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個股東怎麼分配股份
合夥創業的公司,成立之初到工商注冊的股東數以2-3個居多,由於工商登記注冊後的合夥人就是注冊股東了,大家的股比也都有了法律效應。
所以,在登記注冊之前最好是合理設計公司的股份結構,將資金、人力、資源、股權激勵、股權融資及退出機制等等都做好系統的規劃,避免為今後的發展埋下隱患。
如果是已經登記注冊過的,也需要針對實際問題重新做出股權系統規劃,調整過去的股份結構,然後及時到工商部門進行變更。
在聊如何分配股份比較合理之前,我們先匯總一下最常見最不合理的股份分配方式有:
①、2個股東的公司平分股份,即各50%
②、3個股東的公司各三分之一,即各33.3%
③、3個股東的公司按4:3:3
④、無論是2個或3個股東的公司,都沒有一個注冊股東的股份是超過50%(最好是或者達到66.7%)的。3個股東的公司里,創始股東自己的股份加上另一股東的表決權授權合計都沒有超過50%(最好是或者達到66.7%)的,即創始人加上授權股也沒有掌握相對控股權(最好是絕對控股權)。
一般情況下,正規的融資平台都會提供融資咨詢服務,如果企業家自己缺少資金資源,找不到投資人的話,建議你帶著項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試試,比如明德資本生態圈、鯨准、創業邦等等。
網上選平台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動則交幾萬塊錢的費用,卻沒有結果。如果把握不準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明德資本本身就是做投資的,這跟很多平台不一樣,很多平台只是做中介的。
另外,明德還有18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線下活動的對接率比較高,每一期活動都有幾百人參加,近百位投資人會到現場,不少企業獲得了融資,在業內算很靠譜的了,有融資意向的企業家可以試著聯系下。
如果你還有有關股份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⑵ 三個股東如何分配股權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可以把股權首先分成兩個類別:資金股權部分、經營管理股權部分。先把這兩個部分的股權分別確定清楚,不按人的角度,而按這兩個類別的角度。
至於經營股權部分,總的比例定好了之後,就可以考慮每個人在團隊中擔任的職責和能力來評估了。這個方面可能有爭持的地方,建議設立一些簡單的虛擬股權績效評價系統。就是說在創業過程中讓股東的股權隨著個人績效的變化有一定調整幅度的激勵制度。這個制度是中立的,因此經營股權的分配比例也是按照職責、崗位來分的,而不是按照人來分的。如果覺得還應該考慮創意角度的股份,那把這個方面單列。讓最開始提出這個創意的人獲得一定的股權回報是可以接受的。
⑶ 什麼是股份.股份是怎麼分配到股東的手上的
有限責任公司沒有股份的概念,只是說注冊資本有多少,各股東佔多少比例,在公司收到注冊資金後,應當給投資方出具收款收據,也可再提供相關證明,便於投資方財務處理。
股份有限公司有股份的概念,一般情況下創立時,一般情況下注冊資本一元就是一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面值一元,個別案例有面值10元,0.1元不等。如注冊資本100萬元,股份數通常為100萬股,也可做成10萬股或1000萬股(不推薦)。至於分配股份,只要給投資方出具收款收據或收款證明即可,也可印刷成精美的小本或小卡片,蓋公司印章和法人章,格式上並沒有統一要求,但要有基本要素(比如投資方全名,投資日期,投資額,股份數,紅利領記錄等)。
⑷ 如果有新股東入股怎麼分配股份
原則是你和你的合夥人最少要有50%的股份,如果其它人想入股的話根據相應的資金量的來決定
投資是風險與收益共存的,大股東佔大股,同樣承擔了更大的責任\義務和風險!
⑸ 合夥開公司股份如何分配
通常合夥的股權分配是按照出資比例,將100%的股權分割,出資一樣的話就是均等分,不一樣就是誰出的多,誰占的股份多。
如果條件允許,更為穩妥的方法是去公證處將幾方的合同進行公證,這樣避免了將來如果出現合作不愉快,因為合同問題引起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