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海油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02月25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陸上採油(氣)、海上採油(氣)、鑽井、物探、測井、錄井、井下作業、儲運、危險化學品生產等。
中國海洋石油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工業行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決定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2年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起步,海洋石油勘探始於南海。1965年後,重點轉移到了中國北方的渤海海域。在海洋石油工業開拓的初期,使用自製的簡易設備,經過艱苦的努力,在上述兩個海域均打出了油氣發現井。
從1966年到1972年,在渤海海域共建造了4座固定式鑽井平台,鑽探井14口,發現了3個含油構造,為海上石油勘探積累了經驗。
1973年以後開始更新設備,在國內建造和從國外購進了一批自升式鑽井船、三用(拖航、起拋錨、供應)工作船和地球物理勘探船等,在渤海進行勘探、開發試驗。
1973年2月,燃料化學工業部決定成立南海石油勘探籌備處,恢復南海石油勘探。
1978年8月,石油工業部將渤海石油勘探業務從大港油田劃出,在塘沽。
在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決定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中國對外合作海區內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進行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全面負責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業務。
2011年7月20日,國家發改委批准了中海油集團的海南液化天然氣(LNG)工程項目,該項目一期設計能力200萬噸/年,擬2014年建成投產並於2016年達產。中海油集團為中海油股份(0883)的母公司。
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政府決定批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請,標志著中海油乃至中國企業完成在海外最大宗收購案。
2013年1月16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的母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油」)與雪佛龍中國能源公司(「雪佛龍」)就15/10和15/28區塊簽訂了產品分成合同。根據合同規定,在勘探期內,雪佛龍將在15/10和15/28區塊進行三維地震數據採集,雪佛龍承擔100%的勘探費用。中國海油有權參與合同區內任一商業油氣發現最多51%的權益。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完成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購它的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總對價約為151億美元。
B.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歷史
1982年02月15日國務院批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為國家石油公司,享有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採油氣業務專營權 2001年12月2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將五家從事鑽井、油井服務和石油物探的公司合並為中海油田服務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29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將從事海上運輸和補給的兩家船舶公司合並,中海油將中海石油南方船舶有限公司和北方船舶有限公司合並為一家公司
2002年09月26日中海油田服務公司正式注冊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20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編號2883
2004年03月26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可以第一級別美國存托憑證的方式在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股票編號為CHOLY
2007年09月28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1808
2008年9月29日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Awilco Offshore ASA
C. 中海地產董事長是誰
截止至2021年4月,中海地產董事長是顏建國。顏建國,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重慶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相繼取得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武漢大學博士學位。
現任職務: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 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3)中海集團歷史擴展閱讀:
人物履歷:
自1989年畢業以來,曾任職於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及其控股的子公司(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中海地產多個城市公司等);曾任中海地產蘇州、上海公司總經理、中海地產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助理總經理等重要崗位。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任龍湖地產執行董事,並成為董事會投資委員會委員。
2016年12月,任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
2018年3月,任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2019年12月,任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D. 中海集團和中國建築總公司是什麼關系
中海集團是中國建築總公司旗下子公司。1979年6月,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外」)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香港成立,隸屬於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世界500強排名第23位)。
「中國海外」以勇往直前的奮斗者和創業者姿態,參與港澳地區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分享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市場機遇,悉心構建集投資、建造、運營和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業務模式和競爭優勢,
創造與當代城市共生共贏共榮的價值體系,戮力踐行做強做優做大的發展戰略,取得卓著成效。
(4)中海集團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概況及業務覆蓋范圍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正式組建於1982年,是我國專業化發展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也是我國建築領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建集團主要以上市企業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建築,股票代碼601668.SH)為平台開展經營管理活動,擁有上市公司7家,二級控股子公司100餘家。
中國建築的經營業績遍布國內及海外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布局涵蓋投資開發(地產開發、建造融資、持有運營)、工程建設(房屋建築、基礎設施建設)、勘察設計、新業務(綠色建造、節能環保、電子商務)等板塊。
在我國,中國建築投資建設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樓、3/4重點機場、3/4衛星發射基地、1/3城市綜合管廊、1/2核電站,每25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國建築建造的房子。
E. 中海地產是私企還是央企,總部在什麼地方
中海地產是中外合資的。總部在香港,是香港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屬下企業。
(5)中海集團歷史擴展閱讀:
1、從1988年開始,中海地產發揮在香港房地產市場積累的豐富經驗與競爭優勢,大力拓展中國內地市場,先後在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成都、長春、西安、南京、中山、蘇州、佛山、寧波、重慶、杭州等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基本建設投資和物業管理服務。
2、中國海外集團在香港承接建設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規模性工程項目,興建了無數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營房屋、私人住宅樓宇、醫療機構、文化設施、公共建設、酒店、橋梁、道路等。
參考資料:網路_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 網路_中海地產
F. 中海地產是央企還是國企
中海地產是國企。
中海地產(中海企業發展集團)隸屬於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1979年創立於香港,1992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688.HK,簡稱「中國海外發展」),2007年入選恆生指數成份股。
公司擁有40餘年房地產開發與不動產運營管理經驗,業務遍布港澳及內地70餘個城市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歷經40餘年的發展,公司建立起「住宅開發」「城市運營」「創意設計及現代服務」三大產業群。
城市運營產業群:
公司構建了業態多元、產業多樣的城市運營產業群,涵蓋寫字樓、購物中心、星級酒店、地鐵上蓋、城市更新、物流等產業。
作為國內最大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與運營商,公司擁有45棟甲級寫字樓,運營總建築面積287萬平方米;在倫敦金融城,持有並運營四座百年標桿性商廈。創立Officezip自由辦公品牌,進駐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總運營面積超過7.4萬平方米。
G. 中海地產是央企嗎
中海地產准確描述為央企控股的屬下企業。
中海地產是隸屬於中國海外集團,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於1979年6月在香港成立,隸屬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是屬於中央企業。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如國有五大銀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工商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狹義的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
H. 中海集團國內執行CEO
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地產)是香港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屬下企業,
前身中海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8月8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人民幣61020萬元
是呂氏家族在香港注冊的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是孫文傑 孔慶平 不過都是呂氏家族高薪聘請的專業執行長~CEO是呂氏家族的長子姓呂單字一個帥 很年輕的一個CEO 家族背景很深~而且勢力很大 也是很有實力的一家公司~國內很多房產公司都是呂氏集團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