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喜傳媒app投資靠譜嗎
不!我也是在上面被騙了!還好已經討回來了,你的呢?
2. 歡喜傳媒是資金盤嗎
歡喜傳媒當然是資金盤,不要相信他們。
3. 歡喜傳媒簽約張藝謀了嗎
5月24日,香港上市公司歡喜傳媒公告稱,該公司與唯臻有限公司訂立合作協議。歡喜傳媒向唯臻(或其指定公司)配發及發行1.5億的股票,向張藝謀指定團隊、機構支付1億元運營費。相對應,歡喜傳媒有權獨家投資張藝謀今後6至10年執導的3部網劇(其中一部可改為電影項目),還將獲授網劇其他衍生權利。
此次張藝謀加盟歡喜,條款約定其同樣需要拍攝網劇。院線電影趨於飽和,紅利已經觸到天花板,勢必導致影視相關人員轉向網劇。董平也意識到這點,「未來五年到十年中國電影市場增長性相對而言一定不會太高了,因為到了一定的門檻。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視頻平台的逐漸成熟,會分掉很多影院的票房。」這也是歡喜傳媒進擊網劇的一大原因。
面對大牌導演拍攝網劇的消息,外界質疑不斷,擔心導演轉向網劇,因為載體不同,而不適合網劇的製作和拍攝。比如網友就認為張藝謀擅長的是光影、畫面、鏡頭語言,形式上無可挑剔,偏偏劇情薄弱,而網劇最重要的恰恰就是劇情,簡直是撞上死穴。之前管虎的《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也是如此,從豆瓣網友對該劇的評價中看,對鏡頭的角度和畫面質感都大為稱贊,但劇情的拖沓,以及演員和配音等槽點,讓該劇只獲得5.2的評分,網播量也撲街,可以算作電影導演拍網劇的經典失敗案例了。
但無論網友如何質疑,歡喜傳媒還沒有做出一部成品供檢驗,沒准降低期待,也許反而會有驚喜。
此外,很多人表示這些導演可能不會真正拍攝網劇,而只進行掛名監制。從給大導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發掘和提拔培養有個性的年輕導演,為中國導演行業儲備人才這一點來看,倒不是一件壞事。
歡喜傳媒王牌導演拍攝網劇,其更大意義還是在於羊群效應。我們當然希望他們也能拍出與《紙牌屋》比肩的網劇,帶動更多人入場,加入精品網劇的行列,提升整個網劇行業的質量。
歡喜傳媒自創立以來,每次跟大咖導演的合作簽約都能引起一陣轟動,而據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guan)了解,歡喜傳媒不僅在籠絡導演資源方面出手闊綽,對在線視頻平台同樣具有野心。董平曾經表示,在線平台是他十年前就開始想的一個問題,並且已推進,利用英國MUBI的技術支持,與電訊盈科合作,搭建歡喜首映這個平台,是一款專門為用戶推薦精品電影的產品。
有人說這是跟愛優騰搶食的表現,但文娛價值官認為,這跟愛優騰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愛優騰為用戶提供的是海量的視頻內容,歡喜首映為用戶提供的是精選內容,它的發展更加垂直,更小眾,更細化,填補了一直以來為人所忽視的小眾市場的空白。現在試運營階段,用戶數據已經比較可觀,按照細化市場的設想,必定會繁榮這個小眾市場,找到盈利商業模式。
4. 為什麼院線和影院方說《囧媽》背信棄義,自私自利
武漢本來都在面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在這個特殊時期許多的電影院和都是關門歇業的,而歡喜傳媒卻不管不顧,利用網上免費觀看方式讓人們覺得背信棄義。
《囧媽》這部作品利用網路播放,裡面的位元組跳動也讓許多的觀眾喜愛。看著這部作品是免費的,其實徐崢還是賺錢的。在網路上首播,打破了電影行業以前的營銷方式,也是一種完美的變革。不過對於電影和院線方面來說,確實是背信棄義了。沒有和影院方溝通,直接就在網路上播放,換做是誰都會覺得背信棄義。
無論是電影行業還是任何行業,都需要創新,這一次歡喜傳媒打破了以前的傳統,被認為是自私自利。我覺得只要人們接受了網路上看電影的事實,將會有更多作品全部投放在網路上。
5. 北京歡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歡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8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等。
法定代表人:周密
成立時間:2003-08-22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060891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北路145號13號樓(六里屯孵化器5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