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是廣東省的首富
在2005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廣州地產巨子朱孟依家族以115.83億元人民幣的財產高居「榜眼」位置。按照這一排名,朱孟依家族成為廣東的民間首富。 據福布斯排行榜統計,朱孟依家族2005年的財產摺合14.3億美元,比去年的4.36億美元增長了兩倍多。朱孟依家族旗下擁有合生創展、珠江投資兩大企業集團,除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外,其投資還涉及電力、物流、高速公路等領域。 朱孟依家族資產飆升主要來自其上市公司合生創展(0754-HK)在資本市場的優異表現。在內地房地產業遭遇國家宏觀調控的形勢下,合生創展轉而尋求海外資本的支持。今年8月,合生創展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旗下的Aranda和老虎基金旗下的TigerGlobal分別配售1.003億股新股,成功融資9.78億元。 盡管配股後朱孟依的持股比例由63.56%下降至52.97%,但隨後合生創展在股票市場大受追捧,股價由8月初的4.325港元狂漲至目前的11港元左右,朱孟依家族股票的市值也膨脹至70億元以上。
『貳』 萬科董事長王石對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朱孟依的尊敬早已被廣為流傳,想了解其中的故事。
萬科地產的董事長王石對朱孟依的尊敬早已被廣為流傳:「合生創展才是中國房地產界真正的航空母艦。」萬科總經理郁亮對記者表示,「萬科與合生創展之間還真不好比較誰大誰小,從市值和銷售量來說,二者各有千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合生創展是朱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而非全部業務。如果把合生創展和萬科進行一下比較就能清楚地看到一些問題。
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個城市的開發規模,與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的發展總規模相當,1998、1999年兩年,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地的利潤就超過萬科在全國五個城市的利潤總和。當然,合生當時的主力集中在廣州,而萬科走的是全國路線。
另外還有一組炫目的數據:10年來,僅廣州一地,合生系開發的項目就有近20個,銷售商品房面積就超過600萬平方米,如果算上北京及廣州正在開發的項目,總共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這個數字在國內私人開發商中,無出其右。
與合生創展相同,珠江地產是朱孟依地產業務的另一隻手。廣州打的多是合生創展招牌,而北京的業務則多以珠江地產為先鋒。珠江地產只是朱孟依旗下內地公司珠江投資的一部分。合生創展1992年在香港成立一年後,珠江投資公司便在廣州成立,目前更是已發展成為投資房地產、公路橋梁、通信網路、證券等行業的大型投資控股公司。至2000年底,珠江投資下屬公司以及合作公司共28個,公司總資產50億元,其中凈資產10億元。
『叄』 2005中國福布斯排行榜
2005中國福布斯排行榜
1、榮智健家族 63歲
中信泰富集團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中信泰富(0267.HK)
在收購湖北新冶鋼以後,中信泰富今年的特鋼新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大幅增加;公司在上海及鄰近的江浙一帶也有大量新的物業投資。不過,持續高漲的燃油及燃煤價格使其航空及發電業務受到負面影響。今年上半年,中信泰富實現凈利潤27.73億港元,同比增長60.5%。
2、朱孟依家族 46歲
合生創展/珠江投資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合生創展(0754.HK)、上海電氣(600835.SH)、上電股份(600627.SH)、上柴股份(600841.SH)
通過在北京、天津及上海等地大量開發大型住宅小區,今年上半年合生創展的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94%,同時集團在國內一線大城市的可發展土地儲備達1300萬平方米。8月,新加坡政府旗下的投資基金淡馬錫(Temasek)和老虎環球基金(Tiger Fund)成為合生創展的策略投資者。
3、丁磊 34歲
網易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網易(NTES.NDQ)
2003年的中國首富今年重回10億美元富豪行列。來自網路游戲收入的增長使網易繼續穩固了其三大門戶的地位,今年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一度超過80美元。不幸的是,網易口碑甚佳的「代理」首席執行官孫德棣於今年9月患病辭世。
4、黃光裕 36歲
鵬潤投資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國美電器(0493.HK),ST寧窖(600159.SH)
國美電器今年新開店118家,使分店總數達到250家。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和凈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2%和4.5%。3月中旬,國美的股價曾一度攀高到9元,不過由於業內競爭激烈,10月下旬又落到了4.5元左右。今年,黃光裕加大了在商業地產上的投資。
5、劉永行 57歲
東方希望集團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民生銀行(600016.SH)
劉氏兄弟繼續居於榜單的前列。東方希望的業務包括飼料和電鋁兩大板塊,傳統的飼料業務平穩發展。今年的8月2日和15日,東方希望集團在成都和蕪湖分別開張了兩家名為「金豆」的動物飼料工廠。而在電鋁業,東方希望卻一直磕磕碰碰。
6、劉永好 54歲
新希望集團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新希望(000876.SZ)、民生銀行(600016.SH)
新希望集團的多元化策略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發展不順。2003年新希望集團以3.5億元購得樂客多超市,希望通過控制零售業來為自己的乳品和肉食產增加銷量。如今,樂客多超市的7家門店將被出售。新希望集團強調,「我們進行的只是有限多元化」。
7、郭廣昌 38歲
復星高科技集團
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公司:復星實業(600196,SH)、豫園商城(600655.SH)、南鋼股份(600282. SH)、羚銳股份(600285. SH)、天葯股份(600488.SH)、復地集團(2337.HK)
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郭廣昌麾下的復星高科技集團在2004年放慢了擴張的速度。2005年,復星集團逐步退出了金融業,在醫葯、零售和傳媒業戰績不俗,對鋼鐵業和房地產的投資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8、徐明 34歲
大連實德集團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大元股份(600146.SH)
今年,大連實德足球隊重新贏得了失落的中超冠軍。不過,真正為徐明帶來回報的是他在保險、基金、銀行等金融領域的投資。在產業領域,化學建材仍然是實德集團的主業,而石化行業將成為未來的方向。
9、許榮茂 55歲
世茂集團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世茂股份(600823.SH)、世茂中國(0649.HK)
除了繼續開發高檔住宅樓,比如「上海國際大都會」項目,許榮茂還著手建立了專業的建材營銷公司,以期依託廣泛的房地產業務,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許榮茂計劃明年將其房地產業務拿到海外上市。
10、陳天橋家族 32歲
盛大網路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盛大網路(SNDA.NDQ)、新浪(SINA.NDQ)
今年2月,盛大宣布對國內領先門戶網站新浪控股19.5%。之後,盛大相繼與環球唱片等內容提供商及軟硬體製造商展開合作,全力打造盛大「盒子」。依然是中國第一大網路游戲運營商,盛大現在的目標是:建立全新的家庭數字娛樂帝國。
11、張力 52歲
富力地產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富力地產(2777.HK)
12年來,創始人張力和李思廉已經讓富力地產牢牢地在廣州住宅和商業地產市場站穩了腳跟,近年來還積極拓展北京、天津等地產市場,向全國滲透,並與萬豪和凱悅合作進入高檔酒店業。今年7月,富力地產在香港上市。
『肆』 合生創展和珠江投資集團有什麼關系
合生創展在國內的諸多項目均由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共同開發,雙方股權均分,而內部在人才、資金、資源等方面互通有無。
合生創展保持國內房地產開發商的領導地位最近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機構共同公布的排行榜中,根據整體能力,合生創展排名第三。
合生創展在過去二年中,按照銷售額統計平均每年占據廣州房地產約7.22%市場份額,保持廣州龍頭開發商的位置,佔北京房地產1.18%的市場份額,佔全國房地產0.57%的市場份額。
(4)朱孟依家族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自成立至今,珠江投資已發展到擁有30多家全資、控股二級公司,總資產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從開發第一個地產項目——華景新城,到12年後地產項目遍及全國各地,珠江投資的成長速度至為迅速。
僅在廣州一地,珠江投資旗下開發的地產項目超過30項,開發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米,加上其他各地的開發項目,總額已超過2000萬平方米。
歷經10年發展,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公司已從過去單一的房地產開發經營發展成為集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投資、高科技通信網路、教育產業、管理咨詢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在現代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包括房地產開發、設計、建設、物業管理、基礎設施、通訊網路、管理咨詢、教育等、公司均有涉獵,並且取得了不斐的業績。
『伍』 中國首富排行榜2010
以下是由中國知識網總結的2010年新中國首富排行榜,前十名分別是王傳福、張茵家族、楊惠妍家族、黃偉李萍夫婦、劉永行家族、朱孟依家族、王健林、劉忠田家族、嚴彬、張近東。
王傳福
王傳福(1966年2月15日-),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人,中國廣東深圳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創始人,是深圳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
張茵家族
張茵 (1957年— ),出生於廣東韶關,祖籍黑龍江省,中國女企業家,玖龍造紙有限公司董事長,2006年財富總值270億元人民幣,目前是中國大陸十大富翁之一。
楊惠妍家族
楊惠妍(1981年-)廣東順德人,2007年香港上市公司碧桂園之大股東及主席楊國強之第二女兒,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市場及物流系畢業,文學士學位。
黃偉、李萍夫婦
黃偉在浙江,乃至全國商界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早已聲名遠播,但他卻一直游離在公眾的視野之外。這一次,胡潤將他強行拉入了我們的視野。50歲的黃偉和他的妻子李萍的財富較去年增長了170億元達到300億元,排名也從去年的第28上升到第5位,成為浙江的新首富。
劉永行家族
2008年4月,劉永行旗下的東方希望集團已與重慶烏江實業集團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擬共同出資40億元,在重慶開建PVC(聚氯乙烯)一體化項目和礦山基地。該項目經過兩年論證,將在今年年內動工,預計兩年後投產。每年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年創稅收5億元。
朱孟依家族
這位南方的「地產大王」素來以低調為外界所知。其過人的商業天賦在他早年的創業中逐漸表露,多年的奮斗終於使他的合生創展躋身房產界航空母艦的地位,近年以產品高端化的路線被譽為是合生創展的「第三次」創業,並將其業務推向了全國。而其不大為外界所熟知的珠江投資其價值同樣讓人乍舌。
王健林
王健林,1954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高級工程師。1970年入伍,1986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同年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進入房地產行業,1992年8月任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公司總經理。1993年3月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經過多年的發展,萬達集團已形成以房地產開發、購物廣場建設管理為兩大支柱產業,擁有資產50億元人民幣,年銷售額逾7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集團。
劉忠田家族
1978年,14歲的劉忠田懷揣借來的200塊錢上長白山開始做木材貿易。到了1984年,東北的貿易環境逐漸被江浙商人的風頭蓋過,劉忠田遂轉做化工,給本地鋼廠生產耐火塗料。1992年,鋼廠沒落,水泥廠盛行,劉忠田又成立了程程塑編廠,為附近水泥廠供應編織袋。1993年,不到30歲的劉忠田創立中外合資公司遼寧忠旺,專門生產建築業門窗框用的鋁型材,使劉忠田踏上通向首富之路。
嚴彬
泰籍華人嚴彬祖籍山東,出身於一個貧窮的家庭,曾經在河南插過隊,後來去了泰國。一開始給別人打工,從最底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1984年成立了泰國華彬國際集團,主要經營物業、旅遊、國際貿易等業務。1995年,嚴彬回國投資,主要項目有:紅牛飲料、北京華彬國際大廈(資訊行情論壇)、北京沃德蘭樂園以及擁有45洞、佔地6400畝的華彬庄園高爾夫俱樂部。嚴彬擔任泰國政府經濟顧問,對推動中泰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貢獻巨大。
張近東
張近東,1990年投資10萬元在南京寧海路創建了專營空調的蘇寧電器,在創業發展過程中,他始終以服務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服務是蘇寧的唯一產品」,首創自營服務,並依靠「淡季打款」
『陸』 朱孟依背景
朱孟依簡介
年齡:44
出生地:廣東豐順
教育:高中
主要公司:合生創展(www.hopson.com.cn)
公司總部:廣東廣州
上市情況:香港-0754合生創展控股(1998年5月)
主要行業:廣東、北京、上海和天津房地產
財富:40億元
低調的南方「地產大王」朱孟依逐漸進軍國內其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朱孟依和他弟弟一起,通過其香港的上市公司合生創展及大陸公司珠江投資累計開發的房產項目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上市公司去年的銷售額21億元(2001:12.5億元),納稅1億元,其土地庫面積巨大。合生創展和珠江投資共有超過4000名員工。朱孟依在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建築行業,之後又進入貿易和房地產,並涉足基礎設施和投資業。
朱孟依在地產界呼風喚雨,在地產圈外卻寂寂無名,這與朱謹慎的性格分不開。朱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對在媒體面前高談闊論更是不感興趣。朱是中國地產界一位沉默的大佬。中國地產界另一位大佬級人物王石從來不掩飾自己對朱及朱旗下公司合生創展的艷羨與尊敬,用王石的話說:「合生創展才是中國房地產界真正的航空母艦。」王石此言自有其背景,據說朱的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個城市的開發規模,就相當於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開發的總規模,而1998年、1999年,合生創展僅在廣州一地創造的利潤就超過了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創造的總利潤。
朱的起家之地也是朱的桑梓故鄉——廣東豐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朱先是在這個地方做包工頭,後來幫助政府做商業街,將陸豐縣城分散的商戶集中在一起,朱以「參與業主租金分成」的方式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朱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來到香港,並順利獲得香港永久居住證。朱用以打天下的合生創展是他於1992年與張榮芳、陸維璣夫婦一起在香港創辦的,合生創展性質上雖是一家港資公司,但其主要活動地或者說經營地卻是廣州。有傳聞說,因為朱與政府的良好關系,預先獲知了廣州新城未來發展的契機,因而得以以低廉價格搶先一步在當時尚屬偏僻的廣州天河區購買到大批農田。
這成為朱整個事業的轉折點。1993年,朱在天河動工開發大型商住區華景新城;1994年興建文化社區暨南花園;1997年開發了愉景雅苑和駿景花園,到目前為止,合生創展在廣州開發的項目超過了16個。另外,合生創展還將觸角伸到北京及天津,分別開發了北京珠江駿景花園、天津寶邸溫泉度假村等項目。據說,合生創展今年項目預計銷售額將達到60億元。
一般來說,合生創展拿到的都是屬於那種地處偏僻、地價低廉,但發展前景廣闊的地塊,很多都位於城市未來擴張的中心區域,如廣州的天河、番禹等等,由合生創展首先開發的天河城目前已成為廣州新的商業中心。
朱做事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開大闔,朱的合生創展熱衷於做大型或者超大型項目。合生創展在廣州開發完成的項目中,一些項目的面積超過了200萬平方米,其在天津開發的「寶邸溫泉度假村」項目據說面積達12平方公里。
在朱的發跡史中,除了合生創展,還有一家不能不提到的公司,即廣東珠江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珠江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2月,合生創展的大多數項目,幾乎都是與這家公司合作完成的。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一起,成為了朱行走江湖的左膀右臂。據調查,珠江投資的股東之一廣東新南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即是朱的胞兄朱沐之,珠江投資的另一位股東則是朱老家廣東豐順縣的韓江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據說,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的分工是這樣的,兩家公司以組合投資方式做項目,由珠江投資負責拿地,拿到地後,再由兩家按某種比例關系組成中外合作合營的項目公司進行開發。這種比例關系,基本是合作創展佔70%,珠江投資佔30%。在品牌使用上,對外,比如在北京則打珠江品牌,在廣州則大多打合生創展品牌。
朱不但注重產業,對資本運作也頗有心得。1998年5月,合生創展(0754)在香港上市。每股發行價2.7元港幣,共發行2.5億股,籌得資金6.7億元港幣。朱持有該上市公司63.75%股份。截至2001年底,合生創展總資產已達56億港幣,凈資產25億港幣。合生創展在資本市場的縱橫捭闔,為朱解決了後顧之憂。
朱擅於抓住一切機會賺錢。2000年前後,朱利用九運會在廣州召開,為九運會鋪設數據傳輸網路工程的機會,「順帶」為自己鋪設了幾條管道,然後,通過將這些管道出售給那些急於鋪設光纜的電信運營商,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就凈賺了10個億,而朱的投入前後不超過兩個億。
http://news.sina.com.cn/z/mr/hscz-zmy/
http://business.sohu.com/74/39/article203873974.shtml
『柒』 朱孟依家族經營什麼
合生創展/珠江投資
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合生創展(0754.HK)、上海電氣(600835.SH)、上電股份(600627.SH)、上柴股份(600841.SH)
通過在北京、天津及上海等地大量開發大型住宅小區,今年上半年合生創展的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94%,同時集團在國內一線大城市的可發展土地儲備達1300萬平方米。8月,新加坡政府旗下的投資基金淡馬錫(Temasek)和老虎環球基金(Tiger Fund)成為合生創展的策略投資者。
他們兄弟三個中,老大朱拉伊的新南方集團下屬控股有幾十個公司,涉及房地產、中醫葯、酒店、餐飲、娛樂、網路、科技研發、連鎖經營、保健品等等,銷售額達到幾十億元,老三朱慶伊創立的珠光房地產集團同樣也是地誇華南華北兩地
『捌』 朱孟依的管理擴展
業內有人戲稱朱孟依為「朱老農」,不僅因為他有大量的土地儲備,蓋了數百萬平方米的房子,還因為他幾乎從不在公眾前露面。他做事親歷親為,性格中還有一種業內人士稱之為「商業信念」的「犟」。朱孟依的下屬都對他有種敬畏感。他有時認真得可怕。譬如珠江綠洲開發前期,由於這是以合生創展品牌打入京城的第一個樓盤,老朱甚至在餐桌上都不斷和在人討論戶型設計稿,「那架式,反而他像是一個來打工的」,他身邊的人回憶道。「苛刻」也是朱孟依身邊的員工對他的評價。「他經常因為對員工工作不滿而發脾氣」。朱孟依,1992年與人在香港共同創辦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HK0754。2003年,合生創展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資產總值過80億元的香港上市公司。「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朱孟依似乎深諳這一道理。他引領合生創展在廣州城縱橫捭闔後揮師北上,一口氣在京城拿下數幅大地塊,全國性品牌由此樹立;而他的低調作風,又為其性格抹上一層神秘色彩。
1980年代中期,在老家廣東豐順縣城,20歲出頭的朱孟依憑借著敏銳的見識、獨到的眼光,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時豐順縣城商業剛剛興起,不少人都去擺攤做生意,朱孟依想:要是能夠將擺攤集中在一個地方,既熱鬧又方便。於是他去找鎮政府,提出由他出資建設商業街,只要求將業主租金提成。他拿到了「訂單」。
朱孟依的市場洞察能力以及善於利用政府資源,使得他很快在廣州紮下來,而且是深深地扎入土地之中。早年,他以低廉價格搶先一步在當時尚屬偏僻的廣州天河區購買到大批農田。這種搶在他人之前數年拿地的做法,令合生創展此後僅土地資產即呈數倍乃至10數倍級增長。事實證明,朱孟依早年那些偏僻、地價低廉的地塊,數年後成為了城市擴張的中心區域,如廣州的天河東圃、番禺等。
朱孟依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商機。2000年,朱孟依利用為廣州九運會鋪設數據傳輸網路工程的機會,而朱自己前後投入不超過兩個億。
朱孟依熱衷於做大型地產項目,並且遠遠走在別人前面。順著市政發展的方向,向東向南不斷開發,是朱孟依在廣州取得成功的關鍵。1993年,他在天河動工開發大型商住區華景新城;1994年建暨南花園;1997年開發了愉景雅苑和駿景花園。到目前為止,合生創展在廣州開發的項目超過了16個。另外,合生創展還將觸角伸到北京及天津,分別開發了北京珠江駿景花園、天津珠江溫泉城等7大項目。合生創展集團在廣州開發完成的項目中,一些項目的面積超過了200萬平方米,其在天津開發的珠江溫泉城據說面積達12平方公里。合生創展預計銷售額將達到60億元。
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個城市的開發規模,就相當於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開發的總規模,而1998年、1999年,合生創展僅在廣州一地創造的利潤就超過了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創造的總利潤。 精明的朱孟依早早地意識到資本市場的力量,由於私營企業、尤其房地產企業一直無法在內地上市,從一開始他就在香港成立公司,為以後上市作好准備。1997年,朱孟依在百慕大注冊成立受豁免公司。1998年5月,合生創展(HK.T54)在香港上市。每股2.7元港幣,發行2.5億股,籌資6.7億元港幣,其中朱孟依個人持有上市公司63.75%的絕對股份。截至2001年底,合生創展的總資產已達56億港幣,凈資產25億港幣。
較早地解決了資金問題讓合生創展搶先贏得了資本力量的支持。正是在1998年前後,合生利用資本優勢,乘機儲備了大量土地,項目開工面積大大增加。從1998年到1999年短短一年時間里,合生創展就有110多棟樓宇相繼建成,其開發規模、銷售業績,在廣州房地產業無出其右。2000年,合生創展旗下樓盤銷售額佔全廣州市場5%的份額。一些業內人士估計,2002年,「合生系」的銷售收入將超過100億元。
朱孟依積極吸引人才。合生系的高層人物,幾乎都是朱從各個競爭對手處挖角而來。中國海外集團的項賓、萬科集團前總經理姚牧民、萬科深圳公司副總經理、恆基中國公司總經理謝世東以及廣東城建集團總經理,都曾讓朱耐心等待過許久。
從1993年起,合生創展投資的房地產項目中,70%的項目都與廣東珠江投資公司合作開發,每次合生創展都是大股東,佔有其中70%的股份。
不能忽略的一個事實是:珠江地產只是朱孟依旗下內地公司珠江投資的一部分。
珠江地產只是珠江投資的開路先鋒,除了進行資源積累,還鍛煉人才,打開知名度。進行這種遠景安排,對於一貫善於」購買未來」的朱孟依而言,再自然不過了。有充分的理由理解朱孟依下一個十年的全面擴張計劃。他的胃口還遠沒有被填滿:在上海,合生購買了1400畝;在深圳,合生拿到了300多畝;在北京,去年一年,合生就一氣拿下北京5塊大型開發用地,總開發面積達到27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在武漢、南京、西安等二級城市,合生也進行市場調研或成立分公司,全國范圍大肆擴張的大幕已經拉開。 朱不但注重產業,對資本運作也頗有心得。1998年5月,合生創展(0754)在香港上市。每股發行價2.7元港幣,共發行2.5億股,籌得資金6.7億元港幣。朱持有該上市公司63.75%股份。截至2001年底,合生創展總資產已達56億港幣,凈資產25億港幣。合生創展在資本市場的縱橫捭闔,為朱解決了後顧之憂。
朱擅於抓住一切機會賺錢。2000年前後,朱利用九運會在廣州召開,為九運會鋪設數據傳輸網路工程的機會,而朱的投入前後不超過兩個億。
『玖』 朱孟依的人物經歷
朱孟依,1959年8月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東留口鋪村,是中國房地產界的風雲人物。在地產業,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少數知道他的人稱呼他「朱老農」。但這並不妨礙萬科地產的董事長王石對朱孟依的尊敬:「合生創展才是中國房地產界真正的航空母艦。」——需要介紹的是,合生創展是朱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但並非全部業務——王石顯然並非溢美之詞,如果把合生創展和萬科進行一下比較你就會清楚這一點: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個城市的開發規模,與萬科在全國五大城市的發展總規模相當,1998、1999年兩年,合生創展在廣州一地的利潤就超過萬科在全國五個城市的利潤總和。僅廣州一地,合生系開發的項目就有近20個,銷售商品房面積就超過600萬平方米,如果算上北京及廣州正在開發的項目,總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這個數字在國內私人開發商中,無出其右。榮登2008胡潤慈善榜第2名;2008胡潤百富榜第10名;2009胡潤慈善榜第3名;2009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5名。2012胡潤房地產富豪榜:朱孟依家族以財富180億元排名第八。 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排名第三十名。
做企業,就是選擇每天都睡不好覺的生活,白天你用前面的腦子想問題,晚上還得用後面的腦子想問題。從朱還算不上「做企業」的階段,他已經比別人想的要多。「那時在我們鎮上,很多人在家門口開商鋪,很亂。我就想,如果把這些人集中在一條街上的話,又好管理,又容易形成市場。」朱孟依去找鎮政府,這已超出了包工頭的工作范圍,從一開始,朱孟依就自覺地成為了地產開發商。從豐順到廣州,幾年時間內朱孟依積累了豐富的人際關系以及超強的市場洞察能力,這讓他能夠有資本在1992年與張芳榮、陸維璣夫婦在香港共同創辦合生創展集團公司。
朱孟依追求大動作,甫一進入廣州,他就購買了天河區的大塊農田。朱的盤算是:在廣州市政府的未來規劃中,天河區將被發展成商業中心。
這持續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強大的資本或人脈,而是在於朱對於市場前景的得當拿捏:合生拿到的土地都位置偏僻且地價低廉,但是幾乎都位於城市未來擴張的中心區域,比如廣東的天河、番禹。價格低前景好形成了合生擴張車輪的良性滾動。而且,朱孟依無心小打小鬧,合生從天河華景新城開始,就以面積大為顯著代表。合生在廣州開發完成的項目中,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項目有5個,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項目有3個,甚至有項目超過200萬平方米。
廉價的土地和大規模的建設,使合生開發的項目比別人擁有更低的成本。原恆基中國公司在大型發展商中,建築成本是最低的。以高層塔樓為例,一般發展商每平方米的建築成本是3500元,但合生的成本只有2500元。而十幾層的小高層,合生每平方米的建築成本僅為1700元,但其他發展商卻需要2300元。」
1997年,天河東郊並沒有大型的住宅項目,合生在那裡巨資開發了駿景花園,當人們看淡這塊土地的價值時,九運會的舉辦使房價一舉升溫。而後來,當朱孟依把戰線擴張到全國,他的戰略同樣如此:以剛剛拿到的天津寶坻縣1.8萬畝土地為例,土地均價每畝僅為6500元,政府還要投資市政建設。簡直可以用「惠而不費」形容。
但「朱老農」不僅廣積土地,也懂得精耕細作:合生引進香港房地產先進的設計、開發以及管理理念,大量創新保證了物業的高品質。低價格、高品質的物業最終在市場上形成了強勢競爭力。這些創新大大增強了樓盤的品質,謝世東介紹,由於品牌效應,合生開發的樓盤,都比周邊項目價格高,而且賣得更快。駿景花園每平方米售價5000元,但周邊項目的均價僅為4000元,3000套住宅兩年內全部售完。
朱孟依不只鋪設一根政務IP光纜,他在挖管道的同時,鋪設了更多的管道。然後,他將這些管道出售給那些急於鋪設光纜的電信運營商。一根管道每公里的售價是8到20萬元。不到兩年時間,朱孟依在廣東省內就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網路。民營企業鋪設光纖以及銷售管道的做法,引起了信息產業部的不滿。除了中國電信,盈通是廣東省內擁有光纖網路資源最多的公司。2001年11月,朱孟依將其在盈通的絕大部分股份,全部出售給急於介入電信行業的中信集團。業內流傳的價格是11億元。朱孟依全身而退,兩年時間,至少賺了10個億。
在朱孟依鎮上,很多人在家門口開商鋪,很亂。如果把這些人集中在一條街上的話,又好管理,又容易形成市場。朱孟依去找鎮政府,這已出了包工頭的工作范圍,從一開始,朱孟依就自覺地成為了地產開發商。
朱孟依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來到香港,並順利獲得香港永久居住證。朱用以打天下的合生創展是他於1992年與張榮芳、陸維璣夫婦一起在香港創辦的,合生創展性質上雖是一家港資公司,但其主要活動地或者說經營地卻是廣州。因為朱與政府的良好關系,預先獲知了廣州新城未來發展的契機,因而得以以低廉價格搶先一步在當時尚屬偏僻的廣州天河區購買到大批農田。
朱孟依追求大動作,甫一進入廣州,他就購買了天河區的大塊農田。
『拾』 廣東省首富是誰
廣州地產巨子朱孟依家族以115.83億元人民幣的財產高居「榜眼」位置。按照這一排名,朱孟依家族成為廣東的民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