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石舊事,當年放棄股權真是自願高尚的么
王石仍像過去一樣胸懷理想,一心為公司為股東利益著想,這樣的混合制當然很好。但是,大家看到的是王石的奢華和遊山玩水,在回應外界說他遊山玩水、疏於管理,以至於造成如今局面時,王石表示:沒有任何人指責萬科企業管理不成功、經營業績不好。說到此,王石話鋒一轉,表示:就用這點精力(來管理),這是水平;「我天天遊山玩水,企業做得很好」。這是何等的驕傲自滿!三國中的呂布武藝高強,能征善戰,最後老巢被人給端了,你說他水平高還是不高?從古自今英雄豪傑凡驕奢淫逸者最終無不敗亡。王石現在想用這種混合制來固化他的利益到老死為止,如果是為公司為股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股東們應十分地感謝他,但他現在的所做所為不是,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完全負面的形象。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好的事物不在陽光下也會發霉變壞,混合制在沒有既得利益集團時是好的,在有既得利益集團時就可能變壞,混合制只有在能約束監督管理層的情況下才有效,否則,就變成了管理層獲取利益的工具和幌子。
信用不夠,不歡迎民企,萬科的混合制,這些在王石的反復說明下大家終於明白了事情的本質,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縮,令人痛惜。萬科的王石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行業的明片,為萬科,為中國的房地產業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現在時代變了,風氣變了,作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長,還是保留榮譽,光榮地退下吧。讓年青人去折騰,讓他們去拚搏,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放下萬科,才有萬科。現在投資需謹慎,不能盲目,投資時必須到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合法機構和場所去投資。不像騰訊眾創空間有保證,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
Ⅱ 萬科作為知名企業,為何王石當初會放棄萬科的股份
萬科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房地產企業,其創始人王石曾在萬科股份化改組的時候放棄了股權,讓他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有三個:(一)王石放棄股權,讓萬科的股權分散,為了讓萬科更有活力;(二)那個年代,突然間握有大量股權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又被舉報的危險;(三)王石本人十分自信,相信沒有股權一樣能掌控萬科。
相信自己的掌控力
王石至今仍是一個自信滿滿,敢於冒險的人,年輕時更是如此,他深信自己哪怕沒有股權一樣可以掌控萬科。況且彼時的企業家對股權並無太多興趣,二十一世紀之後才開始重視起來。從結果來看,王石的確在一段時間里掌控了萬科,但沒有想到隨著資本的進入,自己會落得被萬科掃地出門的結局。
Ⅲ 離開萬科管理層多年的王石,為何在股份極少的情況下還能實際控制萬科
因為王石非常有能力,自他掌管萬科以來,萬科一直都在發展。所以他雖然離開了萬科的管理層,但是員工依然以他為領袖。
3.王石是萬科的領袖,是員工心中的信仰。
很多人都說,王石都已經離開萬科的管理層了,怎麼還可以控制萬科。那是因為王石當時在萬科做出的成績沒有什麼人可以比得過,而且王石是一直都是萬科的領袖,有他在,員工就有信心,覺得不管做什麼都沒有問題。可以說一個老闆能夠讓員工全身心的信任,是非常難得的,所以說王石到現在還能夠實際控制萬科。
Ⅳ 為什麼作為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的股份卻這么少
因為王石開始成立萬科的時候,為了給萬科一個合法的身份,就掛在了深特發國企下面,萬科才可以發展起來,因此深特發就佔有萬科60%股份,所以到了以後,王石處於“避險”的考慮,就主動放棄了萬科的股份,就留下4%股份打理萬科而已。
最後,誰也沒有想到王石可以把萬科發展這么好,王石出於“避險”的考慮,就主動放棄自己手裡的40%的股份,從而只是拿萬科的4%,所以變成現在這樣怪異的局面了,都是歷史的原因,也是王石的個人選擇。
Ⅳ 王石為什麼放棄萬科的原始股
主要原因還是迫於上面的壓力,同類型企業股份改制,沒簽字放棄股份的老總後來大多被抓了,何況萬科還是地產龍頭年銷售額過2000億,王石放棄了幾乎所有股權,持股比例不超過0.2%!
萬科2015年以前華潤為第一大股東,為國有企業最終控制人是國資委!現在新近的,潮汕商人姚氏兄弟率領的,寶能系300億資金瘋狂舉牌萬科!截至2015年12月28日停牌前,持股比例已超過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
Ⅵ 王石當時是怎麼放棄萬科的股權的
股份改革前,簽字同意的。同類型企業改制沒簽字放棄股份的老總後來大多被抓了。
Ⅶ 王石當年為什麼要放棄萬科股權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的前身——「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業務。1988年,通過股份化改組,公司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進入房地產產業。
到1991年底,萬科的業務已經包括進出口、零售、房地產、投資、飲料、影視、廣告、印刷、電氣工程等各大類,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以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94年開始,萬科放棄多元化業務,退出與住宅無關的產業。同時,減少房地產產品品種,從多品種經營向住宅集中。
多年來專注於住宅的開發,讓萬科在該領域無人匹敵,在多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就連萬達也避其鋒芒,轉而在商業地產中樹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萬科管理住宅社區843個,管理面積約2.1億平方米。
萬科的成功不僅在於做的早,專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團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分化的產物。為了適應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的發展,分散的私人資本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對權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化。
1988年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原計劃王石可以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我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 萬資產做股份,40% 歸個人,60% 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棄資產,第一,我覺得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選擇了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不用通過股權控制這個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國社會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錢。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選一頭,我就選擇了名。」
有分析認為,在當時,「投機倒把」、「長途返運」、「僱工剝削」等罪名還沒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隨時會被舉報,被判刑。
這一選擇的確也成就了萬科,在一個更為分散和均衡的股權結構下,職業經理人幫助萬科穩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創始人團隊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股權,是為了避免公司成為少數創始成員乾綱獨斷的僵化組織。正因為如此,萬科建立了中國企業當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簡單的人際關系和最有效的糾錯機制,吸引著一批批優秀的理想主義者加入萬科。」