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里巴巴集團當前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哪些業務
一、中國電商零售業務:核心中的核心
此塊業務就是淘寶+天貓+聚劃算,是阿里此次上市的核心資產,也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下圖為2014年Q2各細分業務構成圖:
1.在線營銷服務,同比增速開始放緩
此項業務通俗講就是各種名目的廣告費是該項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佔比達66%.但二季度同比增速僅為29%,可以說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移動端上購買商品,這一變化對該項收入影響較大。
該項業務分為以下幾個板塊:
P4P營銷服務(Pay-for-performance)也就是按效果收費,俗稱淘寶直通車,是按點擊付費的,買家搜索一個關鍵詞,設置了該關鍵詞的寶貝就會在淘寶直通車的展示位上出現。當買家點擊了推廣的寶貝時,才會進行扣費,扣費小於或等於您的關鍵詞出價。跟網路競價差不多的,就是需要先選擇關鍵詞!出價高的寶貝就會優先展示!
CPM展示廣告:即傳統的硬廣,通常在全網首頁,各級子頁面,以banner、焦點圖、文字鏈等形式出現;有品牌廣告、鑽石展位、超級賣霸等,適合有更高推廣需求的賣家,一般按千人展示成本收費。
淘寶客傭金:是一種第三方聯盟導流項目,為淘寶和天貓賣家提供淘寶網天貓以外的流量和人力,幫助推廣商品,成交後賣家才支付傭金報酬,按照成交付費。
位置展示費:賣家支付位置費在特別時期購買聚劃算推廣位置。
2.交易傭金同比增速達114.1%,受移動化影響較小
除了購買在線營銷服務外,天貓和聚劃算賣家還需要支付一筆交易傭金,這筆傭金是通過支付寶完成的交易額的一定百分比,這一百分比根據商品種類的不同而有所浮動,大致在0.3%-0.5%.對於像日用電子品等低毛利率的商品傭金率較低,相反對於奢侈品等高毛利率的商品傭金率較高。
2014年Q2傭金業務同比增速達114.1%主要是由於天貓平台交易額同比增長80.7%和世界盃期間足球彩票傭金收入的增長。交易傭金收入主要來自於PC端和移動端的天貓平台,雖然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移動端上購買商品,但這種變化對交易傭金收入營銷較小。
3.旺鋪使用費:主要是來自旺鋪的月費。
可能看到這里各位一定覺得疑惑,咱們平時熟悉的淘寶,天貓和聚劃算三個電商平台到底是怎麼悄悄掙走了商家的錢呢?很明顯,這三個平台雖同為電商但掙錢模式不同,C2C業務,即淘寶,收入主要來自於賣家的營銷費用;B2C業務中,天貓主要靠交易額傭金收錢,而聚劃算的收入主要來自賣家的展示廣告位置費。下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淘寶和天貓賣家在阿里不同平台上需要支出哪些成本,而這也是阿里的收入來源:
總之,淘寶的盈利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廣告,而天貓主要是向賣家直接收租,賣家需要為通過支付寶交易成功的訂單,支付一定比例的傭金,不過天貓的賣家也會購買營銷產品吸引流量,包括直通車產品和展示廣告。只可惜這三個平台的獨立運營數據在IPO招股書中並沒披露,只是籠統的將B2C和C2C業務打包算成「批發」業務,進行了整體的財務數據披露。
二、中國電商批發業務(1688.com):誠信通會員費是主要收入來源
二季中國電商批發業務由2013年Q2的5.26億元增加至2014年Q2的7.09億元,同比增長34.8%.同比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付費用戶的增加和單個用戶消費量的增長。
會員費和增值服務費:
主要來自於誠信通(China TrustPass)的會員費,2013年其每年的收費標准由之前的三個檔次:普及版(1688元)、限量版(2800元)和標准版(3688元)統一調整為每年3688元。誠信通能使批發商擁有最優的展示位,此外還會提供基礎運營數據的分析軟體及展示位管理工具。增值服務主要有競價排名、庫存拍賣服務等。
在線營銷服務:主要來自於P4P營銷費和關鍵詞競價。
三、國際電商批發業務:會員費收入佔比近九成
二季度國際電商批發業務(Alibaba.com)由2013年Q2的9.38億美元增加至2014年Q2的11.11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8.4%.這塊業務的增長主要是因為付費會員的增長,且反應了中國出口增速的增長。
從業務構成上來說,2013年Q2這塊業務88.7%的收入來自於會員費和增值服務費,僅11.3%的收入來自於在線營銷服務。而2014年Q2這塊業務86.4%的收入來自於會員費和增值服務費,僅13.6%的收入來自於在線營銷服務。
會員費和增值服務費:
主要來自於金牌供應商(Gold Supplier)的會員費,Gold Supplier能使批發商擁有最優的展示位,也會提供一些產品案例、產品清單、增值稅、退稅及其他進出口業務解決方案等增值服務在線營銷服務: 主要來自於P4P營銷費 。
四、國際電商零售業務:俄、巴、美用戶數增長強勁
國際電商零售業務(AliExpress.com)由2013年Q2的1.79億美元增加至2014年Q2的3.58億美元,同比增長100%.增速快速的原因主要在於AliExpress交易額和用戶數的增長,且AliExpress的買家數在俄國、巴西和美國增長快速。
五、雲計算業務和網路基礎服務:阿里業務新戰略
此塊業務收入佔比雖然很小,不到3%,不過該項業務已由2013年Q2的1.74億元增加至2014年Q2的2.36億元,同比增長達35.63%.該款業務是阿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阿里目前正在不斷提高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另外還在擴充電子商務產品和吸引更多移動用戶。在去年收購了酷盤,上周五阿里雲第五個數據中心深圳數據中心正式開放運營,阿里雲已擁有逾140萬用戶,在中國內地有了三個數據中心,在香港有一個數據中心。提供的服務內容有彈性計算服務(ECS)、內容分發(CDN)、軟體下載平衡(SLB)、資料庫相關性服務(RDS)等等。
Ⅱ 馬雲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馬雲上市的公司就只有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業務擴展閱讀:
但在互聯網界有個詞叫獨角獸,指的是那些沒有上市,但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而那些估值超過100億美金的未上市公司,則被稱為超級獨角獸。而馬雲創辦的公司,除了已經上市的阿里巴巴之外,還有兩家超級獨角獸。
一個就是支付寶的母公司,估值超過4000億人民幣的螞蟻金服。這也是國內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比滴滴、小米等公司的估值都高。而另外一個,就是著名的物流平台菜鳥網路,它的估值目前超過1000億人民幣。
Ⅲ 阿里巴巴什麼時候上市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的公司。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
阿里巴巴集團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0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1%達1172.78億元。本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核心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至1028.43億元。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Ⅳ 請問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是包括哪些公司,有沒有包括淘寶、天貓、阿里雲這些公司 整體跟當年的b2b業務
阿里巴巴集團現在上市的只有淘寶天貓這一塊,其他的都還沒上市。
Ⅳ 阿里巴巴公司到底上市了沒有
已經上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創造了史上最大IPO記錄,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為馬雲。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總市值超4萬億,登頂港股成為港股「新股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5)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業務擴展閱讀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正式上線。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聽說阿里巴巴後,飛赴杭州洽談投資,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從軟銀等國際投資機構融資2500萬美元。
2003年5月10日,馬雲創立淘寶網,開始搶奪eBay易趣C2C市場。
Ⅵ 阿里巴巴什麼時候上市,在哪上市
北京時間1月9日 據海外媒體的最新報道,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周一宣布,該公司將成立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國內中小企業用戶的商業軟體公司。阿里巴巴預測,新成立的公司將在今年內實現贏利。
阿里巴巴已向阿里軟體投入了1億元人民幣(約和1280萬美元)的資金。不同於阿里巴巴現有業務的是,新成立的公司阿里軟體(Alisoft)從今年上半年便將開始向用戶收取費用。而此前阿里巴巴推出的針對消費者和企業在線交易的服務,大多數都屬於免費服務。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馬雲表示:「我們希望阿里軟體用三年的時間,能夠成為中國最好的軟體公司」。
在一年的測試服務之後,提供在線軟體工具,幫助消費者完成庫存清單、客戶管理、銷售和市場營銷等工作的阿里軟體,目前已擁有50萬使用中用戶和超過300萬注冊用戶。在開始收費之後,阿里軟體將開始搶占甲骨文、SAP等商業軟體巨頭的用戶。不過,阿里巴巴並未透露阿里軟體的服務價格計劃。馬雲表示,阿里軟體一開始將首先將目光投向了阿里巴巴的1800萬中小企業用戶。
雅虎2005年以10億美元和雅虎中國的資產,獲得阿里巴巴40%股權。針對外界所關心的上市問題,馬雲稱:「阿里巴巴上市的條件早已成熟,但我認為任何事需要合適的時機,現在我們還需要做很多事情,建立團隊、戰略布局、使公司賺更多的錢」。馬雲未透露阿里巴巴的上市時間表,只是表示:「2009年是公司成立十周年,我想那時候應該有些什麼的吧」。
Ⅶ 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歷程
我想知道題主是怎麼知道阿里巴巴是最大的AI公司的,誰授予該集團的這種稱號?要知道阿里巴巴是個集團,仗著自己手裡有錢,它瘋狂收購了很多公司,並且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帝國,它就像一台龐大的機器一樣,旗下的各個領域的子公司,為阿里巴巴積累了大量的「專利」,但要說阿里巴巴是最大的AI公司,我希望在這句話中加幾個字:「外企阿里巴巴是最大的AI公司」,不管它的影響力有多大,它都不是一家中國企業,至於所謂的正能量問題,這個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問題的根本是這與阿里AI有什麼直接關系么?
而且,哪怕阿里是最大的AI公司,那這與正能量又有什麼關系?企業和資本都是逐利的,而阿里作為一家巨頭公司,更是把逐利演繹的淋漓盡致,你說它正能量?你是欺負讀者理解能力差,還是說阿里真的有那麼優秀?
Ⅷ 阿里巴巴在哪裡上市
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創造了史上最大IPO記錄,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為馬雲。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總市值超4萬億,登頂港股成為港股「新股王」。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24位。9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考拉,領投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融資。
阿里巴巴的業務模式:
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台沉積以及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埠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
囊括游戲、視頻、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能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這一商業生態圈的核心是數據及流量共享,基礎是營銷服務及雲服務,有效數據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寶。
Ⅸ 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是哪些
1、淘寶網
淘寶網創立於2003年,是以商務為導向的社交平台,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消費者提供既有參與感又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在淘寶網上,消費者能夠從商家處獲取高度相關、具吸引力的內容及實時更新,從而掌握產品與潮流資訊並與其他消費者或喜愛的商家和品牌互動。平台上的商家主要是個體戶和小企業。
2、天貓
天貓創立於 2008年,致力為消費者提供選購品牌產品的優質購物體驗。多個國際和中國本地品牌及零售商已在天貓上開設店鋪。
全球速賣通創立於2010年,是為全球消費者而設的零售平台,其主要買家市場包括俄羅斯、美國、巴西、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全球速賣通,直接從中國製造商和分銷商購買產品。
3、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
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是阿里巴巴集團最先創立的業務,目前是領先的全球批發貿易平台。
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上的買家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般是從事進出口業務的貿易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製造商及中小企業。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同時向其會員及其他中小企業,提供通關、退稅、貿易融資和物流等進出口供應鏈服務。
4、1688
1688(前稱「阿里巴巴中國交易市場」)創立於1999年,是中國領先的網上批發平台,覆蓋普通商品、服裝、電子產品、原材料、工業部件、農產品和化工產品等多個行業的買家和賣家。1688為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零售平台經營業務的商家,提供了從本地批發商采購產品的渠道。
5、阿里媽媽
阿里媽媽創立於2007年,是讓商家和品牌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平台及第三方平台投放各類廣告信息的網上營銷技術平台。阿里媽媽通過其聯盟營銷計劃,讓商家於第三方網站和手機客戶端投放廣告,從而令營銷和推廣效果觸達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平台以外的平台和用戶。
6、阿里雲
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雲計算業務。Gartner及IDC的資料分別顯示,阿里雲是全球三大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供應商之一以及中國最大的公共雲服務供應商。阿里雲向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平台上的商家以及初創公司、企業與政府機構等全球用戶,提供一整套雲計算服務。
7、菜鳥網路
菜鳥網路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業務,致力於滿足現在及未來中國網上和移動商務業在物流方面的需求。菜鳥網路經營的物流數據平台運用物流合作夥伴的產能和能力,大規模實現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此外,菜鳥網路使用數據洞察和科技,來提高整個物流價值鏈的效率。
8、螞蟻金融服務集團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專注於服務小微企業與普通消費者。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正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與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未來社會的金融提供支撐。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螞蟻聚寶、芝麻信用和網商銀行等。
(9)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業務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的成長路徑和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是當前中國最大網上貿易市場,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由於其獨特且有預見性的戰略眼光,及在模式上的持續創新力,使其在成立後僅用幾年的時間就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世界級互聯網巨頭。
阿里初期的商業布局多為水到渠成,隨著2003年淘寶上線以來的快速發展,在線支付的安全問題日漸突出,為了解決中國市場誠信問題,阿里於2004年推出第三方支付產品支付寶,涉足互聯網金融,依託海量交易及電商的獨特場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一家獨大的局面。
2007年,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充沛的資本資源推動阿里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隨著阿里平台中小企業賣家資源的沉澱積累,
及激增的業務量,軟體、阿里雲、中小企業融資、物流等電商服務類業務相繼應運而生,阿里巴巴的發展戰略逐漸向電商服務端轉移,至此阿里以電商為核心的生態閉環初具雛形。
阿里巴巴除了深耕電商產業鏈建造閉環生態、開發賣家資源外,充分利用其在金融、技術、廣告等領域的資源及經驗,融會貫通,十餘年用戶行為及交易數據資源的積累是其未來業務跨界擴張的原動力。
2012年,阿里提出「平台、金融、數據」戰略精準卡位,一方面深化對中小企業的增值服務,一方面積極尋找跨界業務結合點,挖掘買家資源,撬動消費者市場。
通過數十起橫向收購,阿里的觸角已深入娛樂、金融、生活服務、醫療等多個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領域,以數據為核心的多元化大生態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