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農業產業集團王偉宜

農業產業集團王偉宜

發布時間:2021-10-17 23:51:51

『壹』 為什麼教育是實現社會流動的重要性因素

綜述:社會流動及其合理性的判定。

社會流動,指的是社會等級或階層的變化,具體指個體或群體從一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層向另一社會地位或階層的轉變,指在社會結構的范圍內,人們在社會階層中所處地位、職業上的升降與變換。

按不同標准可分為多種形式:

(1)根據方向,可分為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

(2)根據范圍,可分為代際流動和代內流動。

(3)根據規模,可分為個體社會流動和團體社會流動。

(4)根據原因,可分為結構性流動和自由流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社會流動

『貳』 我國社會流動有何特點和趨勢教育應該如何合理地促進

一、教育與社會流動的關系

(一)社會流動及其合理性的判定

社會流動,指的是社會等級或階層的變化,具體指個體或群體從一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層向另一社會地位或階層的轉變,指在社會結構的范圍內,人們在社會階層中所處地位、職業上的升降與變換。社會流動既表現為個體社會地位的變更,也表現在個體社會角色的轉換。現代社會中,社會位置及與此相連的社會地位總是與職業密切相關,因而社會流動便主要表現為個體在各種職業位置之間的變動。合理的社會流動應是有利於社會穩定和諧、發展進步和基於個體能力及業績基礎上公正、公平的流動。一般認為,在社會中間層規模大的社會,社會資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較合理,經濟社會分配差距比較小,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和沖突不會很大,這樣的社會最穩定、和諧、能夠可持續發展。對於個人而言,則應促進其天賦潛質的充分發展和個體價值的最大實現,向上流動不受其出身、經濟地位低微的制約。

(二)教育與社會流動的雙向關系

社會流動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和發展趨勢,科技革命和第三產業的興起,使得橫向流動加速並普遍化,縱向流動的動力日趨強烈,其標准也偏重個人的自致作用,因而教育與社會流動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

1.社會流動對教育的制約和影響作用

社會流動對教育起著制約和影響作用。首先,社會流動的程度影響著教育的功能變化。傳統社會由於缺少社會流動,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傳遞文化和象徵身份;現代社會由於流動程度較高,教育的經濟功能的選擇功能較為突出。其二,社會流動的方式影響著教育的模式。由於競爭性流動促使個人經過努力而獲得英才地位,在教育目標上鼓勵學生參與競爭去向上流動,課程便有綜合性和多選修的特點,訓練學生不畏失敗和創新精神,分化學生也較遲。贊助性流動提倡英才教育目標,早期分化培養,課程性質大相徑庭,訓練學生各得其所的意識和能力。其三,社會流動的趨勢影響教育改革和教育結構。現代社會的流動趨勢是水平流動普遍化、縱向流動上傾化、競爭性流動佔主導地位,所以教育改革要根據社會結構的需要來選擇和分配人力,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同時還要調整教育結構去適應多樣化人才的需要,滿足社會民主化的要求。第四,社會流動還通過影響價值觀而對教育思想、教育願望和個人成就動機產生影響。現代社會流動性大,對名利的追求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教育的功用性價值由此被抬高,教育思想偏重於個人本位,學習動機多源於對較高社會地位和角色的追求。

2.教育對社會流動的作用

社會學家哈維格斯特指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將成為個體向上流動的主要途徑。人們越來越相信,高速率的社會流動,尤其是通過教育的社會流動,將減少貧窮階層兒童中的英才浪費,並使經濟、社會和政治等方面的活動效率更高。

教育還是促進社會職業結構合理化的動因。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素質的逐步提高,各種職業對於就業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也水漲船高,僱主通過教育這一標准來選擇雇員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柯林斯的「1938—1947年度美國的全國性調查」和「1967年聖弗蘭西斯科地區的調查」表明:職業結構在教育系統內已被設計好了。川教育事業的普及和發展也影響著社會流動的形式。正是由於教育事業的普及和發展,社會才由傳統的過去走向開放的現代,才出現競爭性的社會流動和規模較大的水平流動。隨著我國「和諧社會」戰略和「工業返哺農業」行動的實施,各階層之間的社會距離和經濟收入差別正逐漸縮小,階層之間的主要差別將是消費形式和休閑方式,而這兩者受教育的影響較大。

二、教育促進社會合理流動的策略和途徑

(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社會公平的要求,有利於貧窮落後地區的兒童充分享受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將來參與競爭,實現向上流動提供支持和保障,從源頭上確保了教育促進社會合理流動功能的實現。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現實中的教育均衡發展並不如人意。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重點校與非重點之間、強勢與弱勢群體之間,教育存在著事實上的巨大不平等。為此:(1)改變投資結構,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加大國家對教育的投資比重,拓展社會融資渠道。將投資重點放在落後地區、農村地區、薄弱學校,促進硬體設施的均衡配置。加快城市化進程,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發揮優勢資源的「積聚效益」。(2)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從軟體上保證教育的均衡發展。鼓勵優秀教師到落後、農村地區任教,提高他們待遇;建立城鄉、示範學校與薄弱學校間的「幫扶機制」等。(3)消除歧視,建立對弱勢群體的救助機制。消除對農村兒童、殘障兒童、學困生的歧視,給予他們學習生活及心理上的特別關照。(4)建立多元的評價制度。考核評估學校不搞一刀切,示範校、薄弱校分別制定不同層次的考核標准,薄弱學校只要完成相應的目標任務同樣可以評優。對各級政府的教育督導評估必須重新定位,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薄弱學校」作為評價教育主管部門的一項剛性指標。

(二)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始終面臨數量和質量沖突的困擾。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糾正對馬丁·特羅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的錯解和誤讀,盡力戒除精英教育機構承擔大眾化任務;其次,按照「側重於高等教育結構和特性的變化」原則,結合我國現實國情,逐步限制現有公辦高校的招生規模,著力建立一批高職高專和民辦院校,開辟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新路徑及外部擴張方式。謝作栩、王偉宜主持的一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以「輩出率」為參數,研究發現:目前公辦高職院校是縮小各社會階層子女入學機會差距的突破口。因而,大力發展和建設外部擴張中的以政府為投資主體的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在當前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踐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進行合理的教育合流和分流

我國初等教育已全面實施了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法定年限的作為社會公民的基礎識字教育,這是教育起始階段的大合流。

普通高中應摒棄「高考是唯一目的」的服務理念。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支持和干預力度,在普通高中階段實施教育分流:一部分為高考做准備,另一部分為就業做准備。這樣,一方面緩解了高考升學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社會對中等技術人才的大量需求,促進了社會的合理流動。

高等教育中的合流,主要表現在專升本、研究生招生上,體現了「能力和業績」原則,開通了個體升遷的公正、合理的渠道。開放、公平要求增大數量;而為了應答社會提高教育質量的呼聲,維持高學歷、文憑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度,又必須降低數量。怎樣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亟須研究解決的課題。

教育在歷經多次分流之後,最終合流在繼續教育上。繼續教育就是在系統學完國家學歷教育體制下的小學、初中、高中或大學之後,又重新回到社會辦學單位、成人教育學院等機構進行進修、深造和接受培訓的教育活動。繼續教育以其對象范圍廣、形式靈活多樣、教育主體多元性和高度的開放性為人們適應變化的時代而對職業提出的新要求做出了保證,社會的智力保障和動力支持由此獲得了可持續發展,並為個人二次擇業提供了可能。繼續教育所引發的社會流動對於社會而言,培養造就了一支人才結構合理的社會勞動力隊伍,促進了勞動力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對於個人而言,使得個人的知能進行新的調整、組合並提升到更高層次,個人的個性人格得以完善和優化,從而為個人向上的社會流動創造了條件。

閱讀全文

與農業產業集團王偉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