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里巴巴股權結構圖解
日本軟銀集團佔比34.4%;雅虎佔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佔比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佔比3.6%。
阿里巴巴於2014年5月6日(美國時間)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顯示,日本軟銀持股佔比34.4%,為最大股東,馬雲持股佔比達8.9%,為最大個人股東。
招股書詳細批露:日本軟銀集團持股797,742,980股,佔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佔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有206,100,673股,佔比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佔比3.6%。
阿里巴巴提議推行的董事會結構是一種比目前美國盛行的董事會結構更為極端的形式。
在美國,為了強化企業創始人的地位,互聯網企業和社交網路企業一直在採用一種雙重選舉機制。與合作集團類似,這類創新型企業往往會宣揚某些很有價值的價值觀,而他們的董事會往往不夠健全,不足以應對戰略管理方面的挑戰。
除此之外,另一個常見特徵是這類企業可能會奉行「長期主義(long-termism)」,對資本市場的壓力焦慮甚少。
不過,這其中還存在一些十分重要的區別。
對於美國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的是人力資本。至於金融資本,除了在發放紅利或收購其他企業時會把股權當作一種「貨幣」之外,它們幾乎沒什麼存在的必要。那些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手中往往持有大量現金。
2. 雅虎中國跟楊致遠關系
因為是他創建了雅虎,1994年4月,還就讀在斯丹佛大學的楊致遠與費洛為了完成那頭疼的論文,在網路上尋找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收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站點並加入到書簽,以便查找。可是當這些所收集的站點越來越多,他們也感到對此的管理有些雜亂,查找起來非常麻煩。於是他們把這些書簽按類別整理好,編製成軟體,並放到網路上讓其他沖浪的人享用。然而受到了大家的歡迎與擁護。當時這個軟體的名字是:《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傑瑞全球咨訊網指南)
隨著《指南》越來越受歡迎與關注,許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的工作站使用這套軟體,使校方大感困擾,抱怨這項發明影響了學校電腦的正常運作。但是楊致遠與費洛仍然積極為此努力,並推出特色欄目:「Cool Links」和「Hard to Believe」,並將網站改名為:《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
由於但是條件限制,網站的數據存放在楊致遠的學生電腦內,綽號為「akebono」;而搜索引擎則存放在費洛的計算機中,綽號為「konishiki」,這是兩個他們最喜歡的摔角運動員的名字。
在沒日沒夜、滿目狼藉的工作室中,199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楊致遠與費洛正在為他們的網站取了一個很特殊的名字:Yahoo!他們取了Unix 程序 YACC "Yet Another Compiler Compiler."中的Yet和another兩個單詞,在字典里查找適合的名字。最後他們覺得Yahoo(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縮寫,Yahoo這個詞也有"怪獸"的意思)比較適合,並且這種自我謙遜的風格十分合乎網路上人人平等的初衷。於是神奇的Yahoo網站誕生了,當時是半夜2點。
楊致遠和費洛一邊精心打造他們的網站,一邊積極尋找潛在的投資者,第一個找到的是Sequoia Capital公司的Michael Moritz。Sequoia公司在Yahoo!注資100萬美元,成立Yahoo!公司和Yahoo品牌;當時楊致遠名片上印著的頭銜是Chief Yahoo! (Yahoo酋長)
Yahoo!公司的成立,無疑給兩位年輕人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鼓勵。公司開辦之中,楊致遠向Netscape's Marc Andreessen 租用相關設備,其中包括電話線、四台Silicon Graphics 工作站、四台 Pentium計算機和一條T3專線。 致遠的「Yahoo!」將索引軟體無償提供用戶使用,公司盈利則主要依靠廣告收入。每日「Yahoo!」為軟體增加兩百多條新目錄。由於「Yahoo!」檢索系統實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廣告收入也相當樂觀。結果,Yahoo!一上市就一鳴驚人,風頭大出。
1996年4月12日,Yahoo股票首次上市,每股價為$13,而開盤就達到$24.50,並持續飆升至$43,最後以$33收盤,一下子給Yahoo公司帶來將近8.48億美金的市場值。創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記錄。
雅虎中國不算國產的其實……
3. 阿里巴巴的股份怎麼分的馬雲有多少
alibaba是集體持股,阿里巴巴集團員工持股占總數的31.7%,軟銀孫正義29.3%,雅虎39%,雅虎擁有35%投票權,雅虎是最大股東,但阿里巴巴是馬雲及另外18位股東所創立,其文化及其他方面是其他人員及公司無法掌控的,即使大股東也不敢輕易接管,其實真正控制還在馬雲手裡,至於馬雲分多少錢,我們無法考究,阿里巴巴上市部分只佔阿里巴巴集團總資本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要把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混淆,上市的只是b2b部分,還有淘寶,支付寶,中國雅虎,阿里媽媽,阿里軟體等未上市部分
阿里巴巴估值1600億美元
現在的股權結構
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797,742,980股,佔比達34.4%;雅虎持有523,565,416股,佔比達22.6%;馬雲持有206,100,673股,佔比8.9%;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佔比3.6%。
4. 阿里巴巴的股份構成是什麼
截止2020年7月:
阿里巴巴集團日前向美國SEC公布財年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股降至4.8%,蔡崇信持股降至1.6%。
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結構。軟銀持股降至24.9%,軟銀仍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
馬雲蔡崇信進行了減持。
在香港IPO前,軟銀擁有阿里巴巴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馬雲和蔡崇信分別實益擁有阿里巴巴約6.1%和約2.0%股權。
(4)雅虎股份分配擴展閱讀
2017年的時候,阿里第一大股東軟銀持股29.2%,雅虎持股15%,而阿里巴巴董事局馬雲持股僅7%,為第三大股東。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三大股東都有減持行為。
軟銀集團持有阿里巴巴29.2%的股權,為阿里的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馬雲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權,為最大個人股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約2.5%的股權,僅次於馬雲。
在2014年阿里巴巴的IPO文件中透露,最大股東日本軟銀持股佔比34.4%,雅虎持股22.6%,馬雲持股佔比8.9%,蔡崇信持股佔比3.6%。
2016年5月20日的數據顯示,軟銀持有阿里巴巴32%股權,雅虎持有15.4%股權,馬雲持有7.8%股權、蔡崇信持有3.2%股權。這說明在過去一年中,兩大公司股東和兩大個人股東都有所減持。
5. 阿里巴巴集團從雅虎回購的 20% 股權怎麼分配
本周一,里巴巴集團與雅虎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回購一事簽署最終協議:里巴巴集團將用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億美元的新增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里巴巴集團股權的0%。如未來里集團進行IPO,里巴巴集團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剩餘持有股份的0% 00年10月,里巴巴集團與美國雅虎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里巴巴收購雅虎美國在中國的全部資產,並獲得雅虎中國的運營權,雅虎美國投資10億美元成為里巴巴集團的戰略股東。雅虎共同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楊致遠成為里巴巴集團人董事會成員之一,董事會主席是馬雲。七年來,里巴巴與雅虎的關系並不和諧,00年1月雅虎CEO對里巴巴在中國處理雅虎品牌的方式表示不滿,010年月里巴巴曾提議回購雅虎所持股權,但在當年月份這項談判宣告破裂 里巴巴擺脫後顧之憂 雅虎是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如今,里巴巴的發展勢頭相當旺盛,可謂如日中天。其管理團隊非常擔心管理權失控,一旦某日股東要求更換一批管理人員,現有管理團隊的成果就將被竊取,因此,管理團隊對這種情況很不滿 「馬雲建立里巴巴是為了實現他的商業理想,他要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問題,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但在中國發展勢頭這么好的一個企業如果被外國資本壟斷,那他的理想可能就無法完成。」華林證券財富管理中心首席投資顧問曹雷對中國經濟時記者表示,中國市場非常龐大,里巴巴未來還有很多事情可做。它不願再為雅虎這樣的大股東打工,管理團隊也一直希望雅虎不要插手。在面對Facebook、Google這些強大對手時,雅虎自身發展也是步履維艱,它對里巴巴的投資可謂最正確的選擇。因此,雅虎也很看重這一點。而馬雲的團隊為了收回股權,想了很多對策談判,甚至剝離了支付寶。如今回收了股權,未來的經營發展不再有後顧之憂,可以按自己的計劃做戰略部署了 實際上,由里巴巴集團於00年月10日投資創立的淘寶網,如今已是亞太地區最大的網路售商圈。馬雲曾說:「淘寶絕對不會只呆在中國;淘寶不屬於中國,它來自中國,它屬於整個世界,屬於這一代人。」 「要進入一個市場,首先要研究當地市場,包括國外市場對中國是否認可、競爭對手是否強大等都有待考察。」曹雷表示,如果當地市場龐大、競爭對手弱、對中國商品有旺盛需求,這樣的市場則較易建立 雅虎能否翻身取決於創新 「雅虎是楊致遠一手創建的,但他也不得不離職。依現有情況看,雅虎的發展已經十分受限。」易觀國際分析師齊劍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記者采訪時表示,股東和投資人一直希望通過出售亞洲資產來套現或者獲得相應回。里巴巴是雅虎目前亞洲資產的核心部分,股東對套現的需求一直非常強烈 目前,雅虎股票與00年的最高值相比已下跌%,其廣告收入也在被Facebook、Google等蠶食。對此,齊劍哲分析,雅虎原有的業務已經失去競爭力,亟須作出改變 曹雷也認為,雅虎的創新性不足且自身戰略方向不清晰,仍在沿用過去的經營方式,並未不斷創新業務。因此,其市場份額難免被蠶食。如果雅虎仍堅守門戶,其廣告收入和入口流量都會大幅下降,繼而導致自身介值下降 「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方式都在形成當中,雅虎未來仍有翻身機會,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曹雷強調,需要公司內部團結以及股東對雅虎的支持,但是,如果雅虎沒有創新能力,那它實現翻身就十分困難。
6. 馬雲創業初期持股比例是多少
在創業初期,馬雲是一人獨大的,之後隨著融資擴大、股權的不斷稀釋,才降到了現在的8.9%。馬雲的成功之處在於他本人的不可替代性。
1、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招股書的時候,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以機構持股來看,日本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達34.4%。
雅虎第二,持股比例為22.5%。二者合計57%。以個人持股來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股比例僅為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為3.6%,而阿里巴巴CEO陸兆禧、COO張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
2、1999年3月,馬雲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正式上線。
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聽說阿里巴巴後,飛赴杭州洽談投資,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從軟銀等國際投資機構融資2500萬美元。
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15年10月23日,《2015信中利·胡潤IT富豪榜》發布,51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350億元資產蟬聯中國IT業首富,在13年裡財富增長540倍。
(6)雅虎股份分配擴展閱讀:
截止2017年6月9日,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為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雖然馬雲及合夥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數股份,但卻有絕對的控制權。
在公司成立之初,為了防止大權旁落,阿里合夥人與軟銀、雅虎達成了一整套表決權拘束協議,以進一步鞏固合夥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阿里巴巴之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就是因為馬雲及團隊實行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相當於同股不同權。也就是說,美國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軟銀雖為第一、第二號股東,但是沒有權利決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紅收益。
7. 雅虎股東現狀.股份構成
雅虎的股東多佔比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雅虎被(微軟)等·並購的話應該不會和阿里巴巴產生影響,本來他們就不是一個網站。你說會不會對馬雲產生影響我想有影響,但回過頭想想應該也不大,他只不過並購了雅虎中國,只不過現在和雅虎有點域名相同和廣告類其他沒撒有關聯的,我想影響不會太大。~~~~~!!
8. 馬雲阿里巴巴股份佔多少
馬雲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為7%。
2019年7月,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布,馬雲排名第3;9月5日,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馬雲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螞蟻金服集團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接任。;9月7日下午,馬雲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勛杭州人」榮譽稱號。
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9月27日,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為馬雲頒授比利時王國大將軍級皇冠勛章。12月,被聘為湖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
(8)雅虎股份分配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的相關情況:
1、2019年11月26日上午9:30,阿里巴巴集團(09988.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187港元,成為首個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2、2019年12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在京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加快構建數字金融的合作發展新生態。
3、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對業務架構和組織進行調整,從子公司制調整為事業群制,成立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雲共七個事業群。
9. 阿里巴巴有多少股本,馬雲佔多少股份
持股比例為7%文件披露,截至2017年6月9日,馬雲持有178,272,449股,持股比例為7%;為阿里巴巴第三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65,144,622股,持股比例為2.5%。而阿里管理層一共持有270,369,948股,持股比例為10.6%。
阿里第一大股東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746,998,571股,持股比例為29.2%;第二大股東雅虎持有383,565,416股,持股比例為15%。
馬雲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為7%,是阿里的第三大股東。
(9)雅虎股份分配擴展閱讀:
截止2017年6月9日,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為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
雖然馬雲及合夥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數股份,但卻有絕對的控制權。在公司成立之初,為了防止大權旁落,阿里合夥人與軟銀、雅虎達成了一整套表決權拘束協議,以進一步鞏固合夥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阿里巴巴之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就是因為馬雲及團隊實行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相當於同股不同權。也就是說,美國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軟銀雖為第一、第二號股東,但是沒有權利決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紅收益。
10. 運營股份如何分
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 孫正義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的創始人,現在是該公司的總裁兼董事長。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創立了一個無人相媲美的網路產業帝國。他的這個帝國並非是受其統治的帝國,而是一個由他支持扶助的高科技產業帝國,他不是在自己獨自享受,而是為使更多的人掌握高科技信息,貢獻出他的智慧與才能。 美國《商業周刊》雜志把孫正義先生稱為電子時代大帝(Cyber Mogul),推崇至上。凡是與了解他的人,和他共事的人,都認為孫正義先生不愧此稱號。 人們都說孫正義先生是個奇人,他是典型的東方男子,身高只有五呎,但確是一表人材。孫先生具有矮個偉人的特點,他本人的特有素質,非他人所有。孫先生有著美國人做生意的本能,有著日本人的沖勁和韓國人的抱根精神。孫先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在電子的空間遨遊。孫正義先生出生在日本,其祖藉是韓國。他從小就對美國的事情非常感興趣。特別對日本當地的商人Den Fujita把賣當勞(McDonald)成功變成為一個老少都愛的連鎖大餐館的事跡非常崇拜。這位Fujita商人見到還是少年的孫正義時,鼓勵他到美國去學習。1973年,孫先生16歲時,他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大學學習英文。他對美國那裡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感興趣。他覺得美國所有的東西都大,而且是那麼有次序。他認為美國是一個他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國家。1975年,孫先生轉到社區大學上學,兩年後就轉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習經濟。在上學期間,他每天花五分鍾時間,考慮新發明的事。在他19歲那年,他發明了一袖珍翻譯器,於是他雇了一個教授製造出翻譯器樣機,然後申請了專利,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把翻譯器賣給了Sharp公司。至今Sharp公司仍把翻譯器的技術應用在其Wizard個人電子管理器中。 孫先生還在上學的時候,就曾勾畫了40個公司的雛形,並設計了一個50年創建公司的計劃,如何籌集資本,如何把發明創造傳下去。雖然孫先生當時這么想,但他還不知道他到底要干那一個行業。 孫先生1980年從柏克萊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日本,繼續修改他的企業計劃。不久,他就決定從事軟體批發行業。23歲,他創立了軟體銀行公司。他公司的軟體推銷業績,全日本第一。孫先生利用他的公司出了幾本雜志,旨在教育客戶買軟體銀行的產品。在1994年,他是軟體銀行公司上市,籌集到一億四千萬美元。從此,軟銀集團開始大步騰飛。 孫正義先生的經驗理念和企業運作的魄力非常人所有。在1995年,他看準了網路產業,決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資。當時,他選中了雅虎公司,給雅虎公司第一筆投資就是二百萬美元。不久,他和雅虎公司的創辦人楊致遠一起吃飯,表示要再投資給雅虎,要再投一億多美元,換取雅虎公司33%的股份。楊致遠先生聽了孫先生的提議,認為孫正義先生是瘋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雅虎公司的未來如何,怎麼敢給一個剛剛起步的新公司這么多錢。可是孫先生在1996年3月真的投給雅虎公司一億多美元,以後又陸續投入許多資金,一共是三億五千五百萬美元。雅虎公司有了資金,如虎添翼,一下成為世界頭號網路公司。孫正義先生的軟體銀行集團公司是雅虎的最大股東,投下的資金已換來今天的收獲,軟銀集團公司在所擁有的雅虎公司股份市值為八十四億美元(1999年7月)。如果當初孫先生不是如此有魄力,敢投資的話,就不可能換來現在的碩果。 實達悲情退出PC業 美國計劃開展換臉手術 迷幻彩妝一次身體歷險 宇宙深處的秘密——星雲 ·聯合國呼籲國際社會嚴格執行毒垃圾處理規則 ·盛大美國第二輪路演 融資只是其中一種可能 ·中國博客第一案終審落槌 服務商敗訴 ·紐約證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