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鋁業收購力拓
鐵礦等礦山類資源屬於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中國最想收購的是石油資源!
對資源類公司的收購不光是為了賺錢的問題,是將來工業發張的必要保障。
另外,好像還達不到絕對控股的。
由於一直反對中鋁入股的力拓候任董事長吉姆·棱宣布辭職。隨後,中鋁於2月12日宣布向力拓注資195億美元。交易完成後,中鋁可能持有力拓股份最多前的9.3%上升至18%而已啦~
力拓現在自己需要現金流了,力拓也有自己的打算。
不過這次注資的不是一般公司,澳洲政府就 出來干預了
Ⅱ 中國鋁業收購力拓對於中國有哪些影響
對中國沒有多少影響的,力拓本身股權很分散,中鋁收購後雖說屬於大股東,但是決定權還是在董事會手裡。最近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應該就可以看出來效果來了。
Ⅲ 力拓前10大股東的詳細資料
--------------------------------------------------股數---------佔比
1-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中鋁與美鋁共同成立)---119,705,134--12.00
2-AXA(金盛保險)----------------------------------48,493,873---4.86
3-Legal & General plc(法律通用集團)--------------45,879,555---4.59
4-Barclays PL(巴克萊)----------------------------42,129,019---4.02
5-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一美國大型投資機構)41,031,494---3.90
http://www.riotinto.com/annualreport2008/shareholderinformation/share_ownership/shareholders/index.html
http://www.riotinto.com/annualreport2008/shareholderinformation/share_ownership/registered/index.html
Ⅳ 中國鋁業入股力拓為什麼失敗
力拓單方面毀約。因為中鋁入股力拓時恰是力拓最為困難之際,但隨著審批程序的繁瑣,時間推移,力拓逐漸度過財務困難時期,所以開始有了毀約之意。
大體上講是這樣!
Ⅳ 中鋁收購力拓是非合作性博弈嗎請說明理由!!!!
其實有利有弊,看站在哪個角度,說是合作性的博弈,不是不可。
中鋁如果成為力拓的股東,那麼存在著管理層的問題,力拓的股東是得到了利益,可以要分出去權利,這個權利是分給了中國,他們有可能受到中國政策的控制。
其次力拓屬於國際化的集團,分別在英國和澳洲上市,那麼英國和澳洲方面也對此事持有不同的觀點。
力拓是需要錢,可是各方面壓力也很大。必和必拓公司也在窺覬著力拓的強大資源,都想分一杯羹,看誰更聰明吧。
Ⅵ 中鋁聯合美國鋁業收購力拓英國上市公司12%股份。中國鋁業(601600)股票會不會漲
一切利好因素對於目前來說都不能作為依據,唯一可信的是現在的價格已經跌到了令人心動的底線,加上中國鋁業是一家業績優良的公司,值得長期投資。建議先輕倉操作,節後再擇機補倉。
Ⅶ 既然中鋁是力拓的最大股東,為什麼中國和力拓談判那麼被動
最大股東並不表示控股股東。再說國外的大公司都是為全體股東負責的,至少也要為佔大多數股份的股東負責,不是為最大股東負責的,力拓當然不用聽中鋁的指令。
Ⅷ 力拓集團的中鋁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於2009年2月12日宣布與力拓集團建立開創性戰略聯盟,據中鋁公司介紹,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已於12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鋁公司本次與力拓集團合作共投入195億美元,其中約72億美元用於認購力拓集團發行的可轉債,債券的票面凈利率為9%。中鋁公司可在轉股期限內的任何時候選擇轉股。轉股後,中鋁公司在力拓集團整體持股比例將由9.3%增至約18%,其中持有力拓英國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亞公司股份的14.9%。同時,中鋁公司將提名2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集團董事會。
另外,中鋁公司將出資約123億美元獲得力拓集團有關鐵礦、銅礦和鋁資產的部分股權,並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中鋁公司將依據投資比例擁有相應的董事會席位。依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鋁公司部分參股的力拓集團的資產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哈默斯利(Hamersley)鐵礦公司、韋帕(Weipa)鋁土礦、雅文(Yarwun)氧化鋁廠及波恩(Boyne)電解鋁廠,智利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美國肯納可(Kennecott)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銅礦和秘魯拉格朗哈(LaGranja)銅礦等。在資產層面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將組建鐵礦石、銅礦和鋁三個戰略合作委員會。同時,雙方將圍繞合資的鐵礦石、銅礦和鋁資產,組建三家合資銷售公司,各佔50%的股權,負責本次合資項目的產品銷售。
據介紹,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本次交易的成功完成尚需要獲得力拓集團股東和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監管機構的批准。
此外,根據協議,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後續還將一起就幾內亞西芒杜(Simandou)鐵礦、中國礦業勘探開發及其他潛在機會進行合作,深化戰略聯盟關系。中鋁公司還將協助力拓集團探討在中國市場融資。
中鋁公司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氧化鋁產量居世界第二,電解鋁產量居世界第三,鋁加工材產量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中國第三大銅生產商;2008年中鋁公司進入世界500強。力拓集團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礦產資源公司,總部位於英國;以2007年產量統計,力拓集團的鋁土礦居全球第一,鐵礦石、電解鋁和鈾居全球第二,氧化鋁全球第四,銅精礦全球第五。2008年2月,中鋁公司以140億美元獲得力拓英國公司12%的股份,成為力拓集團的單一最大股東,為此次雙方形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6月5日上午力拓集團發布正式公告,力拓集團董事會已撤銷對2009年2月12日雙方達成的戰略合作交易的推薦,並將依據雙方簽署的合作與執行協議向中鋁公司支付1.95億美元的分手費。
本次交易雖然沒有最終實現,但是對於中鋁公司的長遠發展以及國際化戰略實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推進本次交易的實施,中鋁公司參與了全球資源項目的運作,加強了與國際礦業公司以及中國金融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積累了豐富的海外並購經驗,建立並鍛煉了一支熟悉國際化運作的團隊,展示了中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這一切都是中鋁公司在實施國際化戰略道路上獲得的寶貴財富,必將在未來公司發展中體現價值。 力拓案一審判決 胡士泰等人獲刑7-14年
法院審理查明,澳大利亞力拓有限公司駐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胡士泰及中方雇員王勇、葛民強、劉才魁,於2003年至2009年,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對華鐵礦石貿易中,多次索取或收受錢款,為他人謀取利益。其中,胡士泰收受人民幣646萬余元,王勇收受人民幣7514萬余元,葛民強收受人民幣694萬余元,劉才魁收受人民幣378萬余元。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還採取利誘等不正當手段,獲取中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嚴重影響和損害中國鋼鐵企業的利益,給中國有關鋼鐵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其中,2009年中國20餘家企業多支出預付款10.18億元,僅下半年的利息損失即達人民幣1170.3萬余元。胡士泰、葛民強、劉才魁在因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犯罪被偵查期間,分別主動供述了收受賄賂的事實,具有自首情節。
Ⅸ 跪求中鋁收購力拓中事件及其失敗原因
1.有內奸2.底牌太早出。3.想當然認為。4.顯得急,實際:成功是必須潛龍在淵的。5.國營背景。6.國外對中國的警戒。7.資源要多從非州來。8.中共在經濟方面不利用香港是行不通的。從56年到66年到78年到85年每十年從榮老,HUO老等必須培訓忠實的香港代表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