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山西環海集團上市了嗎

山西環海集團上市了嗎

發布時間:2021-10-17 07:48:36

❶ 2008化工行業概況及以後的發展預測 非誠勿擾

參考

❷ 求關於化工行業的資料

1.中國化工行業的概況

http://www.51report.com/free/detail/49309.htm
字太多了,超過10000,只能粘貼網址了

2.世界化工行業的概況

2007全球化工大盤點、摸索中前行,2008化工行業還會持續好景嗎?專家表示:全球石化工業的景氣狀況將持續至2008年末。時光荏苒,2006年對全球化工行業的盤點似乎還歷歷在目,如果說2006年對世界石油化工行業有著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那麼2007年則成功延續了2006年的發展趨勢——油價的高位運行不再是新聞,逐漸接受現實的人們開始尋找其他出路。2006年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熱潮之下,2007年出現了生物燃料的異軍突起;中東依舊在全球石化領域「舉足輕重」,無論是2006年的大規模石化項目建設,還是2007年大力挺進中下游產品領域,都始終影響著世界化學工業的布局;新的形勢下,各國在2006年重新考慮本國化工行業的未來發展,出台長遠規劃之後,2007年化學公司紛紛轉型,希望能通過專業化、高端化路線搏得新的生存空間。

「可持續發展」和「環保」依舊是熱門詞彙,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並將進一步被提上議事日程;法規環境愈加嚴格,特別是REACH法規的正式實施,粉碎了貿易企業曾經抱有的幻想,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高昂的注冊費用和沒人能說得清的注冊手續……面對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勤奮地記錄,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的2007世界化學工業。中東華麗的轉身,據介紹,2006年之前中東還僅僅是廉價原料、粗加工產品的代名詞,2007年中東則呈現給世人一個華麗的轉身,成功介入中下游化工產品領域。在這之前作為世界最大的基礎化學品生產,和出口基地的中東對未來市場一直有著隱隱的憂慮,而最重要的是這並不是杞人憂天。目前全球在乙烯項目上的投資額為400億~500億美元,其中中東約佔61%。2012~2013年,中東地區將新增3000萬噸/年以上乙烯產能。

如此巨大的產能,即使是擁有中國和印度這樣需求高速增長的亞洲市場,在2009年之後也將無力承受與消耗。這將會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世界供需失衡、石化裝置開工率下降、產品價格疲軟,而這種情況下中東石化生產商將成為最大受害者。為了解決即將出現的產品過剩問題,2007年中東各國及石化生產商紛紛著手調整發展戰略,主要包括3大方面:第一向下遊行業延伸,轉向多元化發展。中東生產商的興趣不再僅僅局限於石油化學品方面,而是擴展至環氧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多樣化產品領域。沙特開始注重發展乙烯和芳烴下游業務,而科威特、卡達、阿曼和阿聯酋主要是發展烯烴及衍生物和一些芳烴業務。二是在中東建設應用市場,拉動本地消費。沙特正在當地建設汽車和輪胎行業,以推動聚氨酯和橡膠等化學品的消費。

為此,薩比克和埃克森美孚化學合資組建的沙特延布石化和朱拜勒石化正在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計劃從2011年起為新興的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提供在沙特生產的炭黑、橡膠及熱塑性特種聚合物產品。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中東國家還對法規進行了修改,允許國外企業擁有更多的控股權。三就走出去,通過海外收購迅速建立市場地位。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收購各地石化裝置,布局全球,已成為中東石化企業進軍中下游領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薩比克116億美元收購GE塑料,成為2007年世界化工行業最令人矚目的兼並收購。GE塑料2006年全球年銷售額為66.45億美元,在全球擁有10300名員工、60個生產和業務機構。對於吃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SABIC公司副董事長兼CEO穆罕默德?阿爾-瑪迪的評論坦白而直接:「我們看重的是這筆交易能帶來一個新領域市場和遍布全球的約3萬個重要客戶,這是SABIC持續擴張並實現產品多元化,最終成為世界領先化學品生產商的重要步驟之一。」

專業化——生死攸關的抉擇。中東生產商產品鏈的向下延伸,使其他中下游化工產品生產商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中東生產商擁有先天的成本優勢、雄厚的資本背景,他們的介入勢必會威脅甚至大大壓縮目前各大公司現有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石油價格、原料成本的不斷攀升,使原有的利潤空間嚴重縮水。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很多公司在看清新的競爭形勢之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轉型之路。2007年初化工行業的龍頭老大陶氏化學傳出消息,希望尋找外部資本合資運營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業務,同時宣布的還有其對拜耳WolffWalsrode業務群的收購決定,自此,陶氏化學新的發展戰略浮出水面——一方面實行基礎化學品輕資產戰略,一方面加強高性能業務來推動業務增長。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基礎化學品生產商之一的陶氏化學的「專業化高端化」轉變成為了業界發展的一大風向標。緊接著其他化工公司也作出了反應。年收入137億歐元(2006財年)的綜合性化工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宣布走專業化道路,專注於塗料和化學品兩大業務領域,為此2007年3月阿克蘇諾貝爾宣布向先靈葆雅出售其人用和動物用葯品業務,完全退出醫療葯品業務。為加強業務發展,公司又收購了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邁出了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一步。

帝斯曼集團2007年也對外宣布了重大業務重組舉措——加速向生命科學(包括營養原料和醫葯中間體)與材料科學(高性能材料)公司轉型,為此將要在未來2~3年內剝離價值15億歐元(2007年預計的銷售額)的非核心業務,主要包括三聚氰胺、尿素、肥料、能源、彈性體、特殊產品、順丁烯二酸酐及其衍生產品、檸檬酸業務。同時帝斯曼將積極尋求在核心業務領域的收購以實現外部增長。無論是像陶氏這樣的化工巨頭,還是像阿克蘇諾貝爾、帝斯曼此類的中型公司,他們的戰略重組都體現出一些「特點」。首先是專——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道路。比如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專注塗料和化學品業務,這樣做能夠集中公司各方面的資源,在原有很好的業務基礎之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牢牢把握市場。其次是高——選擇高附加值產品,走高端化路線。

比如陶氏化學,藉助外來力量,逐步降低對利潤率比較低的基礎化學品業務的投入,將資金分配到附加值更高的領域,以達到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目標。最後是新——積極參與新興市場。高昂的石油、原材料價格以及越來越高的環保呼聲催生了一些新興市場與領域,而這往往代表著以後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誰能最先在這些領域內拔得頭籌,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得先機,因此各大公司對此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帝斯曼集團向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轉型就屬於這種類型。生物燃料:疑惑與發展——如果說2006年的最熱門詞彙是「石油價格」的話,2007這個桂冠則應該頒給「生物技術」。生物+化工的模式似乎為許多迫切的問題找到了出路:應對能源短缺、石油漲價,生物燃料應運而生;緩解環保壓力,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生物材料當仁不讓;另外,生物催化劑、生物制葯等也初現端倪。

在生物技術中,生物燃料2007年的發展最為迅猛。世界領域內很多區域都制定了生物能源發展目標:2007年歐盟在其新的「歐洲能源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的消耗量佔到汽車燃料消耗總量的10%;美國去年年初在《國情咨文》中表示,未來10年要開發替代能源將汽車油耗量減少20%,到2012年可再生和替代性能源的總量達到75億加侖,到2017年達到350億加侖;2007年8月中國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制定了2010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產目標;2007年2月印尼宣布計劃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總能源的約10%。各國的雄心壯志讓生物燃料這把火越來越旺,但隨著一些問題的逐漸顯現,「潑冷水」的聲音也隨之出現。以美國為例,在基礎設施改造障礙重重、成熟的工業化技術尚未成型、充足的原料沒有落實的前提之下,在目前替代能源每年產量40億加侖的基礎上,能夠在10年之內翻近10倍達到350億加侖嗎?可見這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

而歐盟的替代能源計劃也遭到了一些成員國的噓聲。雖然政府對能源未來的憂慮可以理解,可是不腳踏實地的做法卻不能恭維。聯合國也發布了生物能源方面的報告,預警了發展該產業的負面影響,指出其可能引發環境和社會問題,包括生物燃料的生產會佔用土地、大量水資源和化學肥料,影響糧食足量供給,致使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上漲;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土壤中的養分流失等等。誠然發展生物燃料是大勢所趨,但這條路還很漫長,只有那些有著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心態,腳踏實地謹慎前進的投資者才能笑到最後。環保永遠的焦點,著溫室效應的加劇,2007年「環保」這個話題變得更加敏感和惹人注目,對官方來說,它不再是位於GDP之後的附屬品,對媒體來說它不再是膚淺的幌子,對公眾來說也變得越來越關系自身利益。

環保最直接的推動力就是全球各國更趨嚴格的環保法規,美國的漆及塗料行業正在推動更環保的新法規出台,歐盟影響廣泛深遠的化學品管理法規REACH在2007年6月生效。而2007年在環保領域今年吸引全世界目光的還是中國。從無錫太湖出現藍藻,國際媒體置疑北京空氣質量是否能達到奧運標准,再到廈門PX(對二甲苯)項目備受民眾抗議,都督促政府提高了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使公眾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因此2007年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規和規章推動環保事業,7月初環保總局開始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規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對流域內32家重污染企業及6家污水處理廠實行「掛牌督辦」。9月通過《排污費徵收工作稽查辦法》,並於12月1日起施行。

去年11月環保總局、發展改革委制定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把防治污染作為重中之重,加快結構調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12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實施,限制了外商投資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的產業,鼓勵投資節能環保產業,從源頭上遏制了污染。環保的驅動力還來源於社會和公眾對環境友好型體系認知度的提高。消費者對環保等綠色概念產品的態度,過去純粹以省錢為目標,現在則進一步思索對社會與世界的價值。在這種趨勢影響之下,綠色概念的產品與服務大行其道,據世界領先的傳媒集團WPP估計,2008年全球的綠色概念產品與服務市場將同比增長一倍,達到5000億美元。另外,根據PriceGrabber.com的調查,2007年聖誕因意識到過度消費,將帶來環境問題以及資源浪費,48%的美國消費者決定減少採購聖誕禮物或者商品,59%的美國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具有綠色概念的商品。

2007年4月德國環境部長SigmarGabriel指出,人類不斷製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引發地球溫度持續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溫室效應,環保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最關心的議題,也必將改變商業世界的運作,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大打環保牌。展望2008,只有那些關注環境、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經歷住行業洗牌。化工貿易愈加苛刻的環境,反傾銷和反補貼仍然是國際貿易領域的常見障礙,除此之外2007年的國際貿易領域不得不開始面臨另一項挑戰——2007年6月開始生效的歐盟化學品管理法規REACH。該法規的實施可能打破現有國際間化學品貿易的平衡,造成市場和利潤關系的重新分配。非歐盟企業不但要考慮進入歐盟市場與進口商關系的重新定位,還要面臨為適應REACH法規巨大成本的投入。

REACH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保護,防止化學物質造成危害,其次才是增強歐盟化學工業的競爭力,改善歐盟內部市場的一體化,因此該法規的出台從長遠來說對全球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客觀上為歐盟市場准入設置了一個門檻,對企業的產品生產、監管、以及企業的資金實力、獲取信息能力、談判水平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考驗。

除REACH法規為企業提出了挑戰之外,縱觀全球貿易市場,2007年化工貿易領域最受考驗的還是中國。今年「中國製造」被國際社會推上了風口浪尖,不但考驗了廣泛的中國企業,還考驗了中國的產品安全監管機構:2007年7月1日起,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被調整,其中化工產品首當其沖,約380個稅號的化工產品完全取消了出口退稅,還有170餘個稅號化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絕大部分降低到5%,有機、無機、橡膠等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沖擊。

自2007年6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稅率,對天然石墨、稀土金屬、氧化鋱、偏鎢酸銨、氧化鉬等產品開征了一定比率的出口關稅,從2008年1月1日起,我國進一步調整進出口關稅。未來的國際貿易,將更加考驗企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長久競爭力,那些不符合趨勢的企業必將被淘汰。預測2008如何?今後幾年能源需求急升將帶來「令人擔憂」的後果,包括推高油價、對供應造成威脅,以及加速氣候變化等。預計能耗增加,煤炭比重提高,排放量增大,節能減排壓力加大;中國和印度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耗能水平在全世界能源消耗中占的比例也將快速增長,中東地區的能耗需求也將增長;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清潔煤炭技術,及建設更多的核電站是消費者,和政府必須採取的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對策。

世界化學工業的並購活動將依然活躍,除私人資本積極參與並購之外,越來越多的亞洲公司參與到外向並購中去,尤其是中國的國有化工公司和印度的精細化工公司。跨行業並購在2008年還將繼續發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對那些野心勃勃的公司來說,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並購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2008還是好年景嗎?全球石化工業的景氣狀況將持續至2008年末。但是化工行業內關於2008年是否是低迷期的談論十分激烈,歐洲石化協會(EPCA)主席兼薩比克歐洲董事會主席BoyLitjens對2008年的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現在說2008年是否走向低迷還不明確,這和資產利用水平以及供需市場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關。

3.中國化工行業頂尖公司排名及各自特色

化工行業23大頂尖霸主

1鹼性電池大王陳來茂 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 63歲福建人本科陳來茂自1988年任職以來,連續12年企業保持30%-50%的增長,把一個只有200萬元固定資產的小廠發展成為了擁有6億多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南孚電池排名中國第一、亞洲第三。2003年9月底,世界最大的電池廠商美國吉列公司整體收購南孚大股東——香港中國電池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從而間接持有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72%的股份。

2供熱大王高振富 大慶振富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 46歲黑龍江人初中公司總部在黑龍江大慶,主要行業有供熱、房地產、通訊電子設備。高振富1985年借來600元,帶著38名農民組建了一個施工隊。1997年他開始搞房地產開發,1999年又投資1.97億元涉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個人資產3.8億元。

製冷劑大王顧雛軍 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44歲江蘇泰縣人本科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主要生產空調製冷劑。顧雛軍80年代末發明了一種非氟製冷劑並在英國創辦了格林柯爾。1995年12月回到國內發展,投資5000萬美元在天津建成亞洲最大非氟製冷劑生產基地,2000年「格林柯爾」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01年10月又收購了科龍電器。個人資產15.3億元。

3稀土大王蔣泉龍 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50歲江蘇宜興人小學公司總部在江蘇宜興。1984年蔣泉龍從國企下海,以3000元創辦了一家鄉鎮企業,後改製成民營企業並在香港上市。蔣又利用從香港股市融來的資金先後在江西、內蒙古買下稀土和耐火原料生產基地並進行技改。個人資產3.8億元。

4焦炭大王李安民 山西安泰集團董事長 58歲山西人大專公司總部在山西介休,主要從事焦炭、生鐵和水泥行業。李安民曾在軍隊服役7年,1984年在家鄉創辦焦化廠,經過幾次重組成立山西安泰集團。2003年2月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李安民及其家人持有56.44%的股份。個人資產2.9億元。

5民營潤滑油大王李嘉 北京統一石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03年統一潤滑油推出了一句「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的廣告詞,把「統一」品牌推進了千家萬戶。於1993年成立的北京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稱奇,去年小包裝潤滑油市場銷售總量達11.5萬噸,今年則把目標指向20萬噸。在少帥李嘉的率領下,統一已成為中國民營潤滑油企業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6鍋爐大王梁文海 山西環海集團總裁山西人公司總部在山西榆次。1984年梁文海創辦環海集團,在國內最先推出環保節能型鍋爐。另投資於房地產、水泥、溴化鋰中央空調等。個人資產3.6億元。泵車大王梁穩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47歲湖南人大學公司總部在湖南長沙,主要生產重型機械。1986年梁穩根等4人湊了6萬元創辦一家焊接材料廠。1993年他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並將總部搬到了省會長沙。個人資產3億元。

7清洗大王任建新 中國藍星集團公司總經理 45歲河北冀縣人大專1984年任建新在中國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工作,為了推廣酸溶技術,借了1萬元,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化清洗公司。17年後,藍星已擁有資產100億,下屬10個專業集團、4個海外公司、控股3個上市公司,成為中國工業清洗、化工新材料、膜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8染料大王阮加根 浙江閏土化工集團董事長浙江人公司總部在浙江上虞,主要生產染料、印染助劑,染料產量佔全球產量近四分之一。阮加根上世紀80年代初擔任當地一個印染廠廠長,1996年組建閏土化工集團。閏土集團還經營一家賓館。個人資產3.8億元。

9分散染料大王阮水龍 浙江龍盛集團董事長 68歲浙江人大專龍盛集團總部在浙江上虞,其分散染料佔全球18%的市場份額。1970年阮水龍創辦了公社農葯廠。兒子阮偉祥是龍盛集團研究染料的化學家。個人資產3.6億元。

10專業包裝大王沈雯 上海紫江集團董事長、總裁 45歲上海人高中公司總部在上海,主要從事包裝印刷行業。1982年沈雯創業時生產方便塑料袋。上世紀90年代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生產PET塑料瓶,現在這幾家知名飲料公司三分之一的PET瓶都由紫江生產。此外沈雯也投資房地產和一些IT項目,3年前他還在上海建了一家五星級酒店——虹橋萬豪大酒店。個人資產10.6億元。

11衛生巾大王施文博 恆安集團董事長 53歲福建泉州人大學公司總部在福建泉州。施文博早年從事成衣生意,後轉攻當時由國營機構壟斷的衛生巾市場,於1985年創辦恆安集團。1998年12月8日「恆安國際」以10倍的市盈率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個人資產5億元。

12蓄電池大王宋殿權 光宇國際集團董事長 48歲黑龍江人大學公司總部在黑龍江哈爾濱,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1994年任哈爾濱蓄電池廠副總工的宋殿權,下海創立光宇電源廠,生產固定型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1999年「光宇國際」在香港上市。此後還投資生產手機電池。個人資產5.1億元。

13壓力鍋大王蘇增福 蘇泊爾集團董事長 63歲浙江台州人初中公司總部在浙江台州,主要生產炊具。蘇增福曾在海軍服役8年。1985年成為當地農機廠廠長。1989年開始創業,使用沈陽的「雙喜」商標生產壓力鍋。5年後,失去商標使用權的蘇增福被迫創出了自己的「蘇泊爾」品牌。2000年蘇泊爾收購了一個度假村,並涉足醫葯、貿易領域。個人資產5億元。

14精煉鉛大王唐成河 安陽市豫北金鉛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40歲河南安陽人高中公司總部在河南安陽,主要從事冶金行業。唐成河1982年開辦磚廠、海綿廠。1993年創辦豫北金鉛公司,年產值達1.8億元。2001年公司建了第二條電解鉛生產線,年產精煉鉛14萬噸。個人資產2.2億元。

15充電池大王王傳福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 37歲安徽無為人碩士公司總部在廣東深圳,主要生產手機電池。1993年王傳福被邀至深圳比格電池公司做總經理。1995年與表哥及朋友夏佐全共同創立了比亞迪,為摩托羅拉等品牌提供手機電池。2002年比亞迪在香港主板上市。2003年1月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個人資產25億元。

16動力大王王建明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7歲天津人大學王建明1970年進入廣西玉林柴油機廠任技術員,1985年升任廣西玉林柴油機總廠廠長,1993年任廣西玉柴機器(中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總裁。形成以機械製造、膜技術和環保等三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50億元的產銷規模。

17環保大王文一波 北京桑德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 38歲湖南湘潭人碩士公司總部在北京,主要製造環保設備。1993年底文一波用40多萬元資金創建了北京市桑德環境技術發展公司。2001年他因拋出了「中華碧水計劃」而成為資本市場和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個人資產3億元。

18鋁合金車輪大王吳良定 浙江中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7歲浙江紹興人高中公司總部在浙江紹興,主要生產機器及汽車零配件。吳良定高中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難以繼續深造而參加工作。吳良定從改造中國落後的紡織器材入手,逐步跨行業經營,成立了中寶集團、日發集團、萬豐奧特集團。個人資產8億元。

19 PVC型材大王徐明 大連實德集團總裁 32歲遼寧庄河人碩士公司總部在遼寧大連。徐明在大學跳級完成學業後,進入大連市外經貿部門工作。1992年辭職從事水產品貿易,之後成立了一家工程公司。1994年起開始生產塑鋼門窗。實德還持有太平洋保險10%的股份和大連市商業銀行51.7%的股份,以及中國足球甲A聯賽的冠軍隊。個人資產4.5億元。

20磁性材料大王徐文榮 浙江橫店集團總裁 68歲浙江東陽人小學輟學公司總部在浙江東陽。徐文榮於1975年以一個小絲廠起家,直到成為中國最大的鄉鎮企業之一,但一直未明確產權。當地政府曾希望對橫店進行改制並給徐文榮10%的股份,但遭到徐的反對。按照徐文榮持有橫店10%的股份計算,個人資產4.5億元。
21製冷元件大王張道才 浙江三花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浙江人初中公司總部在浙江紹興,主要生產製冷元件。張道才出身農民,1984年創業。目前三花集團年銷售額逾16億元。個人資產5億元。

22復合肥大王周福仁 西洋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46歲遼寧海城人初中公司總部在遼寧海城。周福仁1995年創立年產復合肥30萬噸的錦州西洋特肥廠。1997年租賃經營錦州硫酸廠,2000年4月兼並了貴州的宏泰化工總廠。2001年出資3780萬元成為貴陽市商業銀行第三大股東。2002年10月收購海城鋼鐵廠。個人資產7.9億元。

23塗料大王周偉彬 廣東金冠塗料集團公司總裁38歲廣東順德人大學周偉彬大學畢業到大型國有企業金龍油墨化工有限公司任技術員。1991年周偉彬辭職,用東拼西湊來的8000元成立了一家生產油漆的公司。從1994年起,金冠在國內聚脂漆製造行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個人資產約7億元。?

氟材料大王周雲鶴上海三愛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2歲上海人大學「三愛富」就是「三F」,三種含氟材料,工商局注冊不準用英文字母,所以諧音為「三愛富」。1992年「上海市有機氟材料研究所」發起成立「三愛富公司」,研究所的大部分資產、主要科研力量都注入了股份公司。「三愛富」成為一家集科、工、貿一體化的上市公司。

4.世界化工行業頂尖公司排名及各自特色

美國《化學周刊》年度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化學公司最新排名出爐,按2002年化學品銷售額排序,巴斯夫成為全球第一。巴斯夫2002年化學品銷售收入增加2%,達到280.7億美元;陶氏化學銷售額減少2%,為276.1億美元;杜邦則減少3%,為240.1億美元。中國石化2001年首次進入該排行榜,列第二十六位,2 002年排名第二十二位。

跨國石油公司石化業務由於原料漲價而拉高產品價格,在前十位中占據五席。埃克森—美孚化學排名居第四位,銷售額為203.1億美元;bp則前移了兩位居第八,銷售額為130.6億美元;殼牌前移一位居第十,銷售額為 115億美元;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下滑一位居第五,銷售收入202.8億美元;Formosa集團居第六,另外全球十大化工公司中還有拜耳和德固賽公司。

在最佳效益方面,Imerys公司高居榜首,利潤率占銷售收入的41 %,專用品公司利潤普遍較高。農用化學品和香精香料公司的研發投入率最高,孟山都和Syngenta公司研發投資占年銷售額的11%。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基建投資占銷售額的31%而高居固定資產投資榜首。在人均生產率方面,Equistar化學第一,人均銷售收入為16 3萬美元,三井化學為144萬美元/人列第二,殼牌化學為135萬美元/人居第三。

我答的快累死了,你的分只有10分··

❸ 中國化工行業或者材料行業領先的集團公司是誰

1.中國化工行業的概況
2.世界化工行業的概況

2007全球化工大盤點、摸索中前行,2008化工行業還會持續好景嗎?專家表示:全球石化工業的景氣狀況將持續至2008年末。時光荏苒,2006年對全球化工行業的盤點似乎還歷歷在目,如果說2006年對世界石油化工行業有著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那麼2007年則成功延續了2006年的發展趨勢——油價的高位運行不再是新聞,逐漸接受現實的人們開始尋找其他出路。2006年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熱潮之下,2007年出現了生物燃料的異軍突起;中東依舊在全球石化領域「舉足輕重」,無論是2006年的大規模石化項目建設,還是2007年大力挺進中下游產品領域,都始終影響著世界化學工業的布局;新的形勢下,各國在2006年重新考慮本國化工行業的未來發展,出台長遠規劃之後,2007年化學公司紛紛轉型,希望能通過專業化、高端化路線搏得新的生存空間。

「可持續發展」和「環保」依舊是熱門詞彙,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並將進一步被提上議事日程;法規環境愈加嚴格,特別是REACH法規的正式實施,粉碎了貿易企業曾經抱有的幻想,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高昂的注冊費用和沒人能說得清的注冊手續……面對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勤奮地記錄,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的2007世界化學工業。中東華麗的轉身,據介紹,2006年之前中東還僅僅是廉價原料、粗加工產品的代名詞,2007年中東則呈現給世人一個華麗的轉身,成功介入中下游化工產品領域。在這之前作為世界最大的基礎化學品生產,和出口基地的中東對未來市場一直有著隱隱的憂慮,而最重要的是這並不是杞人憂天。目前全球在乙烯項目上的投資額為400億~500億美元,其中中東約佔61%。2012~2013年,中東地區將新增3000萬噸/年以上乙烯產能。

如此巨大的產能,即使是擁.中國和印度這樣需求高速增長的亞洲市場,在2009年之後也將無力承受與消耗。這將會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世界供需失衡、石化裝置開工率下降、產品價格疲軟,而這種情況下中東石化生產商將成為最大受害者。為了解決即將出現的產品過剩問題,2007年中東各國及石化生產商紛紛著手調整發展戰略,主要包括3大方面:第一向下遊行業延伸,轉向多元化發展。中東生產商的興趣不再僅僅局限於石油化學品方面,而是擴展至環氧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多樣化產品領域。沙特開始注重發展乙烯和芳烴下游業務,而科威特、卡達、阿曼和阿聯酋主要是發展烯烴及衍生物和一些芳烴業務。二是在中東建設應用市場,拉動本地消費。沙特正在當地建設汽車和輪胎行業,以推動聚氨酯和橡膠等化學品的消費。

為此,薩比克和埃克森美孚化學合資組建的沙特延布石化和朱拜勒石化正在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計劃從2011年起為新興的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提供在沙特生產的炭黑、橡膠及熱塑性特種聚合物產品。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中東國家還對法規進行了修改,允許國外企業擁有更多的控股權。三就走出去,通過海外收購迅速建立市場地位。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收購各地石化裝置,布局全球,已成為中東石化企業進軍中下游領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薩比克116億美元收購GE塑料,成為2007年世界化工行業最令人矚目的兼並收購。GE塑料2006年全球年銷售額為66.45億美元,在全球擁有10300名員工、60個生產和業務機構。對於吃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SABIC公司副董事長兼CEO穆罕默德?阿爾-瑪迪的評論坦白而直接:「我們看重的是這筆交易能帶來一個新領域市場和遍布全球的約3萬個重要客戶,這是SABIC持續擴張並實現產品多元化,最終成為世界領先化學品生產商的重要步驟之一。」

專業化——生死攸關的抉擇。中東生產商產品鏈的向下延伸,使其他中下游化工產品生產商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中東生產商擁有先天的成本優勢、雄厚的資本背景,他們的介入勢必會威脅甚至大大壓縮目前各大公司現有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石油價格、原料成本的不斷攀升,使原有的利潤空間嚴重縮水。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很多公司在看清新的競爭形勢之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轉型之路。2007年初化工行業的龍頭老大陶氏化學傳出消息,希望尋找外部資本合資運營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業務,同時宣布的還有其對拜耳WolffWalsrode業務群的收購決定,自此,陶氏化學新的發展戰略浮出水面——一方面實行基礎化學品輕資產戰略,一方面加強高性能業務來推動業務增長。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基礎化學品生產商之一的陶氏化學的「專業化高端化」轉變成為了業界發展的一大風向標。緊接著其他化工公司也作出了反應。年收入137億歐元(2006財年)的綜合性化工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宣布走專業化道路,專注於塗料和化學品兩大業務領域,為此2007年3月阿克蘇諾貝爾宣布向先靈葆雅出售其人用和動物用葯品業務,完全退出醫療葯品業務。為加強業務發展,公司又收購了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邁出了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一步。

帝斯曼集團2007年也對外宣布了重大業務重組舉措——加速向生命科學(包括營養原料和醫葯中間體)與材料科學(高性能材料)公司轉型,為此將要在未來2~3年內剝離價值15億歐元(2007年預計的銷售額)的非核心業務,主要包括三聚氰胺、尿素、肥料、能源、彈性體、特殊產品、順丁烯二酸酐及其衍生產品、檸檬酸業務。同時帝斯曼將積極尋求在核心業務領域的收購以實現外部增長。無論是像陶氏這樣的化工巨頭,還是像阿克蘇諾貝爾、帝斯曼此類的中型公司,他們的戰略重組都體現出一些「特點」。首先是專——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道路。比如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專注塗料和化學品業務,這樣做能夠集中公司各方面的資源,在原有很好的業務基礎之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牢牢把握市場。其次是高——選擇高附加值產品,走高端化路線。

比如陶氏化學,藉助外來力量,逐步降低對利潤率比較低的基礎化學品業務的投入,將資金分配到附加值更高的領域,以達到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目標。最後是新——積極參與新興市場。高昂的石油、原材料價格以及越來越高的環保呼聲催生了一些新興市場與領域,而這往往代表著以後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誰能最先在這些領域內拔得頭籌,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得先機,因此各大公司對此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帝斯曼集團向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轉型就屬於這種類型。生物燃料:疑惑與發展——如果說2006年的最熱門詞彙是「石油價格」的話,2007這個桂冠則應該頒給「生物技術」。生物+化工的模式似乎為許多迫切的問題找到了出路:應對能源短缺、石油漲價,生物燃料應運而生;緩解環保壓力,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生物材料當仁不讓;另外,生物催化劑、生物制葯等也初現端倪。

在生物技術中,生物燃料2007年的發展最為迅猛。世界領域內很多區域都制定了生物能源發展目標:2007年歐盟在其新的「歐洲能源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的消耗量佔到汽車燃料消耗總量的10%;美國去年年初在《國情咨文》中表示,未來10年要開發替代能源將汽車油耗量減少20%,到2012年可再生和替代性能源的總量達到75億加侖,到2017年達到350億加侖;2007年8.中國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制定了2010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產目標;2007年2月印尼宣布計劃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總能源的約10%。各國的雄心壯志讓生物燃料這把火越來越旺,但隨著一些問題的逐漸顯現,「潑冷水」的聲音也隨之出現。以美國為例,在基礎設施改造障礙重重、成熟的工業化技術尚未成型、充足的原料沒有落實的前提之下,在目前替代能源每年產量40億加侖的基礎上,能夠在10年之內翻近10倍達到350億加侖嗎?可見這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

而歐盟的替代能源計劃也遭到了一些成員國的噓聲。雖然政府對能源未來的憂慮可以理解,可是不腳踏實地的做法卻不能恭維。聯合國也發布了生物能源方面的報告,預警了發展該產業的負面影響,指出其可能引發環境和社會問題,包括生物燃料的生產會佔用土地、大量水資源和化學肥料,影響糧食足量供給,致使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上漲;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土壤中的養分流失等等。誠然發展生物燃料是大勢所趨,但這條路還很漫長,只有那些有著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心態,腳踏實地謹慎前進的投資者才能笑到最後。環保永遠的焦點,著溫室效應的加劇,2007年「環保」這個話題變得更加敏感和惹人注目,對官方來說,它不再是位於GDP之後的附屬品,對媒體來說它不再是膚淺的幌子,對公眾來說也變得越來越關系自身利益。

環保最直接的推動力就是全球各國更趨嚴格的環保法規,美國的漆及塗料行業正在推動更環保的新法規出台,歐盟影響廣泛深遠的化學品管理法規REACH在2007年6月生效。而2007年在環保領域今年吸引全世界目光的還是中國。從無錫太湖出現藍藻,國際媒體置疑北京空氣質量是否能達到奧運標准,再到廈門PX(對二甲苯)項目備受民眾抗議,都督促政府提高了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使公眾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因此2007年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規和規章推動環保事業,7月初環保總局開始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規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對流域內32家重污染企業及6家污水處理廠實行「掛牌督辦」。9月通過《排污費徵收工作稽查辦法》,並於12月1日起施行。

去年11月環保總局、發展改革委制定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把防治污染作為重中之重,加快結構調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12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實施,限制了外商投資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的產業,鼓勵投資節能環保產業,從源頭上遏制了污染。環保的驅動力還來源於社會和公眾對環境友好型體系認知度的提高。消費者對環保等綠色概念產品的態度,過去純粹以省錢為目標,現在則進一步思索對社會與世界的價值。在這種趨勢影響之下,綠色概念的產品與服務大行其道,據世界領先的傳媒集團WPP估計,2008年全球的綠色概念產品與服務市場將同比增長一倍,達到5000億美元。另外,根據PriceGrabber.com的調查,2007年聖誕因意識到過度消費,將帶來環境問題以及資源浪費,48%的美國消費者決定減少採購聖誕禮物或者商品,59%的美國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具有綠色概念的商品。

2007年4月德國環境部長SigmarGabriel指出,人類不斷製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引發地球溫度持續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溫室效應,環保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最關心的議題,也必將改變商業世界的運作,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大打環保牌。展望2008,只有那些關注環境、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經歷住行業洗牌。化工貿易愈加苛刻的環境,反傾銷和反補貼仍然是國際貿易領域的常見障礙,除此之外2007年的國際貿易領域不得不開始面臨另一項挑戰——2007年6月開始生效的歐盟化學品管理法規REACH。該法規的實施可能打破現有國際間化學品貿易的平衡,造成市場和利潤關系的重新分配。非歐盟企業不但要考慮進入歐盟市場與進口商關系的重新定位,還要面臨為適應REACH法規巨大成本的投入。

REACH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保護,防止化學物質造成危害,其次才是增強歐盟化學工業的競爭力,改善歐盟內部市場的一體化,因此該法規的出台從長遠來說對全球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客觀上為歐盟市場准入設置了一個門檻,對企業的產品生產、監管、以及企業的資金實力、獲取信息能力、談判水平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考驗。

除REACH法規為企業提出了挑戰之外,縱觀全球貿易市場,2007年化工貿易領域最受考驗的還是中國。今年「中國製造」被國際社會推上了風口浪尖,不但考驗了廣泛的中國企業,還考驗了中國的產品安全監管機構:2007年7月1日起,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被調整,其中化工產品首當其沖,約380個稅號的化工產品完全取消了出口退稅,還有170餘個稅號化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絕大部分降低到5%,有機、無機、橡膠等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沖擊。

自2007年6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稅率,對天然石墨、稀土金屬、氧化鋱、偏鎢酸銨、氧化鉬等產品開征了一定比率的出口關稅,從2008年1月1日起,我國進一步調整進出口關稅。未來的國際貿易,將更加考驗企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長久競爭力,那些不符合趨勢的企業必將被淘汰。預測2008如何?今後幾年能源需求急升將帶來「令人擔憂」的後果,包括推高油價、對供應造成威脅,以及加速氣候變化等。預計能耗增加,煤炭比重提高,排放量增大,節能減排壓力加大;中國和印度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耗能水平在全世界能源消耗中占的比例也將快速增長,中東地區的能耗需求也將增長;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清潔煤炭技術,及建設更多的核電站是消費者,和政府必須採取的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對策。

世界化學工業的並購活動將依然活躍,除私人資本積極參與並購之外,越來越多的亞洲公司參與到外向並購中去,尤其是中國的國有化工公司和印度的精細化工公司。跨行業並購在2008年還將繼續發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對那些野心勃勃的公司來說,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並購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2008還是好年景嗎?全球石化工業的景氣狀況將持續至2008年末。但是化工行業內關於2008年是否是低迷期的談論十分激烈,歐洲石化協會(EPCA)主席兼薩比克歐洲董事會主席BoyLitjens對2008年的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現在說2008年是否走向低迷還不明確,這和資產利用水平以及供需市場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關。

3.中國化工行業頂尖公司排名及各自特色

化工行業23大頂尖霸主

1鹼性電池大王陳來茂 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 63歲福建人本科陳來茂自1988年任職以來,連續12年企業保持30%-50%的增長,把一個只有200萬元固定資產的小廠發展成為了擁有6億多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南孚電池排名中國第一、亞洲第三。2003年9月底,世界最大的電池廠商美國吉列公司整體收購南孚大股東——香港中國電池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從而間接持有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72%的股份。

2供熱大王高振富 大慶振富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 46歲黑龍江人初中公司總部在黑龍江大慶,主要行業有供熱、房地產、通訊電子設備。高振富1985年借來600元,帶著38名農民組建了一個施工隊。1997年他開始搞房地產開發,1999年又投資1.97億元涉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個人資產3.8億元。

製冷劑大王顧雛軍 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44歲江蘇泰縣人本科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主要生產空調製冷劑。顧雛軍80年代末發明了一種非氟製冷劑並在英國創辦了格林柯爾。1995年12月回到國內發展,投資5000萬美元在天津建成亞洲最大非氟製冷劑生產基地,2000年「格林柯爾」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01年10月又收購了科龍電器。個人資產15.3億元。

3稀土大王蔣泉龍 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50歲江蘇宜興人小學公司總部在江蘇宜興。1984年蔣泉龍從國企下海,以3000元創辦了一家鄉鎮企業,後改製成民營企業並在香港上市。蔣又利用從香港股市融來的資金先後在江西、內蒙古買下稀土和耐火原料生產基地並進行技改。個人資產3.8億元。

4焦炭大王李安民 山西安泰集團董事長 58歲山西人大專公司總部在山西介休,主要從事焦炭、生鐵和水泥行業。李安民曾在軍隊服役7年,1984年在家鄉創辦焦化廠,經過幾次重組成立山西安泰集團。2003年2月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李安民及其家人持有56.44%的股份。個人資產2.9億元。

5民營潤滑油大王李嘉 北京統一石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03年統一潤滑油推出了一句「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的廣告詞,把「統一」品牌推進了千家萬戶。於1993年成立的北京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稱奇,去年小包裝潤滑油市場銷售總量達11.5萬噸,今年則把目標指向20萬噸。在少帥李嘉的率領下,統一已成為中國民營潤滑油企業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6鍋爐大王梁文海 山西環海集團總裁山西人公司總部在山西榆次。1984年梁文海創辦環海集團,在國內最先推出環保節能型鍋爐。另投資於房地產、水泥、溴化鋰中央空調等。個人資產3.6億元。泵車大王梁穩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47歲湖南人大學公司總部在湖南長沙,主要生產重型機械。1986年梁穩根等4人湊了6萬元創辦一家焊接材料廠。1993年他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並將總部搬到了省會長沙。個人資產3億元。

7清洗大王任建新 中國藍星集團公司總經理 45歲河北冀縣人大專1984年任建新在中國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工作,為了推廣酸溶技術,借了1萬元,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化清洗公司。17年後,藍星已擁有資產100億,下屬10個專業集團、4個海外公司、控股3個上市公司,成為中國工業清洗、化工新材料、膜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8染料大王阮加根 浙江閏土化工集團董事長浙江人公司總部在浙江上虞,主要生產染料、印染助劑,染料產量佔全球產量近四分之一。阮加根上世紀80年代初擔任當地一個印染廠廠長,1996年組建閏土化工集團。閏土集團還經營一家賓館。個人資產3.8億元。

9分散染料大王阮水龍 浙江龍盛集團董事長 68歲浙江人大專龍盛集團總部在浙江上虞,其分散染料佔全球18%的市場份額。1970年阮水龍創辦了公社農葯廠。兒子阮偉祥是龍盛集團研究染料的化學家。個人資產3.6億元。

10專業包裝大王沈雯 上海紫江集團董事長、總裁 45歲上海人高中公司總部在上海,主要從事包裝印刷行業。1982年沈雯創業時生產方便塑料袋。上世紀90年代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生產PET塑料瓶,現在這幾家知名飲料公司三分之一的PET瓶都由紫江生產。此外沈雯也投資房地產和一些IT項目,3年前他還在上海建了一家五星級酒店——虹橋萬豪大酒店。個人資產10.6億元。

11衛生巾大王施文博 恆安集團董事長 53歲福建泉州人大學公司總部在福建泉州。施文博早年從事成衣生意,後轉攻當時由國營機構壟斷的衛生巾市場,於1985年創辦恆安集團。1998年12月8日「恆安國際」以10倍的市盈率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個人資產5億元。

12蓄電池大王宋殿權 光宇國際集團董事長 48歲黑龍江人大學公司總部在黑龍江哈爾濱,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1994年任哈爾濱蓄電池廠副總工的宋殿權,下海創立光宇電源廠,生產固定型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1999年「光宇國際」在香港上市。此後還投資生產手機電池。個人資產5.1億元。

13壓力鍋大王蘇增福 蘇泊爾集團董事長 63歲浙江台州人初中公司總部在浙江台州,主要生產炊具。蘇增福曾在海軍服役8年。1985年成為當地農機廠廠長。1989年開始創業,使用沈陽的「雙喜」商標生產壓力鍋。5年後,失去商標使用權的蘇增福被迫創出了自己的「蘇泊爾」品牌。2000年蘇泊爾收購了一個度假村,並涉足醫葯、貿易領域。個人資產5億元。

14精煉鉛大王唐成河 安陽市豫北金鉛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40歲河南安陽人高中公司總部在河南安陽,主要從事冶金行業。唐成河1982年開辦磚廠、海綿廠。1993年創辦豫北金鉛公司,年產值達1.8億元。2001年公司建了第二條電解鉛生產線,年產精煉鉛14萬噸。個人資產2.2億元。

15充電池大王王傳福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 37歲安徽無為人碩士公司總部在廣東深圳,主要生產手機電池。1993年王傳福被邀至深圳比格電池公司做總經理。1995年與表哥及朋友夏佐全共同創立了比亞迪,為摩托羅拉等品牌提供手機電池。2002年比亞迪在香港主板上市。2003年1月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個人資產25億元。

16動力大王王建明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7歲天津人大學王建明1970年進入廣西玉林柴油機廠任技術員,1985年升任廣西玉林柴油機總廠廠長,1993年任廣西玉柴機器(中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總裁。形成以機械製造、膜技術和環保等三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50億元的產銷規模。

17環保大王文一波 北京桑德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 38歲湖南湘潭人碩士公司總部在北京,主要製造環保設備。1993年底文一波用40多萬元資金創建了北京市桑德環境技術發展公司。2001年他因拋出了「中華碧水計劃」而成為資本市場和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個人資產3億元。

18鋁合金車輪大王吳良定 浙江中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7歲浙江紹興人高中公司總部在浙江紹興,主要生產機器及汽車零配件。吳良定高中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難以繼續深造而參加工作。吳良定從改造中國落後的紡織器材入手,逐步跨行業經營,成立了中寶集團、日發集團、萬豐奧特集團。個人資產8億元。

19 PVC型材大王徐明 大連實德集團總裁 32歲遼寧庄河人碩士公司總部在遼寧大連。徐明在大學跳級完成學業後,進入大連市外經貿部門工作。1992年辭職從事水產品貿易,之後成立了一家工程公司。1994年起開始生產塑鋼門窗。實德還持有太平洋保險10%的股份和大連市商業銀行51.7%的股份,以及中國足球甲A聯賽的冠軍隊。個人資產4.5億元。

20磁性材料大王徐文榮 浙江橫店集團總裁 68歲浙江東陽人小學輟學公司總部在浙江東陽。徐文榮於1975年以一個小絲廠起家,直到成為中國最大的鄉鎮企業之一,但一直未明確產權。當地政府曾希望對橫店進行改制並給徐文榮10%的股份,但遭到徐的反對。按照徐文榮持有橫店10%的股份計算,個人資產4.5億元。
21製冷元件大王張道才 浙江三花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浙江人初中公司總部在浙江紹興,主要生產製冷元件。張道才出身農民,1984年創業。目前三花集團年銷售額逾16億元。個人資產5億元。

22復合肥大王周福仁 西洋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46歲遼寧海城人初中公司總部在遼寧海城。周福仁1995年創立年產復合肥30萬噸的錦州西洋特肥廠。1997年租賃經營錦州硫酸廠,2000年4月兼並了貴州的宏泰化工總廠。2001年出資3780萬元成為貴陽市商業銀行第三大股東。2002年10月收購海城鋼鐵廠。個人資產7.9億元。

23塗料大王周偉彬 廣東金冠塗料集團公司總裁38歲廣東順德人大學周偉彬大學畢業到大型國有企業金龍油墨化工有限公司任技術員。1991年周偉彬辭職,用東拼西湊來的8000元成立了一家生產油漆的公司。從1994年起,金冠在國內聚脂漆製造行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個人資產約7億元。?

氟材料大王周雲鶴上海三愛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2歲上海人大學「三愛富」就是「三F」,三種含氟材料,工商局注冊不準用英文字母,所以諧音為「三愛富」。1992年「上海市有機氟材料研究所」發起成立「三愛富公司」,研究所的大部分資產、主要科研力量都注入了股份公司。「三愛富」成為一家集科、工、貿一體化的上市公司。

❹ 山西百強國企有哪些

給你幾則新聞:
1.山西百強企業排行榜「能源」是大戶 國企為主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銷售額1003.26億元排名第一,這是該企業連續第五次獲得百強第一名;山西煤炭運銷總公司以銷售額484.11億元排名第二,連續第五次獲得百強亞軍;太原鐵路局以營業收入428.70億元排名第三。
今年,我省百強企業的年平均收入為594580.34萬元、平均凈利潤27406.89萬元、平均總資產712326.07萬元。山西百強企業中,共有11家企業入選2008中國企業500強。
分析今年我省百強企業,發現主要以第二產業中的能源重化工企業包括煤炭開采及加工、金屬冶煉及加工等為主;從企業性質看,以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為主,但民營企業發展迅速。
晉城煤業集團是由山西省國資委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優質無煙煤重要的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集團和全國最大的煤層氣抽采利用基地。現有50個控股子公司、14個分公司。有9對生產礦井,5000萬噸/年的原煤生產能力。截至2009年8月底,企業總資產799.65億元。位列2009中國企業500強第132名、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第79名、煤炭採掘及采選業第8名、全國煤炭企業100強第9名。2009年預計完成生產經營總額50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40億元。
2.《「七條路徑」孵化未來「百強新人」》——11家山西企業躋身全國500強 民企無一上榜
9月4日,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公布。看過中石化六連冠的華麗——11家企業入榜、太鋼五連冠、山西焦煤位列七大煤企第一乃至首次落選的海鑫鋼鐵,山西人的目光逐步回歸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轉型期的本土企業。問題隨之而來,眾多老面孔背後,誰將是下一個煤焦鐵領域外的「新人」?抑或是,誰將是海鑫鋼鐵之後,下一個入圍的民營企業?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的講話提出了山西轉型發展的七條路徑,這被認為是山西下一個百強企業的沃土。9月5日,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雲認為,煤機製造是最有可能培養出下一個入圍企業的領域,而大運重卡則有希望成為繼海鑫鋼鐵之後,又一個躋身全國500強的山西民企。
太鋼五連冠
每年一度的座次排名,星雲流轉中總有水中頑石。
在2010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山西企業中,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攜手,成為連續五年進入全國100強的山西企業。二者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10136453萬元和7243878萬元,位列全國第62和85位。
只不過之前緊跟太鋼的山西煤運被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趕超,屈居山西第三,山西焦煤全國排名第76位,但榜單並未顯示其營業收入,按照前後兩名的水平,山西焦煤的營業收入歸於 7701914萬 元到8016013萬元之間。
這也使太鋼連續五年蟬聯山西企業NO.1的寶座——太鋼的突出表現凸顯出生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企業的盈利優勢。
在最近五年的榜單中,太鋼的營業成績分別是2006年的3746986萬 元 、2007年 的5343272萬 元 、2008 年 的10032607萬元以及2009年的10093064萬元,山西的煤炭業大佬也只能望其項背。
山西省焦炭集團公司和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成為近五年的新面孔,分列全國第433位和486位,山西第10和第11位。
焦煤速度
梳理最近五年躋身全國500強榜單的山西企業,數量在10家上下,其中2010年、2007年和2006年有11家,2008年和2009年是10家。
10家左右的企業都是老面孔——太鋼和山西煤運的位次常年相對固定,其他入圍企業的排名則在2010年均出現了變化。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排名最為「緊靠」的山西企業。晉煤集團從常年的山西第6攀升至今年的第4,2006年和2007年,陽煤集團一直緊隨晉煤,潞安集團則在陽煤之後,2008年潞安完成了對陽煤的趕超,緊隨晉煤。
排名下滑較為明顯的是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同煤集團的位置從2006年山西第4跌至2010年的第7位。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最近五年中突飛猛進。2006年,山西焦煤僅在山西位列第5,此後幾乎每年的排名都會上升一位,2010年成功摘得山西榜眼。
另外,7大煤炭集團中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的位置則一直處於末尾,2010年全國500強中位列第259位,山西第9位。
唯一民企「消失」
讓人意外的是,今年全國500強的榜單上並未看見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身影。
近些年鋼鐵庫存一直在高位運行,而且表現出結構性過剩的特點。板材等鋼種的社會庫存維穩,但是以螺紋鋼為代表的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鋼種卻不得不忍受高庫存的壓力。
2006年海鑫鋼鐵以803000萬元成為第 11個進入全國500強的山西企業,此後的3年中,海鑫鋼鐵一直以「山西首席民企」的身份緊隨前面的國企巨頭,連續4年進入全國500強。
2007年,海鑫鋼鐵成功超越當時的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年11個進入全國500強的山西企業中,位列第10。
「潛力股」
今年5月份,山西「2010年百強潛力企業」名單公示,山西眾多 「潛力股」企業紛紛面世——盡管最終名單還未確定,如果要說誰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入圍「新人」的話,這份「百強潛力企業」極具參考價值。
按照百強潛力企業的入圍標准,需要滿足「經營規模、技術實力和管理水平在同行業中有較強影響力,具有進一步做大、做精、做專、做強的巨大潛力,對關聯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等要求。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乃至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水塔老陳醋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入選企業涉及煤炭、焦化、電力、冶金、裝備製造、食品等20餘個行業。
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工作人員就該名單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對於最終確定的百強潛力企業,在未來5年內將會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給予適度傾斜。
山西孵化新百強的「七條路徑」
入圍的11家山西企業,清一色的國有企業,除了太原鐵路局和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1家鋼鐵企業,8家煤焦企業。
山西的轉型需要新支柱產業中的企業來擔當。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的講話提出了山西轉型發展的七條路徑,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遊產業均被涵蓋在內——這被認為是山西下一個百強企業的沃土。
「考慮到基礎情況和政策支持,裝備製造業應該是最有可能突圍的領域,」潘雲表示,山西的煤炭調出量佔全國的70%左右,煤炭產量佔全國的1/3到1/4,但是煤機的市場佔有率僅有全國的1/10,考慮到煤炭將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擔當國家主要基礎能源的角色,「只要把省內市場佔領住,山西的煤機企業就有極大可能進入全國500強」。
時至今日,全國500強的名單中還未出現山西煤機製造企業的身影。
袁純清在幹部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全省有584座礦井需進行機械化升級改造,煤礦裝備需求預計達500至700億元,建設以太原為中心的世界煤機產業基地,實現由煤炭裝備買入省向製造省輸出省的轉變。」
同樣是來自裝備製造業的大運重卡則可能是民企的突破點,據了解,大運重卡計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實現年產5萬輛的目標,潘雲表示,如果如願,大運重卡則可能成為繼海鑫之後,第二個入圍全國500強的山西民企。
另外,由於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同樣躋身全國500強,潘雲表示,志在重回中國白酒行業第一集團的山西汾酒,同樣值得期待。
3. 《山西名營企業百強》:
截至2005年底,山西省私營企業達7.12萬戶,從業人員82.29萬人,注冊資金1066.28億元,私營企業戶數全國排名由2000年的第21位上升為2005年第18位。隨著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優秀企業日益增多,涌現出了一大批規模和效益同步增長的骨幹企業,涌現出了一大批依靠科技進步、勇闖科學難關的典型,涌現出了一大批根植農村、參與國企改革、致富不忘社會,吸納下崗職工、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著名品牌、馳名商標的企業,有的企業還打入國際市場、出口創匯、為國爭了光。
從2006年6月份開始,山西省各級工商部門和民(私)協組織開展了2005年度山西省百強民營企業評選活動。活動在企業自願申報、有關部門推薦的基礎上,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入圍條件,逐級分別審查,經評選委員會領導小組審定,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西省民營企業協會決定命名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100家民營企業為2005年度山西省百強民營企業。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兆會

山西安泰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安民

山西中陽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袁玉珠

山西潞寶集團
法定代表人:韓長安

山西潞安常平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忠孝

山西陽光焦化(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薛靛民

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興江

山西大昌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代全民

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新明

山西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史躍武

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邢利斌

襄汾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秋晏

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鎖蘭

孝義市金岩電力煤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溫克效

山西建邦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吳建邦

山西太師冶金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高文變

燎原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緒正

山西太興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寧太奎

山西宏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會民

山西亞鑫煤焦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賈永明

山西襄汾縣有色金屬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建國

山西海威冶煉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增虎

山西美特好連鎖超市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儲德群

沁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呂中樓

山西鑫源兄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家林

山西粟海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蘇海

山西三聯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魏方誌

山西天寶不銹鋼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繼勇

文水縣振興化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甫純

翼城城東人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孫中海

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國瑞

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喬道首

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馮長洪

山西省介休市路鑫煤炭氣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其誠

山西通洲煤焦集團
法定代表人:任鐵柱

山西通才工貿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吳曉年

山西遠中焦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六德

山西振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安

山西遠鑫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遠長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閻吉英

山西立恆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呂懷信

山西廣靈精華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仝宗元

朔州神華賽格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郝森

山西光大焦化氣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任文元

襄汾縣侯臨焦化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建民

太原市三興煤炭氣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根玉

山西一一煤焦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月明

晉源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永良

山西普國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景步國

山西華洋工貿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紅光

山西海鑫鑫光水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天虎

古縣利達焦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酉振國

中陽縣桃園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富平

霍州市紫雲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志紅

聞喜縣第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溫海龍

太原市僑友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石俊來

太原青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姬五女

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侯雲鵬

山西杏兒溝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志明

太谷縣恆達煤焦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成香

山西昌源焦化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閆亮源

襄垣縣古韓鎮華能焦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邵海亮

山西雁門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日

山西中德塑鋼型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程田青

山西中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崇森

山西金石大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曉東

山西森潤煤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於躍生

山西新發展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潤平

山西翔宇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永剛

建康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薛建康

太原市萬光煤焦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團元

山西盂縣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郝良軍

山西鑫峰煤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馬全喜

山西環海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梁文海

山西太原江南餐飲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艷梅

鄉寧縣煤焦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連水

山西聖通物資貿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命雄

山西新星冶煉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閆財旺

山西勵鑫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秀敏

大同九龍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曹廣佐

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運科

大同市興旺水泥集團
法定代表人:封海龍

山西兵娟制衣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兵娟

山西大華玻璃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閆保平

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雲升

交口縣道爾煤業福利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霍平

山西三禾釀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齊游中

山西華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荊英傑

高平市興高焦化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郜志成

大同市吳官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小平

山西定襄縣管家營法蘭鍛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智還偉

運城市永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恆

山西五陽焦化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建設

山西紀元玉米產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曾紀元

山西香山汽貿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高保瑞

山西銀炎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閆銀旺

山西湯榮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任士有

陽泉市林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喬國強

山西黃騰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孫克儉

山西省靈丘豪洋水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永俊 謝謝採納為最佳答案並給分。

❺ 山西中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名次姓名財富2004名次所在省份主要公司/公司總部行業年齡性別
29李兆會家族32.524山西海鑫集團/山西聞喜鋼鐵24男
37張新明家族29.9112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山西古交煤炭男
113姚巨貨家族15.2山西美錦能源集團/山西太原煤炭加工、銷售73男
148史躍武家族12.6120山西振興集團/山西河津鋁、煤、電32男
179秦詩祿10.5301山西皇威實業/山西太原電力、供熱、冶金61男
200趙華山9.5175山西華宇集團/山西太原零售、房地產、金融53男
264李珍富6.8259山西通泰昌集團/山西太原農業、煤炭、黃金加工44男
279龐茂堂6.3山西茂勝集團/山西介休煤加工男
305袁玉珠5.9275山西中陽鋼廠/山西中陽黑色金屬冶煉52男
324刑拴林5.5279山西中保集團/山西太原房地產、汽車銷售40男
329梁文海5.4301山西環海集團/山西晉中鍋爐生產45男
361薛靛民5山西山西陽光焦化集團/山西河津煤炭加工46男
361張會民5山西山西宏達鋼鐵集團/山西河津鋼鐵男
384劉建日4.8287山西雲崗實業/山西大同零售40男
407任鐵柱4.4山西山西通洲煤焦集團/山西通洲煤炭加工男
418李安民4.3376山西安泰集團/山西介休焦炭、生鐵、水泥60男
483馮長洪3.6山西太原洪達集團/山西太原汽車銷售、零售43男
492韓長安3.5山西潞寶集團/山西潞城煤炭加工38男
492李秋晏3.5山西星原集團/山西襄汾鋼鐵冶煉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我有一張山西環海集團原始股存根,是不是真的,現在可以兌換或出售嗎

是不是真的,沒有見到無法判斷。如果是真的可以。

❼ 山西富豪有誰

名次 姓名 財富 2004名次 所在省份 主要公司/公司總部 行業 年齡 性別
29 李兆會家族 32.5 24 山西 海鑫集團/山西聞喜 鋼鐵 24 男
37 張新明家族 29.9 112 山西 金業煤焦化集團/山西古交 煤炭 男
113 姚巨貨家族 15.2 山西 美錦能源集團/山西太原 煤炭加工、銷售 73 男
148 史躍武家族 12.6 120 山西 振興集團/山西河津 鋁、煤、電 32 男
179 秦詩祿 10.5 301 山西 皇威實業/山西太原 電力、供熱、冶金 61 男
200 趙華山 9.5 175 山西 華宇集團/山西太原 零售、房地產、金融 53 男
264 李珍富 6.8 259 山西 通泰昌集團/山西太原 農業、煤炭、黃金加工 44 男
279 龐茂堂 6.3 山西 茂勝集團/山西介休 煤加工 男
305 袁玉珠 5.9 275 山西 中陽鋼廠/山西中陽 黑色金屬冶煉 52 男
324 刑拴林 5.5 279 山西 中保集團/山西太原 房地產、汽車銷售 40 男
329 梁文海 5.4 301 山西 環海集團/山西晉中 鍋爐生產 45 男
361 薛靛民 5 山西 山西陽光焦化集團/山西河津 煤炭加工 46 男
361 張會民 5 山西 山西宏達鋼鐵集團/山西河津 鋼鐵 男
384 劉建日 4.8 287 山西 雲崗實業/山西大同 零售 40 男
407 任鐵柱 4.4 山西 山西通洲煤焦集團/山西通洲 煤炭加工 男
418 李安民 4.3 376 山西 安泰集團/山西介休 焦炭、生鐵、水泥 60 男
483 馮長洪 3.6 山西 太原洪達集團/山西太原 汽車銷售、零售 43 男
492 韓長安 3.5 山西 潞寶集團/山西潞城 煤炭加工 38 男
492 李秋晏 3.5 山西 星原集團/山西襄汾 鋼鐵冶煉 男

❽ 環海教育集團有高中嗎

環海教育集團有高中,既然能夠成為集團,肯定是大規模的教育機構,一般都是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一體化的集團模式。

閱讀全文

與山西環海集團上市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金融公司環境小視頻 瀏覽:923
九有指標 瀏覽:760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