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哪裡可以找到上市公司五年內或更長時間點的財務運行數據
第一個問題:新浪財經和中國上市公司資訊網可以找到。輸入公司代碼或簡稱,去「財務摘要」裡面找。
第二個問題:都是按總股本計算每股收益的。
補充:新浪有很長時間的,哪裡才只三年。只有新上市的公司一般才只有最近三年,因為之前的財務數據招股書裡面不要求對外公開,所以是查不到的。
每股收益的計算分為發行前每股收益和發行後每股收益。你所說的按限售股本計算是發行前的每股收益。發行新股份之後,再把每期的凈利潤除以當期總股本,重新計算一下就行了。其實新浪上已經重新計算出來了。你仔細看看吧。
如果這樣你都還沒搞懂,那我也沒辦法了。--
B. 分析上市公司營運能力的指標有哪些
一、償債能力指標 1.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債權人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佔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也表明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 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主要用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一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三、獲利能力指標 計算公式 指標分析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的保證程度越高
四、發展能力指標 計算公式 指標分析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營業收入×100% 營業收入增長率大於零,表示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資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認為,資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況越好,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債權人的債務越有保障。該指標通常應大於100%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1)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 (2)分析時,需要關注資產規模擴張的質和量的關系,以及企業的後續發展能力,避免盲目擴張。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100% 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本年營業利潤總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
五、綜合指標分析 綜合指標分析就是將各方面指標納入一個有機整體之中,全面地對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揭示和披露,從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優劣作出准確的判斷和評價。綜合財務指標體系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指標要素齊全適當;主輔指標功能匹配;滿足多方信息需要。
C. 大數據上市公司有哪些
早盤大數據概念股天璣科技和銀信科技漲停,或因馬雲演說「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了,還沒搞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有關。
大數據相關概念股:
第一類是與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處理相關的公司,包括天澤信息、拓爾思、美亞柏科、恆泰艾普、潛能恆信、同友科技。
第二類是與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維護相關的公司,包括榮之聯、天璣科技、銀信科技。
第三類是與視頻化應用相關的公司,包括視頻監控業務為主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威創股份、華平股份。
第四類是與智能化和人機交互概念相關的公司,科大訊飛、用友軟體、東方國信等
第五類是信息安全類公司:衛士通、啟明星辰、藍盾股份等
D. 如何獲得上市公司的實時的經營數據比如這只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本月的市場佔有率等!謝謝!
除了證券公司、房地產公司會每個月披露一些經營情況,一般來說,月度的經營數據不會實時披露的,因為沒有必要,年報里會有一些分析。
E. 炒股如何知道上市公司的具體運營狀況
這個就看你的智慧了。
報表,資料,都是人家寫上去的,是人就能看得見。通過看能看得見的,而看出看不見的,看出報表和資料背後的東西,需要的是你的智慧。你有多少智慧,就能看出多少看不見的東西,就能看出多少背後的東西。
舉例說明:
二次大戰美國向日本扔原子彈這件事,網上和民間好幾個版本。
有的說,日本敗局已定,美國即使不放原子彈,日本也是敗,所以美國放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炫耀他是世界上唯一有原子彈的國家,是稱霸世界。也有的說,美國放原子彈是怕蘇聯搶奪日本,所以它先搶奪,扔原子彈。以上這兩種說法都把美國扔原子彈這件事說的一無是處。
也有的說,美國放原子彈是為了快速結束戰爭,減少美國士兵的傷亡。
這些版本都是中國人寫的,不是美國人外國人寫的。外國人寫的,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看不著。
那麼中國人寫的這些版本誰貼近歷史真相呢?下面是我通過看網上的這些資料和聽民間的說法之後,想像出看不見的資料,想像出資料背後的東西。······至於我想像的對不對,有沒有道理,是否貼近歷史真相,你看完就知道了。·
美國放第一顆原子彈的時間是8月6日,放第二顆原子彈的時間是8月9日。蘇聯向日本宣戰進攻中國東北是8月9日,和第二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是一天。
下面是我的想像:
為什麼蘇聯要在8月9日向日本宣戰,向中國東北進攻?因為,8月6日放第一顆原子彈,世上的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日本天皇日本人蘇聯人斯大林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所以他們都在觀望,所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日本並沒投降,斯大林也沒進攻中國東北。
當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爆炸時,日本以為美國有無數顆原子彈,所以隨後無條件投降。斯大林也以為美國有無數顆原子彈,如果再不進攻東北,中國的東北就是美國人的了,所以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的當天宣布向日本作戰。
至於8月9日這天是原子彈先爆炸的還是斯大林先宣布向日本宣戰的?下面是我更進一步的想像:
即使是斯大林先宣布向日本宣戰的,也是因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斯大林派間諜打探第一顆原子彈的資料,探子於8月9日打探出消息並稟報斯大林:今天(8月9日)美國還要放第二顆原子彈。所以斯大林在第二顆原子彈未爆炸以前趕緊宣布向日本作戰。
書歸正傳
你看電腦里的上市公司的資料,每個公司都說自己有前途,同時也說市場有不可測的因素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
我的看法:
關鍵問題,公司資料是否談到?
什麼是關鍵問題?這個一個人一個看法。
比如說商業股:
商場超市競爭得厲害,並且現在反腐,這些都會影響商業股公司的效益。那麼將來這些商業股公司能倒閉嗎?我的回答是:即使中國回到毛澤東時代的不開放時代,也有商業,但是都是國營的商業,所以,有一條是肯定的:國有的商業股不能倒閉。
那麼你就要了解資料背後的東西:那些商業股是國有的?········我買的是600694大連商場。原因是:大連商場如果效益不好的話或者要倒閉的話,不用你著急,政府就想辦法了。大連商場肯定是大連市最後一個倒閉的商業股公司。所以我敢買它,不怕套牢,套多深也不怕,套多少年也不怕。
再比如說啤酒:
中國人不可能不喝啤酒,而且喝啤酒的人和量肯定遠遠大於喝燒酒的人和量,而且現在的燒酒可能是勾兌的,過去的燒酒是發酵的,勾兌的燒酒一文不值,所以買啤酒的股票握住不怕,燒酒的股票就不保險。
燒酒就是白酒。
例子永遠舉不完,就舉這么多吧。
F. 如何分析一個上市公司的概況,從三大財務報表分析其經營狀況
1、只看財務報表、只能大概了解經營好壞。而經營狀況更需要對其企業是如何來賺錢的模式做深入了解。
2、看財報需要通篇的仔細看,而不是只看報表數據。數據的說明、經營總結和報表附則等才是充滿內容的東西。多看幾年的、會有很多發現。
3、如何看年報和你的投資理念有很大的關聯。建議先多了解一些價值投資方面的內容、再來研究怎麼看報表。網上和書店有很多此類書籍的。多看幾家公司年報後、就能逐步知道自己需要怎麼來看才能獲得想要的信息。
G. 數據概念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早盤大數據概念股天璣科技和銀信科技漲停,或因馬雲演說「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了,還沒搞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有關。
大數據相關概念股:
第一類是與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處理相關的公司,包括天澤信息、拓爾思、美亞柏科、恆泰艾普、潛能恆信、同友科技。
第二類是與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維護相關的公司,包括榮之聯、天璣科技、銀信科技。
第三類是與視頻化應用相關的公司,包括視頻監控業務為主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威創股份、華平股份。
第四類是與智能化和人機交互概念相關的公司,科大訊飛、用友軟體、東方國信等
第五類是信息安全類公司:衛士通、啟明星辰、藍盾股份等
H. 上市公司報表數據怎麼算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