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董明珠造車夢仍未斷絕,格力真的能開創新型汽車企業嗎
據中國證券網消息,23日,格力電器與威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智能製造、車家智能互聯等智能化相關領域,以及整車製造相關、高端設備輸出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並共探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
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微博表示:「將牽手格力,共同探索出行與家居智能化場景的無限可能。」現場圖片顯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等共同出席。
2016年,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董明珠曾直言銀隆就是「窟窿」。
據悉,此次合作,格力電器與威馬汽車將基於出行與家居兩大場景,深度融合智能化技術,探索「AI+物聯網」,並帶動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向智能化轉型,推動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發展。
⑵ 傳董明珠退出銀隆、不造車了官方回應來了
[汽車之家?行業]?許久未在汽車圈發聲的董明珠,近日因一條消息引起了業內關注。該消息稱,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董明珠從股東中退出,對此,銀隆新能源官方第一時間辟謠,表示「信息嚴重失實。我司股東董明珠女士股權未發生任何變更。」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圍繞造車的動作和布局,董明珠已經很久未公開發聲,銀隆新能源在產品方面的動作也不多,這不禁讓人好奇當前董明珠與銀隆新能源的造車現狀。
畢竟,這與董明珠早前的高調入局形成鮮明對比。2016年12月,她以個人身份高調入股銀隆新能源,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通過近一年的時間在珠海、成都、南京、石家莊等地布局建立了約11個生產基地,總投資至少達到800億元。但隨後,銀隆新能源卻風波不斷,先是旗下部分資產被法院查封再解封,後又被曝出現資金缺口、IPO輔導終止等。2019年4月,銀隆新能源曝光了大股東魏銀倉、原公司總裁孫國華涉及的7宗刑事和民事案件,涉及總金額14億元。截止目前,銀隆新能源被討論最多的,仍然是這一系列糾紛和訴訟案件。
董明珠在國內造車新勢力風起雲涌時入局。但近來車市環境不佳,加上銀隆新能源內部有諸多問題,使得董明珠的造車路走的並不順暢。雖然目前來看董明珠退出銀隆新能源的消息是個「烏龍」,但並不排除以後是否會有所改變。(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⑶ 銀隆新換的董事長是誰
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出任董事長,銀隆副總裁、原格力電器鄭州公司總經理賴信華出任總裁。此次變動意味著銀隆創始人團隊退出了公司最高管理層。
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公司管理層將再次迎來變動。據悉,原銀隆董事長兼總裁孫國華即將卸任,繼任者為銀隆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曾在格力任職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擔任銀隆公司總裁。
盧春泉曾長期在政府部門任職,並有較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他曾擔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2003年從證監會前往三峽集團掛職,擔任長江電力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參與了長江電力的上市工作。其後,盧春泉加入原電監會,長期擔任電監會首席會計師一職。2013年,原電監會與國家能源局合並為新的國家能源局,盧春泉轉赴中國建銀有限公司,任黨委委員、監事長等職務。2015年,盧春泉創業,出任普潤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盧春泉此前曾對《財經》記者談及普潤資產的投資理念:首先,順應國家戰略,核心投資方向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其次,作為投資者,希望被投公司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第三,被投公司能在細分市場把產品做精,質量做優,具備創新能力。2015年入股銀隆,是普潤資產設立之後的第二筆投資。
新任總裁賴信華則有格力背景,據《財經》記者了解,賴信華在2017年6月前後加入銀隆,此次升任總裁之前擔任銀隆副總裁,分管生產、技術。在加入銀隆之前,賴信華擔任格力電器鄭州公司總經理。
今年1月,《財經》曾獨家報道銀隆管理層變動:2017年7月以來,銀隆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共有4名原格力電器管理層加入銀隆擔任分管核心業務的副總裁。據熟悉銀隆公司的人士透露,四位有格力工作經歷的副總裁中,曾任格力電器鄭州公司總經理的賴信華是其中職位最高的一位,管理經驗也最豐富。
2016年,格力電器提出收購銀隆,最終未果。其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個人入股銀隆,如今已經是銀隆第二大股東,銀隆公司也因此引起廣泛關注。今年5月31日,董明珠本屆格力電器董事長任期將滿。3月初,董明珠在回答《中國企業家》關於銀隆是否會成為她下一站的提問時表示:「現在我沒有想這個問題,也許有一天我會離開銀隆,都有可能。如果我不幹的話,那我的人全部都會離開」。
⑷ 合康新能源再次漲停收盤 美的造車路被資本看好
4月1日合康新能,受到美的股份收購的利好消息影響,高開4.35%,最終報收4.3元,當日上漲0.39元,漲停收盤。合康新能於3月25日晚間披露了美的集團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購其控股權的消息後,次日一開盤,合康新能便一字漲停。分析方認為,這是美的再次進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一次嘗試,對於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有一定的肯定。
家電廠商造車美的並非首次。在此之前曾經參與過造車項目,運作過商用車的製造。作為家電行業的競爭對手,格力也曾大力投入進入客車新能源領域。
2016年12月,董明珠攜10億元,聯手王健林等知名企業家,共計30億元共同入股銀隆新能源,開始了漫漫造車路。初期銀隆新能源還是在行業內非常有聲量,但是從近期的銷量來看,並不出色。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2019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達2708輛,同比下滑高達62.8%。值得注意的是,銀隆新能源對國家補貼存在過度依賴的情況。2019年4月25日,銀隆新能源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透露,銀隆新能源前高管涉嫌騙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金額高達1.12億元。
家電企業涉足汽車行業並非易事,但此次美的集團僅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或者配套產業,投入並不大,所以是一個業務拓展的需要考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為什麼說董小姐投資銀隆是押錯了寶
在2016年年底,發生在互聯網圈內的各種盤點新聞總能成功勾住大家的好奇心,而最引人關注的事件當然也包括董明珠與珠海銀隆的“牽扯”,尤其是趕在最後一個月,董小姐宣告押上自己全副身家以個人名義入股珠海銀隆,消息一出,再次轟動了整個互聯網娛樂圈。由此之後,各種關於董小姐投資珠海銀隆的新聞“滿天飛”,除了停下來嗑瓜子看熱鬧的群眾外,更多的是業界的種種猜疑。
如今,董明珠左手是格力電器,右手是銀隆新能源,可以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格局。不過,仍然會有人問,董明珠讓格力電器牽手銀隆,為的是誰?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技術當然有人力挺,並實現更接地氣的發展,似乎要想格力空調尋找新的增長點。但這也正好證實了董明珠要造車的決心不是開玩笑。雖然業界各種輿論不斷:支持與反對,看好與看壞。不過一切皆不宜過早下定論,不如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⑹ 董明珠生產什麼品牌車,什麼價位
1、董明珠不生產品牌車,只是投資了汽車界銀隆新能源,目前首款廣通電動汽車SUV曝光。
2、這款董明珠投資的電動汽車, 價格只需13萬左右。
銀隆新能源投資過程
1、2016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中集集團下屬企業等5家企業、個人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簽署增資協議,同時期中集還與珠海銀隆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中集集團下屬企業增資2億元入股銀隆,佔比約為1.5%,同時約定雙方將展開多方面業務合作。
3、同時與珠海銀隆原始股東共同簽署增資協議的,還有董明珠個人及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知名企業,5家單位或個人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4、2017年4月6日,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最新股權結構被曝光。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對珠海銀隆的出資份額已經增至1.93億元,持股份額達17.46%,成為了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⑺ 董明珠要開始造車了嗎
繼入股珠海銀隆之後,董明珠在實現造車夢的道路上又有了新動作。9月17日,關於格力團隊入股天津一汽的傳聞,北京商報記者在一汽夏利處得到了證實。一位
不願具名的一汽夏利內部人士透露,本應在9月15日發布的消息,最終被終止。鑒於此前格力入股珠海銀隆未成、董明珠自己出錢投資珠海銀隆的背景,有業內人
士分析認為,這次恐怕也是董明珠個人的投資。因為9月8日起,一汽夏利就宣布因重大事項而停牌,而格力電器截至發稿之前都未停牌,也未發布相關公告。
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表示,一汽夏利近年表現不盡人意,但是一汽夏利從產品和品牌力來說基礎比較雄厚的。董明珠入股天津一汽,資金充足,管理先進,目標市場明確,對一汽夏利不乏是一條出路。
入股一汽夏利讓董明珠的造車大計向前邁進一大步。與此同時,董明珠也對外表示過,收購珠海銀隆股份是因為看中這家公司先進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不
過從實際情況看,珠海銀隆在整車製造經驗上非常薄弱,汽車生產線也不夠完善。而一汽夏利造車多年,有成熟技術和人員,能夠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早日量產,這將
使董明珠在汽車行業的布局大大加快。因此有業內人士評價,董明珠收購一汽夏利股份的真正意圖,就是想藉助一汽夏利已有的整車生產線,布局產業上下游,早日
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
只要質量好,出自誰手上誰會在乎呢。
⑻ 當年「騙」董明珠26個億的魏銀倉,帶著錢逃往美國後,結果怎樣了
董明珠,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作為一個女企業家,以非常強勢的態度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在2019年的時候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同時還兼任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董明珠可以說給現在女性樹立了一個榜樣,用出色的能力回擊了男性比女性強的說法。我們今天的故事講述的是董明珠在企業投資過程當中被「騙走」26億元,這件事情的主人公魏銀倉,如今怎麼樣了呢?
沒有想到的是,魏銀倉所講的都是一個騙局,而本身銀隆集團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魏銀倉在公司收購之後就漸漸退出了中國,飛往了美國,而在這之後董明珠一席人發現了其中的漏洞,一紙公告把魏銀倉訴上了法庭,現在魏銀倉成為了國際刑警通緝的對象。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⑼ 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那董明珠的身家有多少
雖然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但是董明珠在其他集團仍然持有股份。目前董明珠的身價已經超過了14億元。這裡面就包括董明珠在格力集團的工資,股份分紅以及她投資珠海銀隆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分紅。
董明珠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格力集團和珠海銀隆公司,除此以外,她肯定還有很多小的投資,這些也為她積累了不少的財產。董明珠也憑借著這些收入來源成功躋身於全球身價最高的企業掌門人行列。擁有這些財產的同時,她還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格力並不屬於董明珠,但是董明珠也不完全依靠格力獲得收入,她在商場上的精明讓她嗅到了商機,並且開始個人的投資,這也為她的收入添上了一筆。
⑽ 董明珠自稱「決策沒有錯過」,格力手機和銀隆新能源兩個項目如今怎樣
董明珠自稱決策沒有錯過,我是很贊同董明珠的這個觀點的。雖然格力手機沒有做起來,但是董明珠對於智能手機市場的判斷沒有任何錯誤;銀隆新能源的銷量雖然這兩年也遭遇了斷崖式下跌,但是這也是公司管理層的問題,這與董明珠本人沒有過多的關系,所以這也不是董明珠的錯誤。在未來,銀隆新能源肯定能夠造出更多的汽車,並且成為一家成功的新能源公司。
不管是格力手機還是銀隆新能源,都代表了董明珠對未來決策的判斷,董明珠從判斷上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有時候跨行如隔山,董明珠本來是做空調的,做空調的時候董明珠很在行,但是換了一個行業未必就這么在行了,所以我們就不要對董明珠的一些判斷吹毛求疵。
綜合以上種種,董明珠自稱決策沒有錯過這是完全正確的,格力手機現在已經沒了,但是銀隆新能源則是方興未艾,未來的銀隆新能源一定能夠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