礦等工作,狠抓落實,搶抓機遇,自我加壓,扎扎實實地把改革和發展地礦經濟推向前進。
四、關於加快地勘工作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地勘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正處於非常關鍵的轉折時期,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優惠的政策支持是地勘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前提。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國土資源部在代國務院起草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應以緩解國家資源瓶頸、提高資源保障程度為目的,全面加強地質工作
《決定》應強調加大找礦投入,改進現有國有地勘單位的地質裝備,鼓勵創新和運用新的找礦理論與方法,培養地質人才等方面的內容。《決定》的出台應能充分調動全國地勘隊伍的找礦積極性,充分發揮探礦權人智慧,讓國家投入變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由於地勘單位仍然承擔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找礦任務,故地勘單位應定性為公益性事業單位。
2.建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地勘單位獲取探礦權、采礦權上繼續給予支持
礦業權是國家賦予礦業權人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和開發時的法定權利。也就是說,只有擁有了礦業權,才能合法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才能轉入開發和進行礦業權流轉,最終產生經濟效益。實踐證明,通過礦業權流轉,地勘單位獲得了發展資金,為今後加大找礦投入、發展其他產業創造了條件。為支持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要注意解決目前存在限制國有地勘單位登記探礦權的傾向,在「兩權」登記上(尤其是探礦權)應對地勘單位傾斜。特別是對因種種原因已經「滅失」的礦業權,原在該礦業權區工作過的地勘單位應享有勘查成果的參與處置權和重新登記優先權。
3.切實抓好國辦發37號文件和76號文件中的各項規定的落實
屬地化以來,國家對地勘工作十分重視,出台了一些有利於地勘單位發展的優惠政策,幫助解決了許多現實問題,使地勘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改革工作不斷深入,職工隊伍保持了相對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地勘單位在資金、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困難,處於「沒有地勘費活不了,單靠地勘費活不好」的狀況。國辦發37號和76號文件對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但在落實中往往遇到很多問題。由於國家的優惠政策尤其是涉及地質職工切身利益的優惠政策不能兌現和落實,挫傷了地質職工的積極性。為此,我們懇請國土資源部協助解決國務院37號和76號等文件政策的落實到位。當前,應允許地勘單位剝離學校、醫院等社會職能,並允許地勘隊伍進入當地養老統籌、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4.建立地質找礦基金,全面加強地質工作
目前,國家正實施地質大調查和國家戰略資源保障工程。江西的南嶺地區、武夷山成礦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已列為國家地質工作重點區域,資源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工作也已啟動。為此,地方政府應積極呼應和配合國家地質工作的開展,借鑒有些省份設立地勘專項基金的好做法,從省級財政預算,省留成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和采礦權登記費、使用費,礦權出讓的價款等收入中形成基金來源,重點用於開展爭取國家立項的前期工作及地方急需的礦產資源勘探工作。
作者簡介
王小烈,江西省地礦局局長,高級工程師。
❻ 國家哪條法律規定國營企業內部安全監控可以安裝在某個領導人的私用手機上
要說法律法規,那個安全生產法上規定的就可以。因為安全生產責任人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負主體主責,所以為了方便管理他可以這么做。
❼ 西奧多·赫茨爾的領導錫安主義
1896年出版的《猶太國》(原文德文名字-Der Judenstaat-,英譯-The Jewish State-) 徹底改變了他的事業和生活。書中宣稱∶歐洲的「猶太人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或宗教問題,而是民族問題。其解決方法是建立猶太人的自治國家。很多人認為他寫這本書的動機是德雷福斯事件。該事件中,法國軍隊的一名猶太裔軍官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遭遇冤案,被定成為德國作間諜的叛國罪。赫茨爾當時為一家奧匈帝國的報紙報道此事件,並目擊了德雷福斯案宣判後,在巴黎大規模遊行並高喊「猶太人該死」的人群。顯然這些經歷使他認識到和排猶主義對抗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可能不知道之前有人提出過錫安主義的思想。從此之後,他積極進行錫安主義的宣傳。1896年4月旅行到君士坦丁堡,返程上在保加利亞的索菲亞收到一個猶太代表團的歡迎。成為錫安主義者的領袖後,他的時間大部分為政治活動所佔。1897年,在維也納自費出版了錫安主義周刊《世界報》Die Welt。其後在瑞士巴塞爾組織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他被選為會長,並且此後每次大會上都繼續全額當選。1898年以後開始在各國進行外交活動。被德皇威廉二世接見幾次;在簽署海牙公約的會議上和不少政治家見面。1901年5月,首次被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見,但蘇丹拒絕把巴勒斯坦允諾給應許給錫安主義者,並說「我寧可兵刃加身,也不願意失去巴勒斯坦」。 1902-03年,受邀請在英國皇家移民委員會上作證,並由此熟悉了英國政府的一些官員,特別是當時任殖民地事務大臣的-Joseph Chamberlain-。通過後者,他要求同埃及政府談判把猶太人移居西奈半島的憲章。此事未成,但在開羅的時候,於1903年8月接到英國政府的請求∶要他協助在英屬東非建立一個大型猶太人定居點,並成立自治但附屬於英國的政府。由於錫安主義在俄國受到政府威脅,他又連忙前往聖彼得堡面見俄國政府,同時請求改善俄國猶太人的境遇。1903年8月,他把英國方面定居東非的計劃(又稱烏干達計劃)呈報給巴塞爾的第六屆錫安主義者大會。大會投票295:178(98票棄權)贊成他對這個計劃進一步研究的主張。 1904年病逝在奧地利。以色列建國後,於1949年移葬到耶路撒冷最高的山頂上,即今天的赫茨爾山。山上有埋葬國家領導人和烈士的國家公墓。
❽ 給我李俊基最詳細的資料 並且給幾張他好看的壁紙和一枝梅里他的照片
姓名:李准基(李俊基)
李准基(19張)經濟公司:JG Company 韓文名字:이준기 拼音:Lee Junki 生肖:狗 生日:1982.04.17 畢業院校:韓國首爾藝術大學 星座:白羊座 喜歡的顏色:黑色 白色 紅色 藍色
怎麼看怎麼好看(4張)身高:178CM 血型:B 體重:63kg 視力:1.0 家人:爸爸、媽媽、妹妹 愛好:電影、上網、唱歌 性格:比較沉默寡言,酒喝多了對同事比較活潑,180度轉變 酒量:2瓶半燒酒 宗教信仰:無(原本因為准基的奶奶的緣故信奉天主教) 興趣:電子游戲、足球、上網、唱歌、跳舞 昵稱:猴子(好像是因為耳朵大,結果准用頭發遮耳朵)、 起重機(可能是因為韓文發音)、衣架子(因為准穿什麼衣服都好看)、包子(喜歡鼓著腮幫子把臉弄得很「飽滿」類似於包子)、十三(粉絲形容他抽風,很可愛)栗子(服役的日子裡曬黑了也瘦了,像栗子一樣) 特長:跆拳道(黑帶六段 出道時是黑帶三段)、泰拳、劍道、射擊、拳擊、機械舞、攀岩、走麻繩、假面具舞、唱歌、跳舞、表演…… 地域:東亞,韓國 睡覺習慣:睡覺喜歡左右翻。 解壓辦法:唱歌,喝酒,跳舞(喝點酒再跳舞) 喜歡的食物:咖喱飯、牛排、五花肉、Pizza 、壽司 喜歡的飲品:燒酒和咖啡 喜歡的動物:小狗 喜歡的演員:薛景求 車勝元(在6月21日的傾心廣播中提到,「真的很喜歡車勝元前輩」) 喜歡的音樂人:徐太志 我最快樂的時候:我出生的時候;初次收到禮物的時候;大學合格的時候;獲得大鍾獎的時候 最傷心的時候:奶奶去世的時候(奶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準的十字架耳環是奶奶的十字架項鏈) 胎夢:媽媽背著奶奶的彩袋禮物的夢 關於准基的名字: 准基08年1月中國行的時候特別更正自己名字是「李准基」。「李俊基」是在中國准飯剛剛認識準的時候這樣稱呼他的,後來准公開表示他的名字是「李准基」,還開玩笑說是因為中國飯覺得他長得俊所以稱他「李俊基」。韓文 이준기 中的 준 ,在中文中翻譯成「俊」、「准」等皆可,但每個韓國人在出生時就會有自己漢文名的固定寫法,而不是靠翻譯才有漢文名字,「李准基」是他父親在他出生時就起的。 個人調查問卷 我早上睜眼後做的第一件事(喝水) 我如果是(無業網民)就好了 現在錢包里最重要的三樣東西(信用卡,小時候的照片,現金) 我想戒(酒),但是怎麼也戒不了 網上留言中最喜歡的是:孔吉,姐姐給你房契吧,給你現金吧,我的小吉只要相信姐姐,姐姐可以不惜一切什麼都為你做,相信姐姐吧! 我曾經(兩次)墜入愛河
王的男人(16張)克服失戀的方法是(喝酒和大哭) 我認為自己最漂亮的身體部位是(鼻子) 在這個比賽當中,我始終會贏(准基沒有選,在其他中寫的是:第二號,不想贏) 休息的時候(會睡一天或者運動) 我認為我(還不是成熟) 保養皮膚的秘訣是(天生的)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演技的開始--《維納斯賓館》
2004 日韓合拍 「維納斯賓館」(又名:維納斯旅館) 호텔비너스 (ホテル ビ-ナス) The Hotel Venus - 配角,飾演Boy(2004.09.10 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導演タカハタ秀太首次執導的電影《The Hotel Venus》,由SMAP的草彅剛和中谷美紀主演,獲邀參加第 維納斯賓館海報
26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全片韓文對白,由南韓及日本演員合作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李准基的第一部電影,呵呵,所以准還笑稱他是在日本出道的呢。(*^__^*) 電影通篇使用了黑白膠片來敘述各自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去,他們逃避著自己與都市,躲藏到這個小鎮,當你來到這個叫做維納斯咖啡館的地方時,只要你說出「我想看看維納斯的過去」,那麼你就可以住在這里。
演技的積累--芭蕾舞學院
2004 「芭蕾舞學院」발레교습소 Flying Boys (バレエ教習所) - 配角,飾演男主的鬼馬好友동완(東完) (2004.12.03 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芭蕾舞學院 劇照
19歲的姜民載是一個平凡的高三生,自幼失去了母親,一直隨著當飛機駕駛員的父親生活。父親希望民載考取航空學院,可民載的成績顯然相差甚遠,民載很苦惱,而他對於未來又沒有任何的規劃,他時常感到站在人生岔路口上的迷茫。民載暗戀著班上的女生黃甫秀珍,但由於生性靦腆,總是無法鼓足勇氣表白,這件事也讓他好生懊惱。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民載和他的幾個鐵哥們張東完、李昌燮等人參加了小區文化會館舉辦的芭蕾培訓班,由此進入了一個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世界。 黃甫秀珍是民載的同學,她不僅具有卓越的組織才能,而且成績優秀,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她也有著絢麗的夢想,然而夢想究竟是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雖然學業非常順利,但臨近高考時發生的一些事卻讓她感到非常困惑和難堪,由於天生男孩子氣,班級里居然有女生向她求愛!高考結束後,秀珍的母親為了讓大大咧咧的秀珍培養些淑女氣質,非要她去參加芭蕾舞培訓,恭敬不如從命,於是秀珍也報了名。 民載、秀珍、昌燮、東完、基泰幾個年輕人就這樣聚集到芭蕾培訓班,這里真是一個生動的小社會,潑辣的芭蕾老師,來自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學員,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社會的含義。在這里,民載和秀珍戀愛了,每個年輕人都遇到了只屬於自己的心事……
青春的彷徨--我該怎麼辦
2004 KBS 「我該怎麼辦」(나 어떡해!!!) - 主演,飾演성호(勝浩) 【劇情簡介】: 在和朋友溜冰以後,JUNKI來到醫院看望重病的媽媽,他心情很是低落。回到家後,JUNKI和父親發生爭執,還被盛怒之下的父親打了一巴掌,於是他沖出家門。然後莫名其妙的來到了一個陌生卻又熟悉的世界,看到了年輕的「爸爸」,就這樣JUNKI開始和「爸爸」還有「媽媽」 相處起來,一直暗戀著媽媽的爸爸和對對JUNKI漸生好感的媽媽,在另一個時空中一家人的故事就這樣展開……
命運的孔吉--《王的男人》
2005 「王的男人」(왕의 남자) King And The Clown (王の男) - 主角,飾演공길(孔吉) (2005.12.29 韓國上映;2006.05.12 台灣上映;2006.12.09 日本上映)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及其夫人親自到影院觀影 【劇情簡介】: 為賤民的藝人孔吉和長生原本是在市集里的雜耍藝人,班主將孔吉出賣給鄉紳老爺,師兄長生拚命相救,被攔截後,班主欲打斷長生的腿,孔吉在危急關頭將刀插入班主後背,班主死去,孔吉和長生也不得不逃亡,奔向漢陽。
《王的男人》中的孔吉(20張)長生與孔吉二人遇到了三個也是表演雜耍的藝人,於是他們在街頭開始表演諷刺燕山王和張綠水的喜劇,大受歡迎的同時被宦官楚善以對王不敬的罪名抓捕,在被杖刑時,長生無畏的大聲斥責官員昏庸,並保證他們的表演能博得王的笑,以此保住他們的得到允許。幾人在表演時也不能讓王露出笑容,最後向來柔弱的孔吉卻急中生智,讓王大笑,四人得意保全性命。他們隨即被王留在宮中讓王取樂,孔吉更是因為美貌令王倍加寵愛。 然而,大臣要求他們利用機會不斷向王進諫。不久他們排演一段後宮女人因為嫉妒而互相殘害的劇目,不料燕山卻想起當年自己生母也是遭遇嫉妒而被毒殺之事凶性大發當即殺死了兩個後宮。於是宮中傳出了戲子誘惑王殘殺的傳言。兩名大臣假狩獵之名想射殺孔吉,長生及時營救,老六也為救孔吉中箭而死,王也趕到現場當場射死大臣。 接著,張綠水又與內宮合作偽造了孔吉筆記的誹謗燕山與綠水自己的書畫冊,長生為了救孔吉,承認是自己所寫…… 長生怒斥王玩夠了女人又把目光投向男人,王大怒,烙瞎長生眼睛。監獄門外,孔吉聽師兄講述往事,淚珠劃落。孔吉用割腕的方式追隨自己的師兄而去……但後來獲救。 叛軍攻入王宮,孔吉與長生表演著一場給自己看的戲,在王宮大門被攻開的一刻,兩人在繩索上奮力一躍,身體拋向半空……(結局) 在影片的最後 ,諟孔吉與長生及其他戲班子的成員在美麗的山坡上開心的笑著演著雜耍,這個時候的他們還沒有人死去,長生的眼睛還沒有瞎, 孔吉打著手中的鼓,笑得無比燦爛。 影片深刻地剖析了當時帝王的荒誕與王朝的悲劇。長生以及孔吉均為當時百姓的代表,展現了在荒誕帝王統治下的百姓的疾苦。
孤傲的小孩--《飛吧,爸爸》
2006 「飛吧,爸爸」(플라이,대디!!) Fly, Daddy, Fly (フライ・ダディ) - 主演,飾演승석(承錫) (2006.08.03 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飛吧,爸爸 海報
根據日本獲直木文化獎人氣作家金城一紀同名原著小說改編。 講述為報仇兩男子意氣投合故事47歲父親家必,一個普通上班族職員,個性懦弱膽小,有一個乖巧漂亮討人喜歡獨生女兒,但有一天上,高中女兒被男學生欺負,因此做爸爸發誓要為女兒報仇。這時有5名男學生為幫助他而出現,他們在45天時間內魔鬼訓練這名父親。 承錫,這個魔鬼訓練營主要人物,一個傳說中曾同時和17人對打的神氣小子。 爸爸為女兒報仇從而重新找回了生活自信嗎?
歷史的陣痛--《華麗的休假》
2007 「華麗的休假」(又名:華麗的假期)( 화려한 휴가 )Splendid Holiday (華麗なる休暇) - 配角,飾演진우(震宇),合作演員金相慶 、安聖基和李瑤媛 該片也獲得了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率領部下一起觀看的榮譽 (2007.07.26 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1980年,5月。光州。 一生都無法忘卻的十天。我們的生活從此面目全非。 華麗的休假 海報
住在光州的民宇(金相慶飾)和振宇(李准基飾)父母早亡,兄弟倆相依為命的生活雖清苦卻也簡單快樂。老實巴交的民宇一心期望正念高三品學兼優的弟弟成為出色的檢查官,平時對弟弟疼愛有加。民宇暗戀著公司老闆的女兒--溫婉的護士朴申愛(李瑤媛飾),同是虔誠教徒的兩人經常能在教堂里遇到。靦腆的民宇珍藏著彼此相處的每一個細節,常常回到家裡偷偷地陶醉。如此平靜安詳的生活,卻被恐怖的槍聲打斷了。就在民宇和申愛第一次約會的這一天,暴力事件突然發生,電影院突然出現揮舞棍棒的軍人們。使得一些無辜的市民被蠻橫的武裝軍隊用刀槍鎮壓甚至殘殺。「有人被抓了,有人被殺了」原本平和的光州於瞬間成了阿修羅場。目睹摯友死亡的振宇不顧哥哥的反對,毅然加入示威隊沖到反擊的最前沿,最後不幸犧牲。 善良的申愛秉著仁愛的心,為其他傷者提供無償的醫療服務。民宇失去了唯一的弟弟,接連眼看著一個個朋友和家人成為鎮壓軍刀槍下的冤魂,之前被這些打擊嗆得回不過神來的他意識到不能一直沉溺在悲傷中,他戰斗的決心終於在憤怒中爆發。他和其他人結成了市民自衛隊,在退役將校朴興洙(安聖基飾)--申愛的父親的帶領下,開始了那十天艱難而壯烈的「華麗的休假」……
難忘初雪約--《初雪之戀》
2007 日韓合拍 「初雪」(又名:初雪之戀) 첫눈 (初雪の戀) Virgin Snow - 主演,飾演김민(金明) (2007.05.12 日本上映;2007.11.01 韓國上映) 【簡介】:
初雪之戀 劇照(14張)電影講述的是隨父親到日本學習的韓國大學生金明(李准基)和惹人憐惜的當地女學生七重(宮崎葵飾)的一段短暫而美麗的愛情故事。這部影片以京都為舞台描繪了日韓男女之間的愛情,表達了「語言的隔閡並不會成為戀愛的阻礙,報著想要了解對方更多一點的信念可以不斷加深互相的情感和關系」的概念。 隨作為陶器家的父親轉學到日本的韓國大學生明一直懶得學日語,也不願意學父親的制陶技術,過著沒有負擔的生活。因為騎自行車的一次小意外,手肘受傷到寺廟里清洗,剛好遇見女學生七重,對她一見鍾情。七父死於車禍,母親因此消沉欠了一身的債務,因此一家母女三人經常收到騷擾。 作為韓國空手段三段的明認識了同學小島,小島還教明怎麼追求羞澀的七。終於明和七開始約會,一起度過了幸福甜蜜的夏天。一次不明就裡的明建議去劃船,後來七說在日本有這樣的傳說:在這條河上劃船的戀人會分手。為了安慰七,明也說了自己國家的傳說,在德壽宮的石垣路上走過的戀人也會分手,因此建議在初雪降臨的那天二人一起去走德壽宮的石垣路,以達到負負得正的目的。約會中,明也得知七喜歡的清水燒陶瓷,他們約定將來由七畫畫,明做陶,共同完成清水燒。回家後,明開始努力向父親學習制陶的技術。 後來兩人卻因為七重無奈的家境而分開。當明從韓國回來的時候發現七重消失了。兩人還能夠再次碰面,再續前緣嗎?
編輯本段電視劇作品
那時還無名--《Nonstop》和《星的聲音》
Nonstop--- 2003.09.15 ~ 2004.10.01 MBC 「Nonstop 4」(又名:男生女生向前走 第4季)EP055 - 配角,飾演張根錫的學長 【劇情簡介】:「Nonstop」是一部以大學校園為背景以大學生們的愛情、友情和理想為中心的青春短劇,痛快淋漓地展示了年青人的精神姿態。一群青春活力社體系大學生,鬧出許多趣味爆笑故事,讓你爆笑開懷一整天! 由韓國電視台MBC於2001年開播,歷經五代,於2005年底正式畫下句點。由於是創下高收視率的青春偶像喜劇,此劇又有「偶像明星學校」之稱,幾乎演過這出戲的明星都會大紅大紫,韓國的演員,無論是你想的到,還是想不到的,都或多或少的參與過此劇。准基也在第55集出演了張根錫的學長,被張根錫介紹給韓藝瑟做聯誼對象。 星的聲音--- 2004.01.04 ~ 2004.06.27 MBC\日本富士電視台 「星的聲音」(별의 소리) - 配角,飾演찬규(燦 奎)【劇情簡介】 成載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年輕人,因為父親事業失敗,他放棄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創作,為了賺錢養家糊口,靠翻錄音樂等手段謀生,他的女友智英覺得他無能,拋棄他而投入到他的朋友--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民石的懷抱。在濟州島打工的成載偶遇和男朋友來觀光的美咲,美咲被成載演奏的樂曲所迷。在到濟州島旅行時,因為自己開車失誤導致男友身亡,美咲一直無法擺脫因為自己駕車發生交通事故使男友死亡的罪責感……
政宇的心疼--《My Girl》
2005.12.14 ~ 2006.02.02 SBS水木劇 「My Girl」(又名:我的女孩/兄妹契約)(마이 걸) - 主演,飾演서정우(徐政宇) 【劇情簡介】 雖然傲慢到家但卻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男人,生活中充滿欺騙但卻讓人無法討厭的可愛女人!從來沒有過的角色沖突演繹了一出喜劇!這部愛情喜劇把以前在任何電視劇中都無法看到的、主人公們身上獨一無二充滿個性的魅力,通過男女主人公角色沖突的獨特視角展現給觀眾朋友們。 我的女孩 四主演們
周幼琳〔又譯:珠裕玲〕是每次面臨危機時都會以撒謊來化險為夷的濟州島觀光導游。不管是什麼性格的人,她都可以在10秒鍾之內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朋友,她表現出令人驚訝的親和力,同時也具備五大洋六大洲不管在哪兒住生活方面不會受到影響的語言溝通能力。具備了令人驚訝的隨機應變能力和厚臉皮演技的25歲觀光導游周幼琳跟財閥三世薛功燦,倆人在偶然的情況中相遇,發生了一系列左沖右突的故事。徐政宇與薛功燦都愛上了周幼琳。最後,在薛功燦與周幼琳的努力下,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政宇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李准基在劇中的角色徐政宇是一個溫柔善良的樂天主義者,及時行樂是他的人生原則,人生短暫但充滿樂趣,在死之前一定要做到所有能做的事情。在看電影或小說的時候只要被某個場景或情節所吸引,就馬上收拾行李出發到那個地方去,不管是什麼樣的地方或什麼樣的人 都不能把他固定在一個地方除了那個女人——裕鄰。 作為首次擔綱電視劇主演的李准基在該劇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劇集一播出,徐政宇的人氣不斷飆升李准基的戲份也越來越重,其風頭不亞於甚至超越了男一號,甚至有人公開留言要求女一和他在一起。
小准也客串--《101次求婚》
2006.05.29 ~ 2006.07.25 SBS 「101次求婚」(101번째 프러포즈) 客串
華麗的轉型--《狗和狼的時間》
2007.07.18 ~ 2007.09.16 MBC水木劇《狗和狼的時間》(又名:狼和狗的時間)(개와 늑대의 시간) - 主演,李准基一人兩角飾演國情院要員이수현(李秀賢)和黑幫老大左右手KAY。 【劇情簡介】 《狗和狼的時間》的名字來源於一句法國的諺語 [L'heure entre chien et loup],它的含義是:太陽西沉,從屋檐投下憂郁的影子的那片刻,萬物的輪廓變得朦朧恍惚。人無法分辨,從遠處朝自己走來的那個身影,到底是自 狗和狼的時間 海報
己撫養的忠實愛犬,還是一頭來捕殺獵物的狼。在這個時間里,善與惡的界線變得模糊,融化成了一片夕陽的血紅…… 因青幫而失去父母的孩子,長大後成為國家情報院的特殊搜查要員,並和國際犯罪組織對決的故事。 秀賢的母親在自己的眼前,被泰國的犯罪組織青幫殺害,之後他被NIS要員姜鍾浩收養,與姜鍾浩的親生兒子民基一起長大,一同成為NIS要員。偶然的機會,秀賢與小時候在泰國認識的雅麗在韓國重逢。在一次對針對青幫的作戰計劃中,秀賢回憶起在泰國的惡夢,並瘋狂地跟蹤馬五報仇,作戰計劃由此失敗,他被NIS開除。秀賢與鄭部長達成交易做卧底。秀賢隱藏起自己的過去,為了報仇潛入到青幫組織內,他以Kay的身份穿梭於黑暗中,後來秀賢因為一次意外而失憶了,他與雅麗還能夠繼續在一起嗎?…… 復雜的身份、復雜的感情、大量驚險帥氣的動作戲,演技的大考驗和大飛躍,這位跆拳道高手通過此劇成功轉型,李准基的硬漢形象讓人們驚嘆!李准基擁有的絕對不只花樣的容顏。此劇也為李准基贏得了MBC年度大賞的三項大獎。
隱忍的痞子--《一枝梅》
2008.05.21 ~ 2008.07.24 SBS水木劇 《一枝梅》(일지매) - 主演,劇中李准基一人三角:義薄雲天的俠盜一枝梅、隱忍負重的謙兒和嬉笑滑頭的孝子龍兒(勇兒) 【劇情簡介】 朝鮮時代中期,有一個活在百姓心中的俠盜,他就是一枝梅。他專門懲罰有錢有勢,有武力的貪官。由於不知道他的來歷,他成為朝廷官員們最痛恨的罪犯,也是窮困百姓們的希望。偶然的機會他與卞植的女兒闔彩(恩彩)相遇,並陷入愛情。 《一枝梅》主要講述朝鮮中期的俠盜一枝梅與當權者和腐朽的社會制度進行抗爭的故事,劇中通過當時朝鮮王朝的種種現象來諷刺當今社會存在的官場與黑勢力勾結、高官子弟享有特權、作弊風氣等社會現象。謙兒8歲時目睹父親被殺,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死在自己眼前,但自己卻喊都沒喊出來。後來成為了鐵石家的養 一枝梅 劇照
子,漸漸長成為一個小混混。偶然機會中對父親的死開始懷疑起來,而唯一的線索就是刺死父親的劍上的圖案,為了尋找到那把劍,謙兒成為了劫富濟貧的小偷,成為了江湖上盛名遠揚的一枝梅。而他與施厚、闔彩、豐純之間的愛、恨、情、仇,也將熱烈展開,謙兒得知,殺死他父親的兇手就王,而自己的父親竟然是王的弟弟!因為謙兒的善良,最終還是給了王一次改過的機會,讓王改過自新,當個明君。但多年以後,王還是難改本性,於是謙兒決定再次行動。闔彩最終知道謙兒就是她愛的一枝梅,但不知道龍兒就是一枝梅(根據結局猜測是知道的,只是較模糊)謙兒和闔彩之間的愛情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一枝梅》是經過一年的積淀後的李准基再次帶給人們驚奇和感嘆。隨著人氣SBS水木劇《一枝梅》的熱播,一股李准基梅花熱潮旋即掀起。他所飾演的俠盜一枝梅的形象更是深得人心,甚至有粉絲笑稱:「如果是一枝梅的話,我希望自己天天出門都能遇到小偷!」劇中主人公李准基接下龍兒、謙兒、一枝梅三個角色。演技也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在劇中飾演主人公龍兒(一枝梅)的李准基不顧個人安危在鏡頭前上演著一幕幕精
一枝梅中的李准基(20張)彩的動作戲,在「龍兒」與「謙兒」的角色轉換上他同樣做得相當完美。在《一枝梅》中李准基幾乎每集都有大量的動作戲要演,時而要飛檐走壁,時而要被綁在石頭上扔入冰水中,時而又要被馬拖行數米。然而李准基並無一句怨言,每個鏡頭都親自上陣,他的敬業精神值得人們稱贊。 另外,李准基對角色心理的把握也相當出色。在《一枝梅》第七集中,龍兒眼看自己的姐姐被弔死,縱然心如刀割,卻無能為力。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好躲避追殺,龍兒不得不強忍住淚水裝作若無其事。跑到草棚後,龍兒終於可以讓淚水肆意流淌,然而為了不讓養父母知情他還是死死地將嘴捂住,沒有發出一點聲響。此情此景,讓人落淚。李准基的表演恰到好處,既演出了心中的悲痛,又演出了一代俠盜的堅強。此集一經播出,對李准基演技的贊揚之聲就如潮水般涌來。(註:龍兒也譯作勇兒。龍兒是一枝梅官網譯名,現在大陸播出的配音版電視劇中使用的正是龍兒這一譯名。鳳凰天使TSKS韓劇社的版本譯作勇兒。)
真實的英雄--《英雄》
2009.11.18 MBC水木劇 《英雄》「HERO」(히어로) -主演,飾演진도혁(陳道赫) 【劇情介紹】 《英雄》描述了一位以自己的天賦、永不眠滅的正義感和執著的熱情為資本與掌控輿論的社會勢力階層展開不息的斗爭的記者的「三流人生」。是一個因父母的死亡追悔過去、反省社會的不公、跟社會的不合理抗爭維護善良的弱者的現代版英雄的故事;是一個普通人與強權者正面斗爭的故事,斗爭的雙方一方是和多數韓國人一樣在金字塔底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另一個卻是在塔尖上隨心所欲的少數強權者,該劇將給那些在生活中勇往直前的多數普通人送去溫暖的鼓勵和支持。 韓劇《英雄》劇照
李准基在《英雄》中飾演的「陳道赫」只要鎖定目標就會不擇手段,動用跟蹤、竊聽、潛入、偽裝等一切伎倆來追蹤目標,即使追到地球另一端也要成功采訪到目標的熱血記者。據《HERO》製作公司負責人表示,製作海報時我們就考慮如何才能將李准基飾演的記者形象更好地表達出來,最終決定採用現在的這款隔著百葉窗窺視秘密的設定。 《HERO》講述了李准基飾演的熱血記者與夥伴們,與用見不得光的手段積累財富,並且還掌握著特權的一些人抗爭的故事,該劇於2010年11月18日在韓國MBC電視台播出,並且因為對於李准基的信任和其在日本的超高人氣,在播出之前日本的播出版權就被日方高價購買。 後來播出的收視率似乎證明,韓國觀眾好像還是偏愛溫馨浪漫的小情小愛,該劇的嚴肅性和真實性甚至是批判性使其在收視競爭中落敗於《IRIS》。但是,令人無奈的事實卻是該劇在日本播出時收視卻遠遠超過了同時段播出的《IRIS》,可笑卻也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