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合並時,如何合並
1、工資分配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養老,醫療.失業自己負擔部分)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
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銀行存款/現金(實際發放給員工的)
❷ 股份怎麼合並
合並是將一組實體的各個財務報表轉換為單個財務報表的過程。在美國,此過程將創建基於美國公認會計准則 (GAAP) 的合並財務報表,此標准適用於外部或法定財務報表。為創建合並財務報表,擁有其他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權的公司必須創建財務報表,以滿足內部和外部報表要求。
此過程介紹如何在 規劃業務建模器 中設置模型,以便執行股份計算和合並。規劃業務建模器 提供「含股份計算的財務模型」的基本定義,但此模型實際上只是實際業務模型的一個框架。若要執行股份計算或合並,則必須自定義基本模型,以同時滿足合並過程和特定業務的要求。
此過程提供用於自定義「含股份計算的財務模型」的指南。這些指南將幫助您設計一個模型,使其維度結構能夠支持相關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計算和數據移動。也就是說,對於涉及合並和股份計算的每個實體,該模型都必須支持關鍵功能。例如,該模型必須支持計算值(如所有權百分比)的存儲、業務流程值(如抵銷值)的存儲以及對內部公司對帳的任何結算要求的處理。
完成此過程後可以執行的操作
在設置適當的模型之後,您可以運行股份計算作業或幣種轉換,還可以執行內部公司 (IC) 對帳。
此外,可以開始自定義運行合並所必需的規則。
其他重要信息
如果業務模型不包含股份或合並報表不需要此信息,則合並過程會受到更多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執行合並的規則僅抵銷所有內部公司交易記錄,並將所有外幣轉換為總公司的貨幣。
先決條件
此過程假定您已完成以下先決條件:
具有建模者許可權。
您已為幣種轉換設置了相應的匯率模型(如果整個過程中包含幣種轉換)。
您掌握有下列信息:
完整財務合並所需的組織級別
例如,總公司可能希望僅對總公司本身或總公司和一個選定的子公司使用合並財務報表。
控股權益閾值百分比
美國 GAAP 使用的控股權益閾值百分比為 50%。這表示如果一個實體公司至少擁有另一個實體的 50%,則擁有的實體將完全合並。
用於三邊轉換的默認貨幣
如果要轉換的實體與所需合並貨幣之間沒有直接匯率,則必須對計算進行三邊轉換。三邊轉換的默認貨幣是將用於對比率進行三邊轉換的貨幣。合並過程完成後,將使用此貨幣顯示最終的財務報表。
為股份計算和合並設置模型
使用下表中的步驟跟蹤進度。
步驟 任務 相關主題
1.
查看要合並的公司的法律實體所有權結構。
不適用
2.
查看合並規則的說明。其中包括各個抵銷規則的模板的詳細說明。
合並規則模板
3.
在規劃業務建模器 中,打開一個模型站點。
打開、關閉和保存模型站點
4.
在規劃業務建模器 中,在實體維度中創建一個新的成員集,以對要包含在股份計算和合並過程中的實體進行分組。
使用向導創建成員集
5.
在步驟 4 創建的成員集中,創建 CORPORATE 類型的實體。此實體將作為集團父實體。
為了便於使用,按照可以將其狀態反映為合並點的方式命名此附加實體。例如,如果該實體是 MySubsidiary,則可以將合並實體命名為 MySubsidiaryConsol。
將成員添加到成員集中
6.
將在步驟 5 中創建的實體用作父實體,並使用要包含在過程中的子實體填充成員集:
包括可能帶有數據的每個實體。如果省略可能包含數據的實體,則過程可能不會提供所需的合並結果。
確保成員集中的所有實體都是子實體,並且它們的父實體是在步驟 5 中創建的實體。
將成員添加到成員集中
7.
如果僅為股份計算設置模型,請轉到步驟 10。
如果同時為股份計算和合並設置模型,請繼續執行步驟 8。
不適用
8.
在規劃業務建模器 中,在科目維度中創建一個成員集,以對要包含在合並中的合並科目進行分組。
使用向導創建成員集
9.
在步驟 7 創建的成員集中,為過程所需的合並科目添加科目維度成員。
確保為所有內部公司科目(如應付款、應收款、收入和費用)分配正確的科目類型,以便抵銷規則對這些科目產生正確影響。
將成員添加到成員集中
10.
在規劃業務建模器 中,為過程創建一個模型。使用以下設置:
選擇模型類型「含股份計算的財務模型」。
添加「內部公司」維度。
如果要執行幣種轉換,請添加貨幣維度。
對於實體維度,請指定在步驟 4 中創建的成員集。
如果要設置一個模型以同時執行股份計算和合並,請為科目維度指定在步驟 7 中創建的成員集。
確保時間維度的成員集與匯率模型中使用的時間度量值互相兼容。
匯率時間度量值不能小於財務模型時間度量值。例如,如果財務模型使用季度報表期間,則匯率模型可以是季度或年度模型,但不能是月度模型。
創建模型
11.
在「模型屬性」選項卡上的模型工作區中,設置以下模型屬性:
集團父實體
集團控股實體
控股權益閾值
默認貨幣
添加、編輯或刪除模型屬性
12.
保存模型。
打開、關閉和保存模型站點
13.
部署模型。
部署模型站點
後續步驟
部署模型之後,可以載入以下類型的數據:
股份信息
匯率數據
合並所需的財務數據
載入適當的數據之後,可以執行以下任務:
內部公司對帳
股份計算
幣種轉換
此外,您可以自定義業務規則,以為合並執行內部交易和往來抵銷
❸ 有關集團"合並報表"的問題
合並報表編制妙則
合並報表的編製表面看繁而雜,其實合並過程的難點就是怎樣編制抵銷分錄,本文將其歸結為抵銷過程九步曲,(為了使讀者能夠清晰的了解具體的抵銷程序,本文採用簡潔的會計分錄語言來表達這一繁雜的抵銷過程)其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步曲:資產負債表項目抵銷
由於子公司的凈權益項目要麼歸屬於母公司,要麼歸屬於少數股權,對於體現整體的合並報表來說,需將這兩部分抵銷。具體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股本)…(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數據)
資本公積 …(同上)
盈餘公積 …(同上)
未分配利潤…(同上)
合並價差…(軋差數、借貸方位置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長期股權投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之和*少數股權所佔分額)
第二步曲: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項目抵銷
子公司的本期凈利潤要麼歸屬於母公司,要麼歸屬於少數股東,對於體現整體的合並報表來說,需將這兩部分抵銷。具體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母公司所佔分額)
少數股東收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少數股權所佔分額)
期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利潤分配表中數據)
貸:提取盈餘公積…(同上)
應付利潤…同上)
未分配利潤…(同上)
第三步曲:母子公司內部業務的抵銷
母子公司經常會發生業務往來,這部分業務很容易造成內部未實現的利潤,從母子公司的整體而言,這部分未實現的利潤屬於虛增利潤,應予以抵銷,抵銷過程視不同的業務類型而定。
⑴ 存貨業務
① 本期銷售額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本期銷售額=銷售價格*數量)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② 本期購進但本期未銷出的部分,屬於本期未實現利潤,予以抵銷
借:主營業務成本…(本期未實現利潤=本期銷售額*利潤率*未售出比率)
貸:存貨
③ 上期購進,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上期銷售額*上期利潤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貸:存貨
④ 上期購進,上期未售出,本期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⑵ 固定資產業務
A 子公司購進母公司存貨用作為固定資產業務
⊙ 購進當年:
① 將未實現的利潤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本期銷售價格)
貸:主營業務成本…(本期銷售未實現利潤部分)
上述分錄還視具體情況可能變為:
②借:主營業務收入
累計折舊
貸:主營業務成本
固定資產
③借:主營業務收入
固定資產
貸:主營業務成本
累計折舊
此時,未實現利潤部分就為固定資產的凈值
④ 未實現利潤部分的攤銷
借:累計折舊…(購進當年可以攤銷部分)
貸:管理費用
⊙ 購進之後第n年:
① 將未實現利潤抵銷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數額等於購進當年的未實現利潤部分)
貸:固定資產
② 第n年的未實現利潤的攤銷
借:累計折舊…(未實現利潤/折舊年限)
貸:管理費用
③ 以前年度未實現利潤累計部分的抵銷
借:累計折舊…(購進時至上年末已攤銷部分)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B 子公司購進母公司固定資產用作本公司的固定資產業務
⊙ 購進當年:
① 將未實現的利潤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本期未實現利潤)
貸:固定資產
② 未實現利潤部分的攤銷
借:累計折舊 (購進當年可以攤銷部分)
貸:管理費用
⊙ 購進之後第n年:
① 將未實現利潤抵銷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數額等於購進當年的未實現利潤部分)
貸:固定資產
② 第n年的未實現利潤的攤銷
借:累計折舊…(未實現利潤/折舊年限)
貸:管理費用
③ 以前年度未實現利潤累計部分的抵銷
借:累計折舊…(購進時至上年末已攤銷部分)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C 子公司將其從母公司購進的固定資產出售時的業務
① 期初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固定資產凈值-已抵銷未實現利潤的累計數額)
貸:營業外收入
② 期末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固定資產凈值-期初已抵銷未實現利潤的累計數額)
貸:營業外收入
管理費用…(本年未實現利潤部分的抵銷)
⑶ 債券業務
① 將母子公司之間由於債券引起的資產負債賬戶抵銷,差額進合並價差
借:應付債券…(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應付債券賬面價值)
合並價差…(軋差數,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長期債權投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債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 將母子公司之間由於債券引起的損益科目抵銷,差額進合並價差
借:投資收益…(母公司對子公司由於債權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應付債券產生的費用)
第四步曲:內部積欠款項的抵銷①
①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②借:預收賬款
貸:預付賬款
第五步曲:子公司被抵銷的盈餘公積中屬於母公司的部分,予以恢復
借:提取盈餘公積…(第二步曲分錄中的提取盈餘公積*母公司所佔份額)
期初未分配利潤…(軋差數,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盈餘公積…(第一步曲分錄中盈餘公積*母公司所佔份額)
第六步曲:各項減值准備的抵銷
2001年的會計准則新增了固定資產減值、無形資產減值等幾項准備,這使該部分的抵銷變得稍微復雜一點了,故將其單獨作為一步。
⑴ 應收賬款的壞賬准備的抵銷
借:壞賬准備…(本期期末的應收賬款確定的壞賬准備)
管理費用…(軋差數,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本期期初的應收賬款確定的壞賬准備)
⑵ 存貨的跌價准備的抵銷
借:存貨跌價准備…(截止期末累計計提的跌價准備)
管理費用…(本期繼續計提或沖回的跌價准備,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截止期初累計計提的跌價准備)
⑶ 資產的減值准備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截止期末累計計提的減值准備)
營業外支出……(本期繼續計提或沖回的減值准備,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截止期初累計計提的減值准備)
⑷ 投資的減值准備
借: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短期投資減值准備…(截止期末累計計提的減值准備)
投資收益…(本期繼續計提或沖回的減值准備,借貸方視具體情況而定)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截止期初累計計提的減值准備)
第七步曲:將上述分錄列示在合並工作底稿中,與其對應科目相應加以抵銷,即得合並報表。
合並報表科目列示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下,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收益在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單獨列示。
第八步曲:特殊的抵銷分錄
由於在一般的資產負債表中只列示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其他准備項目與其對應的科目相抵後以凈值列示,所以對於第六步曲分錄的大多數准備科目,無法在合並工作底稿中找到相對應的科目,即無法實現第七步曲中所述的抵銷過程,對於此種情況,可在前五步不便的情況下,第六步作如下修改:
①除固定資產減值准備以外,其餘涉及准備科目用長期股權投資代替,借貸方向視具體情況而定。
借:長期股權投資…(代替各種准備科目)
貸: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投資收益…(視不同的准備,用相應的科目)
②將上述分錄中的長期股權投資沖銷
借:合並價差
貸:長期股權投資
第九步曲:驗證
抵銷完所得的合並報表是否正確,可採取一些方法驗證,如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為零,子公司的凈權益為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為零等。
❹ 兩家「世界500強」巨頭合並!這意味著什麼
兩家“世界500強”巨頭合並!這意味著什麼?這需要我們了解一下這兩家合並的公司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公司,他們分別是中國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這兩家公司都是屬於央企,他們的合並可以說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他們兩家公司所經營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化工產品,合並後有利於集中管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綜上所述,兩家“世界500強”巨頭合並!這意味著相關產業的成本下降,使得相關產品價格下降,使價格更加的親民化,也提高了中國此類型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更加便於對央企內部的管理。
❺ 問一下,聚益科集團好么,能合 作么
聚益科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以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產業集團。業務有產業投資、礦產運營、財富管理、互聯網等多種領域。在項目投資、並購重組以及境內外上市方面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如果你有這些領域投資的需求可以找聚益科。
❻ 金蝶K3集團合並,限制了子公司刪除科目,子公司科目怎樣刪除
用不到的科目又不礙事,沒必要刪掉吧
❼ 集團公司合並報表問題!
當然不是簡單的合並,這個一句話說不清楚,給你個模板吧,好好研究一下,但願能幫到你:
XX集團公司
二零XX年XXX月
合並報表抵銷分錄的編制方法
一、內部權益性投資及其收益的抵銷
(一)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1、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以上四項應等於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
合並價差 (借或貸、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母公司長期投資賬面值)
少數股東權益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少數股權%)
2、合並價差
(1)產生原因:由於母公司在證券市場上通過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給第三者的價款高於或低於發行該股份的發行價。
(2)合並價差的計算
合並價差=母公司內部權益性投資-被投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比例=股權投資差額。
(3)報表列示:合並價差屬於「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調整項目,在合並報表中應單獨列示於「長期股權投資」項下。
3、少數股東權益
(1)含義: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資者在子公司中的權益,表示其他投資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擁有的份額。
(2)少數股東權益的計算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1-母公司在子公司持股比例)
(3)報表列示:在「負債」類項目與「所有者權益」類之間單列一類反映。
【例1】母公司擁有子公司80%的股份,年末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對子公司投資」帳面值為28000元,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如下:實收資本 26000元、資本公積4000元、盈餘公積2000元、未分配利潤1000元。
借:實收資本 26000
資本公積 4000
盈餘公積 2000
未分配利潤 1000
合並價差 16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8000
少數股東權益 6600
(二)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1、抵銷原理
(1)子公司本期凈利潤已包括在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本期收益,合並報表實質上是將子公司的本期凈利潤還原為收入、成本費用處理,那麼必須將對母公司的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2)因為採用權益法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潤已包括在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及期初未分配利潤(或其他所有者權益)帳上,應予抵銷。
(3)由於合並利潤分配表是在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反映對母公司股東的利潤分配情況,而子公司的利潤在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及利潤分配中已有所反映,因此子公司的利潤分配各項目數額必須予以抵銷。
2、抵銷分錄及公式
∵子公司本期凈利潤+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本期已分配利潤+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潤
∴抵銷分錄: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母公司投資%)
少數股東損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1-母%))
年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餘公積 (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
應付利潤 (子公司應付利潤數)
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潤數)
說明:
(1)期初未分配利潤、提取盈餘公積、應付利潤、未分配利潤在子公司的利潤分配表中找。
(2)「投資收益」
A、在子公司「投資收益-對××子公司」項目中找。
B、計算得出。
3、 盈餘公積的調整
(1)原理
A、通過上述抵銷分錄,已將子公司本期計提的盈餘公積全部沖銷,但依據我國《公司法》有關規定,盈餘公積由單個公司按本期實現的稅後利潤計提。
B、通過調整提取盈餘公積的抵銷分錄後,合並資產負債表上的「盈餘公積」項目反映母公司盈餘公積帳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中所佔的份額。
同時合並利潤分配表中,「提取盈餘公積」項目反映了母公司盈餘公積帳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中所佔的份額。
C、調整分錄相當於將母公司一部分未分配利潤轉作盈餘公積,而不是將子公司未分配利潤轉作盈餘公積,因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已全部被抵銷了。
(2)調整分錄
A、調整當期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子公司當年提取盈餘公積數×母%)
B、調整以前年度盈餘公積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盈餘公積 (到上年止子公司累計提取盈餘公積數×母%)
(三)內部權益性投資和投資收益的抵銷的綜合舉例
【例2】×1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對A子公司投資「期初帳面值為45000元,佔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帳面值如下:實收資本35000元、資本公積15000元,當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0元,提取盈餘公積1000元,應付股東利潤2000元。
×2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0元,提取盈餘公積1000元,應付股東利潤2000元。
×1年:
① 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借:實收資本 35000
資本公積 15000
盈餘公積 1000
未分配利潤 7000
合並價差 5000
貸: 長期股權投資 51400
少數股東權益 11600
說明:
A、「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B、「盈餘公積」期末數=1000元。 (子公司)
C、「未分配利潤」期末數=10000-1000-2000=7000元。
D、合並價差=51400-(35000+15000+1000+7000)×80%=5000元。
E、少數股東權益=(35000+15000+1000+7000)×20%=11600元。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②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8000
少數股東損益2000
貸:提取盈餘公積 1000
應付利潤 2000
未分配利潤 7000
③調整提取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注意: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母公司投資比例。
×2年
① 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借:實收資本 35000
資本公積 15000
盈餘公積 2000
未分配利潤 14000
合並價差 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7800
少數股東權益 13200
說明:
A、「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51400+(10000×80%)-(2000×80%)=57800元。
B、「盈餘公積」期末數=1000+1000=2000元。(子公司)
C、「未分配利潤」期末數=7000+(10000-2000-2000)=14000元。
D、少數股東權益=11600+10000×(1-80%)-(2000×20%)=13200元。
E、合並價差=(57800+13200)-(35000+15000+2000+14000)=5000元。
②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7000
投資收益8000
少數股東損益2000
貸:提取盈餘公積 1000
應付利潤 2000
未分配利潤 14000
③ 調整提取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特別注意:
A、 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母公司投資比例。
B、 不要忘記調整以前年度盈餘公積。
二、內部應收應付帳款及壞帳准備的抵銷
(一)內部應收應付帳款的抵銷
借:應付帳款
貸:應收帳款
說明:這筆業務在以後年度無須編制遞延抵銷分錄。
(二)壞帳准備的抵銷
借:壞帳准備 (期末內部應收帳款計提的壞帳准備余額)
貸:管理費用 (借或貸、差額)
年初未分配利潤 (期初內部應收帳款計壞帳准備余額)
說明:本抵銷分錄公式適用於當年及以前年度壞帳准備的抵銷。
【例3】某集團公司自1991年開始用備抵法核算壞帳,且1991-1994年間內部未發生壞帳,有關資料如下:
年份 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 計提壞帳比例
1991 10000 5‰
1992 15000 5‰
1993 10000 3‰
1994 12000 3‰
1991年:
借:壞帳准備 50
貸:管理費用 50
1992年:
借:壞帳准備 7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50
管理費用 25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5000×5‰=75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0000×5‰=50元
③管理費用為軋差數=75-50=25元。
1993年:
借:壞帳准備 30
管理費用 4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75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0000×3‰=30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5000×5‰=75元
管理費用為軋差數=75-30=45元
1994年
借:壞帳准備 36
管理費用 6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30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2000×3‰=36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0000×3‰=30元
③管理費用為軋差數=36-30=6元。
(三)其他債權債務的抵銷
1、內部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的抵銷
借:應付票據
貸:應收票據
2、內部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的抵銷
借:預收賬款
貸:預付賬款
3、內部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的抵銷
借:應付股利
貸:應收股利
4、內部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的抵銷
借:其他應付款
貸:其他應收款
注意:以上1—4項抵銷分錄每年年末應根據各帳戶余額編制,並非只編制發生當年。
5、內部銷售的抵銷
①內部購入當期全部實現銷售
借:產品銷售收入
貸:產品銷售成本
②內部購入當期部分實現銷售
借:產品銷售收入
貸:產品銷售成本
貸:存貨 (內部銷售形成期末存貨×銷售公司內部銷售毛利率)
③連續抵銷
A 抵銷上年度時,視同上年未形成銷售部分當年全部實現銷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存貨
B 抵銷當年分錄同上。
附:合並工作底稿表格
合並財務報表通俗理解 給大家分享! 不收藏 絕對吃大虧!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業務放在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看,實際相當於企業內部資產的轉移,沒有發生損益,而在各自的財務報表中分別確認了損益;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該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將有關項目的影響予以抵銷。
首先總結一下常見的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抵銷事項
(一)與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直接有關的抵銷處理
1、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的調整和抵銷
2、母公司內部投資收益與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潤及利潤分配項目的抵銷
(二)與企業集團內部債權債務項目有關的抵銷處理
1、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投資;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
2、內部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抵銷
(三)與企業集團內部購銷業務有關的抵銷處理
1、內部商品交易:內部銷售收入與存貨中包括的未實現內部利潤的抵銷
2、內部固定資產交易:內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攤銷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利潤的抵銷
(四)與上述業務相關的減值准備的抵銷
因內部購銷和內部利潤導致壞賬准備、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計提減值准備的抵銷
下面分項目分析調整分錄的編制
一、內部投資的抵銷
(一)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1、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有兩種類型,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
對於第一種情況不需要將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調整為公允價值反映的財務報表,只需要抵銷內部交易對合並財務報表的影響即可。
對於第二種情況即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應該以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按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調整步驟包括:
(1)以合並日為基礎確認被合並方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和合並商譽。
注意調整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
(2)按權益法對被投資方凈利潤作出調整,按調整後的凈利潤確認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投資收益差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3)收到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4)子公司除凈損益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或貸):長期股權投資
貸(或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處理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相當於母公司將資本劃撥下屬核算單位,不引起集團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
對於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為其他資產的減少(比如銀行存款)一方面反映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增加,簡化的會計分錄就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對於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資產、一方面作為實收資本,在存續期間還涉及股東權益的增減變動,簡化的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所有者權益(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因此,要抵銷母、子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這一事項的影響,只需要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這樣處理,有兩個問題:
(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設擁有子公司80%的股權,即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20%部分不是屬於母公司,上述這一會計分錄肯定不平,補上 「少數股東權益」即可。分錄變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貸: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2)商譽的問題。在初始投資時,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不一定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一致,如果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大,前期處理是視同商譽,不作調整;如果母公司長期投資初始成本小,其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處理。
由於商譽摻和進來,上面的分錄又不平了,貸方金額比借方金額會大,借方將初始確認的商譽添上即可。
分錄就變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商 譽
貸: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需要說明的是,注會考試教材中的商譽是按年底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經調整後的金額和它應享有的子公司經調整後所有者權益中所佔份額擠出來的,實際上不用這么復雜,按初始投資時的商譽計算結果一樣。
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處理
借:股本
資本公積—年初
—本年
盈餘公積—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潤—年末
商 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說明:所有者權益分年初、本年單列,是為了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需要,實際年初+本年數就是年末數。
(二)母公司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
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的利潤按持股比例計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如果將母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就沒有所謂的投資收益,而應將子公司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視為母公司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來看。所以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該將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從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實現利潤有三個去向:提取盈餘公積、對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潤,這三個部分也要予以抵銷。
抵銷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潤
和前面所涉及的問題一樣,利潤中還有少數股東應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數股東權益」;其次,為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未分配利潤應該分解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對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分錄的說明。
調整之後的分錄變為: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權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潤—年末
其次,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情況下,應怎樣編制調整分錄?
假如2007年某集團公司編制了涉及長期股權投資的合並財務報表,這一事件是連續的,2008年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2007年編制合並報表時根據調整分錄把涉及項目的期末余額都進行了調整;2008年編制的合並財務報表是根據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單獨財務報表編制的,它們的期初數並沒有根據2007年編制合並報表時的調整數進行調整,也就是說我們得到的資料中2008年期初數和2007年期末數是不一致的,那麼在編制報表前應該把它們調整一致。
怎麼調呢?
很簡單。把2007年的調整分錄照抄下來,只是將涉及利潤的部分替換為「未分配利潤—年初」。這樣調整後的期初、期末余額是一致的,再根據本年發生的事項做正常的調整分錄即可。
三、存貨內部交易的抵銷
這里討論的問題是買賣雙方都將交易資產視為存貨的情況。
(一)當年購入的情況
例:母公司將成本為80萬元的存貨出售給子公司,價格100萬元。母公司確認收入100萬元、成本80萬元,子公司確認存貨100萬元。但站在集團整體角度,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商品購銷活動相當於企業內部的物資調撥活動,不應該確認收入、成本,也不能確認存貨價值中虛增的20萬元,虛增的20萬元實質是「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
抵銷分錄: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存貨
有幾個變化的情形:
1.如果子公司將存貨以110萬元的價格將存貨全部銷售出去,有人可能認為,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已經通過銷售行為實現了,應該不用編制抵銷分錄,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來分別看母、子公司的業務分錄:
對於母公司:
借:銀行存款 100
貸:營業收入 100
借:營業成本 80
貸:存貨 80
對於子公司:
借:存貨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銀行存款 110
貸:營業收入 110
借:營業成本 100
貸:存貨 100
將上述分錄匯總,我們可以看到營業收入為210萬元、營業成本為180萬元,雖然實現的利潤仍然是30萬元,但收入、成本與事實不符,多確認了100萬元,應該編制的抵銷分錄:
借:營業收入 100
貸:營業成本 100
2.如果當年購入的存貨留一部分賣一部分呢?
首先假定全部出售: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再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進行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二)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情況
上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抵銷的內部購進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潤產生影響。在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首先應該將上期抵銷的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予以抵銷,調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金額;然後再對本期內部購進存貨進行抵銷處理。
1.將上期抵銷的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進行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期初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損益)
貸:存 貨
2.本期發生的內部購銷活動: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3.期末內部購銷的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三)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站在集團整體角度,沒有實現銷售收入,銷售方因銷售收入繳納的所得稅在未來期間可以抵減,應該作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分錄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如果是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期初應該調整未分配利潤,分錄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四)考慮存貨跌價准備
個別財務報表的存貨跌價准備是站在個別公司角度認定應提或應沖額,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再認定,兩個數額比較,再來確定應該補提還是應該沖減的數額。
借:存貨—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涉及所得稅問題,應該相應將個別公司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進行調整。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兩種角度的思路轉換。比如說對於子公司來說,一項內部交易存貨的入賬價值為100,從母公司角度,真實成本為80,如果可變現凈值為60,那麼從子公司角度應該計提減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應該計提減值=80-60=20,所以合並報表就應把多計提的減值=40-20=20轉回。
❽ 集團公司合並占股比例70%及以上的子公司的報表,報表數據如何合並
合並報表抵消的是子公司的權益和母公司的長投,和銀行存款那些科目沒關系
❾ 老師,問下集團合並報表,一般會合並哪些科目
合並報表,報表中每個科目都需要合並。有的是累加合並,有的是抵銷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