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地集團為什麼漲
被2家保險公司舉牌爭奪股份!
金地集團(600383):被多次舉牌,金地集團等多股股價創新高
■今日早報
產業資本最愛零售業
近期,
產業資本對於上市公司股權的爭奪無疑成為了引爆標的公司二級市場股
價的"催化劑".
在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後,金地集團近日終於爆發,股價收出罕見9連陽,累計上
漲超過20%;而同期滬指卻是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2%.事實上,不止金地集團,農產
品,中百集團,精倫電子,工大首創,禾嘉股份等多隻被舉牌股近期股價均創出新高.
申銀萬國研究員金澤斐認為,
零售公司由於資產豐厚,現金流充沛,一直是產業
資本重點關注的領域,
尤其是在行業景氣度向下,估值受抑制時,產業資本舉牌更是
頻繁.
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
金地集團股價創4年多新高
金地集團22日公告,
生命人壽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升至19.8087%(編注:含授權
表決的股份數).這表明, 在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後,
生命人壽並未停下增持金
地集團的步伐.
資料顯示,2013年的1月25日,生命人壽第一次公布舉牌金地集團,到2013年11月
1日,生命人壽旗下兩款產品已合計持有金地集團7.85%股權,以極細微的優勢超過金
地集團第一大股東福田投資.2013年11月5日,
福田投資聯合自然人何大江成一致行
動人,合計持股比例至8.02%,暫時保住了第一大股東位置.
此後,
生命人壽開始了閃電增持計劃.2013年11月27日,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
的股份表決權已達5%;今年2月11日,
生命人壽的股份表決權達到10%.4月10日,金地
集團公告稱,生命人壽持有股份表決權已經達到12.865%,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
在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後,金地集團股價終於有所突破,從3月21日開始,結束震
盪行情,一路上攻,近兩日更是連續上漲,前日大漲5.93%,昨日漲3.41%,報收8.50元,
創出4年多新高.
同樣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的還有農產品.該股從2012年底開始震盪上行,上周五
創下近4年新高.截至到2014年3月13日,生命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合計持有農產品2.55
億股,占總股本15.001%.
零售業成高發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來被舉牌的16家上市公司中,零售業上市公司就占據了
5家.由此可見,零售業當仁不讓成為了產業資本舉牌的高發地.
對此,中銀國際研究員唐佳睿認為,從歷史上看,零售企業股權紛爭較多,被收購
兼並可能性較大.如中興商業,鄂武商也曾先後被銀泰系舉牌.同樣,中百集團在永輝
超市舉牌前也曾被新光控股舉牌;大商股份亦被茂業系舉牌.
此外,
南寧百貨被自然人符如林舉牌,津勸業曾被中商聯舉牌,東百集團也曝出
兩大股東爭奪控股權等等.
而永輝超市是繼新光控股之後,第二家舉牌中百集團的產業資本.2013
年初,新
光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持股比例達11.37%,一度超過武商聯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國泰君安分析師童蘭表示,
中百集團渠道價值被二級市場低估是公司近年頻頻
受到產業資本關注的重要原因.
"公司2012-2013
年市值一直在40億元上下徘徊,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也僅約為50
億,對應2014 年
PS值(市銷率估值法,用總市值除以銷售額)約為0.3,仍接近超市行
業最低水平,對產業資本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童蘭稱,"我們認為,永輝的快速增持充
分說明了中百集團的渠道價值.
在國企改革及政府優化兼並收購市場環境的指導意
見的政策驅動下,中百集團或存在民營化的可能."
在今年的4個月時間里,
永輝超市均有持續從二級市場買入中百集團股份.截至
目前,永輝超市已三度舉牌.
"無論是產業資本的垂涎,
還是實際控制人通過增持對控制權的維護,雙方都凸
顯了公司的渠道價值及對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 魏立稱.
"我們認為,
後續大股東比例低,自有物業價值高的零售上市企業都有被增持的
可能性.如人人樂,華聯綜超等零售業公司也存在被收購的可能."
唐佳睿預計.
❷ 為什麼請幫忙分析一下600693
福建商業龍頭———福建東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93.SH,下稱東百集團)剛忙完2月10日的股東大會,又得馬不停蹄地應對新情況。
「福建證監局已經介入了,今天下午還專門聽取了東百集團的匯報,看來情況相當復雜。」知情者2月14日晚上向記者透露,「但是否真的是福建新天地集團在幕後操縱,目前還沒有官方結論。」
此時距福州市財政局分別與新天地集團旗下的兩家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合同書》還不到兩個月。
當天,新天地集團的網站「突然」無法登錄。之前,該網站披露:持有東百集團20%股權的第一大股東深圳欽舟實業,與年前簽訂協議合計受讓福州市財政局所持東百集團10.37%股權的福州慶隆投資有限公司、福州華港投資有限公司同為新天地集團的「下屬企業」。
「如果欽舟實業確實屬於新天地集團的嫡系,一旦東百集團10.37%國有股權的轉讓獲得國資委批准,新天地集團直接控制的欽舟實業、慶隆投資、華港投資合計持有的東百集團股份將達到30.37%,這將觸發要約收購。」知情者稱。
收購懸疑
2005年12月22日,東百集團發布公告稱,福州市財政局將所持有的1368.94萬股東百集團國有股分別轉讓給慶隆投資和華港投資,每股作價3.6943元,轉讓金額共計5057萬元。
轉讓價雖然比2005年第三季度的每股凈資產2.79元高,但與四年前深圳飛尚實業、欽舟實業受讓29%股權的價格一樣。
「當年的國有股轉讓是在東百集團陷入頹勢走下坡路之際忍痛割愛的,如今東百集團的業績全面回升,2004年每股收益達0.226元,調整後每股凈資產達1.392元,2005年三季度末每股收益達0.15元,但股權轉讓的價格卻與四年前一樣,這完全沒有道理。」興業證券的陳姓分析師認為。
東百集團的公告顯示,慶隆投資、華港投資注冊地為福州五四路新天地大廈16層,法定代表人都是何建光,與新天地旗下的港都房地產等公司合用一個辦公單元。
1月10日,東百集團200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收購中僑(福建)房地產有限公司餘下股權」議案,其控股子公司福建東方百貨管理有限公司以1300萬元,受讓1980年出生的付洋女士持有的中僑地產25%股權,此次受讓資金全部由公司自有資金解決。而在去年6月,東方百貨已經以3900萬元,受讓了香港中僑集團所持有的中僑地產75%股份。
東百集團為什麼不一次性受讓100%股權呢?
「這可能是新天地集團以上市公司資金為其收購墊資,空手套白狼。」知情者表示。
2005年1月5日,中僑地產為新天地集團所屬的億康商貿和億康集團提供了總額8000萬元的貸款擔保,擔保期限到2005年12月5日,目前已逾期。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被收購公司不得向收購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財務資助。
顯而易見,中僑地產為億康商貿和億康集團提供貸款擔保在前,東百集團收購中僑地產在後,新天地集團的資本運作高明之處在於將自己「雪藏」了。
潛行大鱷
「雖然對欽舟實業與新天地集團的關系,目前官方尚無定論,但內中還是有跡可尋的。」知情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東百集團原有國有股總數為5192.192萬股,占總股本的39.37%。由於經營業績下滑,2001年6月22日,福州市財政局第一次公開徵集東百集團國有股權受讓人,底價為1.65億元,成為全國「公開徵集國有股受讓人」第一案例,新天地集團旗下的福建億康集團與來自廈門的福建升匯集團作為一致行動人參與競標,最後升匯集團與億康集團出價最高,達到1.92億元,比位列第三的深圳飛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高出150萬元,但最終福州方面議定的結果是當時尚名不見經傳的飛尚實業勝出。
戲劇性的變化在於,轉讓的股份比例幾經周折後從39.37%變成了29%,更出乎意料的是,原先沒有入圍的欽舟實業受讓20%,成為第一大股東,飛尚實業只持有9%,轉讓價格為每股3.6943元。剩餘的10.37%股份仍由福州市財政局持有。
但一直以來,飛尚實業和欽舟實業卻遲遲未將受讓股權正式過戶,直到去年12月30日,東百集團公告稱,兩筆歷時4年半之久的股權轉讓獲得國資委批准。而市場認為,欽舟實業和飛尚實業均為「飛尚系」掌門人李非列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兩家公司聯合持股,意味著東百集團已成為「飛尚系」的一員。
「現在事實開始明朗了,實際上是欽舟實業控制了東百集團,新天地集團又控制著欽舟實業。」知情者稱,「新天地集團在第一次遭挫後採取迂迴戰術,最終讓欽舟實業走到前台入主東百集團,其高明的運作手法真是如行雲流水。」
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欽舟實業的法定代表人、東百集團董事局主席畢德才是新天地集團實際控制人的岳父。
「新天地集團是外商投資企業,通過欽舟實業、慶隆投資、華港投資曲線控股東百集團,規避了國家法律、法規及對外商收購上市公司的一些特殊規定。」上述人士表示。
眼下的跡象表明,新天地集團這只潛行的資本大鱷還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可能觸及要約收購的東百集團是否能還市場一個明白,讓隱身幕後的新天地集團揭開面紗,關鍵還在於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力度。
❸ 福建東百集團的介紹
福建東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Fujian Dong Group Company Limited SH:600693)前身為1957年成立的福州東街口百貨商店,50多年來始終堅持「質量、譽、品牌、規模」的經營宗旨,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1993年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企業經營邁上了新台階。2001年新股東入主後,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夯實零售主業、使得2002年至2007年的六年間,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好、最快發展時期。
❹ 東百集團怎麼時候升跌啊
東百集團暫時的投入,造成盈利下降,加上大盤暴跌,所以該股下跌嚴重,其實該股的四個門店均有亮點
東百商場的增長和亮點:1、4月份部分樓層進行了裝修改造,一樓增加了近300平米的營業面積。2、4月8日,Dior迪奧福州市第二家化妝品專櫃落戶東百商場,面積達50平方米。這表明,東百的弱項化妝品業務有了新的突破。3、98年的大規模停業裝修費用08年將攤銷完畢,09年將減少近900萬元的攤銷支出。 東方百貨的增長和亮點:09年3月國美電器租約期滿離場,商場整體布局將得到改善,業績將有所提升。 元洪購物中心的增長和亮點:1、憑借東百的引資和整合能力,元洪08年及以後年度的轉租收入完全覆蓋租金成本。2、家樂福年底前入駐,這將帶來旺盛人流,提升購物中心整體租金水平和經營檔次,購物中心整體服務功能、業態組合將更加完善。3、元洪城還將不斷進行調整,整體的方向是隨著消費者群體結構的逐步提升,經營檔次也將逐步提升。2010年元洪城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群升國際的亮點:將於9月下旬開業,招商順利。據悉,已經簽約GUCCI,打造福州最高檔的購物場所已非常容易。這將吸引本地及周邊的奢侈品消費者,福建私營經濟發達,且為著名的僑鄉,奢侈品市場潛力大。 東百面臨的競爭環境和競爭格局: 1、福州百貨業形成了以八一七路為主線,大洋百貨和本地商業巨頭東百集團兩強競爭的格局。相比大洋百貨的「密集進攻」,東百集團的戰略布局更顯優勢,東百百貨業霸主的地位難以動搖。 2、盡管擴容很快,但我們認為福州百貨業潛力仍大,競爭仍然是相對緩和的,因為:首先,兩強壟斷競爭的格局難以打破;其次,市場蛋糕從沿街專賣店向品類更豐富、更時尚、更善於整合促銷資源、更具人氣的百貨轉移。 管理團隊優秀,激勵機制到位。從近年來的擴張步伐、網點的獲得和改造及競爭策略,不難發現公司管理團隊的優秀。管理團隊通過向大股東購買股權的方式進行推進激勵機制。隨著基層員工收入的提升,公司上上下下激勵到位,激勵機制對於精細化管理的零售業,重要性不言而喻。 預測08年和09年的EPS分別達到0.41元和0.54元。預期2010年是公司業績增長的爆發年,元洪購物中心、群升國際爆發性的增長值得期待。 鑒於東百商場和東方百貨難以替代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且物業自有,因此公司也具備較好的防守性。以09年30倍PE計,公司合理價值為16.2元。
❺ 華聯股份與東百集團同一題材股嗎
是的。一個題材。
❻ 東百集團是國企嗎還是私企公司在什麼地方
福建東百集團是民營企業,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八一七北路84號
❼ 福建東百集團的十大股東
名次 股東名稱 股份類型 持股數(股) 占總股本持股比例 增減(股) 變動比例 1 深圳欽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60,188,899 17.54% 不變 -- 2 福建豐琪投資有限公司 流通A股 16,596,605 4.84% 新進 -- 3 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險分紅 流通A股 16,435,677 4.79% 不變 -- 4 姚建華 流通A股 12,137,840 3.54% 不變 -- 5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證 流通A股 10,480,754 3.05% -1,252,346 -10.67% 6 薛偕清 流通A股 6,419,090 1.87% 新進 -- 7 祝曉虹 流通A股 6,055,800 1.76% 新進 -- 8 施友金 流通A股 5,247,642 1.53% 新進 -- 9 王雲 流通A股 4,840,328 1.41% 新進 -- 10 王世清 流通A股 4,808,105 1.40% 新進 -- 合計 -- 143,210,740 41.73% -- --
❽ 福建東百集團的股票信息
公司名稱 福建東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Fujian Dong (Group) Co., Ltd. 曾用名 東百公司->東百集團->G東百 A股代碼內 600693 A股簡稱 東百集團 證券容類別 上交所A股 所屬行業 商業百貨 總經理 魏立平 法人代表 彭瑞濤 董秘 徐海濤 董事長 彭瑞濤 證券事務代表 陳玲 獨立董事 賴小瓊,龍鳳鳴,李剛 成立日期 1990-10-01 上市日期 1993-11-22 發行市盈率(倍) 0 網上發行日期 1993-10-13 發行方式 公開拍賣 每股面值(元) 1.00 發行量(股) 2684萬 每股發行價(元) 2.50 發行費用(元) 752萬 發行總市值(元) 6710萬 募集資金凈額(元) 5958萬 首日開盤價(元) 12.00 首日收盤價(元) 12.00 首日換手率 46.13% 首日最高價(元) 12.20 網下配售中簽率 -- 定價中簽率 0.00%
❾ 東百集團的注冊商標圖是什麼
如果查詢的是福建東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話,其注冊商標如下:
東百DONGBAI東百+DONGBAI
❿ 福建東百集團的公司高管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學歷 職務 1 畢德才 男 -- -- 董事長 2 徐海濤 男 42 本科 財務總監,副總裁,董事,董秘 3 龍俊 男 33 碩士及研究生 董事 4 姚建華 男 56 -- 董事 5 李剛 男 50 碩士及研究生 獨立董事 6 龍鳳鳴 女 44 本科 獨立董事 7 賴小瓊 女 -- 博士研究生 獨立董事 8 魏立平 男 49 博士研究生 副董事長,總裁 9 李鵬 男 49 碩士及研究生 副總裁 10 崔正旭 男 39 碩士及研究生 副總裁,董事 11 王一欣 女 44 碩士及研究生 監事 12 施敏秀 女 55 大專及其他 監事長 13 林琳 女 35 本科 職工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